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肝炎病毒论文_张中波,陈建廷

导读:本文包含了鸭肝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肝炎,病毒,瘟病,步法,细胞,病毒性肝炎,可溶性。

鸭肝炎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张中波,陈建廷[1](2019)在《一例种鸭感染鸭肝炎病毒的诊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潍坊某种鸭场,樱桃谷种鸭约20000只,43周开始各栋舍陆续出现产蛋下降,每日降幅2%,30d内产蛋产蛋率由90%下降到40%,临床死淘增加,每日3‰左右,发病鸭舍内出现种鸭出现换羽现象,剖检死亡鸭,观察各组织变化并结合实验室诊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最终确诊为鸭病毒型肝炎1型病毒感染,并伴随着巴氏杆菌感染,现将诊断结果汇报如下。(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周珊,汪铭书,程安春,赵新新,贾仁勇[2](2018)在《1型鸭肝炎病毒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自噬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1型鸭肝炎病毒(DHAV-1)属于小RNA病毒科禽肝病毒属,DHAV-1能否激活感染细胞自噬途径从而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发生自噬的研究资料较为缺乏~([1-4]),此项工作有利于解析DHAV-1感染细胞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DHAV-1感染原代DEF,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与结构。将pE GFP-LC3转染至DEF,再(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1)

李娴妍,李明朔,韩跃松,陈义旺,童艳梅[3](2018)在《Ⅰ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鉴别诊断Ⅰ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DHV),根据NCBI中发表的DHV毒株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针对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疾病快速诊断中心保存的DHV-Ⅰ型和DHV-Ⅲ型毒株进行了RT-PCR双重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同时对两种血清型的DHV分别扩增出440 bp和642 bp的特异性条带,灵敏性可以达到18.7×10-1ng/μL;利用该方法对鸭瘟病毒、小鹅瘟病毒、鸭圆环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新型鸭肝炎病毒进行扩增,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所建立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可用于DHV-Ⅰ型和DHV-Ⅲ型的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4期)

张伟,白景英,杜红旭,熊文,明珂[4](2018)在《中药复方芩藿饮对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30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试验组分别为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病毒组、空白组。6日龄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雏鸭腿部肌肉注射DHAV-1人工染毒造模;雏鸭感染病毒1h后,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按照高剂量(0.6mL·只~(-1))、中剂量(0.4mL·只~(-1))、低剂量(0.2mL·只~(-1))添加芩藿饮于饮水中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d;病毒组和空白组饮水中不给予任何药物。在给药治疗的第4、8、48小时采集病料测定相关指标。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观察肝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分析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AST、ALT、TP、ALB、GLO)和细胞因子(IL-2、IL-6、IL-8、IFN-β)含量;评价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芩藿饮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病死率;与病毒组相比,芩藿饮能够显着降低感染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P<0.05);修复DHAV-1对肝造成的损伤;降低感染雏鸭血清中AST、ALT含量,增加TP、ALB、GLO含量;促进机体IL-2、IL-6、IL-8、IFN-β细胞因子的分泌。高剂量芩藿饮对实验感染性鸭肝炎病毒雏鸭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丽晶,赵丽丽,刘海燕,王怡平,陈洪岩[5](2018)在《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一步法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Ⅰ型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Ⅰ,DHV-Ⅰ)和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DHV-Ⅰ和DPV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DHV-Ⅰ和DPV片段,大小分别为399 bp和232 bp。据此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将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同时扩增出DHV-Ⅰ和DPV目的条带,而对其他常见的水禽病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能检出5.3 pgⅠ型鸭肝炎病毒和2.7 pg鸭瘟病毒的RNA或DNA。采用该方法对在江苏省徐州地区所采集的166份鸭肛拭子进行检测,DHV-Ⅰ阳性率为1.2%;DPV阳性率为26%。同时,利用该方法对建立的DHV-Ⅰ和DPV雏鸭感染模型的肝组织和肝组织接种的鸭胚尿囊液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与常规PCR和RT-PCR检测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二重RT-PCR方法可以用于DHV-Ⅰ和DPV快速准确的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赵丽丽,刘海燕,徐丽晶,王怡平,陆涛峰[6](2017)在《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一步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建立快速检测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PCR方法。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来自我国不同省份的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的基因序列,找出其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在一个PCR反应管中进行PCR反应,并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该方法敏感性高,最低能检出5.3pg Ⅰ型鸭肝炎病毒和2.7pg鸭瘟病毒的RNA或DNA模板。其特异性强,对番鸭细小病毒(MDPV),鹅细小病毒(GPV),新城疫病毒(NDV)和流感病毒(AIV),鸭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鸭坦布苏病毒(DTMUV),禽呼肠弧病毒(ARV)8种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江苏徐州采集的100份样品,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2%和26%。结论建立了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一步法PCR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9-26)

张阿娥[7](2017)在《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雏番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雏番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采用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VFY株)感染雏番鸭,观察感染雏番鸭的临床症状及其死亡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雏鸭24 h时开始死亡,死亡高峰期为48~72 h,死亡率60%;发病雏番鸭短时间内停止运动,蹲伏并半闭眼,打盹,死前抽搐,双脚做划水样,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感染雏番鸭肝、肾、脾、胰、脑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肾小管变性及异嗜性白细胞浸润,坏死性脾炎,胰脏局灶性坏死及异嗜性粒细胞浸润和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本文来源于《福建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05期)

刘柏含[8](2017)在《表达鸭肝炎病毒VP0蛋白重组鸭瘟病毒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发病的烈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短、死亡率高,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之一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al enteritis,DVE)别名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引起禽类致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点是消化器官受损和实质器官的退行性病变。此病于1957年在我国初次爆发,随后全国大范围的流行对养鸭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pET30a载体,针对DHAV-1 VP0基因进行设计引物并对VP0基因进行扩增,成功构建pET30a-VP0载体并进行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兔,3次免疫后采血进行免疫效价的测定,成功制备VP0蛋白兔多抗血清。运用实验室成功构建的转染粘粒拯救鸭瘟病毒系统,选用实验室保存的pCAGGS-VP0经过BP反应构建成为pDONR-PCA-VP0,再经过LR反应把PCA-VP0表达盒重组到粘粒2上命名为2-UL41-VP0,2-UL41-VP0代替2粘粒拯救表达VP0蛋白的重组病毒rDEV-VP0。rDEV-VP0在CEF上进行转染细胞经过培养传代后提取病毒DNA进行PCR鉴定,成功构建重组病毒。选取60羽雏鸭分组进行动物免疫效果评价试验,分为rDEV-VP0免疫2组,DEV攻毒对照组,DHAV攻毒对照组,C-KCE免疫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免疫四天进行DEV和DHAV强毒的攻击。结果表明rDEV-VP0免疫雏鸭4天后可对CSC DEV的攻击可以达到完全的免疫保护,对DHV 161/79的攻击可提供70%的免疫保护。(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7-06-08)

唐晓思[9](2017)在《1型鸭肝炎病毒2C蛋白亚细胞定位及NTP酶活功能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鸭甲型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A virus 1,DHAV-1)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成员,主要感染4周龄以下的雏鸭,对养殖业危害极大。2C蛋白位于DHAV-1编码的多聚蛋白的P2区,其它小RNA病毒的研究表明,2C蛋白是一种非结构蛋白且在病毒复制复合体的形成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未见对DHAV-1 2C蛋白特性及功能研究的报道。本文在对DHAV-1 2C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的基础上,制备出2C蛋白多克隆抗体,检测了 DHAV-12C在鸭胚成纤维(DEF)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同时对2C的NTP酶活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关键位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DHAV-12C蛋白的表达、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亚细胞定位检测将正确扩增的2C片段连入pET32a上,成功构建了 pET32a-2C原核表达载体,将pET32a-2C转入大肠杆菌Rossta(DE3)中,IPTG诱导后2C以不溶性性包涵体的形式表达,Western blot鉴定后可被组氨酸标签抗体识别,大小约为50kDa,纯化2C蛋白,免疫鼠获得了 2C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将2C片段连入pEGFP-C2中,转染DEF细胞,观察2C蛋白单独表达时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转染后24h的2C蛋白在核质均有分布。将DHAV-1感染DEF,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增殖过程中2C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后4h以前2C蛋白分布在胞浆,6h后开始入核,20h后全部入核,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再出核;进一步对2C在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中的亚细胞定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HAV-1感染DEF 4h后2C蛋白可分布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DHAV-12C蛋白的NTP酶活性及酶活性关键位点的研究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片段加在2C序列的N'端后连入pET28a并转入大肠杆菌Rossta(DE3),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了可溶性的2C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表明,2C重组融合蛋白可被组氨酸抗体识别,重组融合蛋白的大小为75kDa。纯化2C重组融合蛋白,用磷酸检测试剂盒可检测到原核表达的可溶性2C重组融合蛋白具有NTP酶活,其dNTP酶水解效率比NTP酶水解效率高,具体水解情况为:dATP>dGTP>dCTP>dTIP>AIP>GTP>UIP>CTP。对其AIP酶活的反应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活性受Mg2+、Mn2+、和Ca2+等常见金属离子的影响且Mg2+>Mn2+>Ca2+>Zn2+,盐离子浓度和pH值也影响ATPase活性,最佳反应条件为Mg2+是2.5mM、NaCl浓度为25mM和pH为8。盐酸胍可抑制ATPase活性,1mM时ATPase活性显着下降,50mM时ATPase酶活完全丧失。为了确定2C的NTP酶活性的关键位点,对生物信息学预测的2C中NTP酶活的关键位点第151位甘氨酸“G”和第152位赖氨酸“K”进行突变,然后检测突变后2C的ATPase活性,结果单独突变赖氨酸和同时突变甘氨酸和赖氨酸均会使酶活性显着降低,但只突变甘氨酸会使酶活性增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孙伟[10](2017)在《甲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鸭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A,DHAV)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我国乃至世界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有叁个血清型,Ⅰ型、Ⅱ型和Ⅲ型。2008年,基于VP1、VP0、VP3基因序列及3D基因的部分序列将DHV-Ⅰ分A、B、C叁个基因型,分别对应血清Ⅰ型、台湾新型和韩国新型。小RNA病毒科研究小组建议在小RNA病毒科中增设禽肝炎病毒属鸭甲型肝炎病毒种,并将血清型DHV-Ⅰ的3个基因型归属其中。本文将延用2008年后的分类,将引起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禽肝炎病毒属鸭甲型肝炎病毒种,称之为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鸭甲型肝炎病毒又被分为叁个基因型即A、B、C叁个基因型。根据GenBank中DHA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了目的片段大小为699bp的特异性引物,用RT-PCR检测方法对实验室收集的疑似鸭甲病毒性肝炎病例的病料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病料中含有DHAV-A,再通过鸭胚终点方法纯化分离得到8株病毒。为获得全基因组,设计了9对特异性引物,然后将获得的目的基因送测序,用DNASTRA中的Seqman拼接,得到8株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这8个毒株与DHAV-A的同源性为93.1%-99.6%,与台湾变异株和韩国变异株之间的同源性在71.4%-72.2%,确定8株毒均为DHAV-A。基于基因进化分析,又分析了6个分离毒株对雏鸭的致病性。感染雏鸭后72h每组放血处死3只,并采集心、肝、脾、肺、肾、肠、胰腺、脑等器官组织,采用鸭胚滴定法进行病毒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组织中均有病毒存在,其中在肝脏中的含量最高,在免疫器官中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并确定鸭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为肝脏>脾脏>法氏囊>肠>心脏>脑>胰腺。实验结果还显示各毒株的致病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毒株DHAV-15-2、DHAV-4和DHAV-40实验组的病毒滴定明显高于其他3组。得到结论证明本研究分离纯化了8株DHAV-A,并完成了全基因组的测序,证实了不同的DHAV-A对雏鸭有不同的致病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4-28)

鸭肝炎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引言1型鸭肝炎病毒(DHAV-1)属于小RNA病毒科禽肝病毒属,DHAV-1能否激活感染细胞自噬途径从而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发生自噬的研究资料较为缺乏~([1-4]),此项工作有利于解析DHAV-1感染细胞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DHAV-1感染原代DEF,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与结构。将pE GFP-LC3转染至DEF,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鸭肝炎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中波,陈建廷.一例种鸭感染鸭肝炎病毒的诊治体会[J].今日畜牧兽医.2019

[2].周珊,汪铭书,程安春,赵新新,贾仁勇.1型鸭肝炎病毒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自噬的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3].李娴妍,李明朔,韩跃松,陈义旺,童艳梅.Ⅰ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4].张伟,白景英,杜红旭,熊文,明珂.中药复方芩藿饮对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8

[5].徐丽晶,赵丽丽,刘海燕,王怡平,陈洪岩.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一步法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18

[6].赵丽丽,刘海燕,徐丽晶,王怡平,陆涛峰.Ⅰ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一步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C].第十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2017

[7].张阿娥.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雏番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J].福建畜牧兽医.2017

[8].刘柏含.表达鸭肝炎病毒VP0蛋白重组鸭瘟病毒的构建[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

[9].唐晓思.1型鸭肝炎病毒2C蛋白亚细胞定位及NTP酶活功能检测[D].四川农业大学.2017

[10].孙伟.甲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鸭肝炎病毒基因组cDNA 3′RACE...RT-PCR敏感性检测新型鸭肝炎病毒) 3株鸭肝炎病毒Ⅰ型结构基因VP1...2) 抗Ⅰ型鸭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韩国型鸭肝炎病毒FJOl株电镜观察3 与皮下接种鸭肝炎病毒 A66 弱毒...

标签:;  ;  ;  ;  ;  ;  ;  

鸭肝炎病毒论文_张中波,陈建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