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效果及改进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效果及改进对策研究

杨文峰[1]2003年在《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效果及改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是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重要方式,适度融资是资本市场长期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有关企业融资理论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国际比较、几种再融资方式的政策比较和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发展历程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以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为切入点,在广泛搜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成本和增发前后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对融资效果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增发融资效果的对策。 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融资效果,在采用定性分行的同时,较多地采用数据图表做实证性描述,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从整体上保证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本文共分五章,其所做的研究主要涉及: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资金配置效率、增发新股融资成本、增发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及息税前利润与增发的相关性分析;第二,从制度安排、政策规范和上市公司本身因素来探讨增发新股融资效果偏低的原因;第叁,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上市公司增发融资效果的对策性建议,等等。

鲁婉琼[2]2012年在《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公共增发新股融资股东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公司财务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手段是配股和增发,而增发又分为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两种方式。1998年以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唯一方式就是配股,公开增发直到1998年才开始被采用。此后公开增发很快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并渐渐代替配股成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伴随着公开增发数量和金额的逐年增加,国内学术界也开始了对增发公告效应的相关研究,对公开增发新股公告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公开增发新股的短期宣告效应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公开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为负。现有学者的研究都是仅仅针对定向增发新股或者仅仅针对公开增发新股,很少有学者将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告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特别是对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新股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的研究更少。上市公司宣告增发的公告效应会不会因为增发方式不同而不同呢,上市公司增发后公司的长期绩效会不会因为增发方式不同而不同呢?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的相关理论,然后采用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本文理论上提出的结论。本文先进行了文献回顾,然后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新股和公开增发新股融资的动机,运用监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防御假说、承销商公正假说、流通成本假说等解释了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新股和公开增发新股的原因。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从短期看,相对于宣告公开增发新股而言,我国上市宣告定向增发新股股东能获得显着为正的股东财富效应,而宣告公开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短期财富效应为负,虽然也有部分为正但不显着,表明市场更认可定向增发新股的股权再融资方式。(2)从长期看,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后1-3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负,而定向增发新股后2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正,表明定向增发再融资更能够保护投资者的长期财富,这一结论也解释了定向增发新股得到上市公司青睐、受到投资者追捧的原因。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包括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国内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叁部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公开增发新股的动机,理论上分别解释了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和公开增发新股融资的原因,包括监控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防御假说、承销商公正假说、流通成本假说。本章还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新股融资的政策、融资对象、融资行业及规模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为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股东财富影响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比较了定向增发新股与公开增发新股的短期财富效应和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解释了定向增发相对公开增发新股而言股东财富较好的原因。并提出了本文的两个假设:假设1:上市公司宣告定向增发新股时短期股东财富(CAR)为正,上市公司宣告公开增发新股时短期股东财富(CAR)为负。假设2: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HPAR)均为正,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为负。第五部分为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股东财富影响的实证研究,用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本文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

张云建[3]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再融资与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不管是传统的公开增发,还是再融资市场的“新贵”非公开增发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增发新股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再融资方式。面对狂热的“增发热潮”,增发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必然将成为社会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笔者对研究文献的回顾发现,学术界对增发研究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增发定价、公告效应以及财富分配效应的研究上;第二阶段,也就是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增发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也纷纷展开了研究,但多是从规范性角度进行分析,缺乏数据支持。即便是有采用了实证分析也大都是通过选用单个指标作简单地前后比较或是采用较常规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方法较单一,且大部分集中在配股融资的研究。为了克服上述研究方法的缺陷,本文采用了因子分析法。本文选出若干个财务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造一个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函数,计算出实施了增发的上市公司在不同年度的得分,然后做前后比较,检验增发前后经营绩效变化情况。通过对所有样本的综合分析,得出实施了增发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增发当年下降,增发后两年内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有所趋缓。本文除了对所有样本进行了相应的因子分析外,为了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还按照总资产规模的大小将样本分成两部分,分别对两部分进行分析,并作比较。研究发现结论基本不变,从而增强了本文结论的可靠性。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优化资源配置,而实证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后公司经营绩效出现下滑,显然与资本市场这一核心功能相背离,笔者认为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在体制和结构上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缺陷使得我国资本市场无法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向边际效率高的项目有序流动,弱化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能。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上市公司增发后经营绩效的对策。

章卫东[4]2005年在《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和绩效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有两大奇特现象:其一,中国上市公司不遵循西方经典的“啄食理论”,而是极度偏好股权再融资; 其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低下。一直以来,它们都是国内学者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股权分置现象,因此,国外成熟的理论不能解释这两大现象。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也对股权再融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涉及到股权分置的不是很多,而且这些研究没有就股权分置和融资绩效的直接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打算在股权分置的条件下对股权再融资偏好和低绩效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统计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增配的过程,就是非流通股股东掠夺流通股股东财富的过程; 通过增配,非流通股股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无风险、大幅度地提升其价值(即每股净资产的增加); 另外,通过增配也能提高公司经理层的效用。因此,内部经理人员控制和非流通股股东控制都会导致中国上市公司偏好增配,而当公司有较好的前景时则发行可转债融资。另外,本文对2001 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增配情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发现: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而且这种偏好不受市场状况好坏的影响。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低绩效。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其一,由于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掠夺,公司宣告增配时,市场会出现消极的反应,并且异常回报率与再融资前非流通股比例负相关; 其二,由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是基于非流通股股东的财富迅速增值和经理层效用的增加,并不是公司有好的项目,因此,增配再融资长期表现欠佳; 其叁,可转债的长、短期绩效则不明朗。进一步,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增配再融资短期市场绩效低下,而且与再融资前非流通股比例负相关; 增配再融资长期财务绩效也低下; 可转债的短期绩效则不明朗。文章对配股、增发新股和可转债的短期市场绩效的比较分析显示:可转债的短期市场绩效明显好于配股,配股的短期市场绩效明显好于增发新股,而且均在

刘祥瑞[5]2006年在《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再融资市场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的公平,因此亟待进一步规范。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其治理对策进行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再融资的研究的现状,之后对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演变,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第叁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现状和上市公司内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从市场的角度和上市公司的角度分别做出了规范再融资的对策。鉴于固有的制度上的问题短期难以有令人满意的改进成果,因此,本文着重从再融资的资格审核和信息披露角度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刘昆[6]2004年在《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筹集资金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作为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在获得证券市场初始融资(IPO)后,因上市公司产业发展或资本运作的需要,在证券市场再融资是可供选择的最佳方式之一。增发新股指上市公司以原股本为基础,再次筹集资金增加股本的行为。它相对配股和可转换债券有着独特的优势,自1998年6月正式实施以来,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再融资方式。但与此同时,增发新股本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给我国股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这种融资方式,了解其对我国股市短期内的冲击,规范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文在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理论背景下,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国内增发新股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并采用事件研究法,从样本总体、沪深两市样本以及新《通知》出台前后各一年叁个角度,对我国近两年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公告日和上市日期间的平均异常收益及累计平均异常收益进行度量、检验和分析。并考察了增发公告日和上市日的股价效应有无显着差别,及两者之间的股价走势,对实证结果是否符合研究假设进行了判定。在此基础上,将可能对增发股价效应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增发规模和增发前后资产负债率的变动,与增发公告日和上市日的异常收益进行了回归分析。并研究了增发前期股价的表现,以及二元股权结构能否解释增发的股价效应。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向政府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李晶[7]2007年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本的扩张,因此融资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股票市场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直接融资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多种融资方式并存的融资体系初步形成。上市公司再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也表现出异常的活力。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主要采用了股权融资方式,具体包括配股、增发新股及发行半股权半债权的可转换债券。对于股权再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来进行的:一是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行为;二是股权再融资后公司的长期业绩变化。国外有大量的研究文献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讨论与解释,也得到了许多具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股权分置这一特殊现象,这使得简单的运用国外学者的观点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可能并不合适。那么,国内上市公司对于增发、配股、可转债的选择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近年来,各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实施后公司的业绩变化如何呢?本文试图对近年来我国再融资的发展状况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前后业绩变化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找出导致再融资低效率的真正原因,希望有助于有关部门再融资政策的制定,从而稳定并推动再融资市场的发展。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讨论。第一部分讨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本章从再融资的总体规模、方式特征两方面对我国近年来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第叁部分主要分析股权再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本章以2002年沪市进行配股、增发以及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01年-200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大部分上市公司再融资后存在绩效下降的结论。第四部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认真剖析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低效率的种种原因。第五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进行了对策性的思考。根据前文所做的各种分析,总结出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与观点:1、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问题是关系到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从总体规模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虽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但其间的波动性很大,再融资的格局也发生了迅速转变,由配股占主导的再融资模式变成由增发、配股和可转换债券并驾齐驱,其中增发正在成为再融资的主流渠道,这和我国近年来再融资政策的不断改进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有较大关系。2、通过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发现公司融资条件,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利益趋动,公司财务健康状况,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融资成本以及公司募集资金的特定目的等因素都会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但根据我国最近这两年的再融资情况来看,在这些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利益导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存在着通过股权融资以获得短期利益的倾向。上市公司的经理层,在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环境下,凭借对企业的实际控制而得不到有效的约束,也存在着极强的通过股权融资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当公司实际由非流通股股东控制时,经理层在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前会优先满足能给其带来丰厚激励报酬的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而当非流通股股东无法掌控公司时,经理层将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再融资方式的选择。总之,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流通股股东一定是公司再融资行为的损失者。因此改变股权分置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不完善的现状应是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方法。3、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业绩的变化分析,就叁种方式的总体来看,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其业绩是有下滑或无明显变化的,只有少部分的企业其业绩在股权再融资后呈现明显上升。同时即使是公司业绩的提升也主要集中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样的绝对值指标上,而相应的代表公司经济利润的单位EVA,代表经营质量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大多公司均呈下降趋势。这和上市公司为了融资而融资的动机有直接关系,从而容易导致任意变更资金投向现象的发生。同时股权再融资偏好导致了我国部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这也影响了再融资后的公司业绩发展。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在内容上,本文从2000—2006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的融资规模、方式特征两方面入手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随后即围绕着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股权再融资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的主要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选择了对进行配股、增发以及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分别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公司再融资前后绩效的变化。本文在统计分析中使用了公司2001-2004年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更能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同时本文在对增发再融资绩效的研究上,采取了较为新颖的单位EVA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在观点贡献方面,本文主要有:1、分析得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这叁种方式时所考虑的因素,并结合目前盛行的定向增发,提出按募集资金的特定目的也是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新因素。2、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我国股权再融资后对于公司业绩趋于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任意改变资金投向,为了融资而融资,以及股权再融资投向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等。由于本人的水平和经验所限,文章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学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周昆莹[8]2008年在《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与企业业绩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8年以来,增发新股发展迅速。因其募资量多,财务指标硬杠杠较少而备受上市公司青睐,增发公司数量以空前速度不断膨胀。尤其是2002年以来,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增发融资一举取代传统的配股融资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重再融资方式之一。但是,许多公司董事会在决定增发时,并未充分考虑募集资金与公司财务结构、资产规模、股本扩张、发展目标、管理能力、项目周期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关系,一些公司增发完毕就业绩大滑。因此,企业增发后的业绩变化情况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开展了很多,但对于业绩的变化及其原因的解释并不一致。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后的业绩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影响业绩变化的因素。本文首先从增发的理论入手,介绍了上市公司增发的基本问题。然后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接着,在介绍传统业绩衡量指标局限的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业绩衡量指标一经济增加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用经济增加值和经济增加值回报率两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增发前后业绩变化展开研究,最终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后业绩出现下滑。而后,通过对上市公司增发前后公司特征和增发特征的回归分析,找出了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最后,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增发融资的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如何提高增发融资效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不仅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瞿宝忠[9]2001年在《上海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功能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上海上市公司十多年来股权融资状况进行逐家统计的基础上 ,实证地分析了其中的明显特点和重要问题 ,并就如何完整地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黄秀连[10]2013年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SEO)方式选择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证监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股票再融资规模已由1998年的364.77亿元迅速上升到2011年的4842.48亿元,增加了12倍多。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上通过初次发行融资(即IPO)融得的资金总额为1034.32亿元,而通过股权再融资(即SEO)方式融得资金2093.22亿元。从1998年至2012年,A股市场上IPO融资总金额为21813.36亿元, SEO融资总金额达23291.3亿元,IPO占股权融资总额(IPO与SEO规模之和)的比48.36%,而SEO占股权融资的比为51.64%。由此可以看出,SEO的规模已经超过了IPO规模,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国外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主要是:配股再融资和增发再融资。不同的资本市场上对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有明显的差异。在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放弃了配股方式,转而使用增发新股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而在加拿大、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却仍然以配股为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究竟采用哪种股权再融资方式更好?虽然国外学者都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尚无定论。国内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较少,同样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因此,对还需要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经历了由“配股热”到“增发热”的一个转变过程。1998年以前只有配股一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因而我国上市公司只能用这一方式来进行股权再融资,证券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配股热”现象。1998-2003年间共有581家上市公司采用配股方式再融资,101家公司实施增发再融资,配股方式占股权再融资的85.19%。2001年《新股发行管理办法》推出了增发政策,上市公司便又纷纷地弃配转增,争相推出增发方案,于是市场又掀起“增发热”。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国家再融资政策密切相关,受政策干扰大,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非独立性。那么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股权再融资方式时,究竟是应该选择配股方式还是应该偏好增发方式?如何选择股权再融资方式才能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增加股东财富并使整个市场效率得到提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现有的公司股权再融资理论,更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决策,同时可以改进我国股权再融资制度上的不合理之处,为提高市场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现实背景而展开研究。一、主要内容本文以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为研究目标,首先进行了理论和现状分析。其次,对国外、国内有关配股和增发的公告效应及长期业绩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找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接着,本文还专门对中国股权再融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实证研究打下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收集了2006-2009年间224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其中,在长期研究中样本跨度为2005年-2012年,采用事件研究法,选择配股或者增发的第一个公告日为事件发生日(即t=0),对增发公告当日前后各10日,即(-10,10)的窗口期内的超常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进行计算和检验,认为配股方式下,有2.07%的超额收益率,增发方式下有1.57%的超额收益率。而根据显着性水平检验可以得出:中国上市公司的配股再融资的公告效应为正,而增发再融资的公告效应显着为正。对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分区间检验则表明:增发方式下(-10,-6)、(-5,-2)和(-1,0)叁个期间内有显着的正超额收益率,在增发实施后的区间内,超额收益率为正,但是不显着,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公告前存在明显的信息提前泄露情况。通过短期公告效应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上市公司增发或者配股后都有正的公告效应的结论,同时增发的超额收益率水平更高,显着性更强。进一步的,本文也对上述样本公司的长期绩效进行研究。本文定义上市公司配股或者增发前一年为T=-1年,增发当年为T=0年,研究T=(-1,3)的时间区间内的股权再融资后的公司绩效表现。分别从股东获利能力、公司发展力和盈利能力叁个方面选择了四个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的长期绩效进行描述,通过研究发现各项绩效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都呈下滑趋势,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在下滑,但增发相对配股而言下滑幅度较小。本文就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滑给出了解释。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叁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第一、完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制度,提高股权融资的门槛。第二、加强再融资后的事后监管。第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第四、拓宽再融资渠道。第五、大力培育投资者。二、本文的框架本文从叁个部分展开了研究。第一部分:对本文研究问题的界定以及理论和文献研究。具体的包括本文的第一至叁章。第一章:导论。首先,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股权再融资、增发和配股等有关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最后,说明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介绍和文献综述。首先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了有关股权再融资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再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类阐述,分别阐述其公告效应和长期绩效的研究结论,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增发和配股方式选择的态度。第叁章:我国股权再融资的现状介绍。首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梳理了我国股权再融资政策的发展历程,又对证监会公布的再融资数据进行整理,对股权再融资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第二部分:实证研究。包含文中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配股和增发两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短期公告效应和长期影响进行分析。其中,在本文的研究中,短期是指事件发生日的前后各10天的时间区间,即t=(-10,10)。长期是指事件发生的前一年到事件发生后叁年,即T=(-1,3)。第四章:股权再融资的公告效应实证分析。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2009年A股市场上成功实施增发或配股公司分别进行公告效应研究,研究增发或配股事件对其股价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并通过对二者进行对比得出短期研究的结论。第五章:股权再融资的长期绩效的实证分析。运用图表分析法,选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四个财务指标,对增发和配股的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分析其原因。第叁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即本文的第六章。第六章:结论及政策性建。归纳总结本文研究,得出最终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叁、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做了以下几点创新:第一,在选题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股权再融资方法的选择问题,在本文之前多数学者研究侧重于股权再融资的偏好和股权再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而很少有学者具体研究两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此,希望能丰富股权再融资的研究。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把股权再融资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结合起来分析。之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或是专注于短期的公告效应研究,或是侧重于长期的影响因素分析,而很有少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的,本文的研究方法尝试将两者做了有效结合,希望能更加全面的分析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第叁,比较全面的总结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并对其在中国的应用情况进行评述。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理论多而复杂,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但是其研究是基于特定的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在中国的经济背景下并不能完全照搬。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情况做了分析,也归纳了一些学者针对中国情况而修正的模型。当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文的研究也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长期的划分问题。本文以叁年为研究对象,应该属于中长期。也许延长研究期间至五年,甚至十年,则可能得出和本文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但是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晚,股权再融资实行时间较短,本文暂时没有数据支撑更长期的研究,只能期待后来者对此问题进一步研究。第二,本文样本公司区间选择为2006年-2009年,由于中间经历了金融危机,而长期绩效检验区间总跨度为2005年-2012年,各个样本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不同,难免会对实证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还有,尽管笔者尽量收集比较全面的数据,但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只有短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数据样本量太小,得出的实证结果可能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叁,我国股权再融资方式除了配股和增发新股之外,还有可转换债券方式。本文只研究了增发和配股两种方式的选择问题,而没有把叁种方式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了结论的适用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后续研究者也可以对此问题做出研究。

参考文献:

[1].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效果及改进对策研究[D]. 杨文峰. 中南大学. 2003

[2].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公共增发新股融资股东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D]. 鲁婉琼. 江西财经大学. 2012

[3].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再融资与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 张云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和绩效研究[D]. 章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5].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D]. 刘祥瑞. 吉林大学. 2006

[6].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昆. 湖南大学. 2004

[7].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研究[D]. 李晶.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8].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与企业业绩变化的研究[D]. 周昆莹. 江苏大学. 2008

[9]. 上海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功能的实证研究[J]. 瞿宝忠.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SEO)方式选择的实证研究[D]. 黄秀连.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效果及改进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