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典型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景观水系,Miseq测序,生物信息分析
典型微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周石磊,张艺冉,孙悦,杨文丽,黄廷林[1](2019)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演变特征——典型城市景观水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水体微生物群落的演变,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法对景观水系沉积物富集驯化样本的微生物信息进行统计,对其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以及β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微生物属的信息进行了微生物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类型培养基在富集驯化完成后氮素得到有效去除,脱氮效果明显;富集驯化过程中的OUT主要属于7个,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bacteric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此同时,富集驯化过程中有关氮循环的细菌有上升的变化过程;主成分分析(PCA),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以及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而培养基的类别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网络分析显示模块核心和网络核心均为低丰度的稀有物种;膨胀因子分析(VIF)和冗余分析(RDA)得出温度、氨氮和硝酸盐氮是影响群落结构演变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可知,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演变可行,为实现微生物菌剂"定向-精准-高效"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雪梦,姚庆智,崔丽,铁英[2](2019)在《阴山山脉典型森林植被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阴山山脉6种典型森林植被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数量计数,并对土壤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显着差异性。脲酶活性中虎榛子最高,为84.90mgNH_3-N/g干土·24h;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中白桦最高,为8.82mgNO_2-N/g干土·24h;羟胺还原酶活性中为杜松最高,是10.56mgNH_2OH/g土·5h。土壤微生物数量上都表现为细菌>固氮菌>真菌,均为虎榛子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叁种微生物数量都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羟胺还原酶活性与细菌和固氮菌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真菌呈显着正相关(P<0.05)。总体研究结果证明:在阴山山脉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除真菌数量外,酶活性、细菌和固氮菌数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落叶阔叶疏林<常绿针叶疏林,植被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0期)
仇存璞,陈晓芬,刘明,李委涛,吴萌[3](2019)在《两种典型水稻土中秸秆碳转化的微生物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土壤中秸秆腐解速率、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参与秸秆腐解的功能微生物群落组成,为揭示土壤有机质转化和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亚热带两种典型水稻土——常熟乌栅土和鹰潭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添加秸秆(CK)和添加~(13)C标记的水稻秸秆(RS)处理,厌氧恒温培养38 d,在培养过程中定期测定气体释放量,研究秸秆矿化速率的动态变化;采集土壤样品,利用~(13)C-PLFA-SIP技术分析参与秸秆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培养前12 d,秸秆降解缓慢,此时秸秆对土壤有机质(SOM)产生正激发效应;培养12-18 d秸秆快速降解,18 d后趋缓。培养结束时,秸秆碳在红壤性水稻土和乌栅土中的矿化率分别为24%和33%。秸秆碳对CO_2和CH4贡献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末期分别为53%-60%和54%-57%。添加秸秆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乌栅土微生物活性高于红壤性水稻土。16:0(一般细菌)是参与秸秆分解主要类群,i16:0和i15:0(G+细菌)和18:1ω9c(真菌)也是参与秸秆分解的重要微生物类群。随培养时间增加,G+细菌和放线菌的相对丰度增加,G-细菌呈降低趋势。红壤性水稻土和乌栅土PLFAs中标记利用秸秆碳的PLFAs的比例分别为27%-32%和18%-24%。真菌和一般细菌对秸秆碳的利用效率较高,而土壤原有有机质(SOM)矿化主要与G-和放线菌相关联。添加秸秆造成乌栅土和红壤性水稻土两种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明显差异,但分解利用外源秸秆碳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而分解利用SOM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结论】秸秆厌氧降解过程中秸秆碳的矿化滞后于土壤自身SOM;不同本底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是影响秸秆碳矿化速率的重要因素;添加秸秆后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是参与SOM降解的微生物差异,土壤原SOM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肖志阳,程留全,葛飞,郝小红,赵阳[4](2019)在《微生物加固黄河中下游典型粉土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因素控制法研究了温度、pH值、接种量、转速4个因素对巴氏生孢八迭球菌脲酶活性的影响,获得了产地为德国的巴氏生孢八迭球菌的优选生长条件,并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浓度对黄河中下游典型粉土加固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该菌种的生长有显着影响,最佳环境温度为32℃;当接种量为5%、pH值为8、摇床转速为180 r/min时,该菌种的脲酶活性值较高。对于该粉土,1.10 mol/L的高浓度钙盐有利于微生物诱导生成更多的碳酸钙,其含量可达261 mg/g,且粉土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可达1.70 MPa。(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杭[5](2019)在《黑土区典型作物轮作和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壤有机物分解、养分循环和土传病害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引擎的作用。农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农田管理方式的影响,其中作物连作和轮作是重要的农田管理方式之一。在作物轮作和连作条件下,由于单一作物和多种作物组合后,土壤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目前,关于作物长期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系统研究鲜见报道。大豆、玉米和小麦是东北黑土区种植的主要旱地作物,因此,基于长达2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开展黑土区叁种典型旱地作物连作和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系统研究。采用Biolog、qPCR以及Illumina Miseq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东北黑土区大豆、玉米和小麦在长期连作和轮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特征,土壤细菌、真菌、固氮菌和碱性磷酸酶基因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潜在功能细菌和功能真菌的响应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大豆、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和轮作间的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差异显着。叁种典型旱地作物长期连作后显着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大豆和小麦长期连作土壤微生物对糖类物质的利用率显着低于轮作,玉米长期连作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和胺类物质的利用率显着低于玉米轮作,叁种作物之间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碳源利用存在差异。(2)大豆、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后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显着影响。叁种作物长期连作细菌的多样性显着降低,作物长期连作和轮作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且叁种作物之间的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要大于长期连作和轮作之间的差异。叁种作物长期连作显着降低了与C、N有关的优势功能细菌(Nocardioides、Pseudonocardia、Pseudolabrys、Nitrospira和Rhizobium等)的相对丰度。土壤pH是影响土壤细菌的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土壤因子。(3)大豆、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大豆长期连作后真菌丰度显着高于大豆轮作,玉米长期连作后真菌丰度显着低于玉米轮作,而小麦长期连作后真菌丰度变化不显着。大豆长期连作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高于大豆轮作,作物长期连作和轮作之间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着,叁种作物之间的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大于长期连作和轮作之间的差异。叁种作物长期连作后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有明显变化,叁种作物长期连作的潜在致病菌(Fusarium、Cylindrocarpon和Gibberella等)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作,大豆长期连作潜在的有益菌(Mortierella、Purpureocillium和Acremonium等)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作,而在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潜在的有益菌(Purpureocillium、Metacordyceps和Metarhizium等)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轮作。土壤pH是显着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土壤因子。(4)大豆、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和轮作之间固氮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叁种作物之间的固氮菌群落结构也存在显着差异。大豆长期连作固氮菌丰度显着高于大豆轮作,而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固氮菌丰度显着低于玉米和小麦轮作。Proteobacteria和Bradyrhizobium为叁种作物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固氮菌门和菌属,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后Bradyrhizobium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土壤pH是影响固氮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土壤因子。(5)大豆、玉米和小麦长期连作后碱性磷酸酶基因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大豆长期连作后Afipia的相对丰度降低,玉米长期连作后Amycolatopsis和Acidovorax的相对丰度下降,小麦长期连作后Pseudomonas和Stenotrophomonas的相对丰度下降。叁种作物长期连作之间的碱性磷酸酶基因的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蔚清玲[6](2019)在《废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组分的微生物电化学处理过程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化,一些污染物的排放导致广泛的有机污染、有毒污染及严重的生态破坏。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水环境中新出现一类微量难降解的污染物,这类物质由大量人为或天然的物质组成,包括药物、个人护理产品和工业化学品。他们通常以低浓度存在于水体中,因为没有采取或只采取很少的预防措施和监测措施来确保这些化合物在水环境允许存在的最大浓度,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且这类化合物中每种物质都具有独特的形式和作用机制,在饮用水和废水处理厂中的检测和分析十分复杂化,去除更加困难。近几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它是一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为阳极催化剂,将废水中复杂的有机物或者污染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由于同时实现了废水处理与发电的优势使得其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MFCs可以同时实现处理废水和产电的两种操作优势,本文以硝基苯(NB)、卡马西平(CBZ)、对氟硝基苯(p-FNB)为模拟污水底物,从电池输出电压和废水处理效果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 MFCs处理废水产电的可能性以及对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这叁种污染组分的去除效果。本研究构建单室活性炭空气阴极MFCs,有机底物为乙酸钠,在中性介质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的培养液,通过记录MFCs放电过程中输出电压和电极电位的变化并通过测试极化曲线,来研究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对MFCs碳毡阳极生物膜和MFCs性能的影响。(1)组装有富集产电微生物的碳毡阳极与活性炭空气阴极的单室MFCs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的同时可以去除较高浓度的硝基苯。当NB的浓度为1.0 mmoI·L-1时,单室MFCs的最大输出电压保持在0.38 V左右,功率密度为16±1.5 W·m-3,更换不含NB的培养基后,电池的最大输出电压又逐渐恢复至0.4 V左右,说明硝基苯对阳极电活性微生物的抑制是可逆的。组装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及电解池探讨研究MFCs降解NB的机理,结果证明MFCs通过阴极活性炭吸附NB、单室MFCs中阳极微生物对NB的厌氧降解及NB的阴极电催化还原途径去除硝基苯。(2)单室MFCs在去除10.0 mg/LCBZ的同时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当CBZ的浓度为10.0 mg/L时,单室MFCs的最大输出电压保持在在0.45 V左右,功率密度为15±1.5 W·m-3,当CBZ的浓度为1.0 mg/L时单室MFC的功率密度为45±1.5 W·m-3。并组装由碳毡阳极和空气活性炭阴极构成的电解池,改变电流强度探究MFCs对CBZ的降解情况与途径,得出MFCs通过阴极活性炭的吸附及单室MFCs中阳极电催化氧化途径去除卡马西平且对10.0 mg/L CBZ去除率超过80%。此外,根据实际废水中CBZ的浓度比较低,验证了单室MFCs在去除1.0 mg/L CBZ的同时电池性能基本不受影响,为MFCs技术处理实际污水中CBZ提供可靠依据。(3)单室MFCs可以在输出较高电压的同时去除0.5 mM p-FNB。电池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为40 W·m-3,单室MFCs在保持输出电压为0.45 V的基础上对p-FNB去除率超过85%,此外,p-FNB的还原产物(p-FA、AN)也能够被去除。初步了解废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组分硝基苯、卡马西平、对氟硝基苯的微生物电化学处理过程,为处理含污染物废水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拓展MFCs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白丽[7](2019)在《陕北典型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协同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脆弱生境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时空替代法,以陕北典型流域植被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尺度上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弃耕地恢复至草地和刺槐过程中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其协同效应。(1)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草地和刺槐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其中,草地植物群落覆盖度、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自恢复20年至恢复40年分别显着增加了47.13%、41.20%、13.40%和10.34%;刺槐林下植物群落覆盖度、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自恢复17年至恢复42年分别增加了81.90%、85.68%、28.16%和22.73%,其中覆盖度呈显着增加的变化趋势。(2)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草地和刺槐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和土壤含水率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土壤总磷在草地中表现为显着增加,在刺槐林中整体呈增加趋势,但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土壤pH和容重在整个植被恢复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没有明显的演替趋势。(3)植被恢复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因此,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细菌α多样性显著增加,真菌α多样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但其在各恢复阶段的增长幅度均高于细菌α多样性;微生物β多样性在各恢复阶段间存在着明显的分离效应;细菌群落组成整体表现为以营养贫瘠型Actinobacteria向营养富集型Proteobacteria过渡的变化趋势,Ascomycota在真菌群落组成中占据优势地位;随着恢复演替的进行,草地和刺槐林地中MBC、MBN和土壤胞外酶整体表现为显着增加的变化趋势。(4)在整个植被恢复过程中草地和刺槐林地的植被-土壤-微生物叁者之间的响应略有不同,草地整体表现为除土壤pH和容重之外其余环境因子均与微生物群落有不同程度的显着相关性;刺槐林地整体表现为除土壤总磷和pH之外其余环境因子均与微生物群落之间显着相关,表明虽然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群落变化均有响应,但响应程度不同,植物群落对微生物群落的响应程度较土壤理化性质略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叶桂洪[8](2019)在《强化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典型PPCPs的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的大量使用,在我国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其含量处于ng/L~μg/L。虽然PPCPs在水环境中含量较低,但是由于传统污水处理厂对此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使得PPCPs随着污水厂尾水持续性的进入水环境当中,在水环境中积累呈现出一种“伪持久性”现象,而人或动物长期暴露于含有PPCPs的水环境当中会对人或动物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的污水处理措施,现有研究表明其对大部分PPCP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国内城市水资源越来越紧缺,为了响应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人工湿地净化雨水径流,以达到雨水回用的目的,但是由于雨水对城市道路以及农田土壤的冲刷,会导致雨水径流中存在各种污染物,其中PPCPs也会随着雨水冲刷进入雨水径流当中,在人工湿地净化雨水径流时需要关注人工湿地对PPCPs去除效果。本文选取两种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Z)以及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作为目标PPCPs,以研究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雨水径流中的PPCPs效果,并通过富集、驯化、纯化以及鉴定获取叁种PPCPs降解菌,以筛选出的降解菌进行优化构建复合菌群,对人工湿地中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提升降解PPCPs效果。并探究复合菌群强化人工湿地去除PPCPs原理,以期能够为实际工程中应用生物强化人工湿地去除雨水径流中PPCPs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人工配水模拟北京市雨水径流水质作为人工湿地进水启动人工湿地,其中SMX、SDZ以及CIP叁种PPCPs浓度为100μg/L。人工湿地运行45d后各项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对SMX、SDZ以及CIP去除效果分别为74.24%、64.70%以及51.53%。在运行稳定的人工湿地表层5~10cm处取基质,通过富集、驯化、纯化以及筛分获得6株PPCPs降解菌,命名为J-2~J-7,其中J-2与J-5为SMX降解菌,J-3与J-6为SDZ降解菌,J-4为CIP降解菌,而J-7对SDZ以及CIP均有良好降解效果。通过6株降解菌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J-4以及J-7为变形菌属(Proteus),J-2与J-5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J-3与J-6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2)通过微生物拮抗实验产生的抗菌环直径大小来确定降解同种PPCPs降解组合,发现当以J-2与J-5组合作为降解SMX混合菌、J-3、J-6与J-7组合作为降解SDZ混合菌以及J-4与J-7组合作为降解CIP混合菌时,抗菌环最小。并将叁种混合菌通过不同比例复配构建复合菌群,在SMX混合菌:SDZ混合菌:CIP混合菌比例为2:1:1时,复合菌群对叁种PPCPs去除效果最佳,并控制不同p H、温度以及接种量探究复合菌群最佳降解条件,发现在p H=7、温度为35℃以及接种量为1.5%时,复合菌群对叁种PPCPs降解效果达到最大,SMX、SDZ以及CIP降解率分别为67.4%、47.6%以及50.8%。(3)以最佳接种量1.5%,投加复合菌群进入2#人工湿地,经过复合菌群强化后的2#人工湿地在HRT=48h时,对SMX、SDZ以及CIP去除率分别提升了8.88%、3.88%以及6.68%,通过控制不同人工湿地HRT=12h、24h、36h以及48h,发现2#人工湿地对SMX以及SDZ降解效果先增大后减少,在36h时降解效果达到最大,对SMX以及SDZ去除率别为86.34%和76.36%。CIP去除效果随着人工湿地HRT增大逐渐升高,在48h时具有最大去除率57.72%,在此HRT下,人工湿地对SMX以及SDZ去除率分别下降了6.71%以及9.70%,而且还导致人工湿地日污水处理量下降。当HRT由48h缩短至36h,虽然使得CIP去除率下降,但仅下降了2.38%,综合考虑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率以及日污水处理量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HRT=36h。(4)经过复合菌群强化后2#人工湿地中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出现了显着变化,人工湿地中上层、中层以及下层中细菌数量均提升了1~2个数量级,放线菌数量最大提升了1.08、1.06以及1.87倍,真菌数量逐渐减少,表明人工湿地逐渐由真菌性湿地转化为细菌型湿地,处理效果得到改善,在上层、中层以及下层中分别减少了36.18%、13.60%以及10.14%。POD、DHA、PPO以及UR活性也得到明显提升,在上层基质中均表现出最为显着提升效果。在上层基质3个取样位置中POD活性分别提升了100.0%、75.0%以及64.0%,DHA活性分别提升了100.0%、84.0%以及96.8%,PPO活性分别提升了207.1%、166.7%以及139.4%,UR活性分别提升了38.14%、33.38%以及36.77%。表明复合菌群投加到人工湿地后,主要提升了上层基质中微生物活性。(5)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发现细菌数量变化均对SMX、SDZ以及CIP降解有着显着影响,而真菌数量以及放线菌数量变化与SMX和SDZ去除率变化之间没有显着联系,而真菌数量变化与CIP有着较弱的负相关关系。SMX去除率变化与POD活性以及UR活性变化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SDZ去除率变化与POD活性变化量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而UR以及PPO活性均对CIP降解有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高洁艳[9](2019)在《海洋典型微生物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海洋工程材料而言,海洋是复杂而苛刻的腐蚀环境,电偶腐蚀难以避免,但海洋微生物对电偶腐蚀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论文以船舶用材料EH40钢和B10铜合金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电化学测量方法、表面分析技术等手段探究了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P.sp.)、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ting bacteria,SRB)以及P.sp.与SRB的混合菌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P.sp.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P.sp.的存在降低了EH40/B10的电偶腐蚀速率。在无菌体系中,电偶电流密度稳定在12μA/cm~2左右;在P.sp.体系中,电偶电流密度稳定在0.1μA/cm~2左右,比在无菌体系中的电偶电流密度降低约100倍。在P.sp.体系中EH40和B10表面都覆盖了一层生物膜,并且P.sp.体系中的溶解氧含量远低于无菌体系中的溶解氧含量。同时,P.sp.的生命活动使得溶液pH降低,偏酸性。P.sp.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抑制作用与P.sp.的呼吸耗氧及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尽管P.sp.的生命活动使得溶液pH降低,但其对腐蚀的促进作用要小于保护性生物膜和呼吸耗氧对腐蚀的抑制作用。(2)探讨了无氧环境中SRB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结果发现,SRB对EH40/B10电偶腐蚀效应影响微弱,但显着促进了EH40、B10的自腐蚀速率。EH40/B10的电偶电流密度在无菌和SRB体系中都维持在0.8μA/cm~2以下,但相较于无菌体系中EH40和B10表面基本无腐蚀产物形成、R_(ct)很大,SRB使得EH40、B10表面覆盖腐蚀产物,且去除腐蚀产物后出现点蚀坑,R_(ct)降低超过2个数量级。并且SRB的存在使得电偶电流密度在第5天和第9天为负值,EH40/B10电偶对极性发生反转,这可能源自SRB对EH40和B10不同腐蚀作用机制的差异。(3)研究了P.sp.与SRB的混合菌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P.sp.与SRB的混合菌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且与两种菌的协同生长代谢密切相关。浸泡初期,电偶电位迅速负移、电偶电流密度急剧减小,与单独P.sp.体系中电偶电位、电偶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该阶段P.sp.大量繁殖呼吸耗氧。浸泡后期,电偶电位逐渐正移直至稳定,且电偶电流先增大后减小,EH40钢的R_(ct)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与单独SRB体系中的相似,该阶段P.sp.衰亡,其创造的缺氧环境有利于厌氧微生物SRB的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钱鸿昌[10](2019)在《高盐环境典型钢铁材料嗜盐古菌微生物腐蚀行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能源开采逐渐向着极地、深海等极端自然环境中发展,这类环境中大量栖息的古菌微生物势必会给金属材料的安全服役构成威胁。此外,部分古菌微生物已被用于沼气制备、生物浸矿和废水处理等。因此,开展古菌微生物腐蚀(MIC)研究对于保障和提升能源开采与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埋地管线和交通设施需穿越大面积盐碱土、盐湖的实际情况,本文围绕高盐环境中主体微生物——嗜盐古菌影响金属腐蚀的问题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碳钢和不锈钢在嗜盐古菌Natronorubrum tibetense影响下的腐蚀行为,并分析了溶解氧浓度和NaCl浓度两个关键环境因素对碳钢MIC过程的影响。最后结合SECM技术揭示了过氧化氢酶的电子迁移媒介作用,总结了MIC机理模型。主要结果如下:浸泡实验中,与无菌条件下的缓慢均匀腐蚀不同,在N.tibetense影响下,Q235碳钢表面展现局部腐蚀行为,且随浸泡时间延长腐蚀坑快速扩展。14天后有菌条件下腐蚀失重达到0.051 g/cm2,约为无菌条件下腐蚀失重的2倍。N.tibetense生物膜在碳钢表面非均匀的局部聚集分布引发氧浓差电池,诱发局部腐蚀。同时,N.tibetense细胞可以将金属铁作为能源物质进行直接消耗。铁能源消耗行为和氧浓差电池的耦合作用促进了碳钢的腐蚀。304不锈钢在无菌条件下浸泡14天后仍无明显点腐蚀痕迹。而有菌条件下浸泡14天后,不锈钢钝化膜屏蔽性显着下降,表面展现较为严重的点蚀,最大点蚀坑深度达5.0μm。除了生物膜引起的氧浓差电池效应外,N.tibetense新陈代谢能够改变不锈钢钝化膜的化学成分。此外,N,tibetense细胞同样能够利用不锈钢作为能源物质进行消耗。叁种作用的结合加速了钝化膜的溶解破损,促进了不锈钢点腐蚀的发生。随溶解氧浓度(DOC)增加,无菌条件下碳钢均匀腐蚀逐渐加剧;有菌条件下碳钢局部腐蚀增强,随后转变为均匀腐蚀,DOC为3.0ppm时腐蚀最严重。DOC为0.5ppm~3.0ppm时,DOC提升促进了N.tibetense细胞数量的扩增,强化了N.tibetense对碳钢的MIC影响,局部腐蚀加剧。DOC为5.0ppm时,生物量继续扩增,有限的有机能源供应迫使大量细胞在碳钢表面粘附以获取充足能源,导致生物膜的相对均匀覆盖,削弱了氧浓差电池效应,生物膜的增多也加强了对溶解氧扩散的阻碍作用,因此腐蚀反而有所减弱。随NaCl浓度的提升,无菌条件下碳钢均匀腐蚀先增强后减弱,NaCl浓度为0.1g/mL时腐蚀最严重;有菌条件下碳钢先出现均匀腐蚀,后转为局部腐蚀,局部腐蚀随NaCl浓度提升先增强后减弱,NaCl浓度为0.25g/mL时局部腐蚀最严重。低NaCl浓度时N.tibetense生存困难,此时MIC影响微弱。高NaCl浓度促进N.tibetense的快速生长增殖,其MIC作用得以体现并占据主导,局部腐蚀产生,碳钢腐蚀被促进。NaCl浓度过高时(0.3 g/mL),碳钢表面C1-的大量吸附排斥了腐蚀电化学阴极区溶解氧的吸附和还原,反而削弱了局部腐蚀。无菌和有菌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增多均会促进金属腐蚀,且有菌状态下促进影响更为显着。作为非能源物质的过氧化氢酶,与金属试样共同存在更有利于N.tibetense细胞增殖。在MIC进程中,过氧化氢酶成为电子迁移媒介,通过自身催化阴极氧还原作用和催化H2O2分解的歧化作用,借助O2与H202的循环转化,将金属腐蚀阴极区电子加速运输至溶液中的游离N.tibetense细胞,完成N.tibetense能量摄取过程,进而促进腐蚀。(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9)
典型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阴山山脉6种典型森林植被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数量计数,并对土壤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显着差异性。脲酶活性中虎榛子最高,为84.90mgNH_3-N/g干土·24h;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中白桦最高,为8.82mgNO_2-N/g干土·24h;羟胺还原酶活性中为杜松最高,是10.56mgNH_2OH/g土·5h。土壤微生物数量上都表现为细菌>固氮菌>真菌,均为虎榛子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叁种微生物数量都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羟胺还原酶活性与细菌和固氮菌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真菌呈显着正相关(P<0.05)。总体研究结果证明:在阴山山脉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除真菌数量外,酶活性、细菌和固氮菌数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落叶阔叶疏林<常绿针叶疏林,植被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很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典型微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周石磊,张艺冉,孙悦,杨文丽,黄廷林.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演变特征——典型城市景观水系[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李雪梦,姚庆智,崔丽,铁英.阴山山脉典型森林植被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3].仇存璞,陈晓芬,刘明,李委涛,吴萌.两种典型水稻土中秸秆碳转化的微生物过程[J].中国农业科学.2019
[4].肖志阳,程留全,葛飞,郝小红,赵阳.微生物加固黄河中下游典型粉土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刘杭.黑土区典型作物轮作和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9
[6].蔚清玲.废水中几种典型污染组分的微生物电化学处理过程及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
[7].白丽.陕北典型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协同效应[D].西北大学.2019
[8].叶桂洪.强化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典型PPCPs的降解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9].高洁艳.海洋典型微生物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10].钱鸿昌.高盐环境典型钢铁材料嗜盐古菌微生物腐蚀行为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
标签: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景观水系; Miseq测序; 生物信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