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积累论文_李玖燃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质积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机质,秸秆,土壤,土壤有机质,微生物,蕹菜,红壤。

有机质积累论文文献综述

李玖燃[1](2018)在《添加秸秆后土壤有机质积累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还田对于土壤养分循环及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转化、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起到决定性作用。添加秸秆和水分条件的改变,都会引起微生物群落发生相应的变化,土壤-微生物-有机物料作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统一体,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决定土壤的养分水平。因此,本试验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首先收集了来自全国15个省的32个土壤样品,比较其在添加等量秸秆后,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微生物相关指标的变化;其次,采集学校附近长期耕种的旱地紫色土和水稻田土壤,比较两种土壤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其有机质对添加秸秆的响应,并进一步采用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揭示不同土壤在分解秸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与有机质积累的的相应关系。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添加秸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变化率与其初始SOM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秸秆混合体系培养90天后,32个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呈现不同的增减情况。好气条件下有机质除HLJ-1外均增加,增加范围为1.34g/kg~17.39g/kg;淹水条件下有87.5%的土样有机质含量增加,12.5%的土样有机质含量减少,变化范围为-12.02g/kg~9.34g/kg。在两种不同水分条件下,添加秸秆处理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含量、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以都较未添加秸秆的原土壤样品增加且存在显着差异,增加量均表现为好气>淹水条件。其中L组其中可培养微生物各群落增加幅度为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H组的为放线菌>真核微生物>细菌;好气条件下,H组、L组的微生物量碳(MBC)增加量分别为128.79mg/kg、97.86mg/kg,纤维素酶活性增加量分别为211.47ug/g、173.11ug/g;淹水条件下:H组、L组的微生物量碳(MBC)增加量分别为74.11mg/kg、63.06mg/kg,纤维素酶活性增加量分别为146.28ug/g、73.89ug/g。表明快速的微生物积累和活跃的纤维素酶活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好气条件下,H组、L组有机质积累量为14.54g/kg、5.83g/kg;淹水条件下,H组、L组有机质增加量为2.77g/kg、-5.26g/kg,表明好气较淹水更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为了了解耕种方式对添加秸秆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集学校附近长期耕种农地相邻水稻土(记为P组)及旱地紫色土(D组)土样,进一步实施90天好气和淹水试验。每组包括2个处理,好气为D1、P1,淹水为D2、P2。D组初始有机质含量低于P组65.41%。在培养的90天内,两组有机质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培养结束时,D组有机质增平均增加量为P组的1.55倍。表明低初始有机质含量,反而有利于外源有机物质的输入与固定。D组、P组微生物量碳变化趋势一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培养周期各天P组的均高于D组的。在第3天达到峰值。峰值时P组微生物量碳为D组的2.34倍,与其初始含量达到显着差异(p<0.05);培养至结束,D组微生物量碳增幅度显着(p<0.05)高于P组的。前期(0-14d)纤维素酶活性呈增加趋势,腐解速率较快,随着秸秆中易分解的物质减少,14-90d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降低。在培养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D组处理纤维素酶活性高于P组的。3、整个培养周期内:D1有机质含量均高于D2的。培养至结束时D1有机质增加量为D2组1.34倍;P1培养初期(0-35d)的有机质的增加快于P2的,但培养后期(35-90d)P1、P2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趋于相似。至培养结束,与初始值相比,有机质增加量顺序为D1>D2>P2>P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微生物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90天培养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呼吸速率顺序为:P2>P1>D1>D2。第0-21天时D1呼吸速率高于D2,而21天后,D1土壤呼吸速率与D2趋同;P1土壤呼吸速率在整个培养周期均小于P2的。差别最大时,P1呼吸率仅为P2的84.85%。土壤纤维素酶表现为:D1>D2>P1>P2。表明土壤原有耕种方式影响秸秆分解及土壤有机质的积累。4、选择有代表性时间点(1d、3d、7d、14d、90d)的土壤样品进行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细菌的多样性方面,P组大于D组。D1、D2在培养期内呈现增加趋势,特别是D2处理的shannon指数持续上升。P1、P2呈减少趋势,P2尤为明显;真菌多样性,P组高于D组,结束时P2显着(p<0.05)高于D组。培养期内D1、D2持续减少,P1、P2在培养期内起伏,但至结束,又回到起始水平;细菌丰度,P组高于D组,至结束,P组显着或极显着(p<0.01)高于D组。培养期内D1和P1处理表现稳定,D2则持续上升,培养结束时为初始丰度的137%。P2在培养14天后下降,至结束时仅为初始期的75%;真菌丰度,P组高于D组,至结束时P组极显着(p<0.01)高于D组。培养期内D组下降明显。培养结束时D1和D2的丰度分别为初始值的64%和60%。P1处理丰度稳定,P2呈下降趋势,至结束时为初始值的86%。上述结果表明P组(水稻土)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高于旱地紫色土,微生物微环境也较后者稳定,水分条件变动的影响小。旱地土壤的真菌在湿润条件下减少明显。5、培养期内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动态凸显未知肉座菌(Hypocreales)的作用。该子囊菌真菌具有很强的纤维素分解能力。未知肉座菌为D1的优势类群,从培养初期至结束,丰度由17.2%增至74.42%,是D1具有高纤维素酶活的原因。淹水处理(D2)导致肾形虫成为优势类群。P1的初始优势类群袋形虫(Bursaria)为60.43%培养过程中逐渐消失,未知肉座菌,未知粪壳菌、曲霉菌共增占67.32%,P2肾形虫(Colpoda)先增加后减少,第7天时达到峰值,增加至58.79%。至培养结束肾形虫优势变小,P2微生物的优势类群丰度较为相近,表现为另一种肉座菌、未知粪壳菌、未知肉座菌。整个培养期内,细菌微生物群落演替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根据RDA分析微生物群落与有机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未知肉座菌为D1土壤中有机质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袋形虫与P1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肾形虫对于淹水处理(D2、P2)有机质积累有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2)

王小飞,张问,王何瑜,龚一富[2](2015)在《2,4-表油菜素内酯对叁角褐指藻生长及有机质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叁角褐指藻为原料,探究了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该藻生长及对多糖、蛋白质、总脂、岩藻黄素等有机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EBR对叁角褐指藻生长和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外源EBR浓度为0~0.2 mg·L-1时,随着EBR浓度的升高,叁角褐指藻的生物量、有机质含量及产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生物量、多糖、蛋白质、岩藻黄素含量在EBR浓度为0.05 mg·L-1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36 g·L-1、3.85%、17.45%、0.065%。总脂含量在EBR浓度为0.1 mg·L-1时达到最大值33.33%,是对照组的2.15倍,且总脂单位体积产量极显着的高于其他组(P<0.01),藻油产量高达52.69 mg·L-1·d-1。表明适宜浓度的EBR可以促进叁角褐指藻生长和有机质的积累。(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龚玉莲,杨中艺,陈爱葵,曾小龙,曾碧健[3](2015)在《蕹菜镉积累品种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TIR和1H NMR、13C NMR研究了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低Cd品种(QLQ)和高Cd品种(T308)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蕹菜两个品种根际土壤DOM均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组成物质,烷基链烃和芳香族物质较少。两个品种根际土壤DOM的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QLQ根际土壤DOM中羧基C和长链脂肪C的相对含量较T308低,但芳香族物质含量较T308高,烷基链烃物质具有含量高、支链短、分支多的特征;QLQ根际土壤DOM中碳水化合物H含量较T308低,但碳水化合物C含量较T308高,显示碳水化合物结构可能存在品种间差异。推测QLQ根际土壤DOM的结构特征可能影响根际土壤Cd的行为与有效性,导致其对土壤Cd的活化能力较弱,这可能与其低Cd积累特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田国成,孙路,施明新,吴发启[4](2015)在《小麦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焚烧作物秸秆是常见的处理农业废弃物减少病虫害和增加土壤养分的方法。但秸秆焚烧污染大气,妨碍农业健康发展。前人对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已研究颇多,而对土壤环境所受影响的探究较少。本文选取焚烧不同小麦秸秆量的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秸秆焚烧在短期内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田间试验,设置对照(CK)、秸秆减量焚烧(0.24 kg/m2,A1)、全量焚烧(0.48 kg/m2,A2)和增量焚烧(0.72 kg/m2,A3)4种处理。将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进行焚烧,并对残留较多的部分进行补充焚烧,以确保秸秆焚烧完全。焚烧完成5 h后,待土壤温度恢复正常,采集0—5 cm、5—10 cm、10—20 cm土壤样品,分析各层次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秸秆焚烧对0—5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影响显着,各处理均表现出减少的趋势。有机质含量下降了6.37%~19.47%,含水量减少22.15%~39.19%;细菌数量减少52.26%~75.25%,真菌减少45.21%~63.29%,放线菌减少46.87%~68.26%。蔗糖酶活性降低14.19%~30.75%,脲酶活性降低7.81%~25.48%,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9.63%~39.53%,磷酸酶活性降低11.36%~40.44%;各处理与CK间大多呈显着差异。5—20 cm土层中各指标无显着变化。焚烧处理各指标的减少量均表现出A3>A2>A1的趋势,不同秸秆焚烧量之间大多差异显着。相关性分析表明,秸秆焚烧量与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结论】小麦秸秆焚烧在短期内显着降低了0—5 cm土层中的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而对5—20 cm土层的土壤影响不显着。小麦秸秆焚烧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强度随秸秆量的增多而加大。焚烧量与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鉴于秸秆焚烧对土壤肥力的长期效应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复杂性,焚烧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还需要长期定位试验来探讨。(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李忠佩,刘明,江春玉[5](2015)在《红壤典型区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积累与分布特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是红壤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自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站以来,本课题组围绕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了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分解与影响因素、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动态、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以及红壤水稻土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过去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初步展望。(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5年02期)

莫治新[6](2015)在《盐结皮对土壤有机质和水分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喀什地区典型的盐结皮土壤为例,在不同厚度的盐结皮土壤区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结果表明:盐结皮越厚的土壤区域,其各层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越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水分含量越高,由此说明,盐结皮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但是却起到一定的保水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汪吉东,张辉,张永春,许仙菊,宁运旺[7](2014)在《连续施用不同比例鸡粪氮对水稻土有机质积累及土壤酸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酸化是自然过程。随着农业集约化发展,土壤酸化在部分农田呈加速趋势,而施肥是目前农田土壤酸化加速的重要诱因,研究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酸化的作用差异及机理,对合理指导施肥及耕地保育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的不同组分有机质含量及酸碱缓冲容量,探明不同施肥处理的酸化影响,从土壤有机质和盐基累积角度对有机-无机肥料不同比例配施条件下土壤酸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1连续5年在等氮量(N270 kg/hm2)且有机-无机肥料不同配施比例的处理中,水稻产量以有机肥比例为25%~50%的处理最高,其平均产量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5.1%,比对照提高44.9%。但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2土壤各活性有机质及总有机质等指标中仅总有机质含量随鸡粪施用比例的增加而持续增加,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后,土壤的高活性有机质及低活性有机质均高于CK和纯化肥氮处理,但随着有机肥投入比例的升高,除中活性有机质和水稻产量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外(P=0.0067**),高活性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及总有机质含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P=0.192,P=0.208,P=0.160);3施肥提高了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CPMI),且其随有机肥施用比例的上升呈增加趋势。增施鸡粪提高土壤的交换性盐基离子(Ca2+、Mg2+、K+、Na+)含量,导致阳离子代换量(CEC)和pH随鸡粪施用比例的提高而升高。供试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2.07~2.36cmol/kg,随鸡粪施用比例的上升而增加,其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及有机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表明增施鸡粪可使土壤pH及酸碱缓冲容量上升,与鸡粪使土壤盐基累积量及有机质含量的提高有关。【结论】连续有机-无机肥施用下,土壤pH上升和酸碱缓冲容量的提高可能与该试验点下盐基离子和有机质含量随鸡粪施用比例上升有关,但其最终上升幅度及平衡点尚需进一步研究。鸡粪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5~50%时,土壤性质最优,水稻产量最高。(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黄向青,梁开,夏真,陈太浩,张顺枝[8](2014)在《广西近岸海域水下平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及其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广西近岸水下平原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分布和积累,了解有机质的扩散和现状。【方法】以钦州湾口水下斜坡为界,东至铁山港口外古滨海平原的20m以浅的广西近岸水下平原为研究区,依据2007~2010年广西近岸海洋环境地质调查资料,分析该区海底表层沉积物和钻孔有机质的分布、关系和积累特征。【结果】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频率f分布不均;研究区可划分出3大类沉积环境和5种亚环境,在其间的有机质分布含量差异较大,对沉积环境的选择性较强;有机质分布与沉积物粒度参数也有较大关系,随着粒径(φ)和分选系数增大而升高,沉积物粒度正偏有利于有机质积聚;有机质随沉积动力减弱而聚集,以平均粒径衡量的话,呈现指数增长规律;在不同的沉积环境有机质序列有指数、线性、对数递增关系,表明不同的积累阶段;随着沉积物粒级变细,在3~6φ粒级段出现有机质吸附积累拐点,而且有机质与粘土有共聚性;在研究区西北部监测站位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观测期间总体增幅>0。【结论】虽然根据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表层有机质尚未超标,但结合本底值计算得出的积累系数显示水下平原西北部、西南部、南部位置均出现富集,对应着不同的来源和影响程度,是陆源输入在水动力分配下聚集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雷波[9](2013)在《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积累以及水平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森林土壤有机质平衡以及稳定的增加,既是巩固和提高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碳固定及碳存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川西亚高山是温度变化的敏感地带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区森林土壤有机质储量是增加还是降低,尚存在着不确定性,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状况则是这种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为此,开展对川西亚高山地区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积累及水平状况的研究,对科学预测森林土壤对全球碳平衡,进一步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自2011年6月起,选择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木格措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年凋落物情况,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和凋落物腐殖化速率进行了为期1年的定位观测和研究,建立土壤有机质储量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并对定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定位研究区森林凋落物年凋落量2.82×103kg,折算总有机质归还量2.54×]03kg;凋落物干重大小为叶(2.13×103kg)>枝(0.66x103kg)>果实(0.33×103kg);因树种组成差异,导致年凋落量出现双峰型变化,峰值分别为春季(0.62×103kg)、秋(1.26×103kg)两季。(2)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与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有机物质初始浓度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和凋落物腐殖化过程均出现初期分解快,后期分解变慢的规律。土壤A2层因冬季降温比A,层滞后,导致冬季温度高于A1层,微生物趋热性,使A2层活性较强,有机质分解和腐殖化过程相对A1层较快。(3)定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现存储量A1层为77.14×103kg,A2层为84.89×103kg(A1层土壤厚度约10cm,A2层土壤厚度约20cm),土壤有机质矿化系数为A1层0.0439,A2层0.0339,周转期分别为22.8a和29.5a;土壤有机物质年矿化量分别为A1层3.39×103kg和A2层2.88×103kg。假定森林凋落物100%都转换为土壤有机质(2.54×103kg),凋落物有机质归还量仍小于土壤矿化量;研究区森林土壤碳储存能力总体处于分解状态,土壤地力正在衰退,应持续增加森林凋落物,以提高土壤肥力。(4)定位研究区森林凋落物腐殖化系数A1层0.597大于A2层0.493,与已有的凋落物腐殖化系数相比,冷杉林凋落物腐殖化系数明显较高,这与凋落物C/N比(145.00±9.92)和木质素含量高(44%),且研究区常年低温的分解环境有关;凋落物对维持定位研究区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不同土层有机质的年贡献量分别为A1层1.52×103kg和A2层0.75×103kg;凋落物有利于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尤其是在土壤A1层,土壤固碳潜力大。(5)定位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质贮存潜力大,土壤表层有机质现有总储量162.03×103kg,相对较高,但极不稳定,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逐年减少;当时间t→∞时,A1层土壤有机质储量为34.62×103kg,A2层为22.12×103kg,表层土壤总有机质储量将降低至56.74×103kg;随原始林林分的减少和分解,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质储量也将呈减少的趋势;从维持现有土壤有机质储量平衡的角度出发,每年应该向定位研究区增施冷杉凋落物3.16-3.27×103kg或者混合凋落物3.36-3.42×103kg;及时采取人工措施,更新原始林,提高树种密度等,以增加凋落量,维持土壤肥力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董智[10](2013)在《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有机质转化积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种植玉米形成了垄作的习惯,为实现耕整土地、起垄作业,地表的秸秆被全部移走或就地焚烧,以达到农机作业的要求,加之,人们对土地最大利益化的追求,大量使用化肥而很少使用厩肥。长期的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东北黑土地的严重退化。提高有机物质的输入,是实现东北黑土地力的重建的关键,因此,我们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黑土区的应用,期望能从保护珍贵黑土资源的角度来探寻耕作制度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实现土壤有机质重建的机制。本研究始于2007年4月,依托中国科学院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吉林省梨树县,43°19'N,124°14'E),开展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研究。实验区土壤类型为中层黑土壤质粘土。以常规垄作(RT)为对照,连续5年实施不同秸秆覆盖量(NT-0、NT-33、 NT-67、NT-100)免耕。针对耕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田间蚯蚓数量、土壤有机质及产量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耕层不同层次(0.2cm、2-5cm、5-10cm、10-20cm)的全土及颗粒分级土壤有机碳、氨基糖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免耕增加了耕层土壤的含水量,相较于常规垄作,春播前秸秆覆盖免耕可增加30%以上耕层水分,但是,秸秆覆盖处理降低了土壤温度,在5cm土壤深度,NT-100较RT温度低2-8.5℃,在10cm处低1.7-9.0℃,20cm处低1.4-6.0℃。NT-0处理在保证土壤水分的同时,土壤温度在各层次较RT无明显差异。2.常规垄作改为免耕种植,容重是增加的,但其耕层容重均在1.40g cm-3以下,其中NT-100的容重仅为1.24g cm-3,说明连续实施免耕5年虽然增加了土壤的容重,但其仍在适合玉米生长的范围之内,并不影响春天播种。另外,耕作方式的变化对蚯蚓数量的影响并不显着,RT和NT-0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分别为15条和18条,而重量方面的差异也不显着。秸秆覆盖免耕无论是对蚯蚓的数量还是重量均有显着(p<0.05)的影响,蚯蚓密度在免耕条件下有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的特征。尤其是在全量秸秆覆盖(NT-100)下达到每平方米143条,重16.27g。3.实施秸秆覆盖免耕(NT-100/67/33),对玉米的生育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花期以前,秸秆覆盖免耕明显降低了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的积累,这种影响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NT-0无论是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还是干物质的积累均无影响,在不同生育期还可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叶面积指数,NT-0的下降速率明显慢于RT。秸秆覆盖量免耕造成的减产主要与收获时公顷有效穗数的下降有关。免耕的实施对春玉米的理论产量影响并不大,NT-0和NT-33在玉米的百粒重这一指标较RT却分别增长了0.41-1.13g(100.weight)-1和0.37-0.91g(100-weight)-1因此,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机具的质量及病害的防治效果,有利于免耕在东北黑土区的推广。4.秸秆覆盖免耕的实施,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机碳的积累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作用,且其增加量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表层0-2cm秸秆覆盖免耕(NT-100/67/33)较常规垄作(RT)5年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9.7%、17.9%和11.5%,在2-5cm这一层次上分别增加了:4.0%、5.1%和2.8%。NT-0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5年间与RT相比,变化不显着,说明仅是耕作方式改变而不实施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提高效果短期内不显着。5.不同量秸秆覆盖增加了表层(0-2cm)土壤氨基糖含量;不同微生物来源氨基糖对秸秆覆盖量的响应不同,其中氨基葡萄糖和氨基半乳糖表现出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胞壁酸仅在全秸秆覆盖下显着增加;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下真菌来源的氨基葡萄糖与细菌来源的胞壁酸的比值高于无秸秆还田免耕,表明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土壤中真菌己逐渐转为优势群体,而真菌占优势的农田生态系统更利于土壤固碳。。6.免耕的实施虽然对土壤各粒级的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却改了各粒级中有机碳的含量。在表层0-5cm,秸秆覆盖免耕增强了黏粒吸附有机碳的能力,其吸附能力表现出了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的特征,秸秆覆盖免耕还增加了黏粒的库容。另外,黏粒的有机碳富集系数虽然均大于1,在层0-2cm其数值表现为:秸秆覆盖免耕<常规垄作,而在2-5cm却得到相反的结果,从黏粒有机碳对全土有机碳的贡献率发现,在表层0-5cm表现为:秸秆覆盖免耕>常规垄作,秸秆覆盖免耕的富集系数小,但其有机碳的库容及对全土有机碳的贡献率高,说明在连续秸秆覆盖免耕的条件下黏粒的有机碳积累正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耕作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粉粒和砂粒有机碳含量,在0-2cm这一层次有机碳的分布强度、库容、富集系数等方面,粉粒中表现为:免耕<常规垄作,而砂粒中却现为:免耕>常规垄作,在免耕措施中,粉粒和砂粒中有机碳的分布强度、库容、富集系数等指标均有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特征,说明秸秆覆盖免耕的实施也有利于提升大颗粒中有机碳的含量。7.秸秆覆盖免耕的实施对各粒级中氨基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砂粒中,土壤氨基糖的总量及各氨基单糖(GluN、GlaN和Mur)在砂粒中的分布强度、库容及富集系数均表现出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的特征,且免耕处理均高于常规垄作处理,说明耕作次数的减少及新鲜有机物料的补充共同为土壤微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境,从而加速了对微生物对有机碳的积累与转化。连续5年的免耕,并未对黏粒中土壤氨基糖的量造成显着影响,但是,在氨基糖的分布强度及库容方面,表现出了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在富集系数及有对贡献率方面却表现为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秸秆覆盖免耕的实施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提高了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含量。但东北黑土区的积温较低,大量的秸秆覆盖不利于春天地温的提升,建议不同的区域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秸秆覆盖量。本研究为两年的实验结果,且为全程机械化的实际效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数据,不等同于相同农艺条件下的结果,因此,免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农机具的质量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短期的秸秆覆盖免耕虽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但这种显着的增加仅在表层2cm以内,在保持现有土壤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快速提高整个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将会是研究东北黑土的一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6)

有机质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叁角褐指藻为原料,探究了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该藻生长及对多糖、蛋白质、总脂、岩藻黄素等有机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EBR对叁角褐指藻生长和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外源EBR浓度为0~0.2 mg·L-1时,随着EBR浓度的升高,叁角褐指藻的生物量、有机质含量及产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生物量、多糖、蛋白质、岩藻黄素含量在EBR浓度为0.05 mg·L-1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36 g·L-1、3.85%、17.45%、0.065%。总脂含量在EBR浓度为0.1 mg·L-1时达到最大值33.33%,是对照组的2.15倍,且总脂单位体积产量极显着的高于其他组(P<0.01),藻油产量高达52.69 mg·L-1·d-1。表明适宜浓度的EBR可以促进叁角褐指藻生长和有机质的积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质积累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玖燃.添加秸秆后土壤有机质积累与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8

[2].王小飞,张问,王何瑜,龚一富.2,4-表油菜素内酯对叁角褐指藻生长及有机质积累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5

[3].龚玉莲,杨中艺,陈爱葵,曾小龙,曾碧健.蕹菜镉积累品种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结构特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田国成,孙路,施明新,吴发启.小麦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

[5].李忠佩,刘明,江春玉.红壤典型区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积累与分布特征研究进展[J].土壤.2015

[6].莫治新.盐结皮对土壤有机质和水分积累的影响[J].环境保护科学.2015

[7].汪吉东,张辉,张永春,许仙菊,宁运旺.连续施用不同比例鸡粪氮对水稻土有机质积累及土壤酸化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

[8].黄向青,梁开,夏真,陈太浩,张顺枝.广西近岸海域水下平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及其积累[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4

[9].雷波.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积累以及水平预测[D].四川农业大学.2013

[10].董智.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有机质转化积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口幻n门、,口泣口二,~,.们曰.们门丹...河流域内岸边带土壤有机碳的分...有机碳投入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氮肥投入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关...不同氮肥用量下有机碳投入量与土壤~#...湿地有机质积累与反硝化强度的...

标签:;  ;  ;  ;  ;  ;  ;  

有机质积累论文_李玖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