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情感桥梁,强化德育实效

构筑情感桥梁,强化德育实效

◆马维强山东省胶南市黄山经济区中学266424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适时地表达了教育面向未来积极应对的态度。但必须明确的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知识教育,更应该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为一个人学业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辈子。一个缺失道德的人终将为社会所唾弃,一个道德沦丧的民族也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强盛的民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民族的复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民族道德的重振和复兴。因此,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真正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核心内容。

那么通过哪些措施来增强德育的实效、发挥其作用呢?本文试述浅见,以便同行指正。

一、文化课是增强德育实效的主阵地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人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德育功能,导致学生对待文化课的态度是“上课画画、考前背背,过后全忘”,使得文化课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应充分重视文化课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对有些蕴涵着深层意义的事实材料进行补充、深化提炼、升华主题,从而达到增强德育实效的目的。如在教学中,我补充了这样一则故事:“本世纪初,南洋爪哇一位华侨夜间未带通行证,被荷兰巡捕查获,只得花钱请一个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学生听后惘然若失,不解其意。于是我趁机点拨:“日本妓女虽穷,但她的祖国很强盛,所以地位高,行动自由。这位华侨虽然很富有,但当时我们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华侨的地位还不如一位日本妓女。只有祖国强大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才能提高,中国人才能扬眉吐气。所以我们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通过对该材料的分析,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学生“振兴中华,强我国家”的历史使命感,达到了增强文化课德育功能的目的。

二、尊重、信赖、理解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指由于教育者尊重、信赖、关怀教育对象,对被教育者强化感情投资及“人际影响”而使教育对象产生惊人进步的现象。这说明,充分地尊重、信赖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其批评也应讲究方式。寓批评于尊重之中,寓批评于关心之中,寓批评于鼓励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认识。如我班一位同学偷偷吸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了解情况后我找到他,我并未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而是跟他谈了谈吸烟的“好处”,我说:“吸烟至少有四种好处:一则可以防小偷,因为吸烟会引起深夜剧咳,小偷不敢上门;二则可以节省衣料,咳的时间一长,最终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一些;三则可以演包公。从小就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就惟妙惟肖,用不着化妆了;四则永远年轻。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永远也别想老了。”听了上述吸烟的“好处”,该同学低下了头。他后来主动给我写了一份检讨书,他说:“本来我以为李老师会狠狠地批评我,没想到老师竟是这样地尊重我,使我深切地感到老师是真心关心我、信赖我,而我却辜负了老师的期望,给老师丢脸,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违反纪律的事了。”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尊重、信赖、关怀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而刻薄、粗暴的言行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即使教师的批评合情合理,它也不会起作用了。

三、真诚、热情、微笑是燃起学生积极进取的希望之光

有一则关于太阳和风的寓言故事。太阳和风打赌,看谁能剥下一位老人身上的大衣,风拼命地吹呀吹,可老人却把身上的大衣越裹越紧,而当太阳把光芒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时,老人却不由自主地解开大衣。太阳对风说:“你要永远记住,温暖和友善要比愤怒和粗暴有力得多。”这则寓言启示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真诚,是道德力量、智慧力量的高度组合,是真、善、美的结晶。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是对学生的善意最单纯、最快捷的表示。教师的热情不但可以使自我形象变好,也能唤起学生的好感,抹去学生的苦恼,抚平他们的伤痕,燃起他们的希望与热情之光,促使他们进步。如我们班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早恋现象,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如果在班上大张旗鼓公开这件事,必然会伤害他,如果找到他直接挑明这件事,他肯定会矢口否认,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我在等待机会。一次月考后,看到他退步了的成绩,我想到办法了,我找到他,并未直截了当地谈他的事,而是拿着成绩单微笑着和他聊起了自己的过去。我说:“我当一个学生时,也曾对一个同学产生过好感。”一句话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我感觉到他的目光中有了些许愧意,这时我继续说:“当我的班主任知道这件事后,他问我‘是青苹果好吃还是红苹果好吃?’,‘当然是红苹果了,因为青苹果又酸又涩。’我不假思索。他说:‘对呀,爱情也是这样,未成熟的爱情味道会好吗?’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从此发奋读书,所以今天我才能站在讲台上。”这时,这位学生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谢谢您的提醒。”这位学生的变化说明,教师入情入理的正面引导,委婉的劝勉、可亲可敬的师长之情,坦诚的微笑,能使学生观其色也动其情,闻其言也悟其理。可见,真诚的语言不是蜜但却可以粘住一切,蒙娜丽莎的微笑尽管飘忽不定却得到了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的理解。因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放下架子,收起僵硬的面孔,多给学生一份真诚、热情的微笑,多为学生留下一片绿叶。

四、崇高的师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法宝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的温存的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这种爱便是植根于母爱、父爱基础上的人师之爱,这是教师德育工作取得成功的法宝。与父母之爱比较,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是一致的。由于教师的爱是在履行培养接班人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感情,这就表明教师的爱是建立在教师对教育工作责任感的基础之上的。教师把自己的爱和情感交给学生,正是教师强烈事业心的表现。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定以强烈的情感去爱护学生,这种教师爱,反过来又推动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这种爱的情感宽大、博大、自觉而带有自我牺牲的精神。第二、教师爱具有明确目的和政治原则,这是因为教师是受社会委托的施教者,教师的爱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成为一种社会、阶级爱。这要求教师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给学生,从全面发展的高度去爱护和要求他们,而不只是生活的关心和放任迁就,而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应是全面而公正的。第三、教师的爱具有稳定性,这种爱来源于教师的责任心、道德感和职业实践。这种爱既不随遇而生也不随机而去;这种爱就能使教师把自己的心思及精力专注在全部学生身上,无论时间多长、路多曲折,他都会沉下心来,负责到底,送走一批又批的学生;这种爱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

标签:;  ;  ;  

构筑情感桥梁,强化德育实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