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论文_王壵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承载力,生态,足迹,密云,生态系统,中亚,格局。

生态承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壵[1](2019)在《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时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金石滩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区域,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研究金石滩生态承载力的时序变化,并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石滩自然保护地自2000~2015年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环境状况不断下降。土地利用的变化是金石滩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金石滩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以期为自然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靳茗茗,徐增让[2](2019)在《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牧产品贸易流特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生态超载的背景下,贸易成为弥补国家或区域生态赤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区,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变化特征,从生态承载力视角探究了贸易流动特点,采用虚拟土地的进出口量评估贸易对中国耕地与牧草地的资源缺口的弥补作用。主要结论有:1)2005–2014年绝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超载程度增大。中国生态承载力占比最大的是耕地,生态足迹以碳足迹为主。2)中国大陆的农牧产品贸易流具有进口量增大、出口量降低的趋势,加大了对特定区域的依赖。3)2005–2014年,中国大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谷物和油料作物贸易一般为净进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谷物贸易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油料作物贸易比重迅速降低。4)进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赤字,本研究选择的代表性农牧产品分别弥补了中国1.03倍的耕地赤字和0.65倍的草地赤字。本研究深化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农牧产品国际贸易关系的认识,可为减少生态赤字、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及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共赢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6期)

邹秀萍,宋敦江,陈劭锋[3](2019)在《中亚地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及牧业可持续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中亚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草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但是近30年来中亚草地生态系统出现了显着的退化,同时畜牧业也出现了整体衰退,畜产品转而依赖进口。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中亚地区草地生态承载容量及其生态占用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发现中亚地区草地生态容量远高于全球水平,尚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对中亚各国畜产品国际贸易的分析发现,各国畜产品国际贸易呈现逆差,且净进口量逐年增加。畜产品对外依存度持续增加,不利于中亚地区畜牧业持续性发展。未来,中亚国家应从产业政策、生态治理、科技创新等要素着手,进行系统优化和提升,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率,同时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实现草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6期)

甄霖,徐增让,赵媛,王继军,胡云锋[4](2019)在《“一带一路”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绿色发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凸显,增长的极限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政策问题。承载力评价、预警与调控在自然资源利用、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中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梳理了承载力演变历程及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将已有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归纳为生态足迹法、综合指标体系法、生态系统服务法、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分析法等4类。分析了当前生态承载力研究中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一带一路"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绿色发展专辑,从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费、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地区的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做了介绍。建议"一带一路"地区生态承载力研究应深入刻画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异质性及动态变化,模拟生态过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及生态产品与服务流等因素纳入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与模型中,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升生态承载力研究对相关决策的支撑能力。(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6期)

张学渊,魏伟,颉斌斌,郭泽呈,周俊菊[5](2019)在《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监测及安全格局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北干旱区为研究区,通过引入生态环境弹性力、资源环境供容力、社会经济压力叁个准则层,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西北干旱区2000年、2007年、2012年、2016年四期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监测评估,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以弱承载为主,且在研究时段弱承载区面积不断下降,而强承载区面积有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看,河西地区、北疆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而南疆地区则有所下降;利用MCR模型提取道路型廊道、河流型廊道、绿色廊道共51条,总长度7285.43 km;提取重要斑块区节点、河流湿地区节点、生态脆弱区节点等共71个。根据计算结果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16个生态安全格局,并结合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对现有的安全格局进行布局优化,以期为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朱依蕊,余学丹,李唯唯,陈泽宇,丁铮[6](2019)在《河南省郑州市景观格局与生态承载力相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平原重要中心城市郑州市为例,探究景观格局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内在相关关系,以期从生态学的角度上对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通过RS和GIS软件获取2001、2008、2016年郑州市3期土地利用类型图,选取10个景观指数进行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结合生态足迹模型,对这3 a郑州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运用SPSS软件计算郑州市景观指数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关性指数,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由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果发现,2001-2016年间郑州市的建设用地、其他用地的总体面积持续大幅度上升,耕地、林地、水域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持续减少。郑州市景观类型破碎程度持续增加,生态环境处于恶化的情形中。2)郑州市生态足迹呈增加趋势,生态承载力呈直线下降趋势。郑州市生态环境处于生态赤字状况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处于不可维持状态。3)通过SPSS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得知,NP、GYRATE_AM、LPI、SHAPE_AM、SHDI、SHEI指数与生态承载力呈极显着相关,MPS指数与生态承载力呈显着相关。研究结果为提高生态承载力提供更多方法,为郑州市城市可持续规划提供更多科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任晓庆,杨中文,张远,王玉秋,周凯文[7](2019)在《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滦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保障地区,亟需开展水生态承载力评估,识别承载力限制因素,以指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滦河流域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采用WaREES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个维度构建承载力评估和指标贡献量化方法,对滦河流域进行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指数(HECCI)介于43. 8~53. 8之间,总体呈临界超载状态;水环境呈安全承载状态(均分为61. 3),水安全和水生态均为临界超载状态,而水资源呈超载状态(均分为22. 9);水资源禀赋弱和开发强度大是限制流域承载力的关键短板,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利用指数对流域HECCI的贡献率分别为6. 4%和5. 5%;水生生境质量、生物完整性和水文调节功能是水生态和水安全临界承载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流域/区域水生态环境管理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牟雪洁,王夏晖,饶胜,张箫,朱振肖[8](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与生态承载力评价密不可分。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探索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延庆区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庆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状况差异较大,其中,除植物油外的食物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释氧服务、COD和SO_2净化服务均处于盈余状态;氨氮净化、NO_x净化、烟粉尘净化服务和碳固定服务均处于超载状态。(2)在不考虑食物供给服务指标的情况下,仅4个乡镇未超载,其余乡镇均为超载状态,且严重超载的乡镇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张晓彤,谭衢霖,涂天琦,董晓峰,李宇[9](2019)在《利用MODIS卫星数据对“草原之路”蒙古国地区进行生态承载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之路"蒙古国地区是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带,把握"草原之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对该地区进行生态承载力遥感监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分析了2005—2015年期间蒙古国地区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并对该时段内的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价,着重利用GIS分析了蒙古国"草原之路"铁路沿线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蒙古国地区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沿线地区生态承载力也相应地呈现自南向北逐渐增强,该国北部生态承载力较好,约为35—70 ha;中部及南部地区相对较弱,约为0—20 ha。(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胡艳霞,郑瑞伦,周连第,许素梅,杨丹丹[10](2019)在《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生态承载力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文章针对南调水入密云水库后北京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之间面临的新的挑战,确定水源保护区具有操作性的承载空间分布和产业规模控制方案,为这一区域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密云水库保护区生态承载与敏感性分析指标、模型及分级标准,提取生态系统敏感和具有关键生态功能的区域,并从生态用地最小范围角度体现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底线。[结果](1)密云水库保护区近3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较好,生态状况较优,生态承载力极度敏感区为零,但是由于库区周边承载了86个村庄、8. 5万人,生态承载能力下降,不敏感区为零,轻度敏感区只占总面积的3%,中高度敏感区域占库区总面积的80%;(2)密云水源保护区高度敏感的区域为1. 2万hm2,包括库区5乡镇的27个村庄,生态承载能力极弱,划定为库区最小生态用地,原则上种植业不使用化肥、农药,不进行规模养殖畜牧业;(3)密云水源保护区中轻度敏感的区域为2. 5万hm2,包括库区7乡镇的59个村庄,生态承载尚有空间,可养殖牛939头、生猪9 599头、羊7 999只、鸡60万只,折合羊单位为3. 6万只,占库区现有养殖总量的32%,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削减68%。[结论]确定了密云水源保护区生态承载禁限养殖区和非禁限区及其畜禽养殖允许量,而不是一律退出,为该区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9期)

生态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全球生态超载的背景下,贸易成为弥补国家或区域生态赤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区,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变化特征,从生态承载力视角探究了贸易流动特点,采用虚拟土地的进出口量评估贸易对中国耕地与牧草地的资源缺口的弥补作用。主要结论有:1)2005–2014年绝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超载程度增大。中国生态承载力占比最大的是耕地,生态足迹以碳足迹为主。2)中国大陆的农牧产品贸易流具有进口量增大、出口量降低的趋势,加大了对特定区域的依赖。3)2005–2014年,中国大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谷物和油料作物贸易一般为净进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谷物贸易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油料作物贸易比重迅速降低。4)进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赤字,本研究选择的代表性农牧产品分别弥补了中国1.03倍的耕地赤字和0.65倍的草地赤字。本研究深化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农牧产品国际贸易关系的认识,可为减少生态赤字、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及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共赢提供决策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承载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壵.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时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2].靳茗茗,徐增让.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牧产品贸易流特征(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3].邹秀萍,宋敦江,陈劭锋.中亚地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及牧业可持续性(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4].甄霖,徐增让,赵媛,王继军,胡云锋.“一带一路”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绿色发展(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5].张学渊,魏伟,颉斌斌,郭泽呈,周俊菊.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监测及安全格局构建[J].自然资源学报.2019

[6].朱依蕊,余学丹,李唯唯,陈泽宇,丁铮.河南省郑州市景观格局与生态承载力相关关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7].任晓庆,杨中文,张远,王玉秋,周凯文.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8].牟雪洁,王夏晖,饶胜,张箫,朱振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9

[9].张晓彤,谭衢霖,涂天琦,董晓峰,李宇.利用MODIS卫星数据对“草原之路”蒙古国地区进行生态承载力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

[10].胡艳霞,郑瑞伦,周连第,许素梅,杨丹丹.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生态承载力研究与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论文知识图

重庆市人居环境持续性诊断空间信息图...外部性问题中的租值耗散仿真模型对生态环境子系统指标进行预...系统的经济型发展机制和生态发展机制...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从自然资本稀缺...经济增长无限和生态要素有限模型

标签:;  ;  ;  ;  ;  ;  ;  

生态承载力论文_王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