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频超声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频,超声波,超声,效应,骨关节炎,乙胺,创面。
低频超声波论文文献综述
吕豪,韩清华,吕为乔,万丽娜[1](2018)在《果蔬微波干燥与低频超声波协同干燥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微波干燥及与多种干燥方式协同作用的干燥原理与不足,低频超声波干燥方式具有干燥温度低、干燥效率高、干制品品质高等优点,低频超声波协同其他干燥方式可用于果蔬的干燥。阐述了微波-低频超声波组合干燥存在能量利用率低、物料品质难以控制等问题,将是今后果蔬微波干燥的研究热点。(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11期)
覃福洪[2](2017)在《低频超声波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氯芬酸钠是常见的镇痛抗炎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病等常见病的急性发作或是持续性疼痛。传统的口服、注射给药方式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和毒副作用,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有效而安全的给药方法。超声波促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皮给药方式,具有无创、不破坏药性、安全有效等优势,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超声波作用能打乱角质细胞内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增加皮肤的通透性,增大药物的透过率。目前,有关低频超声促渗的研究大多是体外经皮渗透的实验,而超声经皮给药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尤其是从数值上考察超声波频率与促渗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更少。为了丰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基于超声波促渗的原理,着重考察了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超声波作用产生的空化气泡的动力学,探讨了超声波频率与空化泡运动的关系,并借助MATLAB对运动方程进行了求解和对运动状态进行了仿真。2.对不同超声频率作用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探讨超声波频率对超声促渗效果的影响,验证了低频超声波对药物的促渗效果更好。3.基于以上理论研究,设计了低频超声促进双氯芬酸钠体外经皮渗透的实验。应用改进Franz扩散池,以离体SD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低频超声波为促渗手段,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研究了超声波参数对双氯芬酸钠的促渗效果影响。实验结果得出,低频超声波能明显促进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且在1-5 min内,随着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经皮渗透量会逐渐增加。低频超声波能明显促进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且当耦合介质为生理盐水,作用时间为5 min时,5 h内双氯芬酸钠的累积渗透量是被动扩散的3.02倍。4.比较了同等条件下连续型和脉冲型超声波对双氯芬酸钠经皮渗透的效果差异,实验得出两种给药方式的促渗效果并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考虑皮肤损伤的风险,建议以后使用脉冲型超声波给药模式。(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2)
王雷[3](2017)在《低频超声波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低频超声波辐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治疗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超声波治疗组15只,常规治疗组15只,空白对照组15只,通过对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建模成功并稳定3周后,构建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超声波治疗组予以生理盐水换药后低频超声波辐照15分钟,每日一次,常规治疗组予以每日生理盐水换药一次,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分别于创面造模当天(第1天)、7天、14天、21天观察创面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创面组织行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及新生血管生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相对表达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正常大鼠体型肥硕,毛发光泽,夜间活动频繁,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糖尿病大鼠精神萎靡,夜间活动减少,呈现典型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叁多一少”征象。2.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愈合率:超声波治疗组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率优于其他两组,创面炎症逐渐消退,肉芽组织生长较快,创面逐渐缩小;常规治疗组创面炎症消退缓慢,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创面愈合缓慢;空白对照组创面感染,可见坏死组织,创面愈合甚慢。超声波治疗组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显示:超声波治疗组新生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纤维合成情况优于其他两组,且炎性细胞消退速度快于其他两组。炎症消退快于其他两组。4.Real-Time PCR检测显示:TGF-β1:第1天时各组创面组织中TGF-β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时各组相对表达量较前升高,超声波治疗组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时各组相对表达量较前进一步升高,超声波治疗组高于其他两组,且与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时各组相对表达量较前有所下降,但超声波治疗组仍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第1天时各组创面组织中VEGF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时各组相对表达量较前升高,超声波治疗组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时各组相对表达量较前进一步升高,超声波治疗组高于其他两组,且与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时各组相对表达量较前有所下降,但超声波治疗组仍高于其他两组,且与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较空白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第1天时各组大鼠创面组织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各组较前升高,超声波治疗组低于其他两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超声波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较前下降,超声波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较前升高;第21天时超声波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较前进一步下降,超声波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较前再次升高。IL-6:第1天时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各组较前升高,超声波治疗组低于其他两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超声波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较前下降,超声波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较前升高;第21天时超声波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较前进一步下降,超声波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较前再次升高。结论:1.低频超声波辐照治疗能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纤维合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2.低频超声波辐照治疗能上调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3.低频超声波辐照治疗能下调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表达,促进炎症消退。4.低频超声波辐照治疗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期刊2017-05-01)
徐保国[4](2015)在《低频超声波对红心萝卜的冻结和解冻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超声波(Low frequency ultrasound,LFU)辅助浸渍冷冻技术是将LFU技术与浸渍冷冻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新型且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食品冷冻技术。然而,截至目前,LFU辅助冷冻技术对固态物料的冻结机理仍然尚不明确;并且LFU辅助冷冻过程中,冷冻剂易渗入到物料中,从而对物料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并改变物料的原有风味;冷冻是果蔬保藏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在冷冻过程中,果蔬的高水分含量导致其组织内部形成大而不均匀的冰晶体,易造成冻结物料的品质下降。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本文以红心萝卜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LFU辅助冷冻红心萝卜的机理、阻止冷冻剂的渗入和提高冻结红心萝卜品质等方面内容,系统地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期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阐明超声波辅助冷冻固态物料的相关机理。初步研究了LFU辅助速冻机工作槽中声波场强的分布情况,为后续具体物料的冷冻做好铺垫。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液面高度、测试平面位置和LFU功率条件下,冷冻槽中超声波声场的分布情况差异显着,所以在后续样品的LFU辅助冷冻过程中,选取合适的位置至关重要。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适宜的条件如下:冷冻剂的液面高度为100 mm,物料放置的具体位置为工作槽偏中间的区域,距离槽底5 mm~30 mm。以红心萝卜作为对象,研究了LFU对冻结红心萝卜的成核温度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LFU可以诱导红心萝卜成核的发生,并且样品的成核温度(y)与LFU的起始作用温度(x)之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7x-1.2(相关系数R2=0.96)。同时,LFU能够显着提升红心萝卜的冷冻效率,降低冻结样品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和解冻后的汁液流失率,提升了质构特性和营养物质的保留,从而改善了冻结红心萝卜的品质。为了解决LFU辅助冻结过程中,样品对冷冻剂的吸收问题,采用包装技术对红心萝卜样品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包装处理降低了传热系数,导致红心萝卜的冻结速率下降,致使解冻后红心萝卜的汁液流失率偏高,但是,包装技术可以很好地阻止冷冻剂的渗入,解决了样品对冷冻剂的吸收问题,从而提升了冻结红心萝卜的综合品质。为了进一步改善高含水率冻结果蔬的品质,采用LFU辅助渗透脱水技术对红心萝卜进行冻前预脱水。结果显示,LFU能够显着提升红心萝卜在渗透脱水过程中的传质传热效率,通过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分析,发现这是由于LFU的“海绵效应”在红心萝卜的细胞组织内产生了微孔道所引起的。在后续的冷冻过程中,经过合适条件下的渗透预脱水样品所得到的冻结产品品质更高;此外,相同水分含量的渗透预脱水样品,经过LFU处理的样品特征冷冻时间更短,经过DSC分析,这可能是由于LFU处理的样品中可冻结水含量更低的缘故。研究了不同介质(空气和水)条件下,LFU辅助解冻对红心萝卜解冻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介质是空气还是水,LFU作用都能提高冻结红心萝卜的解冻效率;同时,研究了不同的解冻方式对冻结红心萝卜解冻的速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波解冻的解冻效率最高,但微波解冻所得到的解冻样品汁液流失率最高,硬度值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保留最低,且微观结构破坏最大;4°C冰箱冻结的解冻效率最低,但其解冻后的汁液流失率最低,且较好地保留了原有的硬度值和微观结构;LFU辅助水浴解冻的解冻效率较高,且最好地维持了解冻后产品的色泽和L-抗坏血酸含量。由于红心萝卜细胞间隙内含有一定量的空气,为了研究其成核机制,采用相同初始含水率的明胶、蔗糖和水体系作为红心萝卜的固相模型,对该模拟固相体系进行加压CO2充气处理,然后在LFU的作用下,研究含气泡和不含气泡的冻结样品的成核温度的变化情况,此外,还研究了加压CO2和LFU处理对模拟固相体系冷冻时间和冰晶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固相体系在起始阶段对CO2的吸收速率非常快,且压力越高,吸收速率越快;最终,不同压力下样品中吸收的总CO2含量相差不明显;在冷冻过程中,加压CO2处理、LFU处理、以及两者联合处理都能显着地促进样品成核的发生,缩短成核延迟的时间。同时,CO2气泡的存在和LFU作用对诱导样品成核的发生有协同作用效果。并且通过研究发现,LFU的空化效应是诱导固相体系成核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并且模拟固相体系较好地模拟了红心萝卜在LFU辅助冷冻过程中成核的真实情况。此外,加压CO2和LFU处理能明显缩短模拟固相体系的冷冻时间,与未经处理的样品相比,经过加压CO2处理、LFU处理、以及两者联合处理的冻结样品内部的冰晶体尺寸分别减小了25%、29%和53%。(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12-01)
程新峰,张慜,朱玉钢,蒋凯丽[5](2015)在《低频超声波强化冷冻机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超声波是一项新型加工技术,将其应用于食品冷冻过程不仅能强化传质传热、提高冷冻速率,而且还能控制冰晶尺寸及分布、改善冷冻食品的品质。文中首先总结了低频超声波强化冷冻的机理,随后介绍了低频超声波在食品冷冻过程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影响低频超声波强化冷冻效果的因素,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5年12期)
梁哲浩,梁漪,俞振伟,应晓英,王华[6](2015)在《低频超声波促进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经皮渗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频超声波对重酒石酸卡巴拉汀(rivastigmine hydrogen tartrate,RHT)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大鼠、小型猪和乳猪皮肤性能的考察,选择乳猪腹部皮肤进行经皮渗透实验。采用20 k Hz的超声波,于单室扩散池中测定2%的RHT水溶液的经皮渗透速率,考察超声波强度和暴露时间的影响。结果当超声波暴露时间为3 min时,超声波强度从2 W·cm?2增加到11 W·cm?2,超声波对RHT的促渗倍数从9.15倍增加到84.79倍。超声波强度为2 W·cm?2时,超声时间从3 min增加到30 min,促渗倍数从9.15倍增加到42.85倍。结论低频超声波对RHT有很强的经皮渗透促进作用,增加超声的功率或者延长超声的时间,均能够明显增强超声对RHT的促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5年04期)
程新峰[7](2014)在《低频超声波辅助提高冷冻草莓加工全过程品质及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冻是果蔬保鲜的常用方法之一,它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还能降低果蔬内源酶的活性,减少生化反应的发生。冷冻果蔬品质与生产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因此,为了生产高品质冷冻果蔬产品,需要从原料选择、冻前预处理、冷冻工艺、冻后贮运以及解冻工艺等方面进行严格地控制。本论文以草莓为试验原料,研究了低频超声波处理对冷冻草莓加工过程中各个操作单元的影响,以期望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冷冻草莓及相关产品的综合品质。研究了低频超声波和传统热处理对冷冻草莓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成分(L-抗坏血酸、总酚和花色苷)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超声波和热处理显着抑制了冷冻草莓浆PPO活性,但对pH、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无显着性影响。低频超声波处理显着提高了草莓浆的电导率,却大大地降低了草莓浆的表观黏度。相比传统热处理,低频超声波处理较好地维持或提高了草莓浆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色泽。研究了不同超声波起始作用温度和超声波强度对草莓冷冻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用温度下采用低频超声波处理均能诱导草莓在较小的过冷度下发生成核,且过冷度大小与超声波起始作用温度呈线性关系。草莓冷冻过程采用高超声波强度可显着缩短了样品的特征冷冻时间,但超声波强度与草莓过冷度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低频超声波辅助冷冻较好地维持了草莓的微观结构和硬度,显着降低了样品的汁液流失率。为了研究低频超声波和脉冲真空处理对草莓渗透脱水动力学和水分状态的影响,采用NMR和DSC对草莓内水分状态、分布及热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脉冲真空和低频超声波处理显着提高了渗透脱水过程中物质的转移效率。page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渗透脱水过程中草莓水分和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NMR结果显示,渗透脱水降低了草莓内水分的横向弛豫时间(T2),造成了水分重新分布。DSC分析表明,渗透脱水降低了草莓可冻结水含量和熔融起始温度。比较研究了渗透脱水冷冻和普通浸渍冷冻对草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脱水预处理加快了冷冻速率,降低了汁液流失率和L-抗坏血酸损失,改善了冷冻草莓的质构特性。研究了低频超声波处理对冷冻草莓货架期及冻藏期品质的影响。依据不同冻藏温度下(-5℃~-20℃)低频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冷冻草莓L-抗坏血酸含量变化,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了冷冻草莓货架期模型,并通过感官评分验证了其可靠性。考察了玻璃态贮藏和温度波动条件下低频超声波辅助冻结草莓冻藏期间色泽、抗氧化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发现冻藏期间冷冻草莓的抗氧化性成分(总酚、花色苷和L-抗坏血酸)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冻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花色苷和L-抗坏血酸含量呈正相关。GC-MS分析表明,冻藏8月后草莓挥发性成分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而醛类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升高。-18℃和温度波动模式下(-12±6℃)冷冻草莓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异辛醇,给草莓风味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解冻方式对冷冻草莓浆解冻速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解冻和低频超声波辅助处理显着缩短了解冻时间。低频超声波辅助解冻较好地维持了样品的可滴定酸、还原糖和L-抗坏血酸含量。在3.20~7.03W/cm2之间,超声波强度越高,草莓浆解冻后电导率越低。相比20℃水浴解冻,低频超声波辅助解冻草莓浆的表观黏度偏小,且随超声波强度增大,表观黏度逐渐降低。LC-MS分析显示,样品中共有9种花色苷物质,其中4种花色苷含量较高,分别为天竺葵-3-O-葡糖苷(Pg-3-O-glu)、天竺葵-3-O-芸香苷(Pg-3-O-rut)、矢车菊-3-O-葡糖苷(Cy-3-O-glu)和天竺葵-3-O-丙二酰葡糖苷(Pg-3-O-mal-glu)。(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4-12-01)
辛颖[8](2014)在《低频超声波辅助提高西兰花冻结与冻藏品质及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兰花属于十字花科,具有独特的色泽、风味和口感,富含L-抗坏血酸、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多酚、芥子油苷、黄酮类化合物和硒等具有抗癌和保护心血管功效的营养物质,但是,新鲜的西兰花在20°C条件下最多存放叁天。冷冻技术是保藏新鲜果蔬的经典方法之一,能够使果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其原有的质量和再加工的品质。然而,冷冻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冰晶体及冻藏过程中出现的重结晶等现象均会对果蔬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果蔬解冻后汁液流失的增加、质地的软化、色泽的变化以及营养物质的流失。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论文系统的对低频超声波辅助技术在提高西兰花冷冻与冻藏品质及效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及理论探讨。首先初步研究了低频超声波对西兰花冻结效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W(30kHz)或175W(20kHz)条件下,结合适当的作用时间、初始作用温度和脉冲模式,由于超声波显着的促进传热效应,能够显着缩短西兰花的冻结时间;与普通浸渍冻结相比,在最优超声波辅助冻结条件下,冻结西兰花解冻后其硬度的下降和汁液流失率的增加显着得到了抑制,同时其微观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持。为了进一步探讨低频超声波对西兰花冻结影响的规律性,研究了不同超声波作用强度对冻结西兰花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浸渍冻结相比,低频超声波辅助冻结在0.250-0.412W/cm2强度范围内,显着加快了西兰花的冻结速率、维持了西兰花细胞壁物质钙含量在总钙含量中所占的比例、提高了解冻后西兰花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等质地品质,保持了西兰花原有的色泽、L-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显着降低了汁液流失率,并且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西兰花皮层和中柱薄壁细胞的微观结构,但在0.209以及0.498-0.630W/cm2作用强度下,反而不利于西兰花的冻结。为了从传热的角度分析低频超声波辅助技术加快西兰花传热的过程,建立了对流换热为边界条件的变物性、无内热源、叁维非稳态导热模型来描述西兰花的冻结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此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西兰花的冻结时间以及推算出低频超声波对西兰花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在0.250-0.412W/cm2强度范围内,低频超声波提高了西兰花的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为解释低频超声波有利于西兰花的冻结提供了理论支持。在低频超声波辅助改善西兰花冻藏品质方面,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低频超声波辅助技术对西兰花渗透脱水效率及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渗透海藻糖处理可以通过改变西兰花体系中水分状态而改变其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使其从-29.04°C提高到-27.63°C~-23.58°C。与普通渗透相比,低频超声波辅助渗透可以显着提高传质效率,以30min处理时间为最佳,促进西兰花水分的流失和海藻糖的富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西兰花体系中流动性强的水分的含量,增加流动性弱的水分的含量,但时间过长(40min)则会增加西兰花体系中水分的流动性,产生负面效果,说明对于超声波辅助渗透处理果蔬时,合理的处理时间的选择是必要的。为了进一步验证低频超声波辅助渗透前处理对西兰花冻藏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六个月的冻藏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渗透脱水相比,低频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处理由于处理时间较短,在渗透脱水后能够更好的保持西兰花的硬度和L-抗坏血酸的含量,并且在-25°C温度下贮藏六个月后,可以显着的抑制西兰花解冻后汁液流失的增加、硬度的软化、色泽的变化以及L-抗坏血酸含量的减少。(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4-06-01)
黄晓阳,刘安庆,岑景文,李伟,卢文浩[9](2014)在《低频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讨论通过低频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6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各项相关指标,主要表现为VAS和ADL评分。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活动能力、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伸直位最大负荷量增加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低频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时疼痛状况和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4年05期)
胡素瑾,王宝亮[10](2013)在《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低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在低频超声治疗仪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研究经低频超声治疗后急性脑梗死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如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二组患者均以二组患者均以神经内科治疗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低频超声波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D-二聚体含量,评价入、出院时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其D-二聚体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D-二聚体比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低频超声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预后具有显着改善作用对。(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低频超声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氯芬酸钠是常见的镇痛抗炎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病等常见病的急性发作或是持续性疼痛。传统的口服、注射给药方式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和毒副作用,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有效而安全的给药方法。超声波促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皮给药方式,具有无创、不破坏药性、安全有效等优势,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超声波作用能打乱角质细胞内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增加皮肤的通透性,增大药物的透过率。目前,有关低频超声促渗的研究大多是体外经皮渗透的实验,而超声经皮给药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尤其是从数值上考察超声波频率与促渗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更少。为了丰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基于超声波促渗的原理,着重考察了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超声波作用产生的空化气泡的动力学,探讨了超声波频率与空化泡运动的关系,并借助MATLAB对运动方程进行了求解和对运动状态进行了仿真。2.对不同超声频率作用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探讨超声波频率对超声促渗效果的影响,验证了低频超声波对药物的促渗效果更好。3.基于以上理论研究,设计了低频超声促进双氯芬酸钠体外经皮渗透的实验。应用改进Franz扩散池,以离体SD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低频超声波为促渗手段,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研究了超声波参数对双氯芬酸钠的促渗效果影响。实验结果得出,低频超声波能明显促进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且在1-5 min内,随着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经皮渗透量会逐渐增加。低频超声波能明显促进双氯芬酸钠的经皮渗透,且当耦合介质为生理盐水,作用时间为5 min时,5 h内双氯芬酸钠的累积渗透量是被动扩散的3.02倍。4.比较了同等条件下连续型和脉冲型超声波对双氯芬酸钠经皮渗透的效果差异,实验得出两种给药方式的促渗效果并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考虑皮肤损伤的风险,建议以后使用脉冲型超声波给药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频超声波论文参考文献
[1].吕豪,韩清华,吕为乔,万丽娜.果蔬微波干燥与低频超声波协同干燥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
[2].覃福洪.低频超声波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3].王雷.低频超声波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7
[4].徐保国.低频超声波对红心萝卜的冻结和解冻及其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5
[5].程新峰,张慜,朱玉钢,蒋凯丽.低频超声波强化冷冻机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
[6].梁哲浩,梁漪,俞振伟,应晓英,王华.低频超声波促进重酒石酸卡巴拉汀经皮渗透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
[7].程新峰.低频超声波辅助提高冷冻草莓加工全过程品质及效率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
[8].辛颖.低频超声波辅助提高西兰花冻结与冻藏品质及效率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
[9].黄晓阳,刘安庆,岑景文,李伟,卢文浩.低频超声波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探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
[10].胡素瑾,王宝亮.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低频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相关性[J].医药论坛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