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午战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午战争,田庄,北洋,日军,盘锦市,中日,汉语。
甲午战争论文文献综述
吉唱,江海旭[1](2020)在《盘锦甲午战争田庄台遗迹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已经变成了热门产业。然而,旅游产业在发展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引起高度重视。以盘锦甲午战争田庄台遗迹为例,作为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盘锦甲午战争田庄台遗迹旅游发展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20年01期)
楼晓峰[2](2019)在《因果曾报应,反思免覆辙——一副甲午战争反思联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2月5—6日,香港诗词学会第五届中国诗人节大会会场上布置着一副醒目的对联:六合大清,君不清,臣不清,兵毁船沉,还签了马关条约;共和中国,士许国,民许国,邦兴人望,莫忘乎甲午战争。本届诗人节大会的主题是"反思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暨战事诗歌吟唱",这副对联对于会场的气氛渲染(本文来源于《中华辞赋》期刊2019年11期)
寇振锋[3](2019)在《甲午战争前及战时日军汉语翻译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午战争以前,日军除了自己培养汉语翻译外,还充分利用日本民间学校的汉语资源加以培养。同时还广泛利用中国的汉语资源优势,为甲午战争培养了大部分"中国通"汉语翻译。然而,甲午开战后,汉语翻译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日军被迫紧急委托九州学院培养"速成"汉语翻译,以解燃眉之急。军方悉心培养的汉语翻译全程参与了这场战争,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大谷正,刘峰[4](2019)在《《甲午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59元1894年夏,中日之间爆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首次大战。以此为界,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则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这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战争究竟缘何而起?其间经历过怎样的复杂过程与时局变迁?此后的东亚情势又何去何从?作者利用大量文(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大谷正,刘峰[5](2019)在《甲午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3月/59.0元ISBN 978-7-5201-4335-61894年夏,中日之间爆发了近代以来两国的首次大战。以此为界,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则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开始跻身列强行列。这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战争究竟缘何而起?其间经历过怎样的复杂过程与时局变迁?此后的东亚(本文来源于《日本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皮德涛[6](2019)在《以“寻新”寻主旨 以“重建”建结构——以华东师大版“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教学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0月18日,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进行了主题为"把握课程内容主旨的价值与路径"的课改叁十周年展示活动,笔者有幸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课参与此次活动。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与各位同仁分享交流,以期引起深入探讨。一、以"寻新"寻主旨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就是对课程内容主旨的把握。课程内容主旨是基于历史核心概念的一种历史认识,这种历史认识不是史实的铺陈,(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5期)
杨潜[7](2019)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刘含芳》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安定烟台士民之心,刘含芳与夫人端坐于衙署公堂,案上置鸩酒两杯,示以必死不屈之志。故后人评论:鸿章谋国,诚宏远有大略,其所尝拔跻之显列者,亦诚多才士。然如含芳者,人谓真能不负鸿章之知遇云。清光绪十八年(1892),李鸿章的重要幕僚、前旅顺工程局总(本文来源于《烟台日报》期刊2019-08-06)
杨大炜[8](2019)在《回顾甲午战争田庄台之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的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发生在盘锦的田庄台之战,更是使盘锦遭受浩劫,古镇田庄台付之一炬,大火经叁月不绝。(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刘文明[9](2019)在《“文明”话语与甲午战争——以美日报刊舆论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午战争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西方"文明"话语盛行之时,以"文明"与"野蛮"二元划分为基础的文明等级观将中国和日本列为"半文明"国家。但日本以其"文明开化"而自诩为"文明"国家,宣称甲午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并通过操纵"文明"话语而影响西方舆论。美国报刊从西方文明价值观出发将甲午战争参战双方分别设定为两种角色,即中国代表"野蛮"和"保守",日本代表"文明"和"进步",并以此为前提来评价这场战争,"文明"成为判断战争是非的标准。这样,"文明"话语依附于西方霸权而在当时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舆论中的一种潜在规范力量,并强加于中国而成为一种话语暴力。由此,清朝被贴上"野蛮"标签,丧失了对日战争的正义性,遭受屈辱而未能得到美国舆论的同情。日本则因声称战争目的为推进"文明"而符合并顺应了当时西方的"文明使命",虽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并最终通过《马关条约》损害中国主权,反而得到美国舆论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冲佩璇[10](2019)在《关于甲午战争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海防建设,其建设成果在甲午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中日两国实力相当,但终究因为两国政府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了甲午战争时中国制海主动权先后在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中逐步丧失。文章通过介绍制海主动权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逐步丧失的过程,对当时制海主动权丧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反思。(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6期)
甲午战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4年12月5—6日,香港诗词学会第五届中国诗人节大会会场上布置着一副醒目的对联:六合大清,君不清,臣不清,兵毁船沉,还签了马关条约;共和中国,士许国,民许国,邦兴人望,莫忘乎甲午战争。本届诗人节大会的主题是"反思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暨战事诗歌吟唱",这副对联对于会场的气氛渲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午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1].吉唱,江海旭.盘锦甲午战争田庄台遗迹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
[2].楼晓峰.因果曾报应,反思免覆辙——一副甲午战争反思联赏析[J].中华辞赋.2019
[3].寇振锋.甲午战争前及战时日军汉语翻译的培养[J].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
[4].大谷正,刘峰.《甲午战争》[J].近代史研究.2019
[5].大谷正,刘峰.甲午战争[J].日本学刊.2019
[6].皮德涛.以“寻新”寻主旨以“重建”建结构——以华东师大版“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7].杨潜.甲午战争前后的刘含芳[N].烟台日报.2019
[8].杨大炜.回顾甲午战争田庄台之战[J].兰台世界.2019
[9].刘文明.“文明”话语与甲午战争——以美日报刊舆论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研究.2019
[10].冲佩璇.关于甲午战争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