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论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马东1易顺建2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50000

摘要: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抗震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科学的过程,由最初的选址、施工,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验收环节,抗震设计这项内容几乎贯穿了全程。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与项目负责人应给予其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衡量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标尺。总而言之,建筑房屋的质量直接受抗震设计的影响,应结合房屋的实际情况与建筑风格,制定多种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案,进而进行合理、适当的选择。本文对房屋构造措施、抗震设计及被毁建筑物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开始不断向高层及超高层方向发展,其结构也开始呈现复杂化,为了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则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成为设计师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从选址到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抗震设计进行充分地考虑,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抗震方法来确保设计的建筑结构能够更好地符合贯彻结构设计的要求,而且建筑项目的不同,其抗震的设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需要在设计时针对建筑的特点选择最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

一.地震中被毁房屋的特点

1.1装配式楼梯盖破坏较严重

现阶段,预制空心楼板是大部分房屋均会采用的主体结构,倘若并未根据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设计,那么在地震时,将会破坏整个预制板结构,造成墙体外闪或破坏,从而导致楼体大面积坍塌,并未将整体式楼盖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1.2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与楼梯间被震坏

当地震发生之后,毁坏最为严重的当属建筑房屋的楼梯,一般情况下,楼梯间是发生灾害之后人们逃生的重要通道,但是因其结构特征,其损毁也较为严重。此外,还应高度关注填充墙的设计问题,一旦发生地震,其损毁情况也十分严重。

1.3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符合标准要求

在发生地震等灾害之后,遭受损毁最少、保存最为完整的为框架剪力墙,只有柱端、柱和框架梁的节点处以及柱的下端因为地震作用力大的缘故,而发生坍塌或损毁,具有明显的柱弱梁强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并未按照设计规范与要求配置箍筋而导致的,在搭接主筋过程中,有些设计师随心所欲,并未遵循相关的设计标准,如此一来,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1.4竖向不规则的房屋建筑破坏较严重

相比之下,在地震之后,损毁较为严重的大多数为竖向不规则的房屋建筑,专业人士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型,即为:一,突出的小塔楼结构,由于其房屋的钢度及竖向结构,极容易导致引起结构突变这一现象,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将会产生严重的辫梢效应,造成大面积的坍塌,损毁较为严重;二是,敞开的框架结构,这类结构的底层较为空旷,下部结构相对较为薄弱,符合使用者的居住需求。然而在发生地震之后,由于建筑物底层结构较为薄弱,其强度与钢度均难以支撑整个架构的重量,最终导致严重的倾斜或坍塌等后果。

二.抗震设计

2.1概念设计

为了降低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经济损失与人身危害,在设计建筑房屋的整体结构时,应以加强结构的抗震能力或消弱地震影响为主要内容。通过分析被毁建筑物所呈现出的明显特点,补足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薄弱之处。本文主要通过设计抗震构造、抵抗地震作用以及抗震概念等三个方面,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一般而言,在抗震概念设计环节,设计师应充分考虑房屋的整体结构与布局要求,在确保结构力的同时,还应保持其对称、平衡关系。倘若房屋结构凹凸变化太大、不对称或不规则,均会影响抗震结构的钢度与强度。若存在薄弱楼层,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将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楼层坍塌、变型,损坏建筑结构的抗震中枢,从而降低房屋的安全性能。此外,因为静定结构的传力路线与杠杆受力渠道较为单一,可能一根杠杆就会损坏整个静定结构,在超过结构的承受力时,将会导致多余的杠杆变形,消耗掉一部分能量,从而增加超静定结构的次数,如此一来,被消耗的能量也会大幅度增长,显示出更为明显的抗震效果。除此之外,为了避免框架倒塌这一现象,建议使用“梁弱柱强”这一结构形式,这样一来,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便可借助梁的变形将压力消耗掉,令框架退到第二道防线的位置上。此外,在具体的选耗能构建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专业性水平进行构建,大幅度消耗地震产生的压力,避免建筑物因受力过大而坍塌。确保各个构件之间连接牢固,将其所具有的承受力凝聚在一起,提升结构的钢度及强度,更好消耗地震灾害所产生的作用力。当建筑物形体显现突变部位时,应及时上报,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可通过借助填充墙的方式,来减缓地震对建筑各耗能构建、围护墙及整个框架的破坏力。另外,我们还需了解的问题是,应尽可能挑选一些材质较轻的耗材,因为这些耗材具有消耗地震能力的作用。地震所带来的作用力是持续、不间断的,在短时间内对建筑物发起连续冲击,因此,应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设置多层防线与合理的防护措施,确保建筑房屋整体的钢度与强度。

2.2抗震计算

预制空心楼板是大部分房屋均会采用的主体结构,倘若并未遵循相关规范及要求进行设计,那么在地震时,将会破坏整个预制板结构,造成墙体外闪或破坏,从而导致楼体大面积坍塌。此外,因为建筑结构的差异,在设计环节,应充分考虑多种不同的情况,一般均以房屋的两个主轴方向对水平地震作用进行计算,而水平抗震作用通常是由各个方面的抗侧力构件共同承担的,倘若建筑物采用的是相交结构或不对称、不清晰的不规则结构,那么则应分开计算其抗震作用。

2.3构造措施

现阶段,混凝土结构大部分都是以建筑结构中承重柱的轴压比、混凝土比例标准及钢筋横截面的比值为计算标准。为了加强混砖结构的强度及钢度,可通过在墙体内增加防震缝、混凝土构造柱、限定建筑层数及高度的方式来完成。近几年来,由于时代的更迭、地壳的变迁,地球上地震灾害频频发生,有关部门对以往出台的《抗震标准》进行了修改,适当的增加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诸如:电梯的空间、建筑物的顶层均应与顶部的圈梁相接,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在内外墙的交界处设置钢筋,以此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设计师还应充分考虑填充墙对建筑物的整体承受力及实际影响,从而制定最佳设计方案。

2.4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

在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于各种不规则的建筑都对其所需要选择的计算模型进行了规定。对于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在设计时尽可以的按照抗震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规则的设计方案,特别是在我国建筑的建设时,由于其和种结构特点,要想实现抗侧力主体结构的对称性较为容易。而且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不仅对抗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时对这点进行特别关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建筑物整体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将抗震性能贯穿于从选址到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建筑结构设计通达达到符合的要求。所以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不同建筑物结构设计时,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抗震设计方法,实现对结构的合理布置,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在地震中建筑物尽可能发生较小的损伤,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庆金.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抗震措施的应用[J].科技导刊,2010(7):78-79.

[2]牛慧娟.马小龙浅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田内江科技.

标签:;  ;  ;  

论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