赵春雨[1]2004年在《芜湖市产业结构演化与区域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是深刻的,其作用与影响是任何区域所无法回避和抗拒的。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根本性措施,产业结构演化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在一二叁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方面仍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芜湖市区域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演化过程的分析,探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联动发展关系,从而提出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了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通过现状评述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芜湖市区域发展现状水平,指出芜湖市在结构效益、总量水平、发展潜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第叁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芜湖市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1978年以来叁次产业结构的演化特征,使用SSM分析了工业和第叁产业的内部结构和整体发展水平,使用区位商分析了工业和第叁产业各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分析了芜湖市工业化进程的特征,最后指出芜湖市产业结构的演化阶段,认为芜湖市已形成以叁大支柱产业为核心、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得出工业结构发展良好而第叁产业发展欠佳的结论,并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化的原因。第四章分析了芜湖市工业地域结构的演化,认为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扩散和集聚成为地域结构演化的根本动力,而后者一旦形成将对前者产生很强的反作用;分析了交通、商贸、房地产、大型市政服务设施建设等第叁产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指出产业结构演化促进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则使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第五章分别分析了按叁次产业、工业及第叁产业各部门分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化之间的联动关系;认为产业结构转换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原因,许多部门的兴衰直接影响从业人员的变化,行业发展的不协调是造成芜湖市劳动力供需不协调的主要因素。第六章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重新审视芜湖市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发展模式。
徐晓安[2]2013年在《芜湖市工业空间演化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其崛起对安徽省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的新动力下,芜湖市工业空间将快速发展并对城市空间产生影响。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工业空间演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对工业空间发展的支持作用,提出芜湖市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借助空间矩阵分析模型,通过工业用地增量与总量的矩阵关系总结判断了芜湖市工业空间演化经历了“缓慢发展期”、“跨越发展期”、“壮大发展期”,梳理不同阶段芜湖市工业发展历史政策及时代背景,利用“扇区分形”“圈层分析”对芜湖市工业空间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芜湖市工业空间演化的形态为由“L”型经“1”型直至“指”型发展,拓展方向为北部、南部、东部从一般到快速扩张发展,拓展模式由“市区型”经“远郊型”向“多中心远郊型”发展的特征。利用全局整合度指标,借助空间句法分析,从地域中心变迁及发展轴线演变两个层面对芜湖市城市空间拓展模式进行总结,并结合工业空间演化特征,从外部空间角度分析在芜湖市空间拓展方向、拓展模式中工业空间起到引导及推动影响;从内部功能空间角度分析工业空间变迁对城市建成区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影响,并对城市职能空间从更新和再开发两个方面产生作用。通过总结工业空间演化的规律及对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将工业空间演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工业空间演化促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城市空间为工业空间发展提供结构支持的互动关系。结合目前芜湖市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发展压力,提出芜湖市工业空间布局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为芜湖市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徐亮[3]2007年在《芜湖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备制造业在芜湖市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芜湖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对于芜湖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芜湖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就其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理论,在对装备制造业的内涵、构成和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客观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芜湖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在国内外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以及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得出芜湖装备制造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列出SWOT分析矩阵,确定备选战略。客观而又实际地制定了芜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指出了芜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绘制了战略发展的总体规划。对芜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招商引资和人才发展战略等一些具体建议与举措。同时,提出了芜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组织、人才、资金、服务及政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振兴芜湖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内外多个部门、领域。只要政府决策层、经济界、企业界、科教界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历史机遇,及时规划、组织、配合,芜湖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一定会实现。
李美琦[4]2018年在《中国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群由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群所在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较为发达并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巨型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一系列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不同等级的城市,并且各城市之间已经形成区域网络化组织结构。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口和经济都不断向主要城市群集聚,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影响其经济国际竞争力核心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或者已见雏形的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叁角洲城市群、珠江叁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推动城市群健康发展,希望通过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提高各种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集约化发展。总体看来,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深度、空间紧凑度、投入产出效率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都存在明显差异。珠江叁角洲城市群、长叁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叁大城市群,也是国家城市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其发展目标是建设具有重要世界影响和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叁大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对所在区域具有直接带动作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向和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对上述叁大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空间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对于总结我国城市群发展建设的规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推动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措施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论文从城镇体系理论出发,以城镇体系中经典研究范式(等级规模结构、职能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为视角,构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体系,以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结构演化进程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地考察了各城市群的历史发展沿革,具体地分析了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同时,论文工作从时间和空间两条主线进行多维度定量分析。时间格局从1995年扩展至2015年,考察20年间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空间格局的研究以市域为研究层面,扩充了市域的研究概念,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4个级别。在等级规模结构、职能规模结构和城市之间联系程度叁个方面均进行了研究层面的扩展,重点突出了大城市与小城市在城镇体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特别地,将长叁角城市群的研究范围扩大至安徽省辖区。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理论及文献,以圈层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中心-外围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与城市扩张发展两条思路出发,对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核心城市的发展路径形成范式,特别地,对京津冀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群发展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是整片论文提纲挈领的部分。第2章为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研究。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城市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对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的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归纳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圈层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中心-外围理论等,为后文的主体部分明确理论基础。第3章为中国叁大城市群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经济水平演变。本章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叁大城市群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界定叁大城市群的研究范围;其次,从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水平和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1995-2015年叁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经济水平的演变过程。第4章为中国叁大城市群的空间等级规模结构演变研究。本章研究工作从人口与经济两个角度入手,利用城市首位律相关理论与位序-规模回归方法分析城市群的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首先,依据城市群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各城市群内部进行等级规模的划分;利用人口首位度和位序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叁大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其次,利用经济首位度和经济集中度分别分析了叁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最后,对比分析叁大城市群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结构,得到叁大城市群空间等级规模结构演变特征。第5章为叁大城市群的空间职能规模结构的演变研究。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本章工作从城市职能的“叁要素”——职能规模、职能强度和专业化部门的差异性方面反映城市的专业化程度,并基于前述的研究,将传统的19个行业归并为11个行业职能,利用区位熵、纳尔逊指数分析了叁大城市群的职能结构,划分叁大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的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并依据纳尔逊指数对各城市进行职能强度和专业化部门确定的实证研究。最后,对比叁大城市群各城市的职能规模与职能强度,分析叁大城市群的空间职能结构的演变特征。第6章为叁大城市群的空间经济联系结构的演变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修正了经典引力模型,从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阐述各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将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对城市群内部的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结构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分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定量地分析大城市对小城市的集聚效果,得到叁大城市群的空间联系结构特征。第7章为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根据前六个章节内容的分析研究,归纳得到论文工作的主要结论;同时,对中国城市群未来空间格局的发展与核心城市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并明确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叁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等级与经济等级规模趋于分散;第二,叁大城市群的职能结构演变呈现明显的等级性;第叁,叁大城市群内部的经济空间联系演化呈不断强化态势;第四,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第五,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各具特色。
赵之枫[5]2001年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主导、农村地域广大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从事单纯个体农业生产的聚落,社会分化带来异质性增强,农村的生产要素面临着分化和重新组合的要求,从分散走向集聚。村庄集聚是村庄空间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村镇规划的忽视,尤其是对于小城镇镇域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几乎仍是空白,造成现有的村庄规划理论严重滞后于规划实践的发展,实践中往往用简单化的空间集聚模式来处理当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新型农村,缺乏对村庄建设融合多学科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导致规划实施乏力。因此,必须对此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推动乡村转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研究对于建构更为完善的农村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力图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的背景、机制、特点,把握村庄结构的变迁。结合多层次规划实践,从新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划理论,并进而研究保证村庄集聚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与方法革新,以求得整体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拓宽研究视角,综合乡村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立足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面考察村庄结构转型与集聚的背景与机制,探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结构转型的一般趋向。指出村庄结构的变迁是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与重构密不可分的。农村工业、农业以及剩余劳动力的分化与重组孕育了村庄的分化与重组。村庄集聚是农村社会各种资源要素重组和整合的要求,是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次,研究突破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传统视角的局限,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将村庄放入城乡体系中进行整体的研究,从观念和规划模式层面提出以新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区域整体发展原则指导村庄集聚的新规划理念,努力构建符合产业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合理村镇体系结构,从宏观上推动村庄集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结合村庄集聚建设实践,从多层面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庄建设,提出相关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村庄建设实践和具体管理的运作提供可操作的实质性意见。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符合农村建房特点的农村合作建房制度,以及采取适宜乡村特点的建设方法,在新乡村建设中促进聚落建设的自主性、渐进性和适宜性,具体指导村落建设。
曹贤忠[6]2013年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及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各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是我国价值链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已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芜湖市“十二五”规划和芜湖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及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从经济、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等方面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分为起步、扩张、稳定以及转型发展期;其次,运用主成分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按照影响程度的高低,影响因素依次为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社会体制、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第叁,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模式选择应当优先选择整合集群模式,其次是价值链攀升模式;最后,通过粗选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0个工业进行转型升级潜力测定,结果表明升级潜力较强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应结合芜湖市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择优发展升级潜力较大的产业,从而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升级。
孙洁[7]2005年在《基于系统优化目标的皖江旅游经济带~1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长江沿线旅游资源富集,集聚度高,但是由于这一区域的旅游合作问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资源还没有进行系统的配置与整合,当前,区域的整体效用尚未发挥。本研究正是将焦点放在这类具有“后发优势”的皖江地区。皖江旅游经济带与长江叁角洲、珠江叁角洲等区域相比,经济欠发达,开发力度不够,但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后劲和开发潜力,它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关注这一类地区的发展,探寻区域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将有利于把“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解决中国地区不平衡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安徽省旅游“两点一线”(合肥、黄山和长江旅游带)战略构想的实施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着眼于在安徽省内层面的皖江地区同皖北、皖南区域的比较,以及在长江沿线的比较,即湖北——安徽——江苏段旅游发展水平的比较,结合区域发展的现状,在“生态位”理论的支撑背景下,提出“系统均衡”、“非均衡增长”以及“阶段化发展”的实践战略,明确的为皖江地区旅游合作指明发展的方向,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在区域发展路径选择的过程中,首先理顺了“协同发展”的思路,提出空间序化、经济序化、制度序化以及文化序化的四方面内容,具体说明“如何达到系统优化这一目标”。最后就实施过程有针对性的列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皖江旅游经济带的区域背景分析,第叁章 基于系统优化目标的战略抉择,第四章 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第五章 实施过程的对策建议。
曹玉红[8]2018年在《极化区生态安全格局演化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极化区作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的重要战略区,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重任。我国先后建成近20个极化区,它们为经济发展和区域振兴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要素集聚和经济发展,这些区域的生态安全态势与安全格局出现了不断恶化的现象,引起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皖江城市带是一个发育中的极化区,具有政策支持、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优良等优势,在产业经济发展、城市体系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引发了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快速转变、景观格局中的关键生态涵养源萎缩、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弱化等方面的快速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面临新的挑战。研究收集了皖江城市带多期、长时段的土地利用影像解译数据,获取DEM、降水、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自然生态属性数据以及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理论归纳与推理、实证与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于GIS平台,综合集成应用MCR、DPSIR模型、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开展极化区生态安全格局演化与效应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极化区发展的过程与特征,首先提出极化区生态安全格局演化的概念模型,认为极化区发展集聚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它们集中于特定的地域空间上,成为引发生态安全格局演化的干扰源,并依次引发直接响应、间接响应和系统响应(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演化、生态风险升高与服务价值降低等),这些响应发生还遵循了距离衰减、时效滞后等规律,引发的各种生态响应既存在时间演化特征,也存在空间分异规律。土地利用变化是极化区发展引发的直接和最早的响应。皖江城市带极化区近20年发展引发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是绝对量大、但比重不高,平原区水田旱地减少最多、城镇用地增加最多,海拔200米以下、坡度15度以下是土地利用变化最集中的地理空间,建设用地扩张最强和发生热点主要是在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区域。景观格局演化也是极化区直接生态安全格局响应的内容之一,更是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和直接反映。皖江城市带极化发展引发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重新排列和组合,景观格局呈现出复杂化、团聚化的特征,自然景观趋于脆弱化和破碎化,部分原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原貌;景观斑块呈现以合肥城区、芜湖城区和安庆宜秀区为中心的叁个明显区块,景观多样性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景观均匀度指数则显示明显的带状分布的特点;景观生态质量逐年下降,但景观生态质量整体上仍然处于安全水平。极化区发展引发的间接响应主要为生态风险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皖江城市带近20年的生态风险整体不断上升,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生态风险明显增强的区域主要是合肥以及芜马铜沿江城市,西南大别山区与南部皖南山区没有大的变化,生态风险增加的区域主要在低海拔和低坡度的平原、丘陵地带,区域内生态风险分布的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区域的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倒V‖形的波动变化,自1995年后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不断升高,2005年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到2015年又重新回到接近1995年水平。极化区引发的生态风险上升与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未在时空上保持同步。极化区系统响应表现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全体系的反馈、演化。选择―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建立多层次的极化区生态系统安全指标体系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发现近十几年皖江城市带―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各子系统平均发展程度较为平稳,其中合肥、铜陵、马鞍山、池州、六安在部分子系统内有剧烈起伏变化;多数地级市―驱动力‖与―压力‖子系统的占比不同程度的趋于下降、生态安全系统处于预警状态,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合肥以及沿江生态驱动、压力较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协调的地域空间。针对极化区发生的多层次生态安全响应变化,应用MCR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模块,确立皖江城市带生态源、战略点和生态廊道,识别了生态安全区的空间分异,构建了皖江城市带生态安全格局主体框架,划定叁大主要生态源区和7条主要生态廊道;结合生态安全区评价、识别,在乡镇街道单元尺度下,进行未来空间管制分区,划定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乡镇。最后针对性提出未来区域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相关对策措施。本研究一方面提出了极化区生态安全格局演化的概念模型,有利于推动有关极化区和生态安全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对皖江城市带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实证研究,对安徽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保护长江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储小乐[9]2017年在《主题公园与城市融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域旅游愈演愈烈的形势背景下,景区与城市互动关系及融合路径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是实现城景一体化发展、变景区旅游为城市旅游、全域旅游的重要前提。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案例地较多集中在北上广等旅游发展较为发达的城市和景区,基于旅游者空间扩散行为研究二叁线城市与区域内主题公园融合关系较少,且结合非结构测度方法具有创新性。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MapInfo空间分析、ArcGIS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系统探讨了芜湖方特旅游区落户芜湖的背景原因及其发展模式、方特旅游区与城市互动关系、方特旅游区与城市融合程度及融合路径提升战略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华强集团与芜湖市的双向选择及其发展模式。首先,基于《安徽统计年鉴》、《芜湖年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统计资料,获得综合反映芜湖市在吸引方特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涉及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人民生活以及开放水平五个维度,具体包括地区GDP、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业结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以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八大指标。研究表明,芜湖市迫切需要借助招商引资手段提高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国家政策文件等时代背景,芜湖市需要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招商引资成为重要切入点。其次,基于已有相关成果和企业官方网站资料的分析表明,由华强品牌优势、土地需求、国内房地产局势构成的推力因素以及由芜湖市地域特色、城市建设、政策支持构成的拉力因素共同造就了华强集团对芜湖的青睐。此后,华强集团致力于“公园+地产+商业”的复合开发模式,在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综合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二、方特旅游区与城市互动关系。一方面,基于《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叁五规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叁五规划》纲要,明确了芜湖市旅游发展总体战略,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方特旅游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基于年鉴等统计资料,获取2007~2015年间芜湖市旅游接待总体情况相关数据。分析表明,方特旅游区入驻芜湖促进了芜湖旅游的大发展、大繁荣。2007年~2015年,芜湖市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实现了飞跃式提升。其次,运用量化方法系统阐明了方特旅游区对芜湖市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多方面的显着溢出效应,对推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芜湖市经济基础、环境基础、政策基础、文化基础、形象基础统一构成了方特旅游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总体来看,方特旅游区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促成了二者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叁、方特旅游区与城市融合关系。在半结构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获取方特旅游区旅游者空间行为数据,涉及个体属性特征、一般旅行特征、客源市场空间分布以及旅游者空间扩散行为等维度。运用SPSS工具分析方特旅游区旅游者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情况,结合MapInfo工具绘制方特旅游区旅游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规律。分析表明,受地理区位限制,方特旅游区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分布于方特旅游区周边城市及长叁角地区。客源分布最广的省份依次为皖、苏、赣、浙,尤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等近域地区分布最多,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距离衰减规律较为显着,整体呈现“东部密集、中部稀疏、西部空白”的格局。基于调查问卷和网络游记获取的方特旅游区旅游者空间扩散数据从城内流动和跨城流动两个视角反映了方特旅游区与城市的融合关系。根据游客停留时间和过夜情况指标,结合SPSS工具和GIS工具分析表明,方特旅游区旅游者对芜湖市内酒店、宾馆等旅游设施利用程度较高,旅游区与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联系;根据旅游者城内流动情况,旅游区主要与中山路步行街、鸠兹广场、凤凰美食街、赭山公园等产生融合,但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足20%的游客选择游玩芜湖市其他景点,表明方特旅游区与芜湖市的融合程度总体上较低。基于旅游者跨城流动数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方特旅游区与南京、合肥、黄山、杭州、上海的联系较紧密,游客互动效应明显,但从整体网络密度来看,方特旅游区与周边城市融合程度较低,区域联动效果较差。城市内部尺度和区域城市尺度均反映方特旅游区与城市的融合关系并非十分紧密,旅游区岛屿化现象较为明显,较2010年、2012年已有调查并无明显改变,原因是二者融合程度囿于城市能级、方特旅游区自身能级以及方特旅游区旅游者客源市场特征叁大因素。四、方特旅游区与城市融合路径。分析旅游区落户背景、旅游区与城市互动关系以及融合关系的最终目的是提出旅游区与城市融合的可行路径,弱化并消除岛屿化,实现城景一体化协调发展,推进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成和全域旅游的全面深化。总体上可以从提升芜湖城市能级和方特旅游区能级两大方面促进融合。城市能级的提升过程即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围绕塑造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促进各级城市景区的协调发展、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健全旅游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等内容,以主题公园为抓手,城市景区联结成网,各景区则成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城市群体能级效应,变主题公园旅游为主题城市旅游,实现城市能级的尺度跃迁。方特旅游区的竞争力实则是旅游区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不断扩展的持续增值能力,在加强四座主题公园内部合作、客源共推、市场共享的基础上,发挥集群优势,凸显整体效应。从项目创新、品牌效应、优质化服务方面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以多样化筹资实现规模效应,地产、商业和公园景观互为依托,形成集居住、娱乐、商业等要素为一体的和谐人居系统,旅游区能级水平随之升华。
罗健[10]2013年在《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汽车产业集群是指汽车产业大量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构成的地理景观。从企业生产关联考虑,汽车产业集群构成主要包括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批发零售业中主要服务于生产企业的专业批发零售商。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特性出发,最小有效规模(MES)整车30万辆为汽车产业集群成形的门槛标志。考虑到中国大部分城市发展水平和阶段,尤其是当前市带县的体制因素和行政区经济现状,汽车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应当限定到市域。更大空间尺度上,由多个汽车产业集群(市域)邻近关联形成的则称为汽车产业集群区。在汽车市场日趋成长的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在叁线建设、外资介入和行政区经济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均衡发展态势不断受到冲击,产业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情形下,社会大生产分工协作日益深入,“大而全”的产业集群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汽车产业精益高效的模块化发展要求。本研究以芜湖汽车产业集群为案例,分析芜湖汽车产业集群区位特征、空间形态、圈层差异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空间关系,探究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在产业集群与相关概念比对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构成主体、产业规模和集群边界等界定汽车产业集群;通过核密度估计和缓冲区分析从空间形态、区位特征和圈层差异等视角透析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空间格局;以改革开放、奇瑞成立和体制改革等时间节点将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为5个阶段,通过热点分析分阶段比较其集聚热点分布差异;最后,从的构成主体、外部环境、驱动路径和集群发展等方面剖析了汽车产业集群驱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芜湖市产业结构演化与区域发展研究[D]. 赵春雨.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2]. 芜湖市工业空间演化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D]. 徐晓安. 安徽建筑大学. 2013
[3]. 芜湖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 徐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4]. 中国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李美琦. 吉林大学. 2018
[5].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 赵之枫. 清华大学. 2001
[6].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及模式选择研究[D]. 曹贤忠. 安徽师范大学. 2013
[7]. 基于系统优化目标的皖江旅游经济带~1协同发展研究[D]. 孙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8]. 极化区生态安全格局演化与调控研究[D]. 曹玉红. 安徽师范大学. 2018
[9]. 主题公园与城市融合关系研究[D]. 储小乐. 安徽师范大学. 2017
[10]. 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罗健. 安徽师范大学. 2013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产业集群理论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芜湖房地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