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变迁论文-王丹

地域变迁论文-王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域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碑刻,蒙元,基层社会,结构重组

地域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19)在《碑刻、族群、制度与地域:从墓志看元代北方基层社会结构之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平金,征战20余年,北方遭受巨大摧残,基层社会结构发生剧变与重组。以《辽金元石刻丛编》为例,其中载录的金元墓志铭展示了北方地区普通家族在宋辽金元政权更迭之下的困境与抉择:一部分科举家族隐没衰败;另一部分传统诗书之家则改变策略,顺应蒙元仕进制度,家族利益得以维护;一部分金朝官宦家族积极配合蒙古,权力平稳过渡;同时,一批非科举晋身的新贵势力拔地而起,迅速成为地方力量掌控者。北方特殊的地理方位、政权之更迭、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等因素促成了这场基层社会大变革。墓志所呈现的家族地位变迁史,展现了蒙古本位下的民族大融合与族群互动、国家制度与基层社会的互相折射与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薛源[2](2019)在《客家舞龙文化在地域变迁与构建中的价值探骊——以成都洛带古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迁至成都洛带古镇的客家舞龙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客家龙文化在社会变迁构建中产生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归纳其价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文化生态的保存和"客家精神"的发扬、通过从社会变迁视角对客家舞龙文化传承路径的深刻发掘,进而对完善客家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升客家传统文化的层次上具有深刻的意义。具体结论如下:1客家舞龙文化在地域变迁构建中的价值1)舞龙仪式保存客家文化的价值洛带客家舞龙随着社会发展,改朝换代的举族迁徙等因素虽有许多发展变化,但同时又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程式和古朴仪式。通过对舞龙文化的保留、发掘、利用,便是对客家文化的保存,同时进行了开发和升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使舞龙文化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保留和延续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但同时又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程式和古朴仪式。"出龙前",先要祭祀祖先,待告知祖先后,请求出龙;再拜土地;最后拜水等,正是依靠像舞龙这样的文化载体,使客家文化依旧在古老汉族文化老树上绽出的新枝。2)舞龙为载体发扬客家精神的价值客家人在历史上经历无数次辗转和迁移,路途中历经磨难和挑战,创造出客家人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而在客家舞龙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可以看到,通过出龙祭献表达他们对族系生存来之不易的珍重,以祈求家族能世代传承的愿望,通过火龙烧舞,体现出客家人勤劳、勇敢、奋进、坚毅、团结的龙之精神。而习俗节日中迎来的水泼龙舞表达了客家人"身入他乡即故乡"、"以水相待"的隆重礼遇,展现出好客和豁达的精神。客家人在发扬和保持这些精神的时候,并不盲目崇拜别人的文化,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神奇多彩的客家文化精神即在这里得到自我精神的巩固,也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扬。3)舞龙构建商业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客家舞龙文化被人们从祭龙仪式中抽离出来,呈现为面向社会需求的展演艺术。为了迎合他者的需要,其文化个性逐渐被淡化,形成了一种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符号,其转变体现出客家民俗文化的当下性生存范式和文化变迁的复杂图景。一方面依靠客家龙众多形式的表演及客家龙文化在景区的凸显,让游客被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出的精神深深吸引,由此产生强烈的兴趣,洛带古镇旅游的知名度也就随之迅速提高。而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洛带古镇旅游资源的附加值,带来良好经济价值的同时,形成良性循环,使洛带古镇的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4)舞龙展演娱乐群众提升文化生活的价值舞龙不只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同时它也是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它具有健身和娱乐功能。舞龙运动有娱乐和他娱性,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舞龙来娱乐身心,陶冶精神,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高超的技艺和有趣的风俗都会深深的吸引人们。因此,客家习俗节气中进行的火龙烧舞、泼水龙舞更是让人感受到兴奋、奔放、痛快的氛围,客家舞龙是可以达到身体和精神双重锻炼的有效体育健身项目。它独特的社会效用,促使被保留,从而形成积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这种民俗活动也得到了发展。2客家龙文化在洛带古镇的发展优势1)实现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良性融合和互动客家舞龙体现了特有的民俗及宗教文化,展现出了龙文化在客家地域变迁后,在洛带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并由构建而发挥出各种价值,主要包括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客家精神促进了来到洛带的客家人更加勤劳、勇敢、奋进、坚毅、团结;客家龙的挖掘利用促进了洛带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创收;出龙祭献、火龙烧舞、泼水龙舞等文化活动既满足洛带的客家人在习俗上的需求,又提升了客家人文化主体的文化认同感。2)客家舞龙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古镇"客家龙"代表客家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图腾,与"水龙节"结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洛带客家文化一个活的载体和符号,找到了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的途径来发展经济,是找准了客家文化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价值,并进行其文化的科学开发和利用,要注重对客家舞龙文化与古镇其他特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资源重组,进而应用到旅游业产业中来,可以逐步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洛带古镇整体形象,形成吸引游客来到此地的重要法宝。3)客家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应加强法律与制度保护,制定客家龙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法规与政策,从依法旅游的高度认识旅游开发,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其次,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通过申遗保护实现客家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使客家文化生态区成为客家文化"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体现特色"的示范区。最后,树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指导思想,让资源开发成为客家文化资源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万心,万振凡[3](2019)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政治变迁——以余江血吸虫病防治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958年余江县在全国率先消灭血吸虫病,树立了全国"第一面血防红旗",创造了世界血防奇迹。作为地域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县域政治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表明:高层领导对血防持续不断的关注和督促,为余江血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治压力和政治变迁动力;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血防作为"一把手工程",视为"最大的政治",使余江县域政治带有浓厚的"血防"色彩;县党政机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完成了血防领导机构的常规化和党政机构的血防化;余江是我国出台血防政令最多的县份之一,血防在余江县政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血防塑造了余江地域政治特色,它使得余江县域政治带有明显的血防化特征。(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杜佳[4](2019)在《文化变迁视野下明代屯堡在贵州地域的营建与演变——以黔中屯堡鲍家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汉族移民因军事原因进入贵州地域,形成自上而下,具有规划特征的屯田驻军聚落。在其后的历史岁月中,其原本的汉族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并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聚落作为文化的物质表征,文化的变迁也在聚落营建中体现出来。对鲍家屯聚落营建的历史演变实例研究表明,军屯特殊政治任务、贵州喀斯特地理自然条件、军屯制度溃散后军屯到民屯的转变、清中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贵州本地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屯堡聚落形成了独具特征的空间形态。(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王宝茹[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民族地区经济历史变迁及地域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省共有3个民(回)族区,21个民(回)族乡镇。这些回族聚居地在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经过长期发展及历史变迁,形成了独有的回族聚居区经济特色。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促进下,河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形成了一些具有产业链短且发展粗放特点的传统产业,民族经济凭借这些传统产业异军突起,在省内外形成了一定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生态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局势下,河南省民族经济的粗放发展模式受到制约,民族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文章架构上,本文以河南3个民(回)族区21个民(回)族乡镇为研究区域,从四个部分来梳理全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民族经济的相关概念,从文献研究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对中国民族经济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对民族经济的多学科解释以及不同方法在民族经济研究中的应用等;第二部分主要从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河南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以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作为时间轴,把河南民族经济的历史变迁分为叁个发展阶段,纵观河南民族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第叁部分在河南省民族经济整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空间尺度对河南省24个民族区、乡(镇)的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依照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把21个民族乡镇进行分类,发现规律从中找出不同类型民族地区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在对河南民族经济纵向与横向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路径依赖的理论基础对河南民族经济的发展进行解释,为河南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纵观河南民族经济发展的整个历程,发现河南省民族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政策环境、文化因素等影响,河南省民族经济变迁轨迹及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1)河南民族的历史变迁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通过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路径依赖进行多维度阐释。民族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发展路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路径依赖对其发挥着独特的综合性作用。其中,地理区位的优劣是民族地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先决条件,对于保持民族经济的活力具有关键的作用。集聚在城市或交通枢纽的民族聚居区,地理区位较好,即使在缺乏资源禀赋的条件下,依然可以依托较好的区位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乡村民族聚居区或距离区域中心城市较远的民族聚居区,资源的禀赋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重要,资源的多寡决定了民族地域经济起步或初始发展的基本路径,后期的发展方向也基本沿着初始的发展路径,除非国家政策或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如高铁或高速公路的修建可以改变民族聚居区的地理区位条件,进而改变民族经济发展的路径。因此,多维度的、综合的和因地制宜的解释,才更加符合民族经济的发展逻辑。跟已有的研究相比,这种解释就更加向前推进了一步,也充分体现了民族经济地理研究的特色。(2)河南民族区域经济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快速起步并高速发展、飞速发展、缓慢发展3个阶段。在民族经济的快速起步阶段,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赶上或接近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民族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民族经济的贡献在全省的占比已远远超出了其人口所在全省中的比例;但近年来,民族经济的发展逐渐落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3)河南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与所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研究表明,郑州管城回族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洛阳瀍河回族区经济,开封顺河回族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民族乡(镇)中则表现出“城关经济”发展最好,“县城经济”次之,“乡村经济”发展最差。区—区、城—城、镇—镇、乡—乡、村—村之间(同级别地区总体)的经济差异是同级别区域的民族经济差异分化的主要原因。(4)河南民族区域内产业仍为“二叁一”结构,但经济结构在逐年合理化发展。经营的产品类型从传统低端产业向现代中高端产业过渡;管理制度方面从家族式管理转向现代制度化管理;企业规模方面从手工小作坊到生产规模化。(5)河南省民族乡(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大致可以归为四类。分别是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较高、较低和低四种类型。城市民族区中,管城回族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另外两个回族区。并且支持不同民族地区经济的产业类型也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彭志明,钟杰[6](2019)在《弘扬地域文化 推动城乡本土化特色建设——以徽州文化变迁中的徽州建筑本土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变迁、演化是内生因素和外生环境相互作用影响下的结果,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保持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城乡本土化特色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徽州建筑本土化为例,探讨徽州文化变迁中徽州建筑本土化的发展变迁与演变。(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周小钰,黄娟,陈焕梅,张琼芳[7](2019)在《军事移民与北部湾地域社会的变迁——以合浦县永安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浦县永安村是明代永安千户所驻地,入清以后仍是北部湾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这一特殊的发展背景,导致了永安村特殊的村落演变历史,形成了永安村移民来源的多元化、特殊的军话方言面貌以及宗教信仰复杂等独特的村落文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广西地方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兴成[8](2018)在《南选、南征、南迁与南部海疆开发——王承文《唐代环南海开发与地域社会变迁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全球史的视野观察,可以看出:在走向海洋世界的历程中,古代中国的步履倍加谨慎,不但迥异于西方,也与同处东亚的日本殊途异辙。对于个中原因,往哲时贤均有分疏,比较有共识的一种观点认为南部海疆开发是古代中国走向海洋世界的第一谐音,岭南地区的开发深度、广度直接影响了中国走向海洋世界的心态、方式与策略。王承文教授《唐代环南海开发与地域社会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18,共984页,分上、下两册)一书聚焦唐代环南海开发与地域社会变迁,所论虽属于中古(本文来源于《海洋史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唐力行[9](2019)在《文化张力与江南地域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江南地域经历了从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历史过程。秦汉时期,江南在中原人的眼中仍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化外蛮荒之地,汉代司马迁《货殖列传》里“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之说,应该是当时的普遍认识。历史上最初以江南为地名的是在唐朝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2-26)

郑俊华[10](2019)在《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变迁——以衢州徐偃王崇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衢州徐偃王崇拜因龙游徐氏在当地的较早定居与繁衍而形成,韩愈撰写的碑记将徐偃王塑造成儒家仁义之君的典范,并确立了灵山徐偃王庙的祖庙地位。宋代以降,徐偃王信仰逐步向周边扩散,形成了包括金、衢、严、处周边地区为核心的徐偃王信仰圈。明中叶以后,徐偃王祠庙内的神灵系统、祠庙的性质都出现微妙的变化。在乡村,徐偃王从神毛令公出现,且有取而代之之势;在城市,地方社会宗族化的背景下,衢州府城的偃王祠转变为徐氏宗祠。(本文来源于《地方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地域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迁至成都洛带古镇的客家舞龙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客家龙文化在社会变迁构建中产生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归纳其价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文化生态的保存和"客家精神"的发扬、通过从社会变迁视角对客家舞龙文化传承路径的深刻发掘,进而对完善客家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升客家传统文化的层次上具有深刻的意义。具体结论如下:1客家舞龙文化在地域变迁构建中的价值1)舞龙仪式保存客家文化的价值洛带客家舞龙随着社会发展,改朝换代的举族迁徙等因素虽有许多发展变化,但同时又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程式和古朴仪式。通过对舞龙文化的保留、发掘、利用,便是对客家文化的保存,同时进行了开发和升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使舞龙文化对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保留和延续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但同时又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程式和古朴仪式。"出龙前",先要祭祀祖先,待告知祖先后,请求出龙;再拜土地;最后拜水等,正是依靠像舞龙这样的文化载体,使客家文化依旧在古老汉族文化老树上绽出的新枝。2)舞龙为载体发扬客家精神的价值客家人在历史上经历无数次辗转和迁移,路途中历经磨难和挑战,创造出客家人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而在客家舞龙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可以看到,通过出龙祭献表达他们对族系生存来之不易的珍重,以祈求家族能世代传承的愿望,通过火龙烧舞,体现出客家人勤劳、勇敢、奋进、坚毅、团结的龙之精神。而习俗节日中迎来的水泼龙舞表达了客家人"身入他乡即故乡"、"以水相待"的隆重礼遇,展现出好客和豁达的精神。客家人在发扬和保持这些精神的时候,并不盲目崇拜别人的文化,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神奇多彩的客家文化精神即在这里得到自我精神的巩固,也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扬。3)舞龙构建商业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客家舞龙文化被人们从祭龙仪式中抽离出来,呈现为面向社会需求的展演艺术。为了迎合他者的需要,其文化个性逐渐被淡化,形成了一种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符号,其转变体现出客家民俗文化的当下性生存范式和文化变迁的复杂图景。一方面依靠客家龙众多形式的表演及客家龙文化在景区的凸显,让游客被其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出的精神深深吸引,由此产生强烈的兴趣,洛带古镇旅游的知名度也就随之迅速提高。而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洛带古镇旅游资源的附加值,带来良好经济价值的同时,形成良性循环,使洛带古镇的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4)舞龙展演娱乐群众提升文化生活的价值舞龙不只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同时它也是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它具有健身和娱乐功能。舞龙运动有娱乐和他娱性,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舞龙来娱乐身心,陶冶精神,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高超的技艺和有趣的风俗都会深深的吸引人们。因此,客家习俗节气中进行的火龙烧舞、泼水龙舞更是让人感受到兴奋、奔放、痛快的氛围,客家舞龙是可以达到身体和精神双重锻炼的有效体育健身项目。它独特的社会效用,促使被保留,从而形成积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这种民俗活动也得到了发展。2客家龙文化在洛带古镇的发展优势1)实现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良性融合和互动客家舞龙体现了特有的民俗及宗教文化,展现出了龙文化在客家地域变迁后,在洛带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并由构建而发挥出各种价值,主要包括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客家精神促进了来到洛带的客家人更加勤劳、勇敢、奋进、坚毅、团结;客家龙的挖掘利用促进了洛带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创收;出龙祭献、火龙烧舞、泼水龙舞等文化活动既满足洛带的客家人在习俗上的需求,又提升了客家人文化主体的文化认同感。2)客家舞龙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古镇"客家龙"代表客家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图腾,与"水龙节"结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洛带客家文化一个活的载体和符号,找到了以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的途径来发展经济,是找准了客家文化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价值,并进行其文化的科学开发和利用,要注重对客家舞龙文化与古镇其他特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资源重组,进而应用到旅游业产业中来,可以逐步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洛带古镇整体形象,形成吸引游客来到此地的重要法宝。3)客家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应加强法律与制度保护,制定客家龙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法规与政策,从依法旅游的高度认识旅游开发,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其次,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通过申遗保护实现客家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使客家文化生态区成为客家文化"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体现特色"的示范区。最后,树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指导思想,让资源开发成为客家文化资源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域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碑刻、族群、制度与地域:从墓志看元代北方基层社会结构之变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薛源.客家舞龙文化在地域变迁与构建中的价值探骊——以成都洛带古镇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万心,万振凡.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政治变迁——以余江血吸虫病防治为中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杜佳.文化变迁视野下明代屯堡在贵州地域的营建与演变——以黔中屯堡鲍家屯为例[J].华中建筑.2019

[5].王宝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民族地区经济历史变迁及地域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9

[6].彭志明,钟杰.弘扬地域文化推动城乡本土化特色建设——以徽州文化变迁中的徽州建筑本土化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9

[7].周小钰,黄娟,陈焕梅,张琼芳.军事移民与北部湾地域社会的变迁——以合浦县永安村为例[J].广西地方志.2019

[8].张兴成.南选、南征、南迁与南部海疆开发——王承文《唐代环南海开发与地域社会变迁研究》评介[J].海洋史研究.2018

[9].唐力行.文化张力与江南地域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10].郑俊华.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变迁——以衢州徐偃王崇拜为例[J].地方文化研究.2019

标签:;  ;  ;  ;  

地域变迁论文-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