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龙彬河南省内乡县第三高级中学
所谓“开放式复习模式”就是在高考前引导学生复习某一门功课时,不拘泥于某个知识点、某个问题、某本书、某一科,而是放开思路把所能涉及到的知识点、问题、课本、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准确地、科学地理解和掌握该门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复习的知识面广、深度大、效率高,适合高三阶段尤其是高考前考生的需要。这是由于高考前,作为学生,如果某些知识存在严重缺陷,就会在解答高考的相关问题时陷入无能为力的境地,也就谈不上临场发挥而考出好的成绩来。作为教师,如果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只是按逐章、逐节、逐课本的办法进行复习,而缺乏系统的、准确的、科学的整理,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给学生的感觉也只能是又学了一些零散的、模棱两可的知识,也就适应不了高考应考的需要。笔者在地理高考备考中对“开放式复习模式”进行了有意的尝试,并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凸显出较好的效果。下面,分别结合一些例子简单地谈谈具体的做法及作用。
一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的延伸
在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引导学生,不仅要注意该知识“点”的一般知识,还要注意与该知识“点”相联系的内容,即把该知识“点”伸展到“面”。例如:在复习“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时,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该种气候一般分布在哪?为什么?(2)该种气候在哪些地方也有分布?为什么?(3)为什么在这种气候该分布的地方,却见不到它的踪影了呢?按照这三个问题的顺序,引导学生去看课本或地图册上相关的图:诸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洋流分布图、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等及相关内容,同时思考并通过讨论,逐一确定答案。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复习过程,它使学生不仅注意到了该种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位于赤道及其附近,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还要注意到该种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即在远离赤道的地方: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也有热带雨林气候。它们的成因有大致相同的三个方面:(1)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2)地形对信风在迎风坡的抬升所形成的地形雨;(3)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另一方面,还注意到了该种气候在赤道及其附近的消失,表现比较明显的一个是东非高原上的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并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而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另一个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及其西侧位于赤道及其附近的地区,并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高山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前者主要是地势高所致,后者主要是由秘鲁寒流以及位于安第斯山西侧,为信风背风坡所致。通过上述复习,使学生有了“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及其成因”方面较系统地知识,为防止这方面知识的遗漏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引导学生,注意问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在探究某个问题的答案和结论时,一般要涉及到许多相关问题,同时还要对其中一些问题做深入的分析。也就是说,探究某个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探究相关问题的开放式的思维过程。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中的第9~11题: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D.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就第9题来说,让学生们按顺序思考两个问题:(1)纬线、晨昏线分别是什么样的线?(2)一般情况下,晨昏线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前者是垂直于地轴的一系列平行圆,后者是地球上的大圆圈,并且它的位置因时间而不同,只有春秋分日时经过南北两个极点。这属于探究问题的广度方面;(3)让学生们结合题干即“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及题中图上纬线和晨昏线的相对位置,从实际感受出发,展开空间想象,绘出此时的立体图,见图一。这属于探究问题的深度。只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第10题来说,首先对题干的认识,就属于探究问题的深度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在掌握日照图上晨昏线的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想象来认识。在这里,让学生们按顺序完成的问题是:(1)结合本小题题干,试在“图一”基础上表示出夜半球,见图二;(2)根据所绘图思考此时全球昼夜分布情况如何,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气候类型以及此时的气候特点,巴西东南部的气候类型及此时的降水特点,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哪些。显然,在寻找该选择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处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中,也就是说要从探究问题的广度入手,让学生把上述问题搞清楚,方能解决此题。就第11题来说,该题属于一个典型的需要探究问题深度的试题。在这里,要求学生结合前面所绘图,发挥空间想象能力,然后正确构图并绘图,见图三,然后再找问题的结论。上述解题过程说明:不能就题论题,而要把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弄透彻,这才有可能为高考做好较全面的准备。
三引导学生,注意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近几年来,在高考文综考题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考题明显增多。在高三后期的地理复习中,引导学生,把遇到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日常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考虑,不仅符合高考备考的要求,同时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北半球夏季陆地比海洋热”可以借助“夏季热,人们喜欢到水中去洗澡”来说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高”可以借助“在漆黑的夜晚,让锃亮的手电的光,以直射和斜射两种方式照射地面,前者照亮的地面面积小,亮度大,而后者照亮的地面面积大,亮度小”来说明;“北半球夏季白昼长,黑夜短,冬季则相反”可以借助“同学们在夏季出早操时,天已大亮,而冬季出早操时,天还没亮”来说明;“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可以借助“一般初到青藏高原的人,有呼吸困难的感觉”,也可以借助“在青藏铁路上运行的火车车内配有制氧系统以解决高原空气稀薄而缺氧”来说明;“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可以借助“夏季午后比较闷热,而冬季凌晨在公路旁等着乘坐公共汽车是感觉很冷”来说明;“北半球气旋中空气的水平运动方向为逆时针”可以借助“只要是在北半球,当把一个下面有塞的盛满水的水池子的塞取掉时,水池中的水会按逆时针方向从塞所堵的洞流出”来说明。通过这样的复习,不仅使学生们更关注社会实际,更重要的是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关联
地理学科是一门边缘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联系。可以说地理学科的许多问题,是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说明的。因此,在地理备考中,在解决某些地理问题时,要从本学科出发,去联系相关学科。例如:地球公转的角速和线速的变化,可以利用物理学科中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来说明;关于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的形成,可引导学生用化学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来理解这个问题,从正反应说明石灰岩被溶解,形成溶洞、溶蚀洼地、石林等,从逆反应说明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形成原因;关于新中国工业由沿海向内地布局的变化,可借助相关的历史知识来说明,指出旧中国工业主要布局在沿海,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逐步向内陆布局。关于每章后的双语练习,可借助英语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如有必要,还可以和外语教师合作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再学习。这样的复习模式,能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更好地回答问题奠定基础。
需注意的是,应用“开放式复习模式”在地理高考备考中进行教学时,要放得开,还要收得住,不能离题万里。同时,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把与之所涉及的问题搞清楚,但未必搞彻底,还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就一个知识点大讲特讲与所学学科有联系的其他学科的知识。
〔责任编辑:冯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