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采用Etabs软件建立有限元结构模型,模拟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将7条波输入分析,考察设置隔震层前后的动力特性变化,验算结构最大层位移,最大层剪力和倾覆力矩,结果表明:在设防地震下与罕遇地震下的隔震结构,极限位移,隔震层拉压应力均满足抗规要求。研究结果可作为同类工程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Etabs模型;隔震层;动力特性;罕遇地震
结构抗震设计,是通过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有橡胶隔震和消能减震。在这里具体介绍隔震设计原理及应用,1976年新西兰学者Park提出结构隔震的概念,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加强框架结构的结构性能,本文以一四层框架楼为例,分析设防烈度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
1工程概况及模型建立
工程概况如下:结构四层,底层4.5m,其余层3.6m,主体檐口高度11.9m。边梁截面尺寸为700X350,内部梁截面尺寸有:500X250,400X200,350X200,300X200。柱子采用700X700的截面尺寸,采用C30混凝土材料,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箍筋采用HPB235和HPB300级钢筋,纵筋采用HRB335,HRB400,HRB500和RRB400级钢筋。
地震参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II类,特征周期取0.4。地震波选用2条人工波和5条天然波。隔震支座采用铅芯橡胶支座LRB500、LRB600和普通橡胶支座LNR500,
2输入地震波分析
对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时,为满足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结构自振周期和设防烈度,选取2条人工模拟和5条实际强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对结构X向输入7条波。7条波均满足抗规要求:每条波的底部剪力大于振型分解法计算的65%,7条波平均值大于反应谱法的80%。
3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利用Etabs软件计算4层框架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地震楼层响应最大值
设置隔层后楼层位移增大2-10倍,位移变化是第一层位移最大。设置隔震层的第一楼层剪力比未设置的减小79.5%,从而防止出现脆性破坏,继而引起整体倒塌。未设置隔震层的倾覆力矩比设置的最大大88.8%。
4罕遇地震分析
在设防烈度分析模型基础上,7条波加速度时程曲线峰值放大系数调整为5.1,并设置铅芯橡胶层的输入参数,LRB500参数中250%水平剪切变形为1010KN•m,LRB600与100%的等效刚度相同。并分析7条波工况包络值对支座位移的影响,最大的位移在LNR500支座处,为270mm,小于min(0.55D,3Tr)。并且拉应力最大为0.78Mpa,满足小于1Mpa的要求,压应力小于24Mpa。
4.1质量参与系数
由分析可以看出,X向的质量参与系数累计和在第二阶为99%,Y向的第一阶为95%,X向扭转在第4阶达到94%,Y向扭转在第6阶达到98%。从15阶振型可以看出,XY向平动的质量参与系数很快满足要求。而后面的高阶振型很小,增加几乎为0,可以忽略高阶振型的影响。
5结论
(1)框架结构设置隔震后的水平位移增大,且各楼层间位移分布均匀,并且位移沿着楼层高度逐渐增加,层间剪力逐渐减小。
(2)对于罕遇地震下的隔震模型,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最大为270CM,拉压应力最大为0.78Mpa,满足抗规的要求。
(3)布置隔震层后,结构前3阶周期延长了5倍左右,说明隔震效果好。
(4)动力荷载质量参与系数很快达到100%,说明计算的模态很快捕捉到结构的高频动力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