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起林[1]2003年在《中国知青作家论》文中研究说明知青作家群是一个以青春时期的共同经历与相关的生命体验为根本共同点的创作群体。本论文即以这种经历和体验的特征与文学传达为核心,以期揭示出知青作家的精神文化特征及其历史生成。 论文首先分析知青作家创作学步时期的文化教育、思想熏陶、文学训练和个人才华等方面的状况,考察他们随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精神逐步觉悟、审美风貌逐渐形成的过程,来探讨知青作家群出现的社会历史与精神文化原因。在此基础上,捕捉知青作家的精神姿态及其所隐藏的心理底蕴,展现他们精神发生嬗变时与这种心理底蕴的渊源关系及其内在转换机制,探究他们作为一个群落分化后创作的精神走势及其所透露的灵感的局限,从而根本确立知青作家群的精神文化和文学形象。 论文认为,知青作家群虽然曾身处文化荒芜的时代环境,但由于青少年时期有着比同代人更好的文学基础,在人生道路上又大多始终努力寻求并获得了学习、思考、从事创作训练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心理与思想积淀也大体一致,因此在历史新时期到来时迅速崛起,达成了群体性的创作影响。而知青作家形成整体性精神风貌的心理底蕴,则是青春时期的知青生涯酝酿成的独特的“失乐园”心态。他们80年代反思自身历史、品味乡土文化、追逐时代潮流的不同精神姿态,都存在由这种心态演变而来的心理基点;在90年代初中国社会转型期批判、迎合或落后于时尚的精神立场,也以其为心理渊源;随后,知青作家群在各自审察生命、历史与文学本源的基础上,创作发生分化,但艺术灵感仍受这种心态的局限。因此,知青经历及其体验导致的“失乐园”心态,铸就了知青作家的精神人格,以不断变幻的方式根本性地影响了他们的整个创作生涯,进而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风貌。
车红梅[2]2010年在《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大荒知青文学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的界定出发,对北大荒及北大荒知青文学,北大荒知青作家的生成以及北大荒文学演进中的北大荒知青文学进行整体的概括。通过梳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创作概况,把握北大荒知青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的出现至80年代的繁荣再到90年代以来的成熟的发展历程和风貌特征。对北大荒知青文学主题的研究,试图把握隐含在情感体验和审美指向中的思想观念:人性之光,主要研究梁晓声作品对人的尊严与精神的书写;人性之恶,重点把握张抗抗创作中呈现的知青可贵的自省;人性之迷,主要研究韩乃寅和李晶、李盈小说对极“左”思潮造成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性迷失的反思。从北大荒知青小说文本出发,总结出活跃在其间的叁类人物形象系列:一是“硬汉”、“铁姑娘”等先进知青典型形象,“黑五类”子弟、“冒牌”知青、流氓无产者等另类知青形象,知青的管理者——政治舞台上的“土皇帝”形象,这为知青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色彩。北大荒知青文学主要凸显粗犷豪放的主格调,这种粗犷豪放体现在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上,体现在场景的描写上,体现在人物语言上。北大荒知青文学还体现出悲喜融合的风格。北大荒知青文学风俗描写的审美特质首先是历史变迁下的时代镜像;其次是声色共融中的风俗情韵;最后是风俗即人的审美追求。北大荒知青小说中的风俗描写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具有北大荒文化动人的魅力。
刘云飞[3]2015年在《知青影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青影视是指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创作素材,表现知青在插队或返城之后的生活与情感的作品。随着上个世纪50年代知青运动的爆发,知青影视也相应地出现在银幕之上,并在“文革”之后全面繁盛,直到新世纪以来,仍然久演不衰,几乎每年都有新作涌现。目前,知青影视作品已有100余部,但很多作品鲜为人知,而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并不充分。从发展历程上来,知青影视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前知青时期以回乡知青题材为主,旨在配合官方的政策宣传,动员现实中的知识青年下乡务农,扎根农村;“文革”时期知青电影数量较少,主要借鉴样板戏电影的创作经验而完成,旨在配合现实政治,宣传阶级斗争;新时期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在展露伤痕、诉说苦难的同时反思历史,宣扬理想主义精神;后新时期一度沉寂的知青影视借怀旧风潮再度崛起,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多以成功者的话语立场宣扬“青春无悔”与劫后辉煌。上山下乡的经历既荒废了一代青年的大好青春也铸就了他们的精神品格,这股极具对抗的张力也渗进了影视创作之中。知青影视中最为凸显的莫过于对“青春无悔”、理想主义的呼唤与宣扬,前者已成为评判知青历史的话语逻辑,且与“忏悔”话题相纠缠,备受学界质疑,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底色,被界定为知青群体最高的思想境界,一笔激励人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文化的维度来看,创作者始终站在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夹缝当中,以断裂的文化态度来表现知青生活,导致知青影视中的人物长期陷入一种逃离与回归的怪圈,以及在城乡文化认知上的矛盾态度。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创作者基本采用了一种疏离历史的创作态度,将知青历史界定为苦难史,并从“心史”的角度来诉说苦难,总体怀旧有余反思不足。在知青婚恋这个历史敏感话题的诠释方面,呈现在知青影像中的情感故事多是浪漫的,美好的,虽然有遗憾但仍让人无限怀念,总体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影像与现实存在明显的错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为了建立自我的想象认同,创作者多让知青群体占据银幕的中心位置,以理想自我的形象来重塑人物,因此呈现在知青镜像中的人物形象多是美好的,甚至是完美无暇的,包括乡村女性,她们身上寄托着创作者对乡村的诗意想象。
农燕鹏[4]2013年在《青春·人民·生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知青文学中,有一类文学作品指向了对理想主义的描绘。产生这一文学类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知青们成长的时代环境极大了影响了其人生观,从小接受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则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其次,知青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他们也真诚的抱着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和教育背景下,知青文学也披上了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新时期知青文学对理想主义的描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态:高歌青春无悔、体现战天斗地的豪迈精神;自觉与人民结合、做赤诚的人民之子;跳出知青视野、呈现厚重的生命哲思。它们是新时期知青文学理想主义描绘的几个方向。考察并勾勒新时期知青文学中关于理想主义的描绘轨迹,探寻这些描绘形态背后的原因,是文章的主要任务。新时期知青文学中体现的理想主义,以及这些作家在当下对理想主义的坚持和捍卫,都是对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的一个平衡。在今天,理想主义反而凸显了其积极意义。
魏雷[5]2016年在《回首之间的时代记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之中,知青文学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极富特色的以及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现象。应当说,20世纪下半叶中国特定的政治历史环境影响并制约了知青文学的发展轨迹。知青小说作为知青文学的重要载体,较好地展现了知青文学所承载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时代的知青小说的梳理分析,重点讨论知青小说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四个阶段的精神嬗变,力图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知青文学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深层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对知青小说的分析可以对特定时期的历史、社会、生活有更加清醒与理性的认识,同时对人性和生命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和思考。本文主要由绪论、主体、结语叁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知青小说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及趋势,对本文所要论及的“知青小说”进行概念界定,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用叁节来论述“文革”时期知青小说所言说的“革命”精神指向。本文所论述的知青小说的范围包括“文革”时期的知青小说和新时期至今所出现的公开发表的知青小说。因为之前的研究对“文革”时期的知青小说少有提及,所以为了文章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笔者把这一部分单独作为一章,补充进来。第一节介绍“文革”时期知青小说言说“革命精神”所出现的历史背景;第二节论述“文革”时期知青小说言说“革命”的精神指向,第叁节论述“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价值与特点。第二章主要分叁节来讨论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自我”言说倾向。知青小说是时代历史的产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学创作的发展,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特征也就有了新的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精神特征的第一阶段的变化,即自审意识的出现;第二节主要论述其精神特征的第二阶段的变化,即对于个性精神的追求;第叁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精神特征第叁阶段的变化,即由自身的“小我”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大我”,进而展开的对于“文化自我”的探寻。叁个小节成递进式的逻辑关系。第叁章主要通过叁节来论述知青小说所体现出的言说“历史”的精神指向。对于“历史”的言说可以说是知青小说精神发展变化的第叁个重要阶段,由言说“革命”到言说“自我”,再到言说“历史”,这其中既有当时社会时代的影响,同时也是文学的自觉发展,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青涩到成熟的过程。因此,在这时出现了对知青生活俯瞰式的全景描述和具有史诗性特点的作品。第一节主要讨论知青小说对于“历史”的言说所产生的大的社会时代背景;第二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言说“历史”时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特点与情怀;第叁节主要对知青小说言说“历史”作出结论,即知青小说所言说的“历史”是对知青记忆的共同书写。第四章主要分叁节来论述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思。人性自古以来就是文学作品多有言及的重要主题之一,中国古代先贤对这一话题也是众说纷纭、态度不一。主要观点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还有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等等。这一章便对知青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思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一节主要论述在生存困境的重压之下,80年代的知青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关怀;第二节主要论述知青小说中的“私人叙事”对于人性的观照;第叁节主要论述新世纪知青小说所体现出的人性呼唤。叁个小节以时间发展为逻辑顺序。结语部分主要总结知青小说精神嬗变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从知青小说精神嬗变中所发掘出来的文学意义,并对知青群体和知青小说作出笔者认为确切而中肯的评价。
高燕青[6]2010年在《在理想与虚无之间》文中提出上世纪90年代,郭小东凭借“中国知青部落叁部曲”为知青文学添上了重要的一笔。但目前对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叁部曲”的研究没有从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变化入手,全面分析贯穿在作品中关于人生“虚无”体验的思考,很少系统地深入挖掘作者对“虚无”的真切体验。本文的研究点正是由此出发,着重对郭小东影响较大的“中国知青部落叁部曲”系列小说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和深入分析。郭小东所描写的知青群体是处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生存环境,经历了从理想到虚无这一特殊阶段的特殊人物。他们曾经是狂热的理想主义者,但却因为理想幻灭而陷入“虚无”,成为了在“虚无”中沉沦、挣扎、反抗的虚无主义者。从这样一种生存困境的变化历程中辨证地看待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叁部曲”,对于深入探讨郭小东知青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
杨世茂[7]2014年在《身份与表达》文中提出本文以身份问题为切入点,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九十年代以来“农裔作家”(包括陈忠实、莫言、阎连科、周大新、迟子建、谢宗玉、刘家科、周同宾、刘亮程等)这个特殊作家群体的情感、思想和创作特点。通过与知青作家等作家群体的乡土散文文本的比较,析出“农裔作家”乡土散文作品的内容、视角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独特性,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分析独特性产生的原因,挖掘“农裔作家”潜藏在文本中的情感与矛盾,归纳九十年代以来“农裔作家”乡土散文中农民的文化性格、风俗人情,探究深蕴其中的文化意味,从文化的角度上阐释“农裔作家”的乡土文本。最后,以阎连科、莫言为例,从文体的角度,细致分析了小说家在散文创作上的艺术特色。
陈慧婕[8]2011年在《残酷现实的文学表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是知青文学中的“回家”主题,这一重要的文学主题,在知青文学的研究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本论文就是在此意义上选题,试图填充这一研究空白,阐明这一重要的文学主题,将其落实在具体的文本中。为方便论述,笔者将知青文学中的“回家”主题演绎为:“我想回家”“我要回家”和“回家后”叁部分,以此研究知青在“回家”路上的心路历程。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叁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先界定知青文学的概念,然后介绍知青运动中的知青“回家”史,进而引出知青文学中所记述的知青“回家”主题,阐释本文选题的出发点及意义。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叁章:一、“我想回家”主题: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这一主题在知青文学中表现为:作品中表现的乡村世界让知青直面现实生活的残酷,同时,各种乌托邦的幻灭让他们不得不对曾经的“理想”说再见。二者共同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我想回家”的念头逐渐由潜意识上升为意识。二、“我要回家”主题:“有志者,誓进城”。这一主题在知青文学中表现为:知青为回家不择手段。这被具有不同创作倾向,不同价值立场的作家们以“诗与真”的表现手法呈献给读者。叁、“回家后”主题:重寻失落的精神家园。这一主题在知青文学中表现为:知青回城后,游离于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处境尴尬,内心迷茫,陷入到“家在哪里”的惶恐。不甘迷失自我的他们重新开始寻找自我,寻找灵魂的归宿与寄托。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梳理知青“回家”路上的心路历程,指出从某个角度讲,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思潮现象是知青文学中“回家”主题的延伸。
王铮[9]2015年在《从“青春无悔”到“残酷青春”》文中指出“青春无悔”是知青文学中一种重要的叙事主题,“残酷青春”小说是“80后”文学中一种风格鲜明的小说类型,二者都是当代中国青春叙事的重要环节,都与各自的时代背景形成了强烈反差,并通过这种反差展现了社会剧烈转型时期,一代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心灵困境和青春情绪。本文通过对二者变化轨迹的勾勒,从一个侧面对新时期以来青春叙事的变迁展开考察。首先,本文分别阐述了“青春无悔”叙事和“残酷青春”小说与各自时代背景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分析了这种反差产生的内在逻辑、外在背景,以及它们“转换苦难”或“制造残酷”的原因和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青春无悔”叙事与“残酷青春”小说在“悲之视角”,“悲从何来”,“悲之境遇”叁个方面的发展脉络,在“不变”的青春题材中寻找“变”之线索,从而间接展现叁十年来青年人成长背景、心理状态和生存境遇的嬗变。接下来,本文从“叙事”的变化深入到“人”的变化,以文本为中心,从不同的典型人物,不同的写作姿态,不同的思想背景入手,通过对“坏女孩”和“铁姑娘”,“奉献至上”和“自由至上”,“遮蔽”和“失语”的对比,展现了两代作家青春时期不同的性别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从而直接展现两代青年“人”的观念冲突和变化历程。最后,本文在更宏观的立场上将“青春无悔”叙事到“残酷青春”小说的变化轨迹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结合起来,对当代中国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形象的树立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
贺仲明[10]2000年在《博士论文答辩录——博士论文题目:《八十年代作家文化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导师 :南京大学中文系叶子铭教授、丁帆教授博士论文答辩录贺仲明 ,1966年2月生于湖南衡东县。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985年在湖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 ,之后在湖南湘西工作 ,1994年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
参考文献:
[1]. 中国知青作家论[D]. 刘起林. 复旦大学. 2003
[2]. 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D]. 车红梅. 吉林大学. 2010
[3]. 知青影视研究[D]. 刘云飞. 武汉大学. 2015
[4]. 青春·人民·生命[D]. 农燕鹏. 广西民族大学. 2013
[5]. 回首之间的时代记忆[D]. 魏雷.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6]. 在理想与虚无之间[D]. 高燕青. 汕头大学. 2010
[7]. 身份与表达[D]. 杨世茂.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8]. 残酷现实的文学表现[D]. 陈慧婕. 河南大学. 2011
[9]. 从“青春无悔”到“残酷青春”[D]. 王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
[10]. 博士论文答辩录——博士论文题目:《八十年代作家文化心态研究》[J]. 贺仲明. 东南学术.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