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华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山心镇第二初级中学537800
摘要:本文从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教师情感四个方面结合,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向上、轻松愉悦,从而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英语课堂生命活力、不断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性”教学(即学生在教学中有收获、进步)。反之,“低效”教学使学生自信心降低、学习动机淡化、知识无法内化、技能无从提高、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以下就是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和思考。
一、转变理念,注重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使教学走近生活、深入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1.激活气氛。课堂教学的生命在于激趣、创新。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是当前初中生正常的心理特点,教师要用丰富的语言和表情组织教学。(1)培养兴趣。“课开始,兴趣生;课进行,兴趣浓;课结束,兴趣存。”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以表扬、鼓励为主,开展各种趣味活动,激发学习动机。每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时,立即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并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调动学生情绪,促进思维活动。(2)创设情景。创设情景是提高英语课堂气氛的重要措施。创设不同情景,让学生学会交际、学会合作、学会迎接挑战,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如课堂教学中,以语言、表情、动作、实物等创设最直接、最经济的教学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3)运用竞争。组织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
2.搭建平台。既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又要感受学生的思维灵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多方面成长的“营养”平台。(1)生活、艺术语言应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习兴趣之源。要把花草树木等“请”进课堂,在生活情景中学会体味人生,让生活常驻课堂。语言是一种艺术,精彩的用语能给教学锦上添花。课堂用语要生动丰富,尽量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逐步适应、逐步接受,不断丰富学生语言。(2)重视教学设计。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那么有效课堂设计就是这首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课堂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教学整体设计。如笔者采用“四步法”授课,即:锁定目标、实现目标、目标合并、目标自查。通过这方法授课,不断启迪学生思考,从中找出规律,使学生在已搭好的平台中不断吸收“营养”。
二、创新方式,着重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担心教学内容太多、时间不足,只好按传统教学思维进行逐词解释授课。要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敢于打破传统、尝试新思想、新方法,使教学进度服从教学效果。
1.引导参与,点燃欲望。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必须真正突出学生主体。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尽可能让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其积极思维的欲望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2)做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使学生能参与课堂教学中来,使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和灵性的焕发。
2.形成默契,焕发活力。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人行为的内在动因;情感是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来自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能协调教学中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合力。(1)用魅力塑造人格。“只有成为学生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尤如乐队中的指挥。教师要展示其特色教法、渊博知识和优美板书,用独特风格和方式去开启、唤醒和提升学生心智,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乐观期待。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给课堂教学带来愉快气氛。(2)让学生充满自信。教师应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懂得欣赏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暗含期待,应全力肯定学生一切努力,保护学生一切尝试,对学生表现给予内心赞赏,肯定其点滴进步,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信心。
三、勤于思考,抓好教学反思
一个教师成长过程一定是经验加反思的过程。反思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如笔者教学中“三问”(即一问得、二问失、三问创新),哪些环节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地方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等?通过对课堂教学“得失”反思,既可品尝自己教学成功喜悦,又可及时纠正、补救、调节教学措施,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