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论文-范茂军

垃圾渗滤液处理论文-范茂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

垃圾渗滤液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范茂军[1](2019)在《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含量高、碳氮比低且难降解等特点,高效且低耗的处理渗滤液是十分困难的。近年来,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的出现为处理此类废水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本文着重综述了几种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型方法,主要包括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SHARN-ANAMMOX)工艺、一体化部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CANON)工艺、限氧自养硝化-厌氧反硝化(OLAND)工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NAMMOX)耦合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李林曦[2](2019)在《膜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物料膜作为渗滤液膜生化处理系统的最主要组成元件,直接影响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以南方某填埋场垃圾渗滤处理系统中的膜系统为例,简要对其运行工况以及性能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处理或类似工程案例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9年11期)

贺晓凌,赵丹瑜,张佩莲,向雪艳,李卓轩[3](2019)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菌株的筛选及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经填埋处理产生的渗滤液污染问题,以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集的土样作为菌源,筛选出适于降解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菌株,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法筛选出影响菌株降解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坡实验法接近最大响应值区域,通过响应面法求取最优降解条件。结果标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适于降解本文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菌株为镰刀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命名为菌株Fusarium chlamydosporum TJPU02;影响菌株降解垃圾渗滤液的3个主要因素为蛋白胨质量浓度、接种量和葡萄糖质量浓度;最优降解条件为蛋白胨4.3 mg/mL、接种量6.44%、葡萄糖9.2 mg/mL,此条件下COD降解率理论预测值为85.95%,实验值为85.76%,二者基本吻合,说明所筛选的优势菌株Fusarium chlamydosporum TJPU02对垃圾渗滤液具有显着降解效果,存在广阔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占鹏,孙微,胡锋平,刘占孟[4](2019)在《纳米Fe_3O_4活化氧化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纳米Fe_3O_4活化Na_2S_2O_8-NaClO联合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考察了各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氧化剂具有显着协同作用,当pH=7、Na_2S_2O_8投加量为2 g/L、NaClO投加量为30 mL/L(有效氯为>10%)、Fe_3O_4投加量为0.4 g/L时,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5%和86%。通过叁维荧光光谱分析得出:经过Na_2S_2O_8-NaClO体系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污染程度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9年11期)

廖书林,浦燕新,许龙霞,周梦凯[5](2019)在《混凝—臭氧氧化处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凝-臭氧氧化工艺对渗滤液COD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1.2,FeCl_3加量为900 mg/L,臭氧反应时间为20 min,臭氧流量为35 mg/L的优化条件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COD、色度分别可去除78.39%与95.34,BOD5/COD由反应之前的0.152提升到了0.415,可生化性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徐闻欣,余洋,沈尚荣,龚庆,王松林[6](2019)在《垃圾渗滤液浓缩液高铁酸钾联合PAC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碟管式反渗透(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铁酸钾联合聚合氯化铝(PAC)处理浓缩液.结果表明,在单独采用高铁酸钾的条件下,DTRO浓缩液COD、UV_(254)和色度去除率随着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高铁酸钾投加量为10 g·L~(-1),pH为5时,COD、UV_(254)和色度去除效果最佳,反应在40 min内基本完成,COD、UV_(254)、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8.5%、35.7%和68.5%.通过响应曲面法分析高铁酸钾联合PAC处理DTRO浓缩液效果可得,高铁酸钾投加量在10.0~13.0 g·L~(-1)之间,pH调节至3.0~4.0,PAC投加量为13.0~15.0 g·L~(-1)时,DTRO浓缩液COD去除率可达74%.(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朱炽鑫[7](2019)在《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仍然没有合适的方案,出现状况时,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决。本文主要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希望对城市垃圾处理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10期)

姚远,于春玲[8](2019)在《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经物理及化学作用会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的污染废水即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既有垃圾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产生的废液,又有大量的外部掺杂,比如地下水、雨水等,因其成分复杂且可降解物质会随填埋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大部分不可降解物质会对土壤、水源造成极大污染。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已经成为监管部门重点监察对象,而采取何种技术手段能有效、稳定处理垃圾渗滤液,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用臭氧氧化技术、芬顿技术、电催化技术这叁种高级氧化方式,对实验操作方式、处理效果、药剂消耗、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分析,为高级氧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佐证。(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黄磊,张峥,万美玲,韦烽,陈业祖[9](2019)在《"A/O/MBR+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研发高效可行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缺氧(A)/好氧(O)/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中试设备,现场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探讨进水浓度和温度条件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去除影响,考察"A/O/MBR+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冬季时(5~15°C)对COD、NH_3-N、TN去除率仍可达60%、63%和47%左右.冬季低温时,MBR出水中含有一定的NO_2-N,而此时COD满足不了完全反硝化需求,初步说明可能存在一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对MBR出水进行RO深度处理后,出水中NH_3-N、COD和TN等水质指标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博丰[10](2019)在《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900 m~3/d,该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系统、两级A/O系统、膜处理系统、沼气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参数,并对运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水指标COD_(Cr)、BOD_5、NH_3-N、SS的去除率均达到97%以上,均优于设计水质要求。(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期刊2019年10期)

垃圾渗滤液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物料膜作为渗滤液膜生化处理系统的最主要组成元件,直接影响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以南方某填埋场垃圾渗滤处理系统中的膜系统为例,简要对其运行工况以及性能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处理或类似工程案例建设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垃圾渗滤液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范茂军.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综述[J].广东化工.2019

[2].李林曦.膜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分析[J].节能.2019

[3].贺晓凌,赵丹瑜,张佩莲,向雪艳,李卓轩.垃圾渗滤液处理菌株的筛选及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4].占鹏,孙微,胡锋平,刘占孟.纳米Fe_3O_4活化氧化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探究[J].工业水处理.2019

[5].廖书林,浦燕新,许龙霞,周梦凯.混凝—臭氧氧化处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试验研究[J].云南化工.2019

[6].徐闻欣,余洋,沈尚荣,龚庆,王松林.垃圾渗滤液浓缩液高铁酸钾联合PAC处理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7].朱炽鑫.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8].姚远,于春玲.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J].低碳世界.2019

[9].黄磊,张峥,万美玲,韦烽,陈业祖."A/O/MBR+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10].张博丰.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J].工程建设.2019

标签:;  ;  ;  

垃圾渗滤液处理论文-范茂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