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热利用论文_邵文程

导读:本文包含了潜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潜热,气旋,余热,热带,凝结水,通量,模式。

潜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邵文程[1](2018)在《利用降水廓线反演台风和高原潜热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所释放的潜热约为全球大气环流提供了 3/4的能量,大气模式的模拟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潜热叁维结构的准确理解。潜热的定量估计是大气学界长期未获突破的难点问题之一。已知空基测雨雷达观测的降水率(Rr)对垂直高度的梯度(Γ=-dRr/dz1)与潜热释放率(LH)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为对潜热的定量反演,尤其是高时空分辨率的新反演算法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线索。借助于WRF模式对西太平洋台风Chaba的模拟结果,研究了成熟期台风系统中降水率垂直梯度和大气潜热释放率的关系,特别研究了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对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潜热加热率和空间匹配的降水率垂直梯度的确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这一正相关性对时空分辨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通过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平滑可以显着提高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据此,发展一套简单的统计型反演算法,其反演产品和现有的算法对比,发现新算法在能够很好地抓住台风降水潜热的整体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同样借助于WRF模式,研究了两者的关系在青藏高原区域的表现。发现两者的正相关性在该区域较为显着。以两者的物理联系为基础,结合模式输出,发展出一套半物理半经验的潜热反演算法。该算法是关于高度(或温度)的分段函数,主要输入量只有降水廓线一个。应用新算法于卫星产品中,并和现有的潜热反演算法对比,验证其准确性。对比发现,该算法主要有两个优势:(1)新算法不基于云物理模式数据集对潜热进行反演,应用时十分方便;(2)新算法不受青藏高原区域地形变化因素的影响,可以完整地展现高原区域夏季降水潜热空间结构。在对高原降水潜热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新算法对高原潜热的表征和降水分布具有一致性。新算法和SLH算法在平原上相似,但在高原上更接近于CSH算法。新算法的峰值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与冻结层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6)

邓坤军,孙荣,唐咸忠,程亮[2](2016)在《中药提取蒸汽凝结水及潜热回收利用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药厂主要热源为外供蒸汽,蒸汽凝结水无法作为锅炉补水重复利用的实际情况,结合济川药业中药提取生产工艺,提出了蒸汽凝结水及其潜热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不仅充分利用了蒸汽凝结水的热量,还回收利用了经换热冷却的蒸汽凝结软水,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6年11期)

叶晶,彭丽春,廖倩,李志明[3](2014)在《利用MODIS数据估算晴空半干旱地表潜热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我国半干旱区域地表潜热通量分布特征,建立了一套不需要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作为输入而仅用卫星数据来估算晴空条件下半干旱地表潜热能量的方案。该方案设计了针对半干旱地表的净辐射通量参数化方法和土壤热通量估算模型,利用S-SEBI模型计算蒸发比率,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得到潜热通量。基于MODIS陆地和大气产品,利用该方案进行潜热通量估算研究,并采用2003,2004和2005年6—11月间退化草地和农田晴空数据进行验证。与地面站点观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计算地表潜热通量:在退化草地和农田两个站点上,该方案计算的地表潜热通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0.4和64.6 W/m2,平均偏差分别为18.6和32.4 W/m2。(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姚小娟,黎伟标,陈淑敏[4](2014)在《利用TMI反演的水汽凝结物对热带气旋潜热结构分布的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Tropical RainfallMeasuring Mission)微波成像仪TMI(TRMM Microwave Imager)2A12水汽凝结物(Hydrometeor)反演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地区从1998~2009年的236个热带气旋个例的1776个"快照"(snapshot)的水汽凝结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水汽凝结物的时空变化与热带气旋强度演变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TMI2A12水汽凝结物资料显示出了热带气旋内部的细致结构及变化特征,水汽凝结物的峰值集中于数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的热带气旋眼壁及云墙区;在热带气旋发展过程中,随着热带气旋强度的增强,水汽凝结物增多且往其中心靠拢,从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水汽凝结物的大值中心基本上集中在距离热带气旋中心约50 km区域,而且强度越强的热带气旋,水汽凝结物的大值中心与热带气旋中心的距离越近;在热带气旋消亡的过程中,水汽凝结物不断减弱且往外围扩散,逐渐扩展到远离中心的区域;(2)热带气旋强度与水汽凝结物的分布关系密切,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200 km范围内的水汽凝结物含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200 km以外的外围水汽凝结物含量存在负相关;(3)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水汽凝结物的变化存在时间差,水汽凝结物的变化超前于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在热带气旋迅速发展之前数小时,热带气旋中心0~50 km环状区域的水汽凝结物含量就已经提前增加了,在热带气旋减弱前数小时到十数小时,即使热带气旋还处于它强度的鼎盛时期,其中心0~50 km环状区域的水汽凝结物含量就已经提前显着减少了,这种水汽凝结物的变化超前于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的现象,可能是热带气旋强度预报的潜在线索。(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银正一[5](2014)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烟气潜热利用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性能良好,但其能源利用率远未达到最大值,仍具有提高潜力。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水蒸汽容积分数较大且基本不含SO2,所以降低循环放热温度,回收烟气潜热,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潜热回收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可行性研究。首先,以河北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为研究对象,分析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比较可以回收的烟气显热和潜热的数量关系,分析其在不同排烟温度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烟气在热力平衡条件下的凝结特性。其次,考察了含有少量水蒸汽的混合气体对流冷凝换热的机理,重点讨论水蒸汽容积分数在6%~15%范围的换热情况。利用膜模型分析相界面附近扩散膜内的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特点,利用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类比关系,同时考虑质量传递引起的附加速度的影响下,提出含湿烟气对流显热换热与凝结潜热换热模型,导出描述现象的微分方程,并求解获得气膜内速度、浓度和温度分布及液膜内的速度分布。对对流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无量纲分析,得到无量纲数—冷凝因子的传热准则关联式,利用关联式求凝结传热膜系数。根据余热锅炉给水吸热的平衡关系,使用锅炉给水作为低温介质不能将排烟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以下,导致冷凝式换热器中水蒸汽冷凝比例非常小,烟气余热回收量非常有限;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烟气潜热回收的新思路,将冷凝式换热器与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相结合,将吸收式热泵低温热源循环水(回水25℃)作为冷凝式换热器的低温介质,设计出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热网水的热电联供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节能效益与环保效益,结果表明该热电联供系统可有效回收烟气潜热,与改进前机组额定供热工况相比,汽轮机抽汽量减少30%,汽轮机发电功率提高11.32%,供热能力提高53.66%,天然气利用率显着提高。针对系统存在问题,探讨了不同凝结换热强化手段的可行性及强化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4-03-01)

李锐,Qilong,Min,Xiaoqing,Wu,傅云飞,郭净超[6](2013)在《利用云和降水廓线反演潜热垂直结构的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热垂直结构对正确理解和模拟区域和全球大气环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卫星潜热反演算法对云模式的依赖性较大。本研究根据基本云物理原理,结合云模式模拟结果,发展了一种利用云和降水廓线直接反演潜热垂直结构的新算法。分别利用Iowa State University的二维云模式在TOGA COARE的模拟结果、叁维WRF模式结合Lin微物理方案、Godard方案、WSM6方案对2004年台风Chiba的模拟结果;对算法的反演效果、对不同模式、不同微物理方案的敏感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瞬时反演、区域平均、区域-月平均尺度上,该算法都能较好的反演潜热垂直结构的主要特点。且算法的基本原理、反演效果在不同云模式、不同微物理方案、不同的降水系统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算法对特定云模式的依赖性较低。(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0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3-10-22)

田蕾[7](2013)在《利用船舶余热的潜热回收型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能源消耗巨头的运输行业,特别是海上运输行业,每年消耗的能源数目是相当可观的,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将船舶余热作为制冷系统热源,这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大员们的重视。喷射式制冷是余热利用制冷很好的选择,它含有较少的运动零部件,具有较长的寿命,应用起来也比较环保。因此,对于船舶余热的再利用,本文提出了潜热回收型喷射式制冷方案,以船舶余热作为潜热回收型喷射式制冷系统的热源,以R600a为制冷工质,充分利用冷凝潜热,对系统进行热力计算以及模拟计算。本文首先从喷射器制冷理论、实验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然后从能量应用角度、制冷剂选取角度对潜热回收型喷射式制冷装置与传统喷射式制冷装置进行对比,比较其相对与传统型装置的优越性;其次对潜热回收型喷射制冷循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以及设计计算,确定喷射器能够达到的压缩比从而确定喷射器的个数,以索科洛夫计算方法为依据,对潜热回收型喷射式制冷系统中进行设计,包括喷射器的个数以及具体尺寸,然后根据不同的工况来模拟喷射器的运行状况,确定潜热回收型喷射制冷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再将设计好的喷射器加工成实物,组装实验台。本文设计的潜热回收型制冷装置由叁个喷射器、发生器、蒸发器以及冷凝器组成。计算数据表明,潜热回收型喷射式制冷装置较传统喷射式制冷装置能够节省28%的加热量,充分利用了船舶主机及冷却水余热,这在船舶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06-01)

史凯迎[8](2013)在《PET生产EG分离塔塔顶蒸汽潜热回收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PET生产中EG分离塔和蒸发器工艺流程,指出了工艺塔存在巨大能源浪费,通过对装置的改造,将EG分离塔顶蒸汽潜热回收利用到EG蒸发器补给EG的预热。结合生产实际,通过理论计算解决了流体在管程中为层流状态下换热器类型的选择。(本文来源于《聚酯工业》期刊2013年03期)

王学,张健,计文君,刘福庆[9](2012)在《直冷机组排汽潜热循环利用的热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冷机组排汽携带大量低品位的能量且其温度高于锅炉新风温度,而锅炉新风需要化石燃料提高温度。该文提出利用直冷机组排汽加热锅炉新风的方法,实现了汽轮机乏汽利用的新途径。经过热平衡计算得知该方法可有效减小高质化学燃料加热低温新风的热量损失,提高了机组整体效率约1%,而投资回收年限仅为1个月。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也十分可观。(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S1期)

李莲花[10](2012)在《草莓高架设施栽培研究——利用气化潜热冷却栽培基质解决高温、花芽分化推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秋季气温逐年偏高,从而导致高架设施栽培草莓出现花芽分化延迟,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日本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农研机构)近畿四国农业研究中心研发出利用气化潜热冷却栽培基质的低成本实用技术,可缩短顶果采收与各花序果采收间隔,即(本文来源于《园艺与种苗》期刊2012年04期)

潜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药厂主要热源为外供蒸汽,蒸汽凝结水无法作为锅炉补水重复利用的实际情况,结合济川药业中药提取生产工艺,提出了蒸汽凝结水及其潜热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不仅充分利用了蒸汽凝结水的热量,还回收利用了经换热冷却的蒸汽凝结软水,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潜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1].邵文程.利用降水廓线反演台风和高原潜热结构[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2].邓坤军,孙荣,唐咸忠,程亮.中药提取蒸汽凝结水及潜热回收利用系统研究[J].机电信息.2016

[3].叶晶,彭丽春,廖倩,李志明.利用MODIS数据估算晴空半干旱地表潜热通量[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姚小娟,黎伟标,陈淑敏.利用TMI反演的水汽凝结物对热带气旋潜热结构分布的探索研究[J].大气科学.2014

[5].银正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烟气潜热利用可行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6].李锐,Qilong,Min,Xiaoqing,Wu,傅云飞,郭净超.利用云和降水廓线反演潜热垂直结构的新算法研究[C].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0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3

[7].田蕾.利用船舶余热的潜热回收型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8].史凯迎.PET生产EG分离塔塔顶蒸汽潜热回收利用[J].聚酯工业.2013

[9].王学,张健,计文君,刘福庆.直冷机组排汽潜热循环利用的热经济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

[10].李莲花.草莓高架设施栽培研究——利用气化潜热冷却栽培基质解决高温、花芽分化推迟现象[J].园艺与种苗.2012

论文知识图

射水抽汽式加热器采暖热力系统带节能器.冷凝器热汽冷凝锅炉给水系统类土地利用转换方式引起2015年1、4...燕汽锅炉加冷凝器水系统研究区地貌新型冷电联产系统的原理图

标签:;  ;  ;  ;  ;  ;  ;  

潜热利用论文_邵文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