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论文文献综述)
熊杨莉[1](2021)在《英国“学校历史项目”教科书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
王晨璐[2](2020)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帝国书写 ——以《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
佘琼虹[3](2020)在《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国家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公民的国家认同不断受到冲击,国家认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统一与稳定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国家认同被削弱,一个国家就会逐渐失去凝聚力,甚至走向解体。因此,国家认同成为了现代国家建设一个重要的主题,在这一背景之下,英国将其纳入了历史教育体系当中,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指引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和历史教学,塑造了国民的历史记忆,建构国民的国家认同。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本国史为核心,辅以地方史,使学生在连贯的历史中了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明确“我们”是谁;其次,通过对世界史内容的有效选取,构建“他者”,凸显“自我”形象;最后以本国的文化建立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建设学生的社会认知,形成对自我身份和国家的认同。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从1991年到2013年,前后经历了五次修订,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以及教育的发展,在继承中不断突破创新。在整个修订过程中,英国在历史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并非全是英国所特有,而是世界性的问题与困境。因此,英国历史科的课程改革能够给予中国的课程改革些许借鉴与参考,让我们在英国历史课程标准的变迁中找到相应的契合点,寻找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策略与方法,提升我国国民的认同感。
侯斯宇[4](2020)在《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史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对初中历史中社会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6年开始使用的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进一步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比例,提高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社会史是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内容,研究社会史教学原则和策略,有利于提高社会史教学的质量,促进初中历史教育的改革。初中社会史教学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性文件,以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为实施载体,延续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科学性与整体性,体现了社会史教学的价值取向。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社会史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社会史内容,深刻剖析初中历史教科书,挖掘隐藏在教科书中的社会史隐性知识,加强对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的理解。笔者针对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史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社会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和策略。首先,初中社会史教学应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生活性原则;其次,初中社会史教学中应该整合课程材料,优化资源;联系社会现实,培养历史思维;转变教学方式,倡导主动学习;更新研究视角,加强探究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初中历史教学还应该加强社会史与其他内容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丰富社会史教学的骨血。只有从多方面转变社会史教学方式,才能改善社会史教学的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史教学氛围,才能让社会史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卢会东[5](2020)在《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McDougal Littell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教科书作为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比较教育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各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差异,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更是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中美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两版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充分了解和认识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的不同,还可以吸收借鉴美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和做法,以此来推动我国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中美历史课程标准目前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教学是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美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2019年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以下简称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和美国McDougal Littell(麦克道格尔·李特尔)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两国教科书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这也成为本文比较研究中选取和使用的主要素材。这有利于形成对中美教科书比较的整体认知。通过对中美两版教科书系统的比较,发现我国统编版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上特色明显,优点突出:第一,拥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与独特的叙述方式。统编版教科书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以时间为经线,重大历史事件为纬线进行铺陈叙事;第二,匠心独到的内容设计与编排。统编版教科书内容上体现古今并重,形式上要求中外分开,每册均附有历史大事年表;第三,确保史料真实性与运用的规范性。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凡引用处多注明出处;第四,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意识、边疆意识的培养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这些特色与优势是美国版教科书所不具备的。在工业革命一节中,通过对两版教科书内容结构的比较,发现两者都非常完整的表述了工业革命的内容。在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方面,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偏重于提纲挈领,简要讲述史事,但对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的表述非常完整详细,同时也注重结构化的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美版教科书编写方式强调灵活多变,在课文正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史料。这是两版教科书编写的主要差异。事实上,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国情,尤其是中美两国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就造成了两国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差异。两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异同,对推进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美国教科书编写的特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善教科书的语言叙述方式、增加地图和图表的使用和加大原始史料的运用等。总之,通过对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案例,使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获得突破,为创建更加完善、高效和创新型的历史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自立[6](2020)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研究 ——以2018年剑桥版《20世纪的教科书》和2016年霍得版《理解现代史》为例》文中提出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载着培育学生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的重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历史教科书习题作为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更是学生历史学习中的重要辅助资料,肩负着辅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历史教科书中各类习题伴随着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它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因此,对历史教科书习题的设计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英国的两版中学历史教科书--2018年剑桥版《20世纪的教科书》(The20th Century Coursebook)和2016年霍得版《理解现代史》(Understanding the Modern World)为例,研究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习题编制情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期为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的编写与发展拓宽一些研究视野。本文主要将英国两版历史教科书中的习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英国现行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生学习要求和两版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框架。然后着重探究了两版历史教科书中呈现的题型,并以具体的例题进行分析,总结了两版历史教科书习题的作用和特点。本文还对英国两版历史教科书和我国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习题的题型设计和考查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阐述了英国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的启示和不足之处。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国内专门研究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的文献尚未有见,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
赵晓璇[7](2019)在《论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策略及特点》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史料教学也愈加受到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学者开始借鉴国外史料教学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史料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美国历史教学经过曲折的发展,探索出如今独特的教学模式。美国课程标准从“了解历史”和“历史思维培养”两个方面为史料教学提供了方向。在课标的指引下,美国历史教师将利用表格、问题链等手段引领学生“入门”,为史料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由此,学生将通过构筑“阅读路线图”、“做历史”、利用国家网站、训练小论文、及时批评与反馈等途径进行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阐述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二,从美国史料教学发展和美国历史教师的认识两方面,介绍美国史料教学的概况。第三,介绍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对史料教学的规定,展现其引领作用。第四,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前期准备、实施途径两方面介绍史料教学的策略。第五,分析美国史料教学的特点。结合我国史料教学的现状,立足国情,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史料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周妍[8](2019)在《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GCSE考试作为英国单一性考试制度,是全英格兰、苏格兰地区中学学生的统一证书考试,既是检验学生中学学业成绩的毕业考试,又是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GCSE考试是按考试科目来进行考试的,历史学科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是其中重要的考试科目。考试于每年1月份和6月份各举行一次,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机构命制的试题,爱德思考试委员会是英国最大的颁证机构之一,也是英国唯一的具备颁发学术类考试证书和职业教育资格证书的机构,其命制的试题涉及到的内容广泛且题目设置具备一定梯度性。通过对其考试试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一窥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对我国历史学科考试以及教学不乏借鉴之处。
刘蓓[9](2019)在《英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历史的进步》(海涅曼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作为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各国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教科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国外教科书,我们能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他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中获取有益经验,这对我国的教科书的编写甚至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我国历史悠久,从这一层面看,英国也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英国的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已延续推进了数十年,取得了显着地成效,积累起了不少经验,其中包括历史教科书编撰与研究。本文基于英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历史的进步》和英国2007年修订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通过分析《历史的进步》结构与内容体系,进而探究《历史的进步》教科书的特点,最后与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找出其可借鉴之处与值得注意之处。第一部分首先对英国的学制、课程设置以及教科书制度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解读和分析2007年修订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理解《历史的进步》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历史的进步》教科书的结构,并通过目录的设置、导言、关键词等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点。第三部分首先简要介绍《历史的进步》教科书的内容体系及其特点,并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种族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马丁·路德·金等重要历史人物的表述,分析其特点,探究该教科书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其历史观。第四部分从《历史的进步》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体系的特点出发,探究其编写的长处不足,并结合我国当前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提出借鉴与思考。
赵晓然[10](2019)在《英国牛津版第三学段历史教科书内容与结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2017年秋季全国所有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部编版教材。值此新一轮课改启动之际,研究外国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是学校教学中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材料,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本文选择了由知名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的、在英国使用率较高的第三学段历史课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发展过程、英国历史教科书的发行与使用的情况、本文所研究的英国历史教科书的基本情况,为后文的内容与结构的分析打下基础。第三部分,宏观上研究整本书的结构,微观上研究正文课文的栏目设置,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该本教科书的结构。第四部分,重点分析该书中关于奴隶贸易、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拿破仑三个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表述。第五部分,主要根据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的研究得出英国牛津版历史教科书的几个特点,总结全文,为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一些值得借鉴之处。
二、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3)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 |
五、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一章 英国历史课程述略 |
第一节 英国基础教育 |
一、英国现行教育的学制及其结构 |
二、英国的教育行政体制 |
第二节 英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变化 |
一、英国历史课程设置 |
二、英国历史教育的改革 |
第三节 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发展脉络 |
一、1991 年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二、1995 年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三、1999 年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四、2007 年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五、2013 年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第二章 英国历史科建构国家认同的困境 |
第一节 英国历史科的困境 |
一、历史科的社会争议之由 |
二、现实需要与传统历史教育的矛盾 |
第二节 历史科的功能探讨 |
一、历史是理性“了解过去”的基础 |
二、历史是增进“人与自我”的认识 |
三、历史是“建构国家认同”的钥匙 |
第三节 英国国家认同的实际问题 |
一、英国国家形成的历史争议 |
二、“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三章 英国历史课程标准建构国家认同策略 |
第一节 课程目标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一、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 |
二、明确历史教学的方向 |
第二节 课程内容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一、明确“自我”,建构归属感 |
二、构建“他者”,建构身份感 |
三、建构共同文化,稳固认同基础 |
第三节 课程实施中的国家认同建构 |
一、多角度传授本国史 |
二、多方式强化本国史 |
第四章 英国历史课程标准建构国家认同的借鉴与思考 |
第一节 正确凸显“自我”形象 |
一、基于现实恰当选择认同基础 |
二、基于课程内容合理解读“自我”形象 |
第二节 正确处理“他者”形象 |
一、妥善处理本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 |
二、合理塑造“他者”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社会史内容分析 |
2.1 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社会史内容及教学建议 |
2.2 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社会史内容分析 |
3 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史内容分析 |
3.1 讲述社会生活,衡量历史发展 |
3.2 解读社会运动,体现抽象变化 |
3.3 探索另类角度,展现整体社会 |
4 初中社会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初中社会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4.2 初中社会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 初中社会史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
5 初中社会史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探究 |
5.1 初中社会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
5.2 初中社会史教学策略探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McDougal Littell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概述 |
第一节 中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概述 |
第二节 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 |
第三节 美国麦克道格尔·李特尔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
小结 |
第二章 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工业革命” |
第一节 内容结构比较 |
第二节 课文系统比较 |
第三节 课文辅助系统比较 |
小结 |
第三章 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的原因和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的原因 |
第二节 中美历史教科书编写差异对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启示 |
小结 |
第四章 教科书比较视野下“工业革命”案例教学与应用 |
第一节 做好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立意 |
第二节 分析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
第三节 整合教材内容,确定教学设计 |
第四节 注重教学反思,师生共同成长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研究 ——以2018年剑桥版《20世纪的教科书》和2016年霍得版《理解现代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国2013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及两版历史教科书简介 |
一 英国2013年版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生学习要求 |
二 英国《20世纪的教科书》和《理解现代史》的内容框架 |
第二章 英国两版历史教科书习题的主要题型及作用与特点 |
一 习题的主要题型 |
(一)选择题 |
(二)史料题 |
(三)历史小论文 |
(四)问答题 |
(五)列举题 |
(六)小组讨论题 |
(七)绘制图表题 |
二 习题的主要作用 |
三 习题的特点分析 |
(一)题型丰富,分布较为广泛 |
(二)习题设置与史料紧密结合 |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第三章 英国两版教科书与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习题比较--以“一战”和“冷战”部分为例 |
一 题型设计的比较 |
二 考查目标的比较 |
三 相同题型的习题比较 |
(一)文字史料题 |
(二)问答题 |
四 习题的异同之处 |
(一)相同之处 |
(二)不同之处 |
第四章 英国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的启示和值得注意之处 |
一 英国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的启示 |
(一)习题的种类应丰富多样,题量可适度增加 |
(二)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
(三)重视史料与插图在历史教科书习题中的作用 |
二 值得注意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策略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一、美国史料教学基本概况 |
(一) 美国中学历史教学发展概况 |
(二) 美国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认识 |
二、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关于史料教学的规定 |
(一) 时序思维能力 |
(二) 历史理解能力 |
(三) 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 |
(四) 历史研究能力 |
(五) 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 |
三、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策略 |
(一) 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准备 |
1. 初步引领史料 |
2. 分析、判断史料 |
(二) 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途径 |
1. 构筑“阅读路线图” |
2. 像历史学家一样“做历史” |
3. 充分利用国家网站资源 |
4. 训练撰写历史小论文 |
5. 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 |
四、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特点 |
(一) 提供的史料丰富多样 |
(二) 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
(三) 培养学生的辩证历史思维 |
(四) “知识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考试 |
(二) 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五、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沿革简介 |
六、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评估要求 |
七、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试题特点 |
(一) 试题形式上的特点 |
(二) 试题内容上的特点 |
八、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的可借鉴之处 |
(一) 对我国历史学科命题和考试的启示 |
(二) 对我国日常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
(三) 对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管理的启示 |
九、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英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历史的进步》(海涅曼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英国历史教科书制度、课程设置及国家课程标准概述 |
2.1 英国历史教科书制度 |
2.1.1 英国历史教科书编写制度 |
2.1.2 英国历史教科书使用制度 |
2.2 英国历史科课程设置 |
2.2.1 英国基础教育概况 |
2.2.2 英国历史课的设置 |
2.3 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2.3.1 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制定与发展概况 |
2.3.2 2007年的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 |
2.3.2.1 2007年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目标要求 |
2.3.2.2 2007年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对教科书内容编写的要求. |
第3章 《历史的进步》教科书的结构形式分析 |
3.1 整体结构审视 |
3.2 全书导言剖析 |
3.3 单元结构分析(以《历史的进步:1901 to Present Day》中《第一单元:政治》为例) |
第4章 《历史的进步》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 重大历史事件分析 |
4.1.1 珍珠港战役的描绘 |
4.1.2 纳粹大屠杀事件的表述 |
4.2 重要历史人物的叙述 |
4.3 教科书内容编写特点 |
4.3.1 注重历史人物研究 |
4.3.2 史料选用多样化 |
4.3.3 课文可读性强 |
第5章 《历史的进步》教科书的启示与值得注意的地方 |
5.1 启示 |
5.1.1 增加教科书的学本功能 |
5.1.2 增加历史人物的学习内容 |
5.1.3 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训练 |
5.1.4 重视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培养 |
5.2 值得注意的地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英国牛津版第三学段历史教科书内容与结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英国历史教育改革 |
1.2.2 教学方法 |
1.2.3 课程标准 |
1.2.4 教科书 |
1.2.5 考试制度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牛津版历史教科书简介 |
2.1 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发展过程 |
2.2 英国历史教科书的出版与使用情况概述 |
2.3 牛津版历史教科书概述 |
第三章 牛津版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
3.1 目录 |
3.2 前言 |
3.2.1 《英国第三学段KS3 历史简介》 |
3.2.2 《1745 年到1901 年的时空之旅》 |
3.3 课文栏目 |
3.3.1 课文栏目的概念界定 |
3.3.2 各类栏目数量统计 |
3.3.3 导入 |
3.3.4 主要目标 |
3.3.5 增智之词 |
3.3.6 事实! |
3.3.7 作业 |
3.3.8 成为顶尖历史学家 |
3.3.9 获得更多 |
3.3.10 同一时空 |
3.4 自我评价 |
第四章 牛津版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举要 |
4.1 有关于奴隶贸易的表述 |
4.1.1 第一课《什么是奴隶贸易?》 |
4.1.2 第二课《奴隶船上是怎样的?》 |
4.1.3 第三课《一次奴隶贸易》 |
4.1.4 第四课《一个奴隶的一生》 |
4.1.5 第五课《为何废除奴隶制?》 |
4.2 有关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的表述 |
4.2.1 第一课《英国是如何成为一个帝国的》 |
4.2.2 第二课《印度的被侵略》 |
4.2.3 第三课《印度暴乱.或者独立战争?》 |
4.3 有关于拿破仑的表述 |
第五章 牛津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点与不足之处 |
5.1 内容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
5.2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
5.3 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
5.4 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学校历史项目”教科书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D]. 熊杨莉.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帝国书写 ——以《英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为中心[D]. 王晨璐. 南京大学, 2020
- [3]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国家认同研究[D]. 佘琼虹.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史教学研究[D]. 侯斯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统编版和McDougal Littell版为例[D]. 卢会东.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研究 ——以2018年剑桥版《20世纪的教科书》和2016年霍得版《理解现代史》为例[D]. 任自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论美国中学史料教学的策略及特点[D]. 赵晓璇.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8]英国GCSE历史学科考试论析[D]. 周妍.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英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历史的进步》(海涅曼版)研究[D]. 刘蓓.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英国牛津版第三学段历史教科书内容与结构探析[D]. 赵晓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