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1]2003年在《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一个产业组织学的角度》文中研究指明一、选题意义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证券业开始萌芽,进入 90年代中后期迅猛发展并壮大。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证券业作为一个产业,目前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证券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对证券业进行系统深入的行业研究很有必要,这对于准确把握证券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对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证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证券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发展速度、规模水平、券商间实力对比等表层方面,缺乏恰当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工具),往往难以深入、系统性差、理论性弱。事实上,产业组织学正是进行产业研究的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工具。产业组织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厂商间的相互关系,核心内容是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及市场绩效叁者间的关系。经过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学科已经日臻成熟,成为最重要的应用经济学科之一。本文对我国证券业的研究即以现代产业组织学为理论基础,利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对我国证券业的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行业壁垒等四个方面)及其与市场绩效的内在联系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系统分析。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作为基本框架贯穿始终,基本研究思路是从理论一般到产业具体,从理论分析到实证检验。首先从产业组织学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角度对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的现状、成因及其对券商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从实证的<WP=3>角度,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证券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计量模型检验,进一步验证前面的理论分析。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逻辑演绎为主,从一般到具体,力求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叁、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本文可分为叁个部分(叁章)。第一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着重阐述了产业组织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该章共分为叁节,第一节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该理论的研究范式和主要逻辑结构。第二节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范畴——市场结构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结构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市场结构的计量和市场结构的分类叁方面。第叁节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范畴——绩效,区分了市场绩效和厂商绩效、绩效与效率,并对绩效的计量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第一章产业组织一般理论的运用和具体化。该章对市场结构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行业壁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具体分析。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重要的因素,第一节对其作了详细分析。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第一节首先利用两种方法对我国证券业的集中度进行了测算,然后分析了我国证券业集中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及演变趋势。指出由于各种管制的存在,我国证券业的集中度偏低,影响了市场绩效的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券商的分化重组,今后的市场集中度必然会大幅度提高。第二节主要分析我国证券业规模经济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及其对券商绩效的影响,指出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我国证券业的规模经济还不明显。第叁节分析了我国证券业产品差别化的类别、特点和成因,指出由于市场发展阶段和创新不足的制约,目前我国证券业务单一,结构雷同,产品差异化程度很低,<WP=4>并进一步讨论了证券业务差别化的实现途径。第四节分析了我国证券业市场壁垒的分类、表现形式及其对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影响,指出我国证券业目前管制过多、进入壁垒过高,导致高额垄断利润,对市场绩效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第叁章对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券商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对第二章理论分析的实证检验。共分为叁节。第一节首先对我国证券业的市场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我国证券业存在垄断超额利润,市场绩效低下。第二节对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相关的理论与文献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两种对立的理论假说及其实证检验结果。第叁节在计量检验这两种假说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我国证券业中两者的关系符合修正的有效结构假说,股市走势是决定券商绩效的主要外部因素,券商经营效率是影响券商绩效的主要内部因素,而市场集中度与券商业绩之间无显着的统计相关关系。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呼吁进一步放松行业管制,促进竞争,推动证券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四、本文的贡献之处1.就选题和研究角度而言,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该证券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发展速度、规模水平、券商间实力对比等表层方面,缺乏理论指导。本文是国内较早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系统地?
张芳[2]2011年在《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迅速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而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中介,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行业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影响着银行业的绩效、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创新的程度。因此,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对实现银行业的有效竞争,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判断标准,通过实证分析,计算了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并分析了银行的绩效及其研究方法,计算了商业银行的收益率、纯技术效率值、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配置效率值和综合效率值;同时采用经济计量的研究方法,选取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14家商业银行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采用时间序列与横截面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经济计量相关估计方法,对1999-2008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和市场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另外,结合了DEA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深入分析;当然,本文的政策建议部分侧重于规范分析方法,提出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提高绩效的政府产业组织政策。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介绍了关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和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叁个阶段历程,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主要地位,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通过数据计算CR4和HHI指数,发现中国银行业市场近年来的集中度依然较高,垄断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仍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控制着整个市场。但从动态发展来看,在市场化进程中新生成的商业银行对这种高度集中的格局产生了一些冲击,使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有所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开始由极高寡占型转变为高集中寡占型,从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当集中。还分析了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发现我国银行业产品差别化较小。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性,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表现为整体规模经济,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规模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状态差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析了商业银行进入与退出壁垒,并认为政策法律性壁垒是中国银行业主要的进入壁垒。另外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的原因表现为:行政垄断因素、产权制度因素、银行属性因素和政府发展因素,而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独特的行政垄断。二是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国外通常采用的绩效指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水平仍然偏低,但从动态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水平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水平出现明显的分化。其次,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商业银行1999-2008年的综合效率以及具体的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变化,发现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逐步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整体上明显优于国有商业银行。再次,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低下的原因,主要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规模不经济、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外部环境因素。叁是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采用时间序列与横截面相结合的方法,抽取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即资产收益率(ROA)、资本收益率(ROE)、DEA效率值(EF)为被解释变量,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GDP增长率、资本与资产比值等为解释变量,采用经济计量相关估计方法,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市场集中度与绩效有负相关关系,即市场集中度越小,绩效会越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银行绩效正相关,资本资产比率与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与资本收益率负相关。四是提出发挥市场结构对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政府的四方面政策:放松政府规制,降低进退壁垒;扶持发展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规模经营;完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改进管理水平;完善规制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整体行业绩效。同以往的文献相比较,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一是指标新,运用DEA方法测度效率值对银行绩效进行评价时,需要事先确定合理的投入和产出变量,这是正确评价银行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银行的产出变量的定义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务的特点,将银行的产出变量定义为贷款额、利润额和存款额。在计算银行综合效率时必须知道投入的价格,本文选取银行营业费用指标作为劳动力价格,即总劳动报酬支出;选取各年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二是变量新,对银行绩效的测度,一般采用利润率指标,包括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并在回归中以此作为因变量,本文又增加运用DEA方法测算的、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效率值也作为因变量,以全面考察银行的经营绩效,并以市场份额、行业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为自变量,并选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资本对资产的比率为控制变量,采用计量经济相关估计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和市场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叁是观点新。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回归分析,发现银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与银行效率显着负相关,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的效率越低,希望结论能为提高银行业绩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论文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期望本文能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银行业的理论体系,拓宽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理论的研究领域,并为我国银行业改革和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姚秦, 向镭[3]2002年在《我国证券业的市场壁垒与市场绩效》文中提出市场壁垒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产业组织学的一般理论,分析了对我国证券业市场壁垒的分类、表现形式及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指出我国证券业目前的进入壁垒过高,对市场绩效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一个产业组织学的角度[D]. 姚秦.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D]. 张芳.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3]. 我国证券业的市场壁垒与市场绩效[J]. 姚秦, 向镭. 南方金融.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