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和2℃温升目标下东亚-中亚地区的气候变化

全球1.5℃和2℃温升目标下东亚-中亚地区的气候变化

论文摘要

东亚-中亚地区(10-55°N,60-150°E)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是世界上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在工业化革命以来的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东亚-中亚地区的增温速率始终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一变化导致了该地区极端气候事件频出,干旱化程度加剧。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的共识。而东亚-中亚地区在这两个温升目标下的气候响应问题关乎居住在这里的数十亿居民的切身利益。本文基于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的三组1.5℃和2℃试验的结果,详细定量地评估了东亚-中亚地区的极端温度、极端降水和干旱扩张的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征极端温度冷事件出现频率的霜日数(FD,frost days)和冰日数(ID,icing days)将在整体更加偏北的干旱半干旱区(ASA,arid and semi-arid areas)减少的更快,与历史时期(1971-2000年平均)相比分别大约减少10天(1.5℃)和15天(2℃)。表征暖事件的夏日数(SU,summer days)和热夜数(TR,tropical nights)将在湿润地区(HA,humid areas),尤其是中国东南部出现的更加频繁。在1.5℃情景下,指示极端温度强度的指数相比历史时期大致增加1.5℃,而额外的0.5℃增温(从1.5℃到2℃)导致的升幅则高达0.8-1.0℃。从区域上看,ASA和HA没有明显差异。从季节变化上看,冬季增温幅度相比夏季多出0.2-0.4℃。全球额外的0.5℃升温会导致气温日较差(DTR,daily temperature range)在夏季的干湿交界带增长0.3-0.5℃,冬季则在大多数HA增长0.5℃,而在ASA降低0.2-0.5℃。这种变化与云量和降水的分布密切相关。(2)相对于历史时期,选取的三个极端降水指数(1日最大降水量(Rx1day),5日连续最大降水量(Rx5day),强降水量(R95p))均将在1.5℃温升目标下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中国东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0.5℃的额外增暖则会进一步加速极端降水的响应。分区域来看,HA在指数的绝对数值和覆盖范围上有较大的上升,更多的极端降水将会在未来情景下出现在绝大多数HA。而ASA虽然总体极端降水的变化幅度不大,但极端强降水发生风险却大于HA。另外,相对于历史时期,1.5℃目标下极端降水在中国东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增幅将超过200mm,而在2℃目标下则会再多增加大约100mm。极端降水占总降水的比例也将在上述地区相应增加10%-20%左右。总之,在1.5℃和2℃温升目标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多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洪水和次生灾害风险。(3)0.5℃的额外增暖会导致东亚-中亚地区的降水(P,precipitation)平均增加1.78%,潜在蒸散(PET,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平均增加2.92%。干燥度指数(AI,aridity index)平均降低约1%,降幅最大的地区是ASA和干湿交界带。地面气温(aT,surface air temperature)和P是影响AI指数在ASA变化的两个主导气象因子。而在HA,P对AI指数变化的贡献是aT的两倍。其它的三个气象要素相对湿度(RH,relative humidity)、地面2m风速(u,2 meters wind speed)和感热与潜热之和(Rn-G)贡献之和不足10%。此外,所有气象要素在青藏高原等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地区都有显著变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研究现状
  •   1.3 气候干湿类型变化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CESM模式资料介绍
  •   2.2 研究方法介绍
  •     2.2.1 研究区域划分
  •     2.2.2 极端温度指数
  •     2.2.3 极端降水指数
  •     2.2.4 干燥度指数
  •     2.2.5 数理统计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1.5℃和2℃温升下极端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阈值型极端温度指数的时空变化及检测
  •   3.3 绝对值型极端温度指数在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图中的变化
  •   3.4 温度日较差的时空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1.5℃和2℃温升下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三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
  •   4.3 最大降水量的概率比变化
  •   4.4 强降水量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0.5℃额外增温下气候干湿类型的变化
  •   5.1 引言
  •   5.2 干燥度指数及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
  •   5.3 相关气象要素对干燥度指数变化的贡献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萌

    导师: 黄建平

    关键词: 极端温度,极端降水,干燥度指数,东亚中亚地区

    来源: 兰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兰州大学

    分类号: P467

    总页数: 65

    文件大小: 5687K

    下载量: 208

    相关论文文献

    • [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8(01)
    • [2].各地发改委将设应对气候变化处[J].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0(01)
    • [3].两部委明确七项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主要行动[J]. 吉林勘察设计 2016(02)
    • [4].国外气候变化教育进展及其启示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6)
    • [5].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决定未来中国的公众健康水平[J]. 科学通报 2020(01)
    • [6].气候变化的困境和突围之道[J]. 能源 2019(12)
    • [7].《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发布[J]. 污染防治技术 2019(06)
    • [8].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官员研修班圆满结业[J].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9].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J]. 防灾博览 2019(06)
    • [10].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 中国高新科技 2019(23)
    • [11].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12)
    • [12].《应对气候变化法》体系化研究的转向与路径[J]. 特区经济 2020(01)
    • [13].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的思考与建议[J]. 环境保护 2019(23)
    • [14].阿里斯顿:气候变化挑战迫在眉睫,人人都应行动起来[J]. 供热制冷 2019(12)
    • [15].创新气候投融资助力开创应对气候变化新局面[J]. 环境保护 2019(24)
    • [16].“后巴黎”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向[J]. 科学通报 2020(05)
    • [17].第26章 社会科学、天气和气候变化[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S1)
    • [18].中国民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2019[J]. 世界环境 2020(01)
    • [19].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J]. 世界环境 2020(01)
    • [20].论气候变化中国的立法应对[J]. 世界环境 2020(01)
    • [21].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J]. 人民论坛 2020(03)
    • [22].促研发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J]. 汽车零部件 2020(01)
    • [23].气候变化威胁儿童健康[J]. 科学新闻 2020(01)
    • [24].应对气候变化:任务更艰巨[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Z1)
    • [25].达能加速投资,提升包装等多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J]. 中国包装 2020(03)
    • [26].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名城 2020(03)
    • [27].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健康?[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05)
    • [28].适应气候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 阅江学刊 2020(02)
    • [29].气候变化诉讼比较研究——基于两起“弃风弃光”环境公益诉讼案展开的分析[J]. 法律适用 2020(08)
    • [30].欧央行气候变化应对[J]. 中国金融 2020(09)

    标签:;  ;  ;  ;  

    全球1.5℃和2℃温升目标下东亚-中亚地区的气候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