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菌发酵绿茶产脂肪酶及其对酯型儿茶素的水解作用分析

混菌发酵绿茶产脂肪酶及其对酯型儿茶素的水解作用分析

论文摘要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导致黑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的生物转化和总茶多酚含量的下降,这一转化过程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添加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m)菌株PE-1和黑曲霉(A. niger)菌株PE-4混合发酵绿茶,采用鉴别培养基平板检测、酶活性测定和酶蛋白分离纯化,研究脂肪酶活性及其对酯型儿茶素的水解作用。两个菌株单菌发酵和混合菌种发酵绿茶条件下均可以检测到脂肪酶活性,混菌发酵酶活力高于两个菌株单菌发酵的酶活力。混菌发酵条件下获得一个分子量约为37 kDa的脂肪酶,对EGCG和ECG有不同的生物转化作用。UPLC检测结果表明,该脂肪酶对EGCG有较好的底物选择性,EGCG的水解率为94.46%,EGC的产率为63.33%;ECG的水解率为15.45%,EC的产率为4.15%。脂肪酶对EGCG和ECG的生物转化将为儿茶素代谢途径的研究和单体儿茶素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培养
  •   1.2 培养基
  •   1.3 供试茶叶
  •   1.4 脂肪酶平板检测
  •   1.5 绿茶固态发酵
  •   1.6 菌种接种次序对发酵后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   1.7 脂肪酶活力测定
  •   1.8 脂肪酶分离纯化
  •   1.9 UPLC测定
  •   1.1 0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脂肪酶平板检测
  •   2.2 固态发酵条件下菌株PE-1和PE-4产脂肪酶活力比较
  •   2.3 菌种接种次序对产脂肪酶的影响
  •   2.4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
  •   2.5 酶转化产物的UPLC分析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方洪枫,张慧霞,王国红,杨民和

    关键词: 混菌发酵,酯型儿茶素,脂肪酶,生物转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来源: 茶叶科学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一般化学工业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623),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ZGD1807207125)

    分类号: TQ925.6

    DOI: 10.13305/j.cnki.jts.2019.01.010

    页码: 88-97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896K

    下载量: 194

    相关论文文献

    • [1].响应面法优化胶红酵母伴生的维生素C混菌发酵培养基[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0(02)
    • [2].氮素及混菌发酵对苹果渣发酵饲料纯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7(01)
    • [3].玉米苞叶混菌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研究[J]. 饲料工业 2012(11)
    • [4].混菌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菌种组合优化研究[J]. 中国酿造 2012(09)
    • [5].融合魏斯氏菌和异常威克汉姆酵母混菌发酵荞麦酸面团馒头的香气物质特征[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5)
    • [6].微生物固态发酵对饲料营养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12)
    • [7].果酒酵母和异常维克汉姆酵母混菌发酵复合水果的风味物质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4)
    • [8].一株非酿酒酵母分离鉴定及多菌种混菌发酵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1)
    • [9].混菌发酵对贵人香低醇甜白葡萄酒的香气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4)
    • [10].混菌发酵对紫苏粕小肽含量的影响[J]. 粮油食品科技 2018(04)
    • [11].金针菇、赤芝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检测[J]. 食品科技 2018(09)
    • [12].单菌、混菌发酵果蔬饲料最佳工艺的研究[J]. 饲料工业 2014(21)
    • [13].混菌发酵稻草在延边黄牛瘤胃中的降解[J]. 饲料研究 2012(02)
    • [14].混菌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9(12)
    • [15].固态混菌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制剂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的研究[J]. 中国饲料 2012(02)
    • [16].纤维素酶液体混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6)
    • [17].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细菌纤维素和醋酸培养基[J]. 中国调味品 2016(02)
    • [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菌发酵乳中乳糖、葡萄糖及半乳糖含量的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3)
    • [19].绿茶茶汤混菌发酵过程中内质成分的变化[J]. 茶叶科学 2011(03)
    • [20].酵母菌和乳酸菌在生物发酵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 2020(10)
    • [21].两株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芽孢条件的优化[J]. 中国酿造 2017(05)
    • [22].共固定化多元混菌发酵苦瓜保健醋饮料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8(07)
    • [23].混菌发酵对美乐低醇桃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8(11)
    • [24].混菌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的工艺条件优化[J]. 生物加工过程 2012(05)
    • [25].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提高柑橘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3)
    • [26].利用菠萝皮渣混菌发酵生产高蛋白质生物饲料的研究[J]. 中国饲料 2013(07)
    • [27].混菌发酵菜籽粕制备多肽技术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05)
    • [28].纯种发酵和混菌发酵对野木瓜果酒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10)
    • [29].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AA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兽医杂志 2016(07)
    • [30].白腐真菌资源及其在饲料方面的应用[J]. 青海草业 2014(04)

    标签:;  ;  ;  ;  ;  

    混菌发酵绿茶产脂肪酶及其对酯型儿茶素的水解作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