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催化剂捏和机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子娜[1](2021)在《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M产品工艺流程优化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裁剪是现代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中的基础工具,是改善技术系统、提升理想度的实用方法。工艺流程裁剪即基于过程的裁剪,其技术系统定义为所研究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整理和修剪其流程中的操作,高效利用系统自身或超系统资源解决问题,以简化流程结构,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为了改良产品工艺流程,控制生产成本,本文将裁剪理论引入工艺流程优化。首先,针对当前基于过程的裁剪方法模糊性、抽象性较强的问题以及其过于依赖实践操作者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本文对流程裁剪理论进行改进,在改进的模型算法中将可拓学的基元理论与流程裁剪相结合。通过分析总结基元理论和TRIZ理论中基于过程的裁剪工具,对比两种理论共同起点和理论优势,在原有流程裁剪算法功能分析和裁剪规则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可拓基元格式化表示问题与深度挖掘信息的优势,以增强裁剪操作选取的高效性与科学性。其次,本文基于上述改进的流程裁剪算法,引入因果链分析、资源分析、功能导向搜索(FOS)、知识库与效应库检索、矛盾分析等工具辅助流程裁剪模型中最终方案解的搜寻,据此构建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工艺流程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工艺流程初步分析、工艺流程裁剪分析、工艺流程裁剪实施与解题。最后,将该工艺流程优化模型应用于强制式双卧轴拌和站的工艺流程创新改进。从强制式双卧轴拌和站的实际生产情况考虑,按照工艺流程优化模型,分析其生产工艺流程,并主要对强制式双卧轴拌和站的搅拌工艺进行流程裁剪优化,得到双螺旋带连续式叶片搅拌的工艺改良方案,进而论证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工艺流程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马宁宁[2](2019)在《固体超强酸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使得清洁燃油的市场逐步扩大。低碳直连烷烃(C5、C6)的异构化能改善燃油质量,是个非常理想的方式。异构化可以大幅提高低碳直连烷烃的辛烷值,异构化汽油可以保证高辛烷值的同时实现低硫、无芳烃、无烯烃。因此这样的C5、C6烷烃异构化技术是非常值得努力研究的。一般的C5、C6异构化催化剂可以粗劣的划分为低温卤素型和中温分子筛型,但这两个大类均显现出一些缺陷。超强酸异构化催化剂对反应用的原料有着更宽松的要求,反应过程中不会有氯元素流出,可以再生重复使用。结合以上这些优点,于是将研究的方向锁定在超强酸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上。本文主要将水热法和浸渍法相结合,研制出了纳米级超细晶粒的Pt/SO42-/Zr O2型的超强酸异构化催化剂。通过优化水热合成的条件细节,首先确定纳米级超细晶粒的四方相氧化锆载体的制备方法,再通过调节酸性中心的引入方法,以提高催化剂的超强酸性;通过调节加入的粘结剂的配方将催化剂的强度进行提升。本文中的催化剂,其比表面积和硫含量均得到了显着的优化,因此其催化活性亦有可观的突破。在固体超强酸烷烃异构化催化剂中引入一定比例的氧化铝,Beta沸石和氧化硅,不仅可以在粘结上发挥功效,而且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引入S和Pt使得催化剂酸性增强,催化活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调节和尝试不同的配比得到最优异的催化活性,并使之在催化中抑制裂解的活性,提高催化剂整体的异构化效率。
黄鹤[3](2018)在《蜂窝状V2O5-WO3/TiO2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改进及其催化降解实验》文中研究表明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意味着对先进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需求也逐日增加。催化降解技术,因其能在化学层面破坏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彻底的将有机污染物矿化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污染物末端控制技术。V2O5-WO3/TiO2,由于其具备优秀的低温催化活性和抗氯中毒能力,而被认为是一种十分的接近商用化的催化剂活性组分配方。实验室阶段制备的粉末状粉末状催化剂由于不具备宏观几何结构和机械强度,并不适用于工业烟气净化领域。而商用一次性挤出式蜂窝状催化剂的开发由于其设备投资大、制备工艺复杂等原因,很难进行大量的实验室规模研究。本文结合之前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对V2O5-WO3/TiO2蜂窝状催化剂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进和简化,并对成型添加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V2O5-WO3/TiO2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并最终成功制作出蜂窝状催化剂样品。本文将传统商业一次挤出法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避免了大型化生产设备的使用。确定改进后的工艺流程为:粉体预处理-干粉混合-湿泥搅拌-手动捏合挤练-陈腐-挤出定型-干燥成型-煅烧。此外,大幅降低了制备单个蜂窝状样品所需的物料成本和时间。对蜂窝状催化剂的助剂成分进行了选择,通过对添加剂进行分组,筛选出内在联系紧密、性能可以相互影响的组分,如水分与粘结剂、粘结剂与结构助剂、造孔剂与结构助剂等,试验其组合中各个量的变化对成型工艺的影响。最终成功调配出强度好,流动性和物料内粘性达到平衡的塑性泥料,并挤出塑型成蜂窝状结构,经过干燥定型和高温煅烧后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蜂窝状催化剂小型样品。可以方便的用于催化降解活性试验。利用催化剂样品进行催化降解试验,得知Ti02载体的选择对V2O5-WO3/TiO2蜂窝状催化剂催化脱除1,2-二氯苯的活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反应温度区间,纳米级锐钛矿型TiO2性能优于气相二氧化钛德固赛P25,二者都明显优于非纳米级钛白粉。随着造孔剂添加量的增加,蜂窝状V2O5-WO3/TiO2催化剂的催化脱除性能在150℃到300℃反应温度区间均有小幅提升。结构助剂-玻璃纤维丝量的增加对蜂窝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负面效果。最后使用实验出的综合性能最好的配方,制备蜂窝状催化剂样品进行测试,得出其催化性能随空速变化的关系,对比其他研究组的结果,评估其实用性。
李培[4](2013)在《La-Ce-Mn和V-W-Mn/T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氯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Chlorid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破坏自然环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CVOCs消除技术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本论文介绍了CVOCs的危害及消除方法,其中具有效率高、无污染、能耗低等优点的催化燃烧法,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以纳米TiO2为载体,采用湿法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不同Mn、V含量的MnOx-VOx-WOx/TiO2(MnVW/Ti)催化剂,以氯苯(CB)为模型化合物,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一定负载量的V、W、Mn都完全分散在锐钛矿晶型TiO2表面。少量锰取代钒(Mn/V=1/3,摩尔比)的MnVW/Ti催化剂,锰主要以MnxVyO的形式存在,也形成了少量的高分散MnO2,可以改善VW/Ti催化剂的中、低温催化活性,T10和T50分别为137.6℃和180.6℃,但由于钒与钨、钛成键的数量减少,导致了高温活性略有降低,T90为258.5℃(T10、T50和T90分别为氯苯的转化率为10%、50%和90%的反应温度)。活性组分锰不具备钒与助剂钨生成高活性物种的性质,生成了催化活性较差的Mn2O3大量锰取代钒时(Mn/V=3/1),反而造成催化剂活性的降低。2.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Mn和LaCeMn催化剂,再用沉积沉淀法制备La/CeMn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氯苯催化氧化反应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催化剂催化氧化氯苯的活性。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脱附还原(TPR)表征结果表明,La的加入抑制了CeO2晶粒尺寸的长大,增强了CeO2的晶格应变,并且促进Mn进入CeO2的晶相,形成很好的MnCeOx固溶体。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La的加入有效提高CeMn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于丽萍[5](2013)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阴离子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酰胺6具有较高的模量和强度,优良的耐化学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本文采用己内酰胺阴离子开环的方法,以己内酰胺溴化镁为主催化剂、六亚甲基-1,6-二甲酰己内酰胺为助催化剂制备了阴离子聚酰胺6(APA6)树脂。考察了催化剂配比、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APA6的凝胶时间、转化率、粘均分子量、结晶度及结晶状态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阴离子聚酰胺6树脂APA6/0.5-2.0 (Cl-C20=0.5mol%-2.0mol%)和APA6/1.0-1.0 (Cl-C20=1.0mol%-1.0mo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运用Avrami方程、Ozawa方程和Liu方程分析了它们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和Liu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它们的结晶过程,但分子量较小的APA6/0.5-2.0树脂中的小分子和端基影响APA6/0.5-2.0树脂的结晶度和晶核生成、晶体生长的过程,使得APA6/0.5-2.0树脂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降低、小于分子量较大的APA6/1.0-1.0。还采用己内酰胺阴离子开环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GF/APA6)复合材料。考察了聚合温度对粘均分子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结晶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选取拉伸试样断裂面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树脂与纤维间的界面结合性很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制备GF/APA6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150℃,基体树脂固化后继续加热时间30min,此工艺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538.1MPa,弯曲强度达到497.2MPa,层间剪切强度达到52.46MPao
朱敏[6](2012)在《节能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的研究》文中指出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传统的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工艺存在着能耗较高的缺点,开发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节能型催化剂,在低水比条件下操作,实现苯乙烯生产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节能型乙苯脱氢催化剂的组成和制备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Fe2O3/K2O质量比为7.5、以Ce(C2O4)2和Ce(NO3)2混合物作为铈源引入前驱体,在800℃下焙烧、有助于形成铁钾尖晶石KFe11O17。在催化剂组成中引入适量的TiO2 (TiO2:Fe2O3的质量比为0.1:75时),也有助于促进KFe11O17的形成,并有利于降低CeO2的颗粒度,提高其在催化剂中的分散度,从而增加催化剂表面氧化还原活性位。通过调变催化剂焙烧温度、引入制孔剂、在催化剂中构建多级孔道,优化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扩散环境。采用CaO、MgO作为结构助剂,CuO作为抗还原剂,解决催化剂表面积碳和活性相Fe价态稳定的难题,获得综合性能好的节能型催化剂。采用XRD、穆斯堡尔谱、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较大尺寸的Fe2O3和较小尺寸的CeO2为原料预生成铁钾化合物,采用二次焙烧及回转炉与隧道窑组合焙烧的方案,消除催化剂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大效应,制备的催化剂性能优于实验室产品。在6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上,进行了节能型催化剂的工业试验,在水比较前期降低10%的条件下,乙苯转化率大于62%,选择性达到97.5%,苯乙烯单程收率60.5%,12个月低水比运行时间创国内装置单批催化剂水比最低和低水比运行最长记录,稳定性超过同类其它催化剂,其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张峰[7](2010)在《SCR脱硝催化剂的抗硫再生性能和整体化制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前驱物,控制和治理氮氧化物的污染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环保领域的关注。在处理电厂烟气NOx的工艺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由于其高效率、高选择性和高经济性,是主流的脱硝技术。其中催化剂是SCR脱硝技术的核心,工艺中催化剂要承受大风量烟气以及烟尘、SO2的冲击,因此提高催化剂抗硫性能及开发整体化制备技术是SCR脱硝催化剂工业化应用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不同SCR脱硝技术的特点,对低温SCR的Mn1Fe1-xCex/TiO2催化剂的抗硫再生性能和高温SCR的V2O5-WO3/TiO2(-SiO2)催化剂的整体化制备技术进行了研究。以MnOx为活性组分,Fe、Ce的氧化物为助剂,制备了新型的Mn1Fe1-xCex/TiO2低温SCR脱硝催化剂。通过抗硫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n1Fe0.9Ce0.1/TiO2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活性,在140℃时NO转化率可达到100%。Mn1Fe0.9Ce0.1/TiO2同样也表现出优良的抗硫性能,在SO2浓度小于0.002vol%时,催化剂只发生可逆中毒,当SO2浓度大于0.002vol%时,催化剂表面会生成硝酸盐及硫酸盐导致不可逆失活,但中毒失活催化剂在经水洗后可实现再生,催化活性可基本恢复至新鲜催化剂水平。通过添加助剂整体挤压和以堇青石为载体表面原位负载合成两种方法对V2O5-WO3/TiO2(-SiO2)进行整体化制备技术研究。整体挤压成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粉比为1:2,以磷酸为助剂与制备好的V2O5-WO3/TiO2-SiO2催化剂直接揉捏时较易成型。活性测试在320℃时NO转化率达到90%以上,可达到商业成型催化剂的活性效果。以TiO2(-SiO2)为涂层,原位浸渍法制备的菁青石蜂窝陶瓷整体型V2O5-WO3催化剂,V2O5与WO3最佳负载量为2%,340℃时NO转化率均可达90%。涂层的负载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不同空速下催化剂活性表现差异大,在空速为30000h-1,300℃时NO转化率便可达到100%。催化剂的脱落率均在1%以下,牢固度好。
郭峰[8](2010)在《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过度消耗,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开发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且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能,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热门课题。其中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与石化柴油非常相似,且具有可生物降解、可完全燃烧、有害物质排放少等优点,是种非常有潜力的未来能源。本文针对目前工业中常用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对原料要求高,在生产后期分离困难且产生污水等弊端,以实现生物柴油的绿色生产工艺为目的,开发了两种新型的固体催化剂:生物基炭质固体酸和煅烧硅酸钠。选择廉价的催化剂材料,经简单的制备工艺,研制出催化活性高效的固体催化剂。运用13CMAS NMR、SEM、XRD、FT-IR和元素分析仪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两类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及结构,提出其催化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的机理,并应用两类催化剂催化不同的油脂原料制备生物柴油。1.以废木屑为原料经炭化-磺酸化两步操作制备出成本低廉、稳定性好、活性高、易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生物基炭质固体酸催化剂。优化了催化剂制备条件:420℃炭化1 h、150℃磺酸化1 h。在催化剂用量7.0wt%、乙醇/油酸摩尔比10:1、温度80℃和200rpm条件下,最终酯化率达到80%以上。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固体酸催化剂具有层状芳环碳组成的无定形炭结构,无定形炭上具有C-O-S键连接的磺酸基团。与传统固体酸SO42-/Fe2O3、SO42-/T1O2和SO42-/Al2O3比较,无论原料成本、制备流程,还是初始反应速率、最终酯化率,生物基炭质催化剂均有明显优势。2.开发了以木质纤维素水解残渣为起始原料直接磺酸化一步法制备木质素基炭质固体酸催化剂的新工艺,并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表征显示出木质素对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影响。经表征,直接磺酸化法所制备固体酸催化剂的碳骨架结构,与炭化-磺酸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似。优化了该催化剂催化油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条件,与炭化-磺酸化法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活性相似,但所需反应温度更低。此外具有制备工序简单、制备条件更温和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完全可取代两步法工艺生产炭质固体酸催化剂。3.煅烧硅酸钠制备固体碱催化剂。首次应用硅酸钠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但含水硅酸钠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催化活性不稳定。将硅酸钠在400℃下煅烧2 h可获得高催化活性的固体碱催化剂。优化了煅烧硅酸钠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条件,在60℃催化反应60 min,生物柴油得率在95%以上。煅烧硅酸钠能够耐受2.5wt%的游离脂肪酸或4.0wt%的水,可重复使用6次,与煅烧前相比有较大提升。煅烧硅酸钠原料廉价,对油脂质量要求低,废水排放量少,水解后的原硅酸可用于生物柴油粗产品的脱色,失活催化剂还可用作建筑原料,因此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4.对煅烧硅酸钠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硅酸钠与甲醇能够发生质子交换,因Na+流失而出现活性下降,最终导致催化剂的不稳定性。通过简单的NaOH再生方法能够较大程度上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很好地弥补碱活性不稳定的缺陷。在质子交换理论的基础上,借助Gaussian 03软件计算分析了甲醇羟基和Si-O-H提供质子的能力,甘油酯阴离子的质子供体为液相中的甲醇羟基和煅烧硅酸钠表面的末端Si-O-H,完善了此类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为了提高煅烧硅酸钠的结构稳定性,通过搅拌浸渍方法合成复合固体碱Na2O-SiO2-Al2O3,在保持碱强度H0为18.4不变的情况下,将部分Si-O-Si转变为Si-O-Al。5.应用生物基炭质固体酸和煅烧硅酸钠催化低质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应用生物基炭质固体酸催化皂脚酸化油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在70℃反应5 h,皂脚酸化油的酸值从112.4 mg KOH/g降至3.12 mg KOH/g,酯化率达到97.2%。与磺酸根基团相同当量的H2SO4相比,生物基炭质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的酯化率提高了45%。此外,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固体碱煅烧硅酸钠催化粗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48wt%,醇油摩尔比7.6:1,反应温度59℃,搅拌速度225 rpm,最大生物柴油得率为95.1%。与NaOH和CaO相比,煅烧硅酸钠表现出更好的耐受FFA和水协同作用的能力。尽管NaOH作为催化剂时初始反应速率更快,但是在反应过程中有皂形成,生物柴油得率低于90%;CaO不仅活性低,还会与甘油形成粘稠物,导致催化剂回收和产物分离困难。采用固体酸和固体碱催化剂相结合的酯化-酯交换两步法催化高酸值骨油制备生物柴油,与浓硫酸-NaOH或浓硫酸-CaO组合方法相比,生物基炭质催化剂-煅烧硅酸钠法催化所得生物柴油得率更高,粗生物柴油产品更稳定。
张伟[9](2007)在《新型筒式搅拌器性能参数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已有的搅拌器结构和使用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搅拌器——筒式搅拌器,并利用德国生产的“欧洲之星”系列的IKA EUROSTAR POWER CONTROL实验装置对筒式搅拌器的搅拌功率、混合反应时间和混合效率等性能参数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优选出筒式搅拌器所适合的直径比范围、适用的转速范围和介质粘度范围等应用条件,并与推进式和涡轮式搅拌器进行了相应的比较。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处理数据得出:搅拌过程中,筒式搅拌器能够形成比传统搅拌器较好的径向流和轴向流;筒式搅拌器径向流的作用使其在大直径的容器中也能有较好的搅拌效果;在同等条件下,筒式搅拌器的搅拌功率比推进式和涡轮式搅拌器略小,但搅拌时间与推进式和涡轮式搅拌器相比,缩短了一半左右,搅拌效率提高一倍。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获得的,通过对小直径筒式搅拌器性能参数的测量与研究,为今后工业实验和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的研究对于搅拌器的性能参数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佳伟[10](2007)在《NiO-WO3-K2O/Al2O3-TiO2耐硫变换催化剂基础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已有的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耐硫变换催化剂NiO-WO3-K2O/Al2O3-TiO2。采用了混捏和浸渍结合的制备方法,结合二者的优点,制备出的NiW耐硫变换催化剂不仅制备工艺简便节省成本,而且孔结构和抗压性能都比采用单一制备方法要好很多。在研究这种新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过程中,采用了常压微反评价装置,在同一工艺条件下与CoM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CO变换率对比,表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在中温条件下CO变换率能达到90%以上,活性优于CoMo。另外借助了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硫化(TPS)研究了这种催化剂在CO变换反应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这种催化剂性能的优略及适用环境等。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压汞等现代分析仪器对催化剂样品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对其内部微粒的形貌、孔隙及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散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型Ni-W耐硫变换催化剂与已有的Co-Mo耐硫变换催化剂QCS-04比较,无论在载体结构、比表面和孔容上还是在成本上比Co-Mo耐硫变换催化剂有很大优势,而且工业应用前景很乐观。
二、大型催化剂捏和机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催化剂捏和机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M产品工艺流程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章节安排及组织架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工艺流程优化方法 |
2.2 TRIZ理论 |
2.2.1 TRIZ理论概述 |
2.2.2 TRIZ体系内容 |
2.2.3 技术系统理想度 |
2.3 裁剪理论 |
2.3.1 裁剪的基本原理 |
2.3.2 基于装置的裁剪 |
2.3.3 基于过程的裁剪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程裁剪理论的改进 |
3.1 现有流程裁剪方法 |
3.2 工艺流程 |
3.3 可拓学基元建模概述 |
3.3.1 可拓基元的概念 |
3.3.2 基元的构建要点及符号 |
3.3.3 可拓学与TRIZ理论的集成分析 |
3.4 改进的流程裁剪理论 |
3.4.1 流程操作的基元表达 |
3.4.2 结合可拓基元的流程裁剪分析 |
3.4.3 改进的流程裁剪理论总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工艺流程优化模型 |
4.1 流程初步分析 |
4.1.1 流程内容描述 |
4.1.2 流程程序分析 |
4.2 流程裁剪分析 |
4.2.1 流程操作基元表示 |
4.2.2 流程功能分析 |
4.2.3 流程因果链分析 |
4.3 流程裁剪实施与问题求解 |
4.3.1 流程裁剪规则 |
4.3.2 解题工具 |
4.4 工艺流程优化模型总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工艺优化应用实例 |
5.1 Q企业概况及现存问题 |
5.1.1 Q公司基本情况 |
5.1.2 生产主要设备 |
5.1.3 公司现存问题 |
5.2 混凝土拌和站生产流程简介 |
5.2.1 混凝土拌和站的生产原理 |
5.2.2 混凝土拌和站工艺流程 |
5.3 工艺流程优化过程 |
5.3.1 工艺流程程序分析 |
5.3.2 工艺流程裁剪分析 |
5.3.3 工艺流程裁剪解题 |
5.4 工艺流程优化方案研究 |
5.4.1 工艺流程改良方案 |
5.4.2 方案评价 |
5.4.3 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工艺流程优化模型优势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固体超强酸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烷烃异构化 |
1.2.1 烷烃异构化研究背景 |
1.2.2 固体超强酸型烷烃异构化催化剂 |
1.3 烷烃异构化反应机理 |
1.4 硫酸化的氧化锆固体超强酸型催化剂的研究 |
1.4.1 硫酸化氧化锆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式 |
1.4.2 硫酸化氧化锆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强度 |
1.4.3 硫酸化氧化锆的固体超强酸型催化剂的表征 |
1.4.4 硫酸化氧化锆的固体超强酸型催化剂的评价 |
1.4.5 硫酸化氧化锆的固体超强酸型催化剂的改性 |
1.5 烷烃异构化专利地图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仪器 |
2.1.3 表征仪器 |
2.2 氧化锆载体合成 |
2.2.1 水热对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2.2 水热温度对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2.3 水热时间对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2.4 氧氯化锆浓度对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2.5 不同锆源对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2.6 添加助剂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2.7 助剂引入方法对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2.8 硝酸钇浓度对氧化锆载体制备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催化剂酸中心的引入 |
3.1 相同硫浓度的硫酸和硫酸铵得到的硫含量对比 |
3.2 不同浓度硫酸浸酸得到的硫含量对比 |
3.3 不同浸渍时间得到的硫含量对比 |
3.4 不同硫酸体积浸渍后硫含量对比 |
3.5 不同温度焙烧硫含量对比 |
3.6 不同酸源对催化剂酸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粘结剂对催化剂评价结果和强度的影响 |
4.1 单一粘结剂 |
4.1.1 不同SB粉比例对催化剂评价结果的影响 |
4.1.2 不同硅溶胶比例对催化剂评价结果的影响 |
4.2 混合粘结剂 |
4.2.1 不同SB粉和硅溶胶比例对催化剂评价结果的影响 |
4.2.2 不同SB粉和Beta沸石比例对催化剂评价结果的影响 |
4.3 不同粘结剂的比例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评价条件对异构化效果的优化 |
5.1 催化剂的不同预处理温度评价结果的讨论 |
5.2 催化剂的不同预处理氢气量评价结果的讨论 |
5.3 催化剂的不同预处理时间对评价结果的讨论 |
5.4 催化剂的不同评价温度对评价结果的讨论 |
5.5 催化剂的不同评价压力对评价结果的讨论 |
5.6 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蜂窝状V2O5-WO3/TiO2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改进及其催化降解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氯苯和二恶英 |
1.2.1 定义 |
1.2.2 来源与危害 |
1.3 垃圾焚烧领域的二恶英控制技术 |
1.3.1 二恶英生成端抑制技术 |
1.3.2 二恶英末端脱除技术 |
1.4 工业催化剂成型研究 |
1.4.1 粉末状催化剂 |
1.4.2 整体式催化剂 |
1.5 目的与内容 |
1.5.1 蜂窝状催化剂的工艺改进 |
1.5.2 蜂窝状催化剂的催化降解实验 |
第2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
2.1 蜂窝状催化剂制作准备 |
2.1.1 催化剂准备 |
2.1.2 一次挤出成型法 |
2.1.3 蜂窝状催化剂的性能参数 |
2.2 热催化降解气相二氯苯 |
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3章 蜂窝状催化剂制备工艺改进 |
3.1 前言 |
3.2 传统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工艺介绍 |
3.3 制备组分的选择 |
3.4 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改进 |
3.4.1 干粉体的准备和混合 |
3.4.2 塑性泥料的制备 |
3.4.3 塑性泥料的挤出定型和干燥煅烧 |
3.5 催化剂添加剂量的研究 |
3.5.1 研究参量的确定 |
3.5.2 水分与粘结剂的添加量 |
3.5.3 水分与粘结剂与结构助剂的添加量 |
3.5.4 造孔剂与结构助剂的添加量 |
3.5.5 其他添加剂的量 |
3.6 小结 |
第4章 蜂窝状催化剂催化降解实验 |
4.1 前言 |
4.2 TiO_2载体的选择对催化脱除活性的影响 |
4.3 造孔剂对催化脱除性能的影响 |
4.4 结构助剂对催化脱除性能的影响 |
4.5 成型工艺对催化脱除活性的影响 |
4.6 空速对催化脱除活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5.1 前言 |
5.2 全文小结 |
5.3 本文创新点 |
5.4 本文不足之处 |
5.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4)La-Ce-Mn和V-W-Mn/T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氯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CVOCs 概述 |
1.2.1 CVOCs 的来源 |
1.2.2 CVOCs 的危害 |
1.3 CVOCs 废气的处理技术 |
1.3.1 冷凝法 |
1.3.2 吸附法 |
1.3.3 吸收法 |
1.3.4 生物法 |
1.3.5 光催化法 |
1.3.6 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法 |
1.3.7 燃烧法 |
1.3.8 催化燃烧法 |
1.4 CVOCs 催化剂体系 |
1.4.0 催化剂载体 |
1.4.1 贵金属催化剂 |
1.4.2 过渡金属催化剂 |
1.4.5 分子筛催化剂 |
1.5 催化剂的失活 |
1.6 CVOCs 催化反应原理 |
1.7 稀土元素改性的催化剂 |
1.8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试剂及其规格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Mn-V-W-Ti 的制备 |
2.2.2 La-Ce-Mn 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X 射线衍射仪(XRD) |
2.3.2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3 氮气吸附脱附仪 |
2.4 催化活性评价 |
2.4.1 实验流程 |
2.4.2 主要仪器设备 |
2.4.3 催化评价条件 |
2.4.4 氯苯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5 氯苯转化率和空速的计算 |
第3章 锰掺杂对 VO_xWO_x/TiO_2催化剂低温催化燃烧氯苯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3 催化剂的 XRD 分析 |
3.4 催化剂的 BET 分析 |
3.5 催化剂的 H_2-TPR 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La 掺杂 CeMn 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氯苯的性能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4.3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4.4 催化剂的 XRD 分析 |
4.5 催化剂的 H_2-TPR 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nVW/Ti 蜂窝形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蜂窝形催化剂组分及作用 |
5.3 蜂窝形催化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
5.3.1 蜂窝形催化剂的粉料预处理 |
5.3.2 蜂窝形催化剂的成型工艺 |
5.3.3 蜂窝形催化剂的干燥工艺 |
5.3.4 蜂窝形催化剂的活化工艺 |
5.4 蜂窝形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5.5 催化剂 EDS 表征 |
5.6 蜂窝形催化剂的 XRD 表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5)连续玻璃纤维增强阴离子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尼龙6简介 |
1.2 己内酰胺开环聚合制备尼龙6及其复合材料 |
1.2.1 己内酰胺水解聚合制备尼龙6 |
1.2.2 己内酰胺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尼龙 |
1.2.3 原位聚合制备尼龙6复合材料 |
1.3 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制备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 |
1.3.2 连续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 |
第二章 APA6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聚合反应条件及过程 |
2.2 测试与表征 |
2.2.1 转化率的测试 |
2.2.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
2.2.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2.4 APA6粘均分子量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配比对APA6树脂凝胶时间及单体转化率影响的研究 |
2.3.2 聚合温度对APA6树脂凝胶时间及转化率影响的研究 |
2.3.3 聚合时间对APA6树脂凝胶时间及转化率影响的研究 |
2.3.4 催化剂配比对APA6树脂粘均分子量影响的研究 |
2.3.5 聚合温度对APA6树脂粘均分子量影响的研究 |
2.3.6 催化剂配比对APA6树脂结晶影响的研究 |
2.3.7 聚合温度对APA6树脂结晶影响的研究 |
2.3.8 聚合时间对APA6树脂结晶影响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APA6结晶动力学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和实验样品制备 |
3.2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子量大小对APA6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
3.3.2 APA6非等温结晶行为模型 |
3.3.2.1 Avriami模型 |
3.3.2.2 Ozawa模型 |
3.3.2.3 Liu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APA6的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用品 |
4.1.2 实验过程 |
4.2 测试与表征 |
4.2.1 APA6粘均分子量测定 |
4.2.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4.2.3 热失重法(TGA)分析 |
4.2.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4.2.5 扫描电镜(SEM)微观形貌观察 |
4.2.6 力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温度对复合材料(GF/APA6)中APA6树脂粘均分子量的影响 |
4.3.2 聚合温度及固化后继续加热时间对复合材料(GF/APA6)中APA6树脂结晶的影响 |
4.3.3 微观形貌 |
4.3.4 聚合温度及固化后继续加热时间对复合材料(GF/APA6)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1 聚合温度对GF/A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2 固化后继续加热时间对GF/A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不同聚合温度APA6在甲酸溶液中溶解照片 |
附录B 不同聚合温度APA6在甲酸溶液中溶解照片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6)节能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苯乙烯生产工艺 |
1.2.1 乙苯催化脱氢工艺 |
1.2.2 苯乙烯-环氧丙烷联产法 |
1.2.3 苯乙烯生产新工艺 |
1.3 苯乙烯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 |
1.4 乙苯脱氢反应及催化剂的活性相研究进展 |
1.4.1 乙苯及苯乙烯空间构型 |
1.4.2 乙苯脱氢反应网络 |
1.4.3 乙苯脱氢反应机理 |
1.4.4 乙苯脱氢反应动力学 |
1.4.5 苯脱氢催化剂的活性相 |
1.5 本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2.1.1 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室催化剂制备过程 |
2.1.3 催化剂的放大制备过程 |
2.2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2.2.1 常压等温评价装置 |
2.2.2 负压绝热评价装置 |
2.2.3 产物分析方法 |
2.2.4 数据处理方法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1 元素含量的测定 |
2.3.2 氧化铁晶体形貌和晶粒尺寸的测定 |
2.3.3 催化剂强度的测定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5 催化剂尖晶石结构的测定 |
2.3.6 催化剂孔结构的测定 |
2.3.7 催化剂的TPR测定 |
2.3.8 原料颗粒大小的测定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1 氧化铁/氧化钾比例的影响 |
3.1.2 铈前驱体类型的影响 |
3.1.3 焙烧温度 |
3.1.4 原料中杂质的影响 |
3.2 节能型催化剂的研究 |
3.2.1 催化剂多级孔道构建技术研究 |
3.2.2 结构助剂的研究 |
3.2.3 抗还原助剂的研究 |
3.3 催化剂放大制备 |
3.3.1 原料颗粒大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2 预生成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3 热处理方式的影响 |
3.3.4 放大制备催化剂的性能 |
3.4 模拟工业装置的工艺条件试验 |
3.4.1 反应温度影响 |
3.4.2 水比 |
3.4.3 反应压力 |
3.4.4 乙苯空速 |
3.5 工业试验 |
3.5.1 工业装置简介 |
3.5.2 工业试验结果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SCR脱硝催化剂的抗硫再生性能和整体化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氮氧化物的产生 |
1.2.1 热力型NOx |
1.2.2 快速型NOx |
1.2.3 燃料型NOx |
1.3 我国氮氧化物治理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氮氧化物的危害 |
2.2 NOx污染控制技术 |
2.2.1 SCR技术 |
2.2.2 选择性还原脱硝技术比较 |
2.3 SCR催化剂及其抗硫性研究现状 |
2.3.1 贵金属催化剂 |
2.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2.3.3 分子筛催化剂 |
2.3.4 碳基催化剂 |
2.3.5 SCR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
2.4 催化剂整体成型研究 |
2.4.1 催化剂形态 |
2.4.2 催化剂成型方法 |
2.4.3 成型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药品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 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 |
3.2.2 高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 |
3.3 催化剂的表征 |
3.3.1 BET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XRD分析 |
3.3.4 XRF分析 |
3.4 催化剂活性测试系统 |
3.4.1 气体发生系统 |
3.4.2 催化反应系统 |
3.4.3 烟气分析系统 |
3.4.4 实验装置与流程 |
3.5 催化剂脱硝活性评价 |
第四章 Mn_1Fe_(1-x)Ce_x/Ti0_2制备及其抗硫再生性能研究 |
4.1 催化剂的制备及再生方法 |
4.1.1 催化剂制备 |
4.1.2 催化剂再生方法 |
4.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2.1 催化剂的BET表征 |
4.2.2 催化剂的XRD表征 |
4.3 催化剂脱硝活性评价 |
4.3.1 Mn、Fe、Ce不同比例对催化剂的影响 |
4.3.2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影响 |
4.3.3 催化剂的抗硫性研究 |
4.3.4 不同浓度的S0_2对Mn_1Fe_(0.9)Ce_(0.1)/Ti0_2催化剂的影响 |
4.3.5 红外表征分析 |
4.3.6 催化剂再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_20_5-W0_3/Ti0_2(-Si0_2)整体化制备研究 |
5.1 添加助剂V_20_5-W0_3/Ti0_2-Si0_2整体化制备研究 |
5.1.1 成型方案 |
5.1.2 水粉比对催化剂成型效果的影响 |
5.1.3 不同成型方案制备催化剂对 NO 转化率的影响 |
5.1.4 助剂对催化剂成型效果及活性影响 |
5.2 整体型堇青石蜂窝陶瓷V_20_5-W0_3/Ti0_2(-Si0_2)催化剂研究 |
5.2.1 制备方案 |
5.2.2 活性组分负载量对NO转化率的影响 |
5.2.3 空速对NO转化率的影响 |
5.2.4 涂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5.2.5 以Ti0_2-Si0_2为涂层的催化剂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柴油概述 |
1.1.1 生物柴油介绍 |
1.1.2 生物柴油的标准及性质 |
1.1.3 生物柴油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4 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
1.1.5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 |
1.2 固体酸法生产生物柴油 |
1.2.1 固体酸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固体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
1.2.3 生物基炭质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
1.3 固体碱法生产生物柴油 |
1.3.1 固体碱催化剂的概念及分类 |
1.3.2 固体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
1.3.3 硅酸盐催化剂 |
1.4 生物柴油制备的机理 |
1.4.1 酯化反应机理 |
1.4.2 酯交换反应机理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5.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2 生物基炭质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催化剂的表征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炭化-磺酸化制备生物基炭质催化剂 |
2.3.2 直接磺酸化制备生物基炭质催化剂 |
2.3.3 生物基炭质催化剂与其它固体酸活性的比较 |
2.3.4 生物基炭质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2.3.5 生物基炭质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的机理 |
2.3.6 生物基炭质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 |
2.4 小结 |
3 煅烧硅酸钠制备固体碱及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催化剂的表征 |
3.2.5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_2SiO_3·9H_2O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 |
3.3.2 固体碱煅烧硅酸钠的制备 |
3.3.3 煅烧硅酸钠的表征 |
3.3.4 煅烧硅酸钠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5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和水含量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
3.3.6 煅烧硅酸钠的重复使用、再生与成型 |
3.3.7 煅烧硅酸钠稳定性研究 |
3.3.8 煅烧硅酸钠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机理 |
3.3.9 复合固体碱Na_2O-SiO_2-Al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
3.4 小结 |
4 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生物基炭质催化剂催化皂脚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 |
4.3.2 煅烧硅酸钠催化粗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
4.3.3 固体酸、碱两步催化骨油制备生物柴油 |
4.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新型筒式搅拌器性能参数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搅拌过程 |
1.2 搅拌设备 |
1.3 搅拌器的分类和使用条件 |
1.4 搅拌器选型 |
1.5 新型搅拌器及其应用 |
1.6 搅拌器的结构优化与发展趋势 |
1.6.1 结构优化与组合 |
1.6.2 搅拌设备的发展趋势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筒式搅拌器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
2.1 筒式搅拌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1 筒式搅拌器的制作与结构 |
2.1.2 筒式搅拌器的工作原理 |
2.2 搅拌器的受力分析 |
2.3 搅拌器的流体力学分析 |
2.3.1 液体质点的运动分析 |
2.3.2 筒式搅拌器在流体中的基本方程式 |
3 搅拌器性能参数的实验测量 |
3.1 实验设备与器材 |
3.2 实验装置与软件简介 |
3.2.1 搅拌实验装置 |
3.2.2 软件介绍 |
3.3 搅拌器的性能参数 |
3.3.1 搅拌器功率和搅拌作业功率 |
3.3.2 搅拌功率的影响因素与计算 |
3.3.3 混合速率和混合效率 |
3.3.4 提高混合效率的措施 |
3.4 实验主要内容与方法 |
3.4.1 实验主要内容 |
3.4.2 实验方法 |
3.5 实验流程的制定 |
3.6 实验过程与数据的采集 |
3.6.1 清水中扭矩的测量 |
3.6.2 不同C值下扭矩的测量 |
3.6.3 不同θ值下筒式搅拌器扭矩的测量 |
3.6.4 甘油中扭矩的测量 |
3.6.5 混合时间的测量 |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Origin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
4.2 数据制图与分析 |
4.2.1 清水中搅拌器扭矩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
4.2.2 清水中搅拌器的功率曲线 |
4.2.3 不同C值下扭矩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
4.2.4 不同θ值下筒式搅拌器扭矩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
4.2.5 甘油中搅拌器扭矩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
4.2.6 甘油中搅拌器的功率曲线 |
4.2.7 混合时间的曲线 |
4.2.8 搅拌器的N_p—R_e关系曲线 |
4.3 性能参数的比较 |
4.3.1 搅拌功率的比较 |
4.3.2 混合速率的比较 |
4.3.3 混合效率的比较 |
4.3.4 搅拌流体流动状态与流型的比较 |
4.4 实验中出现的若干现象的分析 |
4.4.1 搅拌器转速达到一定值而产生漩涡和大量气泡现象的讨论 |
4.4.2 筒式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产生摆动现象的讨论 |
4.4.3 搅拌过程中“混合死区”的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NiO-WO3-K2O/Al2O3-TiO2耐硫变换催化剂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发展 |
1.3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特点、类型及工艺进展 |
1.3.1 耐硫变换催化剂特点 |
1.3.2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分类 |
1.3.3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工艺进展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课题来源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
2.1 催化剂载体Al_2O_3-TiO_2 的研制 |
2.1.1 TiO_2 含量及制备温度的考察 |
2.1.2 不同粘结剂的考察 |
2.1.3 载体吸水率的考察 |
2.2 催化剂活性组分NiO、WO_3 含量的确定 |
2.2.1 常压微反装置 |
2.2.2 镍钨比及其含量的考察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性能及助剂的影响 |
3.1 TPS 技术 |
3.2 NiW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硫化机理 |
3.3 NiW 耐硫变化催化剂硫化过程评价 |
3.4 助剂对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性能的影响 |
3.4.1 钾含量对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性能的影响 |
3.4.2 钛对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NiW 催化剂各组分对催化剂的影响 |
4.1 钾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4.1.1 钾对耐硫变换催化剂本征活性的影响 |
4.1.2 钾对Al-Ti 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影响 |
4.2 NiO、WO_3 对催化剂结构及活性的影响 |
4.2.1 TPR 技术 |
4.2.2 NiO 含量对催化剂NiO/TiO_2-γ-Al_2O_3 活性的影响 |
4.2.3 WO_3 含量对催化剂W03/TiO_2-γ-Al_2O_3 活性的影响 |
4.3 NiO、TiO_2、WO_3 间相互作用及对催化剂影响 |
4.3.1 NiO、WO_3 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4.3.2 TiO_2、WO_3 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4.4 样品分析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条件对变换活性的影响 |
5.1 加压评价装置 |
5.2 温度对变换活性的影响 |
5.3 空速对变换活性的影响 |
5.4 H_2O/气对变换活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型催化剂捏和机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改进裁剪理论的M产品工艺流程优化方案研究[D]. 李子娜.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固体超强酸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D]. 马宁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蜂窝状V2O5-WO3/TiO2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改进及其催化降解实验[D]. 黄鹤. 浙江大学, 2018(06)
- [4]La-Ce-Mn和V-W-Mn/Ti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氯苯的研究[D]. 李培. 武汉工程大学, 2013(03)
- [5]连续玻璃纤维增强阴离子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于丽萍. 大连工业大学, 2013(05)
- [6]节能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的研究[D]. 朱敏.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7)
- [7]SCR脱硝催化剂的抗硫再生性能和整体化制备研究[D]. 张峰.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2)
- [8]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D]. 郭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9]新型筒式搅拌器性能参数的实验研究[D]. 张伟. 青岛科技大学, 2007(S2)
- [10]NiO-WO3-K2O/Al2O3-TiO2耐硫变换催化剂基础理论研究[D]. 吴佳伟.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