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迷走神经,蛋白酶,受体,疾病,论文,电图,希氏束。
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黄美近,康亮,张炜真,汪建平[1](2009)在《蛋白酶激活受体在炎性肠病大鼠模型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的表达及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炎性肠病大鼠模型的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DMNV)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PAR-2)存在的情况,并阐明该受体激活的机制。方法:制备20只炎性肠病的大鼠模型中取DMNV组织检测PAR-1和PAR-2;培养新出生的大鼠DMNV原代细胞,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2-AM检测PAR-1和PAR-2及各种影响因素对细胞钙内流的影响。结果:凝血酶和其类似物PARP-1可以分别激活PAR-1出现最大钙离子内流223.3%±23.5%和145.6%±17.2%;胰蛋白酶和其类似物PARP-2分别激活PAR-2出现最大钙离子内流242.7%±28.7%和236.7%±19.8%。使用1μmol/L磷脂酶C抑制剂U73312可以降低PAR-1激活的细胞钙离子内流140.1%±16.5%到20.7%±2.5%;降低PAR-2激活的钙离子内流225.4%±20.5%到45.4%±5.6%。钙离子抑制剂2APB可以降低PAR-1和PAR-2激活钙离子内流149.7%±13.4%和195.1%±21.5%分别到63.2%±4.3%和75.3%±13.5%。结论:在DMNV中存在PAR-1和PAR-2,它们激活后通过磷脂酶C激活和1,4,5-叁磷酸肌醇信号通路参与进行调解钙离子内流。(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袁孝如,叶琼妮,沈上,朱思明,葛志恒[2](1985)在《电刺激迷走神经背运动核对心脏的抑制性影响及其节段性差异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兔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MN)对心脏的抑制性影响有节段性差异,闩及闩前1mm即中叁分之一段作用最强,同一脑干平面比较,其对心率的抑制作用右侧强于左侧,而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则左侧强于右侧。(本文来源于《南京医学院学报》期刊1985年04期)
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兔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MN)对心脏的抑制性影响有节段性差异,闩及闩前1mm即中叁分之一段作用最强,同一脑干平面比较,其对心率的抑制作用右侧强于左侧,而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则左侧强于右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黄美近,康亮,张炜真,汪建平.蛋白酶激活受体在炎性肠病大鼠模型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的表达及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
[2].袁孝如,叶琼妮,沈上,朱思明,葛志恒.电刺激迷走神经背运动核对心脏的抑制性影响及其节段性差异的观察[J].南京医学院学报.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