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针对雷达有源干扰可识别的类型有限且识别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类型雷达有源干扰识别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对雷达有源干扰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具有不同中心频率带宽有限的固有模态分量,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固有模态分量相应的矩形积分双谱,并计算其Renyi熵以组成特征参量,最后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将多个随机决策树的结果取众数,从而实现了雷达有源干扰类型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识别多种不同类型的雷达有源干扰,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稳健性。与基于熵理论的识别方法和基于时频特征的识别方法相比,当信噪比为5 dB时,压制式干扰识别率分别提高了0.33%和1.75%;与基于时频图的识别方法和基于时频分布的识别方法相比,当信噪比为0 dB时,拖引欺骗干扰识别率分别提高了3.89%和5.06%。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明骞,高晓腾,张俊林
关键词: 雷达有源干扰,干扰识别,变分模态分解,矩形积分双谱,随机森林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信息科技
专业: 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电信技术
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01348),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GY-04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8038)
分类号: TN974
页码: 103-108+121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860K
下载量: 266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舰船反导有源干扰的试验效果评估准则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 2020(03)
- [2].极化抗有源干扰方法[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0(05)
- [3].有源干扰辐射对舰面电磁环境影响的抑制技术研究[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05)
- [4].雷达有源干扰识别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信号处理 2017(12)
- [5].舷外有源干扰评估方法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 2017(02)
- [6].一种雷达对抗有源干扰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方法[J]. 舰船电子工程 2016(04)
- [7].雷达有源干扰鉴别技术综述[J]. 现代防御技术 2019(05)
- [8].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舰载有源干扰目标选择评估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6(03)
- [9].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现状与展望[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6(04)
- [10].现代有源干扰技术发展探讨[J]. 电子世界 2014(11)
- [11].国外光电有源干扰装备的发展[J]. 舰船电子工程 2009(03)
- [12].反舰导弹舷外有源干扰技术仿真建模与分析[J].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14(05)
- [13].多平台雷达有源干扰资源分配算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06)
- [14].弹载有源干扰机对舰载雷达压制区的计算模型[J]. 舰船科学技术 2012(10)
- [15].雷达有源干扰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J]. 现代防御技术 2010(02)
- [16].雷达有源干扰信号监测方法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 2019(03)
- [17].雷达有源干扰效果定量测评方法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15(04)
- [18].雷达抗有源干扰试验闭环设计[J]. 雷达与对抗 2010(04)
- [19].基于时频特征提取的雷达有源干扰识别[J]. 火控雷达技术 2017(04)
- [20].机载雷达有源干扰原位检测技术及应用[J]. 电子测试 2014(12)
- [21].多普勒天气雷达有源干扰回波识别算法研究[J]. 气象 2019(03)
- [22].舰载雷达有源干扰效能评估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15(05)
- [23].有源干扰对雷达寻的导弹命中概率的影响分析[J]. 四川兵工学报 2014(12)
- [24].激光有源干扰的防御措施[J]. 航天电子对抗 2014(01)
- [25].矩阵博弈应用于雷达有源干扰策略选择的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 2010(05)
- [26].航空兵利用有源干扰突防防空警戒网的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13(04)
- [27].激光脉冲编码抗有源干扰效果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9(01)
- [28].舰载毫米波有源干扰发射体制选择及工作方式[J]. 舰船电子对抗 2014(03)
- [29].20世纪美军雷达有源干扰技术发展历程回顾[J]. 舰船电子对抗 2019(02)
- [30].对反舰导弹的有源干扰技术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