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厌氧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速率,甲硝唑,废水,替硝唑,滤池,厌氧菌,铁屑。
厌氧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伍健伯,李旭光[1](2019)在《曝气频率及溶解氧对匹配厌氧氨氧化型亚硝化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匹配厌氧氨氧化型SBR工艺处理模拟废水,反应器在(28±1)℃,pH=7.5~8.0,曝气量为0.2~0.3 L·min-1条件下启动。通过静态试验考察在不同曝气频率(曝气5 min/停曝5 min、曝气15 min/停曝15 min、曝气30 min/停曝30 min及曝气45 min/停曝45 min)和溶解氧(DO=0.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对反应器内部分亚硝化的迚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频率为曝气30 min/停曝30min、DO=1mg/L时,NO2-N积累率维持在90%以上。适中的间歇曝气能有效促迚亚硝化细菌富集,有利于积累高浓度的NO2-N。(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李政伟,李秀金,袁海荣,左晓宇[2](2019)在《废铁屑和废硫酸厌氧腐蚀析氢反应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废铁屑厌氧腐蚀析氢的效率以及为废铁屑和废硫酸的处置提供新思路,以废铁屑和废硫酸为原料,考察了废铁屑添加量、废铁屑粒径、废硫酸pH、搅拌转速以及温度等条件对废铁屑厌氧腐蚀析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均在2 h时析氢速率达到最大。在废硫酸pH为0的条件下,温度和转速对废铁屑的厌氧析氢反应影响基本无差别。考虑到成本及能耗,建议将废硫酸的pH设定为0,然后将废铁屑和废硫酸在室温下静置反应即可达到最大的析氢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张光海[3](2019)在《蜂窝胞壁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焦化废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蜂窝胞壁厌氧生物滤池作为厌氧段,用于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蜂窝胞壁厌氧生物滤池的COD降解反应动力学和厌氧氨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COD作为基质时的最大降解反应速率为12500.0 mg COD/(g VSS·d),影响COD降解反应的COD浓度为4 486.2 mg/L;氨氮作为基质时的最大氨化反应速率为357.1 mg氨氮/(gVSS·d),影响厌氧氨化反应的氨氮浓度为330.1 mg/L。(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9年03期)
张文静[4](2019)在《厌氧氨氧化菌强化零价铁还原硝酸盐反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利用低价态铁还原NO_3~-的现象丰富了对Anammox菌代谢多样性的认识,但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对于反应过程中NO_3~-的转化途径、Anammox菌参与的反应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等都尚未可知。因此,根据目前所存在的疑问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批式实验,对比了投加沸石吸附还原产物NH_4~+和投加Anammox菌对Fe~0/NO_3~-体系中NO_3~-还原速率的影响,考察了无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下Anammox菌利用Fe~0溶出的Fe~(2+)还原NO_3~-的作用;通过连续流反应器实验探讨了Anammox菌强化Fe~0还原NO_3~-体系连续流反应器稳定运行及Anammox菌长期培养的控制条件,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测定了微生物培养物的功能基因narG、napA和nrfA表达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通过上述方法和手段,探究了Anammox菌强化Fe~0还原NO_3~-反应中微生物参与的反应、NO_3~-的转化途径、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以及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稳定发生Fe~0还原NO_3~-作用的连续流反应器中长期培养的Anammox微生物样品检测,发现功能基因napA和nrfA有明显表达,表明Anammox菌能够利用Fe~0溶出的Fe~(2+)将NO_3~-经NO_2~-异化还原成NH_4~+;(2)NO_3~-还原、NO_3~-异化还原为NO_2~-、NO_2~-异化还原为NH_4~+是NO_3~-生物还原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Anammox菌获得底物NH_4~+与NO_2~-的主要途径,在上述生物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体系内NO_3~-的去除;(3)Candidatus Brocadia菌和Candidatus Jettenia菌在以Fe~0和NO_3~-环境中长期培养后相对丰度逐渐增强,这两个属的Anammox菌表现出了对Fe~0和NO_3~-环境的适应性;(4)缓解或避免Fe~0钝化是保证Anammox菌强化Fe~0还原NO_3~-反应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通过定期换铁的方式,Anammox菌强化Fe~0还原NO_3~-反应能够实现长期稳定运行,NO_3~-平均去除率为75.00%,总氮平均去除率为54.02%;(5)通过考察铁形态、Fe/N比、pH和温度对Anammox菌强化Fe~0还原NO_3~-反应的影响,发现铁形态、Fe/N比和温度对NO_3~-还原速率影响显着,而pH影响较弱。以纳米铁粉为电子供体、温度为35℃,Fe/N比为38.23,pH为4时,NO_3~-转化率可达88.00%。本研究丰富了对NO_3~-存在下的Anammox菌代谢多样性的认识。此外,明确了Anammox菌强化Fe~0还原NO_3~-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实现Anammox工艺的NO_3~-原位处理,进一步提高总氮去除率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宁宁,薛冬梅,王义东,王中良[5](2019)在《基于~(15)N示踪法对土壤氮循环主要过程的反应速率评估——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以及总氮气的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作为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两个关键过程,是土壤中硝酸盐损失的主要途径。我们研究了由反硝化反应(denitrification)和厌氧氨氧化反应(anammox)释放的N_2(Den+Ana-N_2)是否能够用于评价土壤中的NO_3~-还原。本文基于15N示踪法进行土(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杨润田,李静文,汪福旺,张岳,张杰西[6](2019)在《松树皮在厌氧渗透性反应墙中对地下水的脱氧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氯乙烯(PCE)、叁氯乙烯(TCE)等氯化溶剂常被看作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针对该类典型污染物,厌氧脱氯渗透性反应墙的应用引起了较多关注。在渗透性反应墙中,微生物消耗地下水中的溶解氧,为后续生物厌氧脱氯提供高还原性环境。树皮填料水解后,同时为好氧微生物消氧气及降解氯化乙烯污染物提供电子,而好氧微生物电子消耗量远高于生物脱氯。研究解释了不同环境下松树皮对好养微生物脱氧作用的维持能力,得到松树皮的耗氧容量为31.2 mg·g~(-1),并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会改变反应墙对地下水脱氧反应的速率。(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剑梅,杨彩虹,黄丽芳[7](2018)在《分析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搜集300例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研究,即Ⅰ组(甲硝唑,n=100)、Ⅱ组(替硝唑,n=100)和Ⅲ组(奥硝唑,n=100)。观察3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依次为76.00%、92.00%及92.00%,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治疗前,3组IL-2、IL-8及IL-13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Ⅲ组各炎症指标水平降低幅度比Ⅰ组、Ⅱ组明显(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9.00%、13.00%及7.00%,其中Ⅲ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比较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分析中的,替硝唑和奥硝唑临床疗效更为突出,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促进细胞因子水平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期刊2018年05期)
段晓雷,许欢,姚淼,曾洁,申丽[8](2018)在《嗜热厌氧杆菌Ana.Pif1解旋酶核心结构域蛋白与DNA底物结合的反应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嗜热厌氧杆菌的Ana. Pif1解旋酶核心结构域蛋白(Ana. Pif1-HD)与DNA底物结合的反应特性。方法:利用DNAman、Cluxtal X等软件,对Ana. Pif1的核心结构域蛋白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与同源序列比对; Ana. Pif1-HD表达载体构建后转入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并通过Ni-NTA、SUMO酶切、S200分子筛等层析柱纯化获得Ana. Pif1-HD蛋白;利用Stopped-flow FRET技术监测Ana. Pif1-HD蛋白的解旋活性,利用荧光偏振检测技术分析Ana. Pif1-HD与不同长度、不同结构DNA底物的结合反应各向异性值,并进行拟合分析与统计。结果:Ana. Pif1的核心结构域蛋白为靠近N-端的448氨基酸,通过原核表达与纯化获得纯度为97%、浓度为5 g/L的Ana. Pif1-HD蛋白,并利用Stopped-flow FRET与荧光偏振等技术验证其具有Ana. Pif1全长蛋白90%的解旋活性与95%的结合活性; Ana. Pif1-HD的最佳结合反应条件是42℃在pH 6. 0含20 mmol/L Na Cl及3 mmol/L MgCl2的溶液中进行; Ana. Pif1-HD与不同长度ss DNA底物结合时的解离速率常数递增,并明确其ssDNA的binding-size为10. 34 nt;研究首次揭示Ana. Pif1-HD与不同复制中间体DNA结合反应的底物特异性ssG4 DNA> G4 DNA> 3'-ssDNA-dsDNA≈Y-型>其它底物。结论:成功表达纯化具有全长活性的Ana. Pif1解旋酶核心结构域蛋白,首次揭示该解旋酶核心蛋白与各类不同DNA底物的结合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周新宇,张园,马叁剑[9](2018)在《高效厌氧反应+高塔好氧法处理玉米深加工废水工程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厌氧反应+高塔好氧法处理玉米深加工废水,总处理水量为11159 m~3/d,第一类废水共计约6,261 m~3/d,COD为9000~9500mg/L;第二类废水共计约4,898 m~3/d,COD为2000~2500 mg/L。废水处理后pH=6.0~9.5,COD<300 mg/L,NH3-N<15 mg/L,TP<5 mg/L,SS<250 mg/L,BOD<200 mg/L,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_343-2010)。(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17期)
冯宁,张文文,马晨曦[10](2018)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氨氧化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的生物脱氮技术,该过程无需外加有机碳源,不需要曝气,且产泥量少,相对于传统脱氮工艺具有显着优势,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是拥有广阔前景的生物处理技术。近年来,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文章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的反应机理,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因素温度、pH、NO_2~--N/NH_4~+-N比值、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金属离子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各项限制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其现阶段的研究水平,对厌氧氨氧化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期刊2018-08-03)
厌氧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废铁屑厌氧腐蚀析氢的效率以及为废铁屑和废硫酸的处置提供新思路,以废铁屑和废硫酸为原料,考察了废铁屑添加量、废铁屑粒径、废硫酸pH、搅拌转速以及温度等条件对废铁屑厌氧腐蚀析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均在2 h时析氢速率达到最大。在废硫酸pH为0的条件下,温度和转速对废铁屑的厌氧析氢反应影响基本无差别。考虑到成本及能耗,建议将废硫酸的pH设定为0,然后将废铁屑和废硫酸在室温下静置反应即可达到最大的析氢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厌氧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伍健伯,李旭光.曝气频率及溶解氧对匹配厌氧氨氧化型亚硝化反应的影响[J].辽宁化工.2019
[2].李政伟,李秀金,袁海荣,左晓宇.废铁屑和废硫酸厌氧腐蚀析氢反应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化工.2019
[3].张光海.蜂窝胞壁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焦化废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J].河南建材.2019
[4].张文静.厌氧氨氧化菌强化零价铁还原硝酸盐反应机制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5].王宁宁,薛冬梅,王义东,王中良.基于~(15)N示踪法对土壤氮循环主要过程的反应速率评估——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以及总氮气的释放[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6].杨润田,李静文,汪福旺,张岳,张杰西.松树皮在厌氧渗透性反应墙中对地下水的脱氧效果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7].陈剑梅,杨彩虹,黄丽芳.分析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J].黑龙江中医药.2018
[8].段晓雷,许欢,姚淼,曾洁,申丽.嗜热厌氧杆菌Ana.Pif1解旋酶核心结构域蛋白与DNA底物结合的反应特性[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
[9].周新宇,张园,马叁剑.高效厌氧反应+高塔好氧法处理玉米深加工废水工程实例[J].广东化工.2018
[10].冯宁,张文文,马晨曦.厌氧氨氧化反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