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构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田,剩余,扶余,无人机,断层,成因,梅花。
微型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黄帅堂,吴国栋[1](2019)在《基于微型无人机摄影技术的微构造信息提取研究——以博-阿断裂乌苏通沟东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型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了博-阿断裂在乌苏通沟东岸的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解译DEM数据,并结合野外调查工作,明确了断裂在乌苏通沟东岸冲洪积扇上19.3~31.1m的水平位错。分析获取的陡坎剖面,且对比陡坎两侧地貌的剥蚀程度,认为陡坎形成后受到后期水流的侵蚀,部分陡坎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断裂的实际垂直位错在0.7m左右。通过实例展示了无人机摄影技术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巨大潜力以及在微构造信息提取中的独特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徐文杰[2](2016)在《扶余油田中38区块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扶余油田已处于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研究该区剩余油的分布已成为重点。通过对扶余油田中38区块微型构造的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发育的微型构造包括微背斜、微向斜、微鼻状、微凹槽、微断鼻和微断凹6种类型,同时结合动态资料分析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为一下勘探与开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17期)
郭亮,林家新,张庆茂[3](2015)在《飞秒激光制备不锈钢表面微型构造及其摩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波长为1 030nm的飞秒激光在0Cr18Ni9不锈钢表面上制备出规则的微型构造,采用HT-500高温摩擦磨损机对其进行干摩擦实验研究,利用彩色3D激光扫描显微镜与SEM观察微孔表面形貌以及测量其深度。研究结果表明,飞秒激光能够制备出质量较好的微孔,在同等条件下的干摩擦磨损实验中,微型构造的材料表面比未加工的材料摩擦系数要小。在载荷为5N,滑动速度为0.075 0,0.018 7m/s条件下,面积比率约为10%的微型构造表面摩擦系数比未处理表面摩擦系数减小15.8%、40.4%。在载荷为9N,滑动速度为0.075 0,0.018 7m/s条件下,面积比率约为10%的微型构造表面摩擦系数比未处理表面摩擦系数减小19.3%与24.7%。不同尺寸微型构造表面摩擦磨损研究发现,微孔直径为60μm的表面摩擦系数要比直径为28μm的表面要低,当载荷分别为5N和9N时,面积比率约为10%和20%的微型构造表面摩擦系数最低,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5年06期)
杨柏[4](2013)在《A油田微型构造模式及其开发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油田B断块阜一、阜二段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微型构造的类型、特征和组合模式,分析微型构造的成因和微型构造与油井生产的关系。经研究发现:B断块发育小断鼻、小构造阶地、小挠曲等类型微型构造;微型构造的配置模式有顶底双凸型、顶凸底平型、顶底双斜面型;多数微型构造具有继承性,在平面上有对称分布特征;构造作用的持续性以及古地形起伏变化,导致微型构造具有继承性;微型构造的形成受断层作用、沉积下切作用、差异压实作用、沉积古地形的影响;具有顶底双凸型、顶凸底平型配置模式微型构造的油井累计油水比大,含水率低,生产情况好。(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3年03期)
杨春红,王文升,张海锋,刘京军,韩红[5](2012)在《下二门油田微型构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下二门油田油层自身的变化而开展构造、微构造特征综合研究,从地质角度对微构造情况进行精细描述,寻找出构造、微构造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分析得出:微型构造对油水运动有明显影响,由于地层倾角和重力作用,正向微型构造区剩余油饱和度高,负向微型构造区剩余油饱和度低。(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周伟[6](2011)在《胜坨油田坨123断块沙四段微型构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胜坨油田坨123断块沙四段油层微型构造图的编制和研究,将油层顶、底面微型构造归为6种配置模式。提出在生产动态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处于双凸型和以顶凸为主的单凸型正向微型构造有利于剩余油富集;而处于双凹和单凹型负向微型构造不利于剩余油富集。宏观构造背景对油层微型构造类型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1年08期)
张振[7](2011)在《微型桩的构造及施工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桩是一种采用压浆成桩的灌注施工技术,在边坡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微型桩的定义、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T76L迈式微型桩的施工参数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技术要点对微型桩的施工工艺以及防侵蚀措施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以期给从事微型桩施工的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微型桩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而国内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相关的技术和结构。从目前微型桩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微型桩的应(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1年07期)
黄龙威[8](2011)在《极复杂断块油田微型构造研究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胡庆油田构造复杂、断块破碎的地质特点,运用构造整体解释与精细研究相结合方法,采用地震层位精细标定、高分辨率叁维地震人机联作精细构造解释等技术,落实了整体构造格局及断层在空间上的展布状况,摸索出了微构造油藏的成藏规律和勘探方法,发现了一批与小断层有关的微型构造油藏,对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滚动增储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1年02期)
罗昌宏,张亮贞[9](2011)在《微型抗滑桩在单斜构造滑坡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沪蓉西高速公路K54+890~K54+935右侧边坡岩层为单斜构造,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形成顺向坡,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黏土、碎石土下伏强~弱风化炭质板岩,稳定性较差,形成长30m、高42m的滑坡。通过该路段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结合抗滑桩的抗滑机理,提出采用微型抗滑桩对该路段滑坡进行综合治理。在现场布置了位移监测设施,对微型抗滑桩应用效果进行了监测。监测表明:处置后的滑坡3个月趋于基本稳定,4个月处于稳定状态。因此,采用微型抗滑桩是处置顺层滑坡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1年04期)
葛思虎[10](2010)在《微型桩构造与施工工艺技术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桩施工技术是一种应用压浆成桩的灌注技术,在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分析微型桩的特点基础上,对于微型桩的施工工艺及侵蚀防护进行重点分析,特别对于微型桩注浆参数的选择给出施工相关建议,以期为市政工程建设奠定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0年14期)
微型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扶余油田已处于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研究该区剩余油的分布已成为重点。通过对扶余油田中38区块微型构造的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发育的微型构造包括微背斜、微向斜、微鼻状、微凹槽、微断鼻和微断凹6种类型,同时结合动态资料分析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为一下勘探与开发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1].马建,黄帅堂,吴国栋.基于微型无人机摄影技术的微构造信息提取研究——以博-阿断裂乌苏通沟东岸为例[J].中国地震.2019
[2].徐文杰.扶余油田中38区块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影响[J].化工管理.2016
[3].郭亮,林家新,张庆茂.飞秒激光制备不锈钢表面微型构造及其摩擦性能研究[J].应用激光.2015
[4].杨柏.A油田微型构造模式及其开发特征[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
[5].杨春红,王文升,张海锋,刘京军,韩红.下二门油田微型构造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
[6].周伟.胜坨油田坨123断块沙四段微型构造研究[J].内江科技.2011
[7].张振.微型桩的构造及施工工艺[J].中华建设.2011
[8].黄龙威.极复杂断块油田微型构造研究方法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1
[9].罗昌宏,张亮贞.微型抗滑桩在单斜构造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
[10].葛思虎.微型桩构造与施工工艺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