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七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七子,诗风,诗集,吴中,乐府诗,诗歌,总目。
后七子论文文献综述
华向红[1](2019)在《吴国伦与“后七子”交游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国伦早年入诗社,与李攀龙、宗臣、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谢榛并称"后七子",彼此之间文酒诗会,相互唱和,留下许多珍贵的诗文着作。以吴国伦为研究对象,简要考述他与"后七子"成员的交游经历,展示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文学才华。(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晓兰[2](2018)在《天一阁所藏孤本戏曲《后七子》作者及本事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一阁所藏《复庄今乐府选》中收录的剧本《后七子》为孤本,其作者署名为"拥书主人"。学界长期对该剧作者及内容语焉不详,或者叙述有误。本文据清代洪礼撰辑的《郭西小志》一书,考证出该剧作者为汪熷,系《长生殿》作者洪升之高足,曾为洪升《长生殿》及《续稗畦集》作序。另据《郭西小志》载,汪熷共作九种传奇,除《后七子》外,另有《鸳鸯记》《勘离骚》《双奇会》《百卉亭》《升平乐事》《贤星序》《典午春秋》《奇节》,其中后四种剧目未见戏曲目录着录,可补曲史之阙。《后七子》一剧写明代嘉靖七子结社始末,以谢榛为中心,剧中所记人事,大多取材于史传或文人笔记,历历可考。揭橥该剧作者及本事有助于推动研究《长生殿》作者洪升的生平、思想及明代后七子的生平和思想。(本文来源于《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玉媛[3](2018)在《论嘉道年间的吴门后七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嘉庆、道光年间,以朱绶、王嘉禄等七人为代表的吴中诗人,受先贤吴翌凤的影响,在陈文述的推扬下,因不满袁枚性灵说产生的诗学流弊,重提沈德潜的诗学,强调独创,他们与沈德潜晚年弟子吴中七子相对应,被视为吴门后七子。后七子受时代背景、诗学观和个性的影响,诗学创作具有明显的苦吟特征。(本文来源于《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彭国忠[4](2016)在《吴中后七子之一曹楙坚生平事迹与创作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曹楙坚生于乾隆五十一年,卒于咸丰四年。早岁在云南生活19年,对其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一生十次参加乡试,于道光十二年进士及第。改庶吉士,散馆任郎官十年,道光二十七年授刑部主事。咸丰初,任工科给事中。咸丰四年,由湖北盐法道升湖北按察使。太平军攻陷武昌城,遇难。诗歌唐宋兼学,尤其服膺苏轼。词学南宋,尤近张炎,所作文生于情,字句稳惬。着有《昙云阁诗集》。名列"吴中后七子"、"吴中十子"。是清代嘉道时期具有声誉的作家。(本文来源于《明清文学与文献》期刊2016年00期)
孙学堂[5](2016)在《论严嵩当国时期后七子的精神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嘉靖后期严嵩当国,后七子厌倦政治之污浊,于是高调宣称"有不为",将精力投入文学复古,寄希望于声名之"不朽"。他们把文学看得很神圣,又感受到来自官场和文坛的重重围困,于是孤高自标,坚守壁垒,倾心结盟。同时他们又无法坦然面对仕途上的升沉得失,精神紧张而焦虑。与复古派前辈李梦阳相比,他们的风节有所不及,而个中原因还要归结到嘉靖以来政治对士人风节的持续性摧折。(本文来源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顾国华[6](2015)在《明代“后七子”结社问题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后七子"是明代文学复古社团的称谓,其成员构成前后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起初结社时,诸子只是以"五子"、"六子"相称,"七子"的称呼最早是吴国伦在1552年提出的。"后七子"结社的特点比较明显,它正好处于文学复古的大背景之下,与"前七子"后先相继,若出一轨。明代复古派文人结社持续时间最长,约为一个世纪,掀起了明代文人结社的第一次浪潮,对明代文坛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5年11期)
高璐[7](2015)在《明代“后七子”之一的宗臣对李白的追摹》一文中研究指出宗臣(1525-1560),字子相,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刑部主事。吏部尚书李默见而奇之,调其为属,居考功之职,仍与李攀龙、王世贞辈切劘如故。后谢病归,家居读书。居二载,李默复移书起故官,迁稽勋员外郎。会李默与严嵩交恶,入狱瘐死。又杨继盛以弹劾严嵩,坐罪斩于西市,宗臣尝赙之以金。以此重忤严嵩,几令斥之。会有救者,获免,出为福建布政参议。后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于官。其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相与交游结社,同为"后七子"之一。《明史》所谓"视当世无人,(本文来源于《中国李白研究(2016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暨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0-23)
刘敬[8](2014)在《《四库全书总目》明代复古文学批评考论——以明“前、后七子”别集提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主要由别集提要加以体现,将前人成论植入提要、以"议论具有根柢"的姿态示人,为其主要批评手段。故其明代复古文学批评的考察,须从文献与批评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明代"前、后七子"别集提要引用文献的考证与判读,引用过程中的错误与问题随之曝露,清代官方学术对明代复古文学的批评立场也因之明晰。这些工作,也为总目学和明代文学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扫清了障碍。(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杨治玉[9](2013)在《议明朝文学“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自号沧溟,人称沧溟先生。山东历城人。嘉靖进士,历任刑部郎官、知府、提学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明代文学改革中后七子的领袖,历下诗风的着名代表,着有《沧溟集》。又有《诗学事类》、《唐诗选》、《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诗文原始》等传世,李攀龙等开创的历下诗风,在山东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加功绩卓着。(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3年09期)
张爽[10](2013)在《钱谦益对明代“后七子”诗派态度发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和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论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牧斋老人、蒙叟、东涧老人等,人称虞山先生,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文学家。生活于明末清初动乱之际的钱谦益,其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是为世人所认可的。黄宗羲称其"主文章之坛坫者五十年",《清史稿》言:"谦益归命,以诗文雄于时,足负起衰之责。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晚称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文学家。《列朝诗集》为钱氏所着,但现在通行的单行本《列朝诗集小传》(以下简称《小传》),却并非其手定,而是由其族孙钱陆灿从其所着《列朝诗集》中的小传辑出。钱陆灿在《汇刻列朝诗集小传序》中陈述了这一事实,此即所谓"于(本文来源于《明史研究》期刊2013年00期)
后七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一阁所藏《复庄今乐府选》中收录的剧本《后七子》为孤本,其作者署名为"拥书主人"。学界长期对该剧作者及内容语焉不详,或者叙述有误。本文据清代洪礼撰辑的《郭西小志》一书,考证出该剧作者为汪熷,系《长生殿》作者洪升之高足,曾为洪升《长生殿》及《续稗畦集》作序。另据《郭西小志》载,汪熷共作九种传奇,除《后七子》外,另有《鸳鸯记》《勘离骚》《双奇会》《百卉亭》《升平乐事》《贤星序》《典午春秋》《奇节》,其中后四种剧目未见戏曲目录着录,可补曲史之阙。《后七子》一剧写明代嘉靖七子结社始末,以谢榛为中心,剧中所记人事,大多取材于史传或文人笔记,历历可考。揭橥该剧作者及本事有助于推动研究《长生殿》作者洪升的生平、思想及明代后七子的生平和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七子论文参考文献
[1].华向红.吴国伦与“后七子”交游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
[2].张晓兰.天一阁所藏孤本戏曲《后七子》作者及本事考论[J].文学研究.2018
[3].王玉媛.论嘉道年间的吴门后七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
[4].彭国忠.吴中后七子之一曹楙坚生平事迹与创作考[J].明清文学与文献.2016
[5].孙学堂.论严嵩当国时期后七子的精神状态[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6].顾国华.明代“后七子”结社问题考论[J].学术交流.2015
[7].高璐.明代“后七子”之一的宗臣对李白的追摹[C].中国李白研究(2016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暨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8].刘敬.《四库全书总目》明代复古文学批评考论——以明“前、后七子”别集提要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4
[9].杨治玉.议明朝文学“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10].张爽.钱谦益对明代“后七子”诗派态度发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和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比较[J].明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