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酪蛋白启动子论文-徐乔璐

山羊酪蛋白启动子论文-徐乔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羊酪蛋白启动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羊白介素-1β,牛β酪蛋白增强子,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诱导

山羊酪蛋白启动子论文文献综述

徐乔璐[1](2017)在《山羊白介素-1β启动子及牛β酪蛋白增强子黄色葡萄球菌诱导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发的乳腺炎一直是抗乳腺炎机理研究中较为复杂且重要的部分。其在临床上多呈慢性、亚临床性、反复性发病,给奶山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抗乳腺炎的研究中,乳腺特异性细菌诱导系统致力于抗菌蛋白在乳腺中的病理可调控性,能够兼顾动物乳腺不同生理时期的对病原抵抗力特征状态。白介素-1β(Interlukin-1,IL-1β)作为乳腺炎早期大量表达的细胞因子之一,在S.aureus诱发乳腺炎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启动子可作为细菌诱导表达系统构建的重要候选。160 bp的牛β酪蛋白增强子(bovineβ-casin enhancer,BCE)含有响应催乳素和乳腺细胞外基质的应答元件,能够特异性增加外源基因在乳腺中的表达。因此,二者结构的有效组合和功能互补对构建细菌诱导乳腺特异性表达系统具有重大意义。本实验通过对山羊IL-1β启动子区域的多物种比对并结合相关文献的报道,初步预测出了两段近缘物种同源性较高的重要功能区域——远端增强区(-4161/-3653)和近端转录起始区(-651/+85)。并以高保真重迭延伸PCR的方法成功克隆出了山羊IL-1β4582bp的启动子区(包含部分CDS区)与688bp的第一内含子区。实验通过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以5’端选择性截短的方式初步探讨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下山羊IL-1β启动子不同区域在293T细胞、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和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叁种细胞中的活性以及BCE对356bp的远端增强区的增强作用的位置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包含潜在NF-κb结合位点的IL-1β远端增强区(-3911/-3555)对其他启动子片段具有非组织依赖的增强作用。实验通过将其下游依次插入近端启动子区(-560/+5)和第一内含子区(+801/+1489)能够有效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诱导,而缺失远端增强区或第一内含子区任一部分则不能响应该诱导作用。因此山羊IL-1β启动子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活性的实现可能是以上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BCE能够增强不同启动子在293T细胞和HC11细胞中的本底活性,但不同程度削弱了启动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灵敏性。将牛BCE插入IL-1β远端增强区和近端启动子之间,启动子的活性下降,说明其对IL-1β远端增强区增强作用具有阻断效应,反之插入IL-1β远端增强区上游,则能够与IL-1β远端增强区共同增强近端启动子的启动活性。通过以上实验成果,探究了山羊IL-1β启动子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响应模式以及BCE与对山羊IL-1β启动子诱导活性的影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IL-1β表达的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特异性表达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郑艳玲,唐爽,张涌[2](2007)在《山羊β-酪蛋白基因调控区的克隆及启动子活性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隆山羊β-酪蛋白基因的调控区并检测5′调控区的启动子活性,利用Long PCR技术对西农莎能奶山羊β-酪蛋白基因(CSN2)5′和3′调控区进行了克隆(5′调控区分两段进行克隆,3′调控区进行直接克隆)、测序,将克隆的5′调控区的两个片段通过共有的单一性酶切位点HindⅢ融合成一个长为6.7 kb的片段,用其替代表达载体pEGFP-C1上原来的启动子CMV,指导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瞬时表达。结果表明,克隆的GC 3.3、GC 4.3、GC 6.6 3个片段与GenBank中登录的山羊CSN2基因相应序列相比,同源性均为99%,其包含了TATA box、GC island、CAAT box、SAR、AP1、Oct-1、Sm、Glyco、Pu-1、CAC等复合元件和转录翻译调节因子的作用位点,并且5′调控区可以有效指导报告基因的表达,从而初步验证了所克隆的山羊CSN2基因5′调控区的有效性,表明克隆的调控区可用于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梁克明,朱婧,童德文,陈南春,陈苏民[3](2005)在《西农萨能奶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发表的β-酪蛋白基因全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腺组织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长链PCR扩增β-酪蛋白基因组基因5'侧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入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克隆得到西农萨能奶山羊β-酪蛋白基因-4359至+2106共6465bp序列。该序列保留β-酪蛋白第一内含子、第一外显子和第二外显子及其信号肽部分。将该序列与已公布的其他山羊β-酪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其同源性为96%~98%。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包含有TATA启动子序列和HOXF、Oct-1、AP1、CEBP、STAT、NFKB、GR、ER、PR和ETS等转录因子识别位点。将此6465bp片段插入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构建重组质粒pGL3/B65,瞬时转染萨能奶山羊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48h后检测显示,该假设的启动子区确有启动子功能,对泌乳激素发生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构建有效的乳腺生物反应器载体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05年04期)

徐青,扈荣良,张守峰,梁冠生[4](2003)在《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指导的通用表达载体及乳腺暂时表达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外源蛋白在动物乳腺中的特异性高效表达 ,利用山羊 β-酪蛋白 5′端 1.132 kb的侧翼调控序列、牛生长激素基因 poly A ( BGHPA)序列、基质结合区 ( 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和多克隆位点 ( MCS) ,构建了乳腺组织定位通用表达载体 p MRPA,鉴定正确后 ,将 2 .1kb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tissue- type plasm inogen activator,t PA) c DNA克隆到 p MRPA多克隆位点 ,获得重组表达载体 p MRPA- t PA。在不同的泌乳时间 ,使用不同的包裹剂 ,采用不同的剂量 ,将 p MRPA- t PA注入泌乳期山羊乳腺组织进行暂时表达。结果显示 ,所构建的乳腺组织特异性通用表达载体能够有效地指导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通过乳腺暂时表达试验进一步发现 ,泌乳稳定期表达效果最好 ,t PA表达水平在 2 .0 2 0~ 6 .95 9mg/ L ;表达量随 DNA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使用普通包裹剂和裸质粒相比 ,普通包裹剂对表达效果无明显影响。本试验对乳腺暂时表达系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为通过乳腺暂时表达系统改良乳汁蛋白组成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徐青[5](2003)在《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指导的通用表达载体及乳腺暂时表达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了长1132bp的山羊β-酪蛋白(β-casein)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调控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利用山羊β-酪蛋白5′端调控序列、牛生长激素基因polyA(bGHPA)序列、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和多克隆位点(MCS)构建了乳腺组织定位表达载体pMRPA。并在pMRPA中分别引入自行合成的接头,对载体pMRPA进行了优化改造。将人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DNA重组到pMRPA多克隆位点,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MRPA-tPA。在不同的泌乳时间、使用不同的包裹剂、采用不同的剂量分别将pMRPA-tPA注入泌乳期山羊乳腺组织进行暂时表达。结果显示,所构建的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能够有效地指导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通过乳腺暂时表达研究进一步发现,泌乳稳定期表达效果最好,tPA表达水平在2.0mg/L~6.9m/L之间,表达时间持续一周;表达量随DNA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使用普通包裹剂和裸质粒相比,普通包裹剂对表达效果无明显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为主要调控序列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和处于泌乳稳定期的山羊乳腺组成的乳腺暂时表达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乳腺组织表达载体进行快速鉴定并可以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用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期刊2003-05-01)

黄赞,颜景斌,黄缨,孙琼,肖艳萍[6](2002)在《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指导的转基因小鼠乳汁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Ⅸ》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应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IX(humanclottingfactorIX ,hFIX)的可行性 ,构建了包括山羊 β 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 1、内含子 1、外显子 2共约 6 .7kb片段以及hFIX全长cDNA序列和部分经改造的内含子 1的乳腺表达载体 ,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 12个原代转基因小鼠 (9♀ ,3♂ ) ,整合率为 11.2 %。经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 8只转基因母鼠乳汁中有hFIX的表达并拥有很高的凝血活性 ,其中一只的表达量高达5 2 .9mg/L ,其凝血活性亦高达 2 79.2 %。FISH实验表明不同的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整合于小鼠的不同染色体上。结果证明所构建的山羊 β 酪蛋白基因启动子乳腺表达载体能有效指导hFIX基因在小鼠乳腺中高效表达 ,并能保持hFIX的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曹新,曾溢滔[7](2001)在《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指导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本所构建的pcDNA3.1- β6 .7hALBm表达载体行尾静脉注射直接转染哺乳期母鼠的活体组织。通过RT-PCR检测hALBm基因在小鼠几种组织中的表达来研究该构建体的组织特异性。结果 :构建体在受试鼠组织中的表达显示了较好的乳腺组织特异性。说明构建具有较长 5′端上游乳蛋白调控区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对组织特异性表达是必需的。(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01年06期)

山羊酪蛋白启动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克隆山羊β-酪蛋白基因的调控区并检测5′调控区的启动子活性,利用Long PCR技术对西农莎能奶山羊β-酪蛋白基因(CSN2)5′和3′调控区进行了克隆(5′调控区分两段进行克隆,3′调控区进行直接克隆)、测序,将克隆的5′调控区的两个片段通过共有的单一性酶切位点HindⅢ融合成一个长为6.7 kb的片段,用其替代表达载体pEGFP-C1上原来的启动子CMV,指导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瞬时表达。结果表明,克隆的GC 3.3、GC 4.3、GC 6.6 3个片段与GenBank中登录的山羊CSN2基因相应序列相比,同源性均为99%,其包含了TATA box、GC island、CAAT box、SAR、AP1、Oct-1、Sm、Glyco、Pu-1、CAC等复合元件和转录翻译调节因子的作用位点,并且5′调控区可以有效指导报告基因的表达,从而初步验证了所克隆的山羊CSN2基因5′调控区的有效性,表明克隆的调控区可用于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羊酪蛋白启动子论文参考文献

[1].徐乔璐.山羊白介素-1β启动子及牛β酪蛋白增强子黄色葡萄球菌诱导活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2].郑艳玲,唐爽,张涌.山羊β-酪蛋白基因调控区的克隆及启动子活性的检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梁克明,朱婧,童德文,陈南春,陈苏民.西农萨能奶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活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05

[4].徐青,扈荣良,张守峰,梁冠生.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指导的通用表达载体及乳腺暂时表达系统[J].中国兽医学报.2003

[5].徐青.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指导的通用表达载体及乳腺暂时表达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3

[6].黄赞,颜景斌,黄缨,孙琼,肖艳萍.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指导的转基因小鼠乳汁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Ⅸ[J].遗传学报.2002

[7].曹新,曾溢滔.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指导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J].遗传.2001

标签:;  ;  ;  ;  

山羊酪蛋白启动子论文-徐乔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