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例:《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例:《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山东省烟台市永铭中学刘建梅

1、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五四制思想品德初中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节《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1课时

2、目标确立

知识与技能: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之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了解并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需要传承。

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一、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第二、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设置情景、激情导入

播放国歌,展示中国自2008年以来伟大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国歌声中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谈民族精神的作用,并自然过渡到发扬光大民族精神的问题上,从而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对话交流、以情入理

(1)以两本学生所熟知的书《岳飞传》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入手,与学生一起回顾中国古代的一些爱国的名言,并介绍前苏联、韩国等国的民族精神的特点,以此引出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还要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的观点。

(2)展示“哈日韩族”的表现,发动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最后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逐步树立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观点。

(3)通过设置问题,对话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展示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载人航天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的不同,进而提出问题:新时期能够体现时代色彩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内容?让学生懂得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拓展延伸

(1)展示十六大关于“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规定,上升学生的思想高度,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2)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逐渐认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在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并激发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热情。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1)再次播放国歌,让学生在国歌声中升华情感,自然过渡到本课的第二个主题:青少年要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让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通过展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增强学生从小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的意识。

(2)播放录像《国旗下的风波》,展现升旗仪式过程中个别学生的不文明言行,引发学生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中,更应该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中,以此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各种形式的民族精神的教育,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3)以香港义工黄福荣的感人事迹为线索,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体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更多的应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五环节:交流感悟,引领行为

(1)设置问题: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交流感悟,提升情感。

(2)以“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文明的永铭校园”为主题,设计一次校园实践活动。

4、精彩片段

录像《国旗下的风波》还没有播放完,学生中已经开始了小小的骚动,有的学生对着录像指指点点,表情愤怒,也有的学生面露羞愧之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故意问学生:“同学们,看了录像,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同学甲:“这些同学的言行太不文明了,难道他们不知道升旗是一件多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在升旗时说话,还做小动作,这是不爱国的表现。”

同学乙:“还有的人升旗时衣冠不整,这也是对国旗的不尊重。”

同学丙:“也许他们并不是故意这样做的,但他们的言行确实亵渎了国旗,他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爱国不应该喊在嘴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一个连升旗仪式都做不好的人怎么能说自己爱国呢!”……

这时,我发现李俊仍然低着头,我便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他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说实在的,以前我也有过录像上那些同学同样的行为,可当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可是今天看着录像,好像他们就是在表演自己,我才发现这样做实在不应该,今后我会注意约束自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听着他们这些深入的分析与反省,我由衷地赞叹道:“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升国旗唱国歌是我们对祖国深厚感情的流露,我们理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如衣着要整齐、行注目礼、表情要严肃,齐唱国歌等,相信今后升旗时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现在让我们认真想一想,升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看着他们认真思考的样子,我知道自己的教育成功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升国旗唱国歌是最常用的一种,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生动的实例教育学生,永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5、自我反思

第一、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教学设计才是有益的,才会赢得教学的成功。

第二、学生参与讨论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第三、教师要善于倾听、耐心倾听,给学生一个开口表达的机会。

第四、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专业点评

第一、重新整合教材,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探讨国家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重点话题时,不局限于教材的框架,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重新进行知识整合,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二、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动,从小处着手,解决大问题。

虽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话题很大、又有些空洞,但是教师能够做到从小处着手,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来感受民族精神的存在。从课堂效果来看,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印象非常深刻,起到了积极的教育意义。

第三、注重情感教育,有效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育,极具亲和力,自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积极愉快地接受知识,并内化为积极的行动,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这也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在。

标签:;  ;  ;  

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例:《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