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抑制论文_许加柱,夏静,杨雅倩,刘裕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荡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米勒,阻抗,机组,阻尼,低频,变换器,调速器。

振荡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许加柱,夏静,杨雅倩,刘裕兴[1](2019)在《抑制直流电压振荡的虚拟阻感超前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电压的稳定对直流微网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在变换器与直流网络的交互作用下,变换器呈现负阻尼特性,与LC网络交互进而引起直流电压振荡。此处以直流微网为背景建立小信号阻抗模型,分析直流微网的动态特性。针对直流电压振荡现象,提出一种基于阻感超前特性的虚拟阻抗控制方法,有效增强了直流微网的阻尼,抑制了直流电压波动,提高了系统稳定裕度。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4个变换器的直流微网模型,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很好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基于Star-Sim半实物仿真,搭建直流微网模型,验证了阻感虚拟阻抗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李光辉,王伟胜,刘纯,金一丁,年珩[2](2019)在《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与抑制方法(二):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系列文章1中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现象及机理分析,基于永磁直驱风电机组(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s,PMSG)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或控制策略改进的阻抗重塑技术,是实现振荡抑制的一种有效措施。现有文献通常针对振荡事故发生后的具体振荡频带进行阻抗重塑设计,缺乏适应复杂电网环境的宽频带阻抗重塑设计方法。该文针对频带III和频带IV振荡问题,提出基于有源阻尼与虚拟导纳相结合的阻抗重塑控制策略,建立计及阻抗重塑控制策略的机组序阻抗解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宽频带阻抗重塑控制参数优化设计奠定模型基础;综合考虑系列文章1分析的不同频带间频带重迭效应,对机组各控制器控制参数的统一迭代优化设计,依次实现了频带II、频带IV、频带III的阻抗特性重塑,提升机组接入弱电网的稳定裕度;针对某型号PMSG机组宽频带振荡问题,基于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文提出的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魏调忠,江坷滕[3](2019)在《基于非线性控制的高速铁路车网系统低频振荡的抑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车网系统稳定性,以CRH5型动车组为例,通过分析高速铁路车网系统的低频振荡现象,采用基于非线性函数的控制算法,有效地抑制了车网系统的低频振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的控制系统在负载突变的仿真测试中,展现了良好的动静态性能,系统振荡的临界车辆数从6辆增加到21辆,显着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9年10期)

毛阳[4](2019)在《静止无功补偿器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本文通过对次同步振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抑制振荡的有效手段,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来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发生。基于PSCAD仿真平台,搭建IEEE第一标准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静止无功补偿器能够有效的抑制次同步振荡,保证了发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本文来源于《电气开关》期刊2019年05期)

唐冰婕,迟永宁,田新首,李琰[5](2019)在《基于阻抗频域灵敏度的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风电出力占比的持续增加,电力系统中出现了一种由风电机组与线路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型次同步振荡现象。风电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不同于传统的次同步振荡,电力电子变换器参与了振荡的形成,其机理及抑制措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针对双馈风电机组接入含串补电容系统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双馈风电系统的频域阻抗模型,然后引入阻抗频域灵敏度这一概念,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控制参数对于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程度,并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提出了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措施,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抑制措施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供用电》期刊2019年10期)

冯超,李虹,蒋艳锋,赵星冉,杨志昌[6](2019)在《抑制瞬态电压电流尖峰和振荡的电流注入型SiC MOSFET有源驱动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电力电子系统高频、高效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电力电子变换器。其开关过程中存在瞬态电压电流尖峰和高频振荡,不仅对半导体器件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而且会恶化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电磁兼容性。该文针对SiCMOSFET开关过程中存在的瞬态电压电流尖峰和振荡的问题,分析SiCMOSFET开关过程及瞬态电压电流尖峰和振荡产生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电流注入型有源驱动电路。该有源驱动电路通过在SiCMOSFET开通过程的电流上升阶段向栅极注入反向电流,在关断过程的电流下降阶段向栅极注入正向电流,以达到抑制开关过程瞬态电压电流尖峰和振荡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有源驱动电路能够有效抑制SiCMOSFET开关过程瞬态电压电流的尖峰和高频振荡,从而从源头上改善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电磁兼容。(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刘长柱,王林军[7](2019)在《MOSFET开关过程的研究及米勒平台振荡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功率MOSFET驱动电路时需重点考虑寄生参数对电路的影响。米勒电容作为MOSFET器件的一项重要参数,在驱动电路的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重点观察了MOSFET的开通和关断过程中栅极电压、漏源极电压和漏源极电流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米勒电容、寄生电感等寄生参数对漏源极电压和漏源极电流的影响。分析了栅极电压在米勒平台附近产生振荡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措施,对功率MOSFET的驱动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江崇熙[8](2019)在《电力系统超低频/低频振荡抑制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网中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广泛应用,大规模电能跨区输送、清洁能源渗透率逐渐提高,电力系统中以超低频振荡和低频振荡为代表的小干扰稳定性问题日趋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超低频振荡常发生在水电渗透率较高的电力系统中,工程经验表明该问题与同步发电机一次调频控制关系密切,但至今对其机理尚缺乏深入的理解与剖析。研究超低频振荡问题常采用简单的统一频率模型代替复杂完整模型,但该模型在超低频振荡频段内的适用性尚缺乏严格的数学证明。基于水电机组调速器开展控制设计可以有效抑制超低频振荡,但目前方法一般只考虑稳定性,调整参数后对系统调频性能的影响未见广泛报导。水电机组调速器控制设计应同时考虑超低频振荡稳定性与跟踪性能,且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电力系统稳定器可用于抑制电力系统超低频/低频振荡,但如今广泛应用于整定其相位的理想相频特性法是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推导的,该方法在多机电力系统中的有效性尚缺乏合理解释。相比传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具有更多的频段支路与参数,整定良好下对频率较低的超低频振荡与区域模式低频振荡阻尼效果更好,但由于结构复杂、参数众多,整定其参数仍存在困难。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了超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从多机电力系统Phillips-Heffron模型出发,利用矩阵理论以及电网特性,证明了在超低频振荡频段范围内,原始系统可近似降阶为统一频率模型,以及使用统一频率模型分析超低频振荡问题的适用性。基于统一频率模型,推导了超低频振荡模式特征值实部在弱阻尼情况下的解析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为何用阻尼转矩法分析超低频振荡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超低频振荡需满足的相位条件;研究了同步发电机对奈奎斯特矢量稳定性裕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基于扫频的超低频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形式简单、方便应用的特点,避免了计算系统超低频振荡特征值的繁琐。分析结果表明,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特性由系统中各机组的调速器与原动机的动态主导,水电渗透率过高是造成电力系统中存在弱阻尼超低频振荡模式的根本原因,且水电机组调速器参数的改变对超低频振荡模式阻尼影响很大。2)研究了水电占优电力系统调速器控制设计的性能冲突问题,提出了一个考虑性能冲突的水电机组调速器控制设计方法。证明了在含有水电机组的电力系统中调整调速器参数,必然会对系统超低频振荡稳定性与跟踪(调频)性能产生相反的影响,即性能冲突,且当水电渗透率非常高时这种相反的影响不能忽略。提出了一个以跟踪性能最佳为优化目标、以超低频振荡稳定性要求为约束的优化模型,通过求解该优化模型可优化对稳定性起负作用的水电机组调速器参数,从而抑制超低频振荡。3)将结构奇异值理论引入超低频振荡控制设计中,提出了一个考虑多目标的水电机组调速器参数鲁棒设计方法,适用于需考虑大量运行方式下系统性能要求的情况。将由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处理为统一频率模型中的摄动,推导了将含摄动统一频率模型重构为扩展M-△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寻找使扩展M-△模型结构奇异值小于1为目标的水电机组调速器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保证了含有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在新参数下,超低频振荡稳定性与跟踪性能均满足要求。4)研究了抑制超低频振荡与低频振荡的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控制参数设计方法。从多机电力系统Phillips-Heffron模型出发,利用矩阵理论说明了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推导得到的理想相频特性法适用于整定多机系统中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相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提出了一个用于同时整定多台机组PSS4B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方法中考虑了临界增益的约束,同时整定了 PSS4B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且能同时增强系统中多个弱阻尼振荡模式阻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9-01)

吴杨,肖湘宁,罗超,廖坤玉,杨琳[9](2019)在《直驱风机对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及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火打捆系统中,风电机组的并网使得火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基于IEEE第一标准模型搭建了风火打捆经串补外送系统,推导了直驱风机输出功率与火电机组次同步阻尼的关系,分析了其对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影响机理,并通过PSCAD平台结合复转矩系数法和时域仿真分析进行验证。基于此机理,提出了一种在直驱风机的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无功外环处附加阻尼控制的抑制方法,并对其关键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附加阻尼控制可以有效抑制火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朱鑫要,周前,刘建坤,金梦[10](2019)在《混合串补抑制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串联电容补偿输电在风电并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国内外部分双馈风电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面临着严峻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为抑制DFIG风电场所面临的SSO问题,文中利用由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y,SSSC)和固定电容器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来实现风电场的并网,并提出了一种混合串补装置换流器附加控制抑制风电场SSO的方法;最后,采用时域仿真的方法验证了混合串补装置附加控制抑制DFIG风电场SSO的有效性,仿真结果同时表明,所设计的附加控制器不会对混合串补装置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文中研究可为DFIG风电场并网系统的设计及SSO抑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08期)

振荡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系列文章1中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现象及机理分析,基于永磁直驱风电机组(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s,PMSG)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或控制策略改进的阻抗重塑技术,是实现振荡抑制的一种有效措施。现有文献通常针对振荡事故发生后的具体振荡频带进行阻抗重塑设计,缺乏适应复杂电网环境的宽频带阻抗重塑设计方法。该文针对频带III和频带IV振荡问题,提出基于有源阻尼与虚拟导纳相结合的阻抗重塑控制策略,建立计及阻抗重塑控制策略的机组序阻抗解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宽频带阻抗重塑控制参数优化设计奠定模型基础;综合考虑系列文章1分析的不同频带间频带重迭效应,对机组各控制器控制参数的统一迭代优化设计,依次实现了频带II、频带IV、频带III的阻抗特性重塑,提升机组接入弱电网的稳定裕度;针对某型号PMSG机组宽频带振荡问题,基于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文提出的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荡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许加柱,夏静,杨雅倩,刘裕兴.抑制直流电压振荡的虚拟阻感超前控制策略[J].电力电子技术.2019

[2].李光辉,王伟胜,刘纯,金一丁,年珩.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与抑制方法(二):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魏调忠,江坷滕.基于非线性控制的高速铁路车网系统低频振荡的抑制分析[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

[4].毛阳.静止无功补偿器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研究[J].电气开关.2019

[5].唐冰婕,迟永宁,田新首,李琰.基于阻抗频域灵敏度的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J].供用电.2019

[6].冯超,李虹,蒋艳锋,赵星冉,杨志昌.抑制瞬态电压电流尖峰和振荡的电流注入型SiCMOSFET有源驱动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7].刘长柱,王林军.MOSFET开关过程的研究及米勒平台振荡的抑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8].江崇熙.电力系统超低频/低频振荡抑制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19

[9].吴杨,肖湘宁,罗超,廖坤玉,杨琳.直驱风机对火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及抑制方法[J].现代电力.2019

[10].朱鑫要,周前,刘建坤,金梦.混合串补抑制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研究[J].高压电器.2019

论文知识图

色散棱镜法进行频率选择利用色散效应...一9投入中频振荡抑制实验反谐振频率离...负载惯量比为1时阶跃速度响应与电流可...观测器带宽为20Hz,中频振荡抑制观测器带宽为40Hz,中频振荡抑制

标签:;  ;  ;  ;  ;  ;  ;  

振荡抑制论文_许加柱,夏静,杨雅倩,刘裕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