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节段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腰椎,磁共振,心室,致密,韧带,超声,不全。
节段数论文文献综述
吕亚萍,林薇,马雪梅[1](2016)在《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数中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数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接受腰椎MRI检查的876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腰骶移行椎692例(腰椎骶化241例,骶椎腰化451例)。观察髂腰韧带在腰骶移行椎组及无移行椎组中节段水平。结果:无移行椎组(8070例)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水平为8010例,60例起源于L4横突水平;腰骶移行椎组中,241例腰椎骶化者髂腰韧带起自L4椎体横突水平,451例骶椎腰化者髂腰韧带起自L6水平。结论:髂腰韧带解剖定位相对恒定,但合并移行椎时,应慎重利用其进行腰椎节段数定位。(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6年11期)
陈临炜[2](2016)在《腰椎或腰骶椎椎间融合节段数对术后骶髂关节疼痛发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近年来,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疼痛(SIJP)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SIJP的影响因素,我们比较了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和椎板切除后外侧融合术后SIJP的发生率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我们共随访了322位在我科接受腰椎手术的病人,所有病人术前筛查均排除SIJP症状,其中205例接受了TLIF手术,其余患者接受了椎板切除后外侧融合术。术后共随访2年,通过影像学资料及门诊体检确认其中共有47例患者术后出现了SIJP症状。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证实腰椎术后SIJP的发生与椎间融合内固定以及融合的节段数量是否存在正相关。结果:TLIF组术后SIJP的发生率(18.5%)明显高于椎板切除后外侧融合术组(8.1%)。融合节段数量对SIJP的发生影响较大,融合一个节段SIJP发生率为TLIF4.3%,椎板切除4.1%;融合两个节段为TLIF7.4%,椎板切除5.5%;融合叁个节段为TLIF19.5%,椎板切除8.8%;融合四个节段为TLIF23.6%,椎板切除10.3%。可见SIJP的发生率在叁个及叁个节段以上TLIF组明显升高。我们对结果又做了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结果证实腰椎椎间融合节段的数量与SIJP的发展存在显着正相关性。结论:SIJP是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下腰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多节段椎间融合会显着性增加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SIJP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9-08)
赵宇,杨开舜,李绍波[3](2013)在《腰椎融合节段数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及远期疗效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临床效果及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骨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腰椎融合节段数分为3组,A组56例为单节段融合,B组42例为双节段融合,C组37例为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对3组术后的远期疗效、相邻节段退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6±0.3)年、(2.3±0.5)年和(2.4±0.5)年(P>0.05),C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和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3.5±9.4)%和(0.64±0.07)cm,显着高于其他两组;135例中,共19例融合节段近端邻近节段发生继发性退变,其中A组5例(8.9%),B组6例(14.3%),C组8例(21.6%),C组发生率高于A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A组5例UCLA增加1级,B组4例增加1级,1例增加2级,1例增加3级,C组1例增加1级,4例增加2级,3例增加3级,UCLA增加2级、3级时,C组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5例ASD患者中,3例疗效未发生改变,2例下降1级;B组6例中,2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1例下降2级;C组8例中,1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4例下降2级,疗效下降2级时,C组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术后近端脊柱节段继发性退变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多节段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最高,且远期疗效较差,临床上应尽量避免多节段融合术的使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3年04期)
李玥霖,谢明星,吕清,方凌云,王巧[4](2011)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超声诊断标准的LVNC患者60例(年龄15~87岁),以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壁17节段法计算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绘制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诊断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50%)的ROC曲线。以ROC曲线测得的截断点为界,将LVNC患者分为A(受累节段数<6)、B(受累节段数≥6)两组。结果①两组间比较,B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Dd)均高于A组(P<0.01),B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A组(P<0.01)。②LVNC患者的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与LVEF呈显着负相关(r=-0.506,P<0.01)。③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诊断LVEF<5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截断点值为5.5,敏感度为76.20%,特异度为88.90%。结论 LVNC患者的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与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室壁受累节段数是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1年08期)
曾平,刘桂芬,曹红艳[5](2008)在《零膨胀模型在心肌缺血节段数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零膨胀模型在计数资料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的影响因素。结果零膨胀负二项模型logit部分结果表明没有家族史、年龄越小、左室收缩末容积越小的患者发生心肌节段缺血的可能性较小;负二项部分结果表明有糖尿病史、有冠心病家族史、左室收缩末容积越大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节段数越多。结论当计数资料存在过多零计数时,应用零过多模型能够得到很好的拟合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期刊2008年05期)
节段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近年来,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疼痛(SIJP)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SIJP的影响因素,我们比较了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和椎板切除后外侧融合术后SIJP的发生率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我们共随访了322位在我科接受腰椎手术的病人,所有病人术前筛查均排除SIJP症状,其中205例接受了TLIF手术,其余患者接受了椎板切除后外侧融合术。术后共随访2年,通过影像学资料及门诊体检确认其中共有47例患者术后出现了SIJP症状。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证实腰椎术后SIJP的发生与椎间融合内固定以及融合的节段数量是否存在正相关。结果:TLIF组术后SIJP的发生率(18.5%)明显高于椎板切除后外侧融合术组(8.1%)。融合节段数量对SIJP的发生影响较大,融合一个节段SIJP发生率为TLIF4.3%,椎板切除4.1%;融合两个节段为TLIF7.4%,椎板切除5.5%;融合叁个节段为TLIF19.5%,椎板切除8.8%;融合四个节段为TLIF23.6%,椎板切除10.3%。可见SIJP的发生率在叁个及叁个节段以上TLIF组明显升高。我们对结果又做了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结果证实腰椎椎间融合节段的数量与SIJP的发展存在显着正相关性。结论:SIJP是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下腰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多节段椎间融合会显着性增加腰椎或腰骶椎融合术后SIJP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节段数论文参考文献
[1].吕亚萍,林薇,马雪梅.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数中的定位[J].放射学实践.2016
[2].陈临炜.腰椎或腰骶椎椎间融合节段数对术后骶髂关节疼痛发生率的影响[C].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
[3].赵宇,杨开舜,李绍波.腰椎融合节段数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及远期疗效的关系[J].西南国防医药.2013
[4].李玥霖,谢明星,吕清,方凌云,王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
[5].曾平,刘桂芬,曹红艳.零膨胀模型在心肌缺血节段数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