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论文_刘羽阳,董李,郑玄,张家墅,张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桥小脑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脑,面神经,肿瘤,神经,面瘫,手术,黏度。

桥小脑角论文文献综述

刘羽阳,董李,郑玄,张家墅,张军[1](2019)在《桥小脑角区面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PA面神经鞘瘤病例临床资料。7例术前误诊为前庭神经鞘瘤,4例病人术前增强MRI出现"音符征"。结果 8例行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对术后残余肿瘤组织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行肿瘤全切除术;全组病例全切除率达90%。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达House-BrackmannⅢ级4例,病侧听力保留2例。结论 CPA面神经鞘瘤为颅内罕见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易误诊为前庭神经鞘瘤。面神经保留的肿瘤切除术可使病人获得较好术后面神经功能,"音符征"有助于术前诊断CPA面神经鞘瘤。(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柴奇,刘洋,李萍,乔慧[2](2019)在《49例桥小脑角区肿瘤病人术前面神经电生理的指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面神经M波和F波对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病人面神经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CPA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面神经电图检测M波和F波,统计比较健侧与病侧差异。结果与健侧比较,病侧M波波幅较低(P=0.023),F波潜伏期延长且波幅下降(P <0.001),F-M潜伏期延长(P=0.001)。结论 F波、M波可以客观评价CPA区肿瘤病人的面神经功能,反映面神经近端的临床病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玲,张春阳,侯莉凤,王晶彦[3](2019)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对面神经保护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并归纳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对面神经保护具体的作用。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9月从该院方便选取60例已确诊为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术中接受神经电生理监测后的神经解剖以及功能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结果在接受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面部神经监测后,面神经保留例数为56例,在半年后,面神经功能处于一级以及二级状态的患者为47例,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结论将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于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中,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的面神经,提高患者面神经的保留率以及功能的保护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0期)

丘秀秀[4](2019)在《分级护理对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增加吞咽功能筛查频次的分级护理对减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食物误吸及术后胃管留置发生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外科收治的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根据术后初次吞咽功能测试结果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每日接受1次吞咽功能测试,并根据患者吞咽功能分级,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吞咽困难病情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误吸及术后胃管留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态给予相应的分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患者预后良好,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19年08期)

张光宇,张文波,谢锋,赖湘,梁明礼[5](2019)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使用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18例,通过对其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同时观察18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神经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结果在18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中,16例全切(88.89%),2例少许残留(11.11%),有4例出现术后功能损伤,其中1例为面瘫,1例为右小脑、脑桥脑梗死、声音嘶哑,1例为面神经和展神经损伤,1例出现短暂吞咽障碍,但通过给予营养神经、理疗后有所好转,其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各评分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满意度为94.44%,不满意度为5.56%。结论使用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对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血管和神经损伤造成的伤害,该手术方式也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13期)

卢泽玲,巫秋霞[6](2019)在《健康宣教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对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健康宣教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对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62例行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宣教联合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宣教联合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及干预7 d后营养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血清TP、H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血清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者MES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制剂联合健康宣教可改善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还能降低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有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3期)

刘晓平,叶敏,张文波,赖湘,张光宇[7](2019)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27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桥小脑角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治疗的桥小脑角肿瘤患者27例的资料,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术后2例出现颅内感染,10例出现轻度面瘫症状,3例出现听力障碍,余症状均有改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桥小脑角肿瘤较为安全的手术入路,可有效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芹[8](2019)在《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CT和MRI影像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CT、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收治的128例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MRI检查分析。结果 CT检查:听神经瘤主要表现为略低密度椭圆形团块;脑膜瘤主要表现为略高密度半圆形团块;表皮样囊肿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叁叉神经瘤主要表现为低等混合密度;血管母细胞瘤主要表现为低、等混合密度;蛛网膜囊肿主要表现为低密度不规则形团块。MRI检查:听神经瘤主要表现为T_1等、低信号,T_2混杂高信号,FLAIR略高信号;脑膜瘤主要表现为T_1等信号,T_2等、高信号,FLAIR略低信号,DWI大多呈高信号;表皮样囊肿主要表现为T_1低信号,T_2高信号,FLAIR不规则等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叁叉神经瘤主要表现为T_1低信号,T_2高信号;血管母细胞瘤主要表现为T_1低信号、T_2高信号;蛛网膜囊肿主要表现为T_1低信号,T_2高信号,FLAIR低信号。结论通过对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CT及MRI表现分析,可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麦麦提力·米吉提,马木提江·木尔提扎,朱国华,更·党木仁加甫,吴昊[9](2019)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手术治疗的40例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4例,女26例,男:女为1:1.8;年龄(22~77)岁,符合Simpson I级切除为34例,其余为Simpson II级切除,无死亡患者;术后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感染发热7例,面瘫3例,复视2例,脑脊液漏3例;术后症状基本消失23例,症状较术前减轻12例,症状同术前5例;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6个月~30个月,术后6个月时符合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II级为3例,Ⅲ级为2例;符合Simpson II级切除的6例患者中,4例术后接受了伽马刀治疗,其中1例术后21个月时因复发再次手术,其余未见肿瘤复发或增大迹象。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时可清楚地显露桥小脑角区颅神经、血管走行,绝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手术床的调整保证肿瘤各个死角的充分暴露,手术创伤小,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恢复快,可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吴南,王方园,侯昭晖,申卫东,王国建[10](2019)在《局限于内听道及桥小脑角的面神经肿瘤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局限于内听道和桥小脑角的面神经肿瘤临床诊治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收集7例局限于内听道和桥小脑角面神经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入路:迷路入路5例,乙状窦后入路2例。面神经修复方式:2例术中保留了面神经连续性而未行修复,面神经改道吻合1例,耳大神经移植2例,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2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行面神经肿瘤全切,术后随访1-14年均无复发。病理检查面神经鞘瘤6例,面神经血管瘤1例。面神经功能恢复House-Brackmann(H-B)分级:II级1例,III级1例,IV级3例,V级2例。结论局限于内听道和桥小脑角的面神经肿瘤术前难以与听神经瘤相鉴别,因此术前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制定预案,术中仔细甄别肿瘤来源。手术时机和方式需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面瘫程度和听力情况个性化制定。(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桥小脑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面神经M波和F波对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病人面神经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CPA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面神经电图检测M波和F波,统计比较健侧与病侧差异。结果与健侧比较,病侧M波波幅较低(P=0.023),F波潜伏期延长且波幅下降(P <0.001),F-M潜伏期延长(P=0.001)。结论 F波、M波可以客观评价CPA区肿瘤病人的面神经功能,反映面神经近端的临床病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桥小脑角论文参考文献

[1].刘羽阳,董李,郑玄,张家墅,张军.桥小脑角区面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

[2].柴奇,刘洋,李萍,乔慧.49例桥小脑角区肿瘤病人术前面神经电生理的指标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

[3].张玲,张春阳,侯莉凤,王晶彦.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中对面神经保护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9

[4].丘秀秀.分级护理对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实践.2019

[5].张光宇,张文波,谢锋,赖湘,梁明礼.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6].卢泽玲,巫秋霞.健康宣教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对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7].刘晓平,叶敏,张文波,赖湘,张光宇.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27例[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

[8].张芹.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CT和MRI影像学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9].麦麦提力·米吉提,马木提江·木尔提扎,朱国华,更·党木仁加甫,吴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临床疗效分析[J].新疆医学.2019

[10].吴南,王方园,侯昭晖,申卫东,王国建.局限于内听道及桥小脑角的面神经肿瘤临床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枕骨大孔缘(即后颅窝的下界)开始由...术前和术后MRIFig1BrainMRIbeforeandaf...2 A:Yasargil 桥小脑角池蛛网膜的...、2MR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一椭圆形...、2MR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一椭圆形...示患者左侧内耳、中耳、外耳道及颞骨...

标签:;  ;  ;  ;  ;  ;  ;  

桥小脑角论文_刘羽阳,董李,郑玄,张家墅,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