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池莉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说,女性,围城,地域,婚姻,精神,人生。
池莉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李利芬[1](2019)在《世俗社会 烦恼人生——浅谈池莉中篇小说的思想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女作家,作为新写实作家的代表,她的小说大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真实地叙写了普通人的凡俗生活,从中挖掘生活的意蕴。她是以书写平民生活,"世俗关怀"而着称中国大陆的"新写实"小说家,她把视角定位在了凡俗人的凡俗人生,通过对平民的世俗生活的描写,展示出人们平凡、窘迫、烦恼的生活状态。评论家称她的小说为"零度写作"、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生活本身""生活的原生形态",池莉正是通过这种对世俗人生的描写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她的作品既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环境,又关注人们在这种无奈、烦恼的现实生活中精神世界所遭受的挫折,所面临的困顿。池莉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着,透过这种烦恼的人生状态我们看到池莉对这种世俗生活的亲和倾向及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执着张扬。(本文来源于《吕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占先,刘文辉[2](2019)在《浅析池莉小说中女性的悲哀与挣扎》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莉是新时期新写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她从女性本真的生命体验出发,凝视社会人生万象,勾画出一个人间烟火气的小市民世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叙述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是女性意识尚未觉醒,沉沦于悲剧中的传统女性形象;二是在不幸中挣扎觉醒,进而追求尊严与价值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试图以此来进一步理解池莉的思想感情和深层意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方岩[3](2019)在《池莉长篇小说《大树小虫》:历史的红利和盆栽的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大树小虫”作为小说的名字,寓意简洁、透彻。“大树”是众人皆知的历史进程,而“小虫”即为依附其上的芸芸众生。精明的世人总以为自己可以看清、掌握历史的情势和规律,从而提取红利用以规划、经营自身精致利己的人生,结果往往令人唏嘘。这种观念很容易让人(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7-03)
王珊璟[4](2019)在《池莉小说的地域文化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莉一直以来笔耕不辍,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为读者贡献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池莉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湖北籍作家,其作品大多以湖北(主要是武汉)为创作背景,以这里各种人物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向读者展示充满地域文化特征的市民生活与爱恨情仇。文学中的地域文化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便被学者注意与探讨,是研究文学创作时不可忽视的重点所在。一直以来那些在文坛上取得较大成绩或收获良好口碑的作品都离不开独特地域文化的滋养,对小说中表现的地域文化特点进行分析也是当下研究作家作品时热度有增无减的角度与方面。本篇论文以池莉小说中地域文化书写为中心,分叁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一章池莉小说的武汉观照。一是对武汉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地域特征进行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探究池莉笔下的武汉样貌;二是通过细读文本及了解作家生活经历,分析池莉在小说中通过城市意象、气候环境、人们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描述表现出的武汉“俗世”现实的市井生活;叁是进一步整合其小说中武汉历史与当下的种种关系,对作品中提及的武汉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作家对武汉历史变迁的记忆书写。池莉将自己个人与武汉这座城市以及她的创作这叁者已融为一体。第二章地域人物的性格刻画。在对武汉市民个人及家庭表现出的烟火气息下的市民性格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以具体文本中的典型人物为代表,探究武汉人们性格中与地域有关的类似部分。池莉笔下的武汉人大多踏实而又有担当,无论处理家庭琐事还是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稳重且有责任感,而且他们多是直爽泼辣与重情重义同在的,展示豪情但不失细腻的一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汉养育了各式的人们,不同的人物性格又为武汉增添新的人文精神。第叁章武汉风土人情的显现。在池莉的很多小说中都可以看到对武汉食物、轮船、房屋等较为详细的描写,全面且细致地向读者展现了武汉充满特色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文本中,作者还会穿插武汉的一些风俗习惯,更是将武汉很多独具风味的方言土语保留在其中,使武汉人与生活得以鲜活生动的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对这几方面的细化与分析,能将池莉小说中的地域文化更好地掌握与进行拓展研究。(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杜妍[5](2019)在《论池莉小说的叙事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莉作为20世纪80、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在文坛引起不小轰动。相比同一时期的其他新写实主义作家,池莉选择站在代表市民价值的立场上,采用平民视角、关注大众心理,从而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叙事伦理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源于作家对个人经验的独特创造和发现,呈现的是某种人生的存在状态或价值。在池莉小说创作中,同样体现着她对于人生经验的理解和创造,即"生""活着"乃是一切之根本。(本文来源于《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崔丹,王松锋[6](2019)在《冲不破的樊篱——论池莉小说的“中年群体”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莉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引起极大反响,此篇与其之后创作的《太阳出世》、《不谈爱情》被誉为当代文坛的写实叁部曲,由此形成一股"池莉热"。近年来,池莉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女性意识觉醒、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平民意识写作等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纵观池莉创作的中篇小说,我们可以发现,池莉把这些表现对象聚焦在特殊的中年群体身上。本文以中年群体为切入点,主要从生存危机、婚姻围城、精神困境叁个方面来阐述这一特殊时期中年群体的生存现状。(本文来源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路艳霞[7](2019)在《“生活就是大树,人类都是小虫”》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家池莉与她笔下那些风风火火、敢爱敢恨的武汉女性截然不同,她安静,话少,拥有超越年龄的清澈、单纯。她外表柔弱,内心却一直积蓄着强大力量,其花费十年时间完成的新作《大树小虫》日前首发。这部新作勇敢颠覆了池莉以往的写作,她也破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9-05-14)
王启北,徐晓杰[8](2019)在《浅论池莉小说女性内在精神气质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女性文学研究中,对女性意识的探讨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池莉作为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她的"新写实"小说及其作品的世俗性,而忽略了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本文意在通过对其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探讨她小说创作中体现的女性主体内在精神气质的转变。在丰富女性文学内容的同时,寻求两性和谐的文学,以促进文学的发展,为当代女性真正的思想解放提供一种可能性,以期获得人的共同发展和解放与人性的共同提升。(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5期)
李沙[9](2018)在《叁个女人的精神突围——评池莉的小说《她的城》》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莉的中篇新作《她的城》写了叁个性格迥异的女人——蜜姐婆婆、蜜姐和逢春。叁个女人如何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考验。蜜姐婆婆是围城的外观者,能洞察城内之事;蜜姐能走出世俗之围城,处事游刃有余;逢春需要完成突围,是城内围困者,在蜜姐的帮助下,走出围城。城内叁个女人各自心中拥有一座城,城内城外皆纷扰万分,多重围城意蕴,需要不断去解读,才能完成真正的突围。(本文来源于《人文论谭》期刊2018年00期)
周卫彬[10](2018)在《钝感与痛感交织的“个人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池莉这本小说集中最早的一篇《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发表于1991年,最晚一篇《她的城》发表于2011年,中间横跨了20年,如今读来却毫无隔阂之感。我以为池莉几十年如一日对琐屑的生存状态的迷恋乃是源于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一如巴塔耶在谈及他持续不断写作的理由(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8-06)
池莉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池莉是新时期新写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她从女性本真的生命体验出发,凝视社会人生万象,勾画出一个人间烟火气的小市民世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叙述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是女性意识尚未觉醒,沉沦于悲剧中的传统女性形象;二是在不幸中挣扎觉醒,进而追求尊严与价值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试图以此来进一步理解池莉的思想感情和深层意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池莉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利芬.世俗社会烦恼人生——浅谈池莉中篇小说的思想意蕴[J].吕梁学院学报.2019
[2].刘占先,刘文辉.浅析池莉小说中女性的悲哀与挣扎[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方岩.池莉长篇小说《大树小虫》:历史的红利和盆栽的人生[N].文艺报.2019
[4].王珊璟.池莉小说的地域文化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9
[5].杜妍.论池莉小说的叙事伦理[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崔丹,王松锋.冲不破的樊篱——论池莉小说的“中年群体”现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7].路艳霞.“生活就是大树,人类都是小虫”[N].北京日报.2019
[8].王启北,徐晓杰.浅论池莉小说女性内在精神气质的转变[J].名作欣赏.2019
[9].李沙.叁个女人的精神突围——评池莉的小说《她的城》[J].人文论谭.2018
[10].周卫彬.钝感与痛感交织的“个人情怀”[N].文汇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