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校重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口语表达
学校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郭宏[1](2019)在《重构职业学校“深度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论文基于对中职院校实际教学过程的跟踪调查,提出了职业学校深度学习英语课堂的构建建议。本文首先对传统中职英语课堂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认为存在着思想上不重视和师资力量限制两方面的问题,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限制了中职英语课堂的高效化构建。其次,笔者探讨了深度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认为需要做到解读英语教材内容挖掘知识深度、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以及给予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机会。(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8期)
丁小燕[2](2019)在《中职学校依托专业的英语课程内容重构与教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教法探究,基本上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主线下进行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去发现,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拓展,师生相互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设疑、激趣、引导、组织、总结、强化等,采用多样化的教法,让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明白课堂的主体是,要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发言,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规激发创新意识,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7期)
秦红斌[3](2019)在《重构生态,培育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培育千所标杆学校"的引领行动,《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提出了"数字学校和标杆学校创建工程",全面推进数字学校建设,培育面向未来的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培育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校旨在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实现的典型途径,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和范例。2019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创建,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本文来源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孔冲,平杰[4](2019)在《走向融合: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理念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相关改革理念的适用性和指导性暴露出了与课程实施实践不相匹配的现象;造成了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实践困惑,因此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研究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变革已成为当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深入剖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外延,借鉴其对课程发展的促进价值,探索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新思路,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在梳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逻辑分析法对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价值进行分析,重构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理念。3研究结果:3.1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同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呈现出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但是在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中也存在课程目标泛化、课程内容混乱、教学设计陷入"课时主义"与碎片化的技术动作、师生对话交流与学生参与互动形式化、课外体育活动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课外体育参与不足、多元课程评价难以操作等困惑。造成这些困惑的根源主要是课程目标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后,多个维度之间因无联系而产生的割裂以及无中心而形成的分化,进而导致目标泛化倾向的出现。3.2核心素养带来的课程发展启示(1)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核心素养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内容维度上反映了对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统整,在结构维度上实现了对知识、能力与态度的融合;具有建构性、迁移性、整合性和关键性的特征;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要求、对课程设计情境化的依赖、对课程实施融合取向的呼唤以及对课程整合突出核心的诉求。核心素养发展观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任务内容与实施理念,体现了教育价值社会性、工具性和个体生命性的统一,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价值取向上都是对以往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和叁维目标的继承、深化和超越;核心素养作为学校课程发展的灵魂,可以以"先综合后分解"的方式为突破当前的实践困境提供视野。(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思路。以核心素养的内涵认识与外延价值为重要依据,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思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遵循"多元融合"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理念,以突破"多元割裂"的分化式课程实施困境;探索"核心引领"的课程实施融合策略,破解课程目标等方面存在的主次不分明与重点不突出的困惑,使各个部分能够围绕其优先选项而形成层次分明的整体;重视情境化的课程实施过程设计策略,使认知层面的知识习得转化为情境之中的知识运用;倡导自主实践的自主性学习方式,通过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情境性的实践活动的自主参与,实现从单向度的"知识传递"向互动分享的"知识建构"的转向。3.3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理念的重构(1)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理念的重构。鉴于多元分立与多元融合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体育课程的内在特性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思路的契合;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借鉴重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新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渗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兼顾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突出学生兴趣与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等;遵循"多元分立"基础上、"核心引领"导向下、"多元融合"的整合性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理念。(2)"多元融合"理念下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实践优化示例。为避免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叁个分目标在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中产生割裂与分化,需要构建以核心目标为引领的多元化目标体系。核心目标不仅要体现其学科性质与核心价值,而且应具有推动其他目标达成的承载性。体育课程属于"运动认知性"学科,其独特性在于认知过程中伴随着身体行为的表达;身体行为的表达效果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运动能力,却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学生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目标的达成要通过运动能力的承载而实现。因此,可以构建以运动能力为引领、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为依附的多元目标体系,从而实现多元目标的有机融合与和谐共生。研究结论:本文针对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借助于核心素养带来的课程发展启示,在继承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正确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方位渗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遵循"多元分立"基础上、"核心引领"导向下、"多元融合"的整合性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理念;以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庄艳华,杨春元[5](2019)在《外生植入与内生需求: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价值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学校体育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工具对学校体育政策底层回应梗阻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民国前和新中国成立后到2000年前学校体育政策具有相似性,在学校体育政策的顶层设计方面都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非正式的意见指导跃升为法律层面的过程;2.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都出于现实问题的倒逼,具有被动的外生型植入的特点;3.学校体育政策施行的悖论及其困境源于"重文轻武"的文化惯习、体质健康的手段异化为目的以及在底层执行阶段都处于碎片化和虚化运行;4.学校体育政策顶层设计和底层有效执行的重构,首先,在观念上要对体育概念、体质教育、健康和学校体育进行认识论的再出发树立"大健康"观;其次,在政策方面,要兼顾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律的刚性保障和可操作性以及建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主体的文化认同;最后,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更应该注重体育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统一。(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莎莎,刘健阳,劳新成,刘志刚,李振东[6](2019)在《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以教学改革助推学校育人生态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5日上午,在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的校园里,看到今年新入学的580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正在教官和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新生军训,这些个子小小的孩子听着口令认真地站军姿、踢正步,昂首迎接属于他们的“开学第一课”。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本文来源于《东营日报》期刊2019-09-10)
李泽林,伊娟[7](2019)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学生态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传统教学生态必将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发生重构。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必将成为教学生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融入其他各要素之中,并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促使传统教学生态结构的重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生态重构虽然难以催生"学校消亡",但必然引起人类对未来学校教学生态图景的慎思。(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9年08期)
李鹏飞[8](2019)在《修正与重构:基于专业大类的高职学校课程标准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标准是明确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建设和实施最为重要的"法"。当前高职学校正处于由扩张式向内涵式发展的优化阶段,能否在产业人才紧缺的重大考验面前顶住发展压力,打造高质、实效的课程标准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高职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始终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来调整专业设置,充分依据职业要求来调整教学方向,将专业设置与课程标准对接,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产业发展为指引的课程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重大目标,满足企业用人的现实需要,做出积极努力。(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2期)
劳凯声[9](2019)在《教育变迁中学校与学生关系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对我国公立学校具有重要影响,是理解和把握学校与学生关系的一把锁钥。我国于1995年建立学校法人制度后,行政机关开始反思和修正以往学校与学生关系中的学校权力性质与界限,司法界也不再排除法律保留和法律救济原则的适用,由此打破了原先的法律平衡,学校与学生关系呈现出公法与私法融合的特点,成为兼有纵向型和横向型两类性质的复合型法律关系。在纵向型关系中,对涉及学生基本权利并由立法规定的重要事项,法院已排除了学校的自行作用,不再认可学校命令权、惩戒权的单方面性。横向型关系通常因学生的人身或财产而发生,民事诉讼是这类争议的救济方式。公立中小学校由于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因此并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但法律并未对此作出必要的区分,从而使公立中小学校产生了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之间的扭曲。化解这一问题的途径一是建立公立中小学校过失侵权的政府连带责任;二是把学校的办学风险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使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10](2019)在《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自教育”重构学校管理新样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创新背景第一,基于问题。当今教育的一大"病灶"就是教育当中存在太多的包办和替代现象,学生往往是在听话和被选择中被动学习、被动成长的。第二,基于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不断壮大,自组织、自平台、自课程、各种创客等层出不穷,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第叁,基于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成长经历。贺宇良校长通过自身的自教育经历与成长路径得出,学习和成长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去选择、去体验、去感知,才能成为(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管理创新案例(2010—2019)研究报告》期刊2019-07-12)
学校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新教法探究,基本上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主线下进行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去发现,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拓展,师生相互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设疑、激趣、引导、组织、总结、强化等,采用多样化的教法,让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明白课堂的主体是,要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发言,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规激发创新意识,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校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1].郭宏.重构职业学校“深度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J].校园英语.2019
[2].丁小燕.中职学校依托专业的英语课程内容重构与教法探究[J].校园英语.2019
[3].秦红斌.重构生态,培育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
[4].孔冲,平杰.走向融合: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理念重构[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庄艳华,杨春元.外生植入与内生需求: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价值重构[J].体育与科学.2019
[6].陈莎莎,刘健阳,劳新成,刘志刚,李振东.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以教学改革助推学校育人生态重构[N].东营日报.2019
[7].李泽林,伊娟.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学生态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9
[8].李鹏飞.修正与重构:基于专业大类的高职学校课程标准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19
[9].劳凯声.教育变迁中学校与学生关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19
[10]..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自教育”重构学校管理新样态[C].中小学管理创新案例(2010—2019)研究报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