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熟论文_陈培红,徐启来,王俊仁,秦建华,叶凌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稻麦两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高效,小麦,秸秆,高产,径流,周年。

稻麦两熟论文文献综述

陈培红,徐启来,王俊仁,秦建华,叶凌凤[1](2019)在《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季节紧张、农机农艺不完全配套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不同生态区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组合,研究应用水稻稀播长秧龄育秧、水稻钵形毯状秧机插、旱整水栽等建立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小麦精量播种和精确定量栽培、浸种催芽、轻型化农机作业等建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完善稻麦周年高产配套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垦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了江苏农垦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姚荣建,李莉,沈桂法,黄冲平[2](2019)在《杭州市郊规模农场稻麦两熟高产稳产关键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结合地处杭州市郊区的杭州及时雨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自身经营规模农场的实际,总结了杭州地区规模农场稻麦两熟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包括: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籼粳交型杂交稻品种作单季晚稻,稻麦品种合理搭配;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优化农机与农艺的配套等。(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9期)

朱冰莹,陈留根,盛婧,郑建初[3](2019)在《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能值分析与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运作可持续性和生态补偿标准,应用生产-生态系统能值测算方法,综合分析其环境安全性和运作持续性;结合生产运营实践,深入分析了基于生命周期过程的物能投入与输出,提出生态补偿依据;并基于能值收益差异估算出其持续运行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径流养分循环模式的环境负载率降低39.62%,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和环境安全性指数分别提高64.89%和36.73%。径流养分循环模式的生物辅助能投入增加42.16%,而污染产能降低了70.09%。养分循环模式的氮磷养分环境排放量分别降低34.85%和30.43%。同时,循环模式的净能值收益比传统模式低2.15×1016Sej·hm-2·a-1。研究表明,径流养分循环模式提高了环境安全性但降低了经济效益,其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4 153.78元·hm-2·a-1。(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杜祥备,孔令聪,习敏,吴文革,陈金华[4](2019)在《江淮区域稻麦两熟制周年资源分配、利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淮区域稻麦周年两熟种植模式自然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尚不明确,限制了该区作物周年高产高效协同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江淮区域不同地区多年多点水稻-小麦种植模式高产试验数据分析,明确两熟制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08—2017年小麦季和周年辐射均呈降低趋势,水稻季沿淮和江淮地区呈增加趋势,沿江地区呈降低趋势;小麦季积温呈增加趋势、水稻季大部分呈降低趋势,周年沿淮地区呈增加趋势,江淮和沿江地区呈降低趋势;降雨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总体呈增加趋势。江淮地区周年辐射量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着差异;小麦季、水稻季辐射分配率粳稻-小麦模式分别为53.1%、51.9%,籼稻-小麦模式分别为55.0%、49.8%。江淮地区从北向南累积积温和降雨量逐渐增加,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着差异;小麦季、水稻季积温分配率粳稻-小麦模式为38.5%、67.3%,籼稻-小麦模式为40.7%、65.1%;小麦季、水稻季降雨分配率在2种模式间无显着差异,而不同地区间差异显着,沿淮地区为32.8%、70.5%,江淮地区为40.8%、64.7%,沿江地区为46.2%、57.2%。当前生产模式下,江淮区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以水稻产量所占比重最高,平均为57.0%。小麦季积温生产效率沿淮地区显着高于江淮地区和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较小;水稻季积温生产效率不同地区不同模式间差异较小;周年积温生产效率不同地区间差异显着,且沿淮地区>江淮地区>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差异不显着。区域间作物光能生产效率差异较小,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均无显着差异。不同地区降雨生产效率变异较大,小麦季、水稻季和周年均以沿淮地区大于江淮地区,显着高于沿江地区;不同种植模式间无显着差异。因此,江淮区域稻麦周年两熟资源高效利用原则应以合理配置季节间辐射为主,兼顾降雨和积温。不同地区应结合气候资源配置特点,通过合理的播栽期、周年生育期适宜的品种搭配等栽培措施将部分光热资源调配给水稻,实现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双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7期)

赵加生,徐士清,叶世超,李海军,蔡正秀[5](2017)在《淮北地区稻麦两熟轻简高效周年生产主要技术集成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多年来的稻麦生产实践,并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规纳、总结,得出了在准北地区比较实用的一整套轻型、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对指导该区的稻麦生产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7年12期)

毛振荣[6](2017)在《淮北稻麦两熟地区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主要特点及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由传统的稻麦两熟种植模式改造而来,变一年两熟为一年多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得到显着提高,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总结了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中的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产量收益,以期为稻麦两熟地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北方水稻》期刊2017年06期)

王晓玲[7](2017)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冬小麦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模型构建及氮素诊断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氮肥在小麦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氮肥的过量或者亏缺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产生影响。科学的氮肥运筹,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通过在江苏省如皋市、淮安市以及泗洪县开展了涉及不同品种和施氮水平的小麦试验,在关键生育期获取并测试了植株地上部干物重、氮浓度、叶面积指数、茎叶比、碳氮比等数据,系统分析了这些长势指标及氮素营养指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不同器官指标的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及模型参数估算方法,进一步计算可指示氮素营养状况的氮素营养指数(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氮素亏缺量(accumulated N deficit,AND,kg.ha-1)、氮素需求量(N requirement,NR,kg.ha-1)。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NNI的氮肥调控算法和基于氮肥优化算法(NFOA)的氮肥调控方法。首先,通过实施不同地区、品种以及年份的小麦氮肥试验,构建基于不同指标下的小麦临界氮浓度模型(Nc = 3.61 LDM-0.19,R2 = 0.77;Nc = 2.50SDM-044,R2 = 0.89;Nc=4.16PDM-0.41,R2 = 0.87;and Nc = 3.82LAI-0.36,R2 = 0.81),并且对各指标下的临界氮浓度模型进行综合性比较。进一步系统分析了 4种临界氮浓度模型计算的NNI、AND和NR指标,得到基于SDM建立的小麦临界氮浓度模型与基于P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模型之间的关系最好;在采用NNI对相对产量(RY)进行估算时,研究得到基于SDM的临界氮浓度模型得到的NNI对相对产量(RY)的预测结果最好。其次,为明确基于不同器官指标的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参数变化规律,采用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分析了冠层植被指数、茎叶比和碳氮比与模型参数的定量关系。首先,对不同年份、品种、地区的小麦临界氮浓度模型参数a和b值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在参数b值之间不存在差异,在参数a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在对临界氮浓度模型的参数进行估算时,只需要对参数a值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拔节期冠层植被指数对参数a值有最好的估算结果,基于冠层植被指数对参数a值的估算结果是: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参数a值的估算为:a = 13.527*x 4.2339,R2=0.8600;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VI)对参数a值的估算为:a = 0.8963*x + 0.2967,R2=0.8532。茎叶比(S/L)是植株氮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碳氮比(C/N)也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用NDVI指数对茎叶比和碳氮比进行预测,其结果为:S/L=0.0786e3.7658x,R2=0.8335,RRMSE=0.1334;C/N=3.8445e0 8176x,R2=0.7102,RRMSE=0.1360;采用不同时期的茎叶比和碳氮比对参数a值进行估算时,拔节期对参数a值的估算结果最好。基于茎叶比(S/L)对小麦植株临界氮浓度模型参数a值的估算为a = 4.2113*(S/L))+0.7074,R2=0.8584,基于碳氮比对小麦临界氮浓度模型参数的估算为 a = 2.5696*(C/N)-12.254,R2=0.8605。最后,建立了基于NNI和NFOA的氮肥调控方法。利用历史试验数据,对氮肥调控模型参数进行量化。采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可以发现这两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对缺氮处理、适宜氮肥处理和氮肥过剩处理作出相应的氮肥调控。基于NFOA和NNI的氮肥调控方法能够使氮肥农学利用率(NAE,kg.kg-1)、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偏生产力(PFP,kg.kg-1)、氮肥生理效率(NPE,%)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戴亚军[8](2016)在《稻麦两熟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业生产模式转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日益突出的秸秆问题逐渐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因此我国农业生产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秸秆还田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秸秆处理方式,但现行的还田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化感影响作物生长、分解过快不利碳素累积、未经处理容易滋生病虫害等,秸秆还田问题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为了揭示秸秆沟埋还田的增产机制,本文以全量秸秆20cm集中沟埋还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主要功能酶活、土壤球囊霉素、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角度出发,研究该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主要功能酶活性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和不还田比较能够增加土壤中酸性磷酸单酯酶、芳香基硫酸酯酶、β-葡萄糖苷酶、脂肪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的活性,其中对20-30cm土层的影响最大,但是降低了 0-10cm和20-30cm 土层脲酶的活性。同时发现该处理下各个土层中不同土壤的脂肪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2.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球囊霉素含量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总球囊蛋白和易提取球囊蛋白的含量,两季土壤中各土层都有显着增加,其中10-20cm土层最为明显,20-30cm土层次之,同时发现该耕作模式下总球囊酶素的含量同土壤中酸性磷酸单酯酶的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3.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表层0-10cm 土壤的影响无法确定,增加了 10-20cm 土层中除稻季土壤第九季和麦季土壤第八季外其他还田时间土壤的土壤微生物呼吸,增加了 20-30cm 土层土壤的呼吸速率,同时在10-20cm 土层稻麦两季土壤和20-30cm 土层麦季土壤中发现,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同秸秆还田时间长短存在显着性正相关。4.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全量秸秆集中沟埋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能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宽度,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对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差异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加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潘常凯,周学军[9](2016)在《稻麦两熟制麦秸腐熟还田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展水稻田应用小麦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实施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水稻抗逆性,水稻增产效果显着,实际产量较对照增加63.12kg/667m2,增幅14.10%。(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10期)

孟婧[10](2016)在《张洪程:加强水稻机插技术协调稻麦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苏北稻麦两熟在协调性生产上仍存在问题,要创新现代稻麦两熟制度,核心技术升级是突破口。”日前,在连云港市国家粮食安全及淮北地区稻麦均衡生产问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对苏北地区稻麦两熟协调生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6-01-09)

稻麦两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作者结合地处杭州市郊区的杭州及时雨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自身经营规模农场的实际,总结了杭州地区规模农场稻麦两熟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包括: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籼粳交型杂交稻品种作单季晚稻,稻麦品种合理搭配;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优化农机与农艺的配套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麦两熟论文参考文献

[1].陈培红,徐启来,王俊仁,秦建华,叶凌凤.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

[2].姚荣建,李莉,沈桂法,黄冲平.杭州市郊规模农场稻麦两熟高产稳产关键技术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朱冰莹,陈留根,盛婧,郑建初.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能值分析与生态补偿标准测算[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4].杜祥备,孔令聪,习敏,吴文革,陈金华.江淮区域稻麦两熟制周年资源分配、利用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5].赵加生,徐士清,叶世超,李海军,蔡正秀.淮北地区稻麦两熟轻简高效周年生产主要技术集成应用与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

[6].毛振荣.淮北稻麦两熟地区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主要特点及关键技术[J].北方水稻.2017

[7].王晓玲.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冬小麦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模型构建及氮素诊断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8].戴亚军.稻麦两熟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6

[9].潘常凯,周学军.稻麦两熟制麦秸腐熟还田应用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

[10].孟婧.张洪程:加强水稻机插技术协调稻麦生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6

论文知识图

稻麦两熟区作物产量构成变化稻麦两熟区钾素投入与作物产量...1984年(a)、1994年(b)、2000年(c)和2...稻麦两熟区钾素投入与作物产量...种植业“两旱一水”示范种植成功一1不同年份、品种的冬小麦临界氮浓度曲...

标签:;  ;  ;  ;  ;  ;  ;  

稻麦两熟论文_陈培红,徐启来,王俊仁,秦建华,叶凌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