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余甘子鲜果为主要原料,研究了1种新型余甘子酵素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总酚含量为考察指标,最终确定了新型余甘子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原料∶糖水(ω=40%)=1∶1,米根霉曲种添加量ω=0. 80%,黑曲霉曲种添加量ω=0. 85%,前发酵34 h,主发酵49 d。用此最佳工艺发酵得到的新型余甘子酵素产品的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为4. 36 mg/mL,总酚质量浓度为9. 52 mg/mL,与响应面优化前相比分别提高了0. 2 mg/mL和0. 25 mg/mL,综合评分为0. 97(满分为1),接近模型预测值。其他指标为还原糖质量浓度422. 79 mg/mL,蛋白质质量浓度26. 50 mg/mL,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8. 55%,pH2. 86,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99. 23%,羟自由基清除能力66. 91%,感官得分82. 28分。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苏春雷,王强,黄洁君,王启军
关键词: 余甘子酵素,发酵,响应面法,游离氨基酸,总酚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一般化学工业
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省级项目(2018L M2171),揭阳中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开发项目(2016D8170180)
分类号: TQ92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19963
页码: 128-136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455K
下载量: 598
相关论文文献
- [1].余甘子果冻加工工艺[J]. 农村百事通 2020(16)
- [2].广西余甘子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调查[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8(05)
- [3].新品种余甘子盈玉和糯种的果实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02)
- [4].余甘子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利用现状研究[J]. 现代食品 2019(04)
- [5].云南野生余甘子保护及开发利用[J]. 农学学报 2019(09)
- [6].重要食药两用植物余甘子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7)
- [7].国内余甘子种质资源研究现状[J]. 热带农业科学 2018(09)
- [8].RP-HPLC测定不同储藏温度的余甘子精粉中单宁酸没食子酸的含量变化[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10)
- [9].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对人肿瘤细胞凋亡与周期的影响[J]. 中国药物警戒 2016(04)
- [10].藏药余甘子茶的生产工艺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06)
- [11].酵母菌株对余甘子酒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05)
- [12].自制余甘子喷雾剂缓解鼻内镜手术后口干症的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6)
- [13].重要食药同源植物余甘子转录组微卫星特征分析[J]. 植物研究 2019(02)
- [14].藏药余甘子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15].不同来源地的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6)
- [16].不同产地余甘子多酚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8(02)
- [17].我国余甘子良种介绍与部分果实糖含量分析[J]. 东南园艺 2017(05)
- [18].“圣果”余甘子[J]. 广西林业 2016(02)
- [19].余甘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05)
- [20].闪式提取法提取余甘子籽油[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7)
- [21].余甘子的药用功效[J]. 农村新技术 2013(05)
- [22].余甘子果核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J]. 山东化工 2012(06)
- [23].余甘子多酚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20(10)
- [24].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果树学报 2018(01)
- [25].余甘子转录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0)
- [26].不同防腐方法对民族药余甘子汁褐变的影响及分析[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5(02)
- [27].余甘子精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5)
- [28].余甘子[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10)
- [29].余甘子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7)
- [30].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余甘子叶片挥发性成分初探[J]. 福建热作科技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