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元小说论文-贾宏涛

历史元小说论文-贾宏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元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萨尔曼·,拉什迪,《午夜之子》,历史元小说,历史撰写

历史元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贾宏涛[1](2017)在《虚构亦真实:从历史元小说角度解读《午夜之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萨尔曼·拉什迪是当代英国文坛备受关注的一位作家,他于1981年发表的经典力作《午夜之子》为其赢得了布克文学奖。这部主题深远的小说自问世伊始便备受瞩目,作品的相关研究也不胜枚举,批评家们关注的主题之一是“历史”。虽已有学者指出该小说中拉什迪的酱菜历史观,但并未涉及主人公萨里姆历史撰写的具体过程及历史踪迹在历史撰写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从历史元小说角度分析萨尔曼·拉什迪的小说《午夜之子》,首先分析萨里姆在历史撰写中对“婴儿快照”、“绘画《罗利的少年时代》”以及“报纸”人为赋意的过程,其次从小说中其他人物对这些历史踪迹的解读以及历史踪迹本身的记忆谬误探析历史踪迹的复义性,旨在说明历史踪迹阐释者的主观性以及历史踪迹的复义性共同促成了历史撰写的虚构性。重新审视历史撰写中的虚构与真实不仅使宏大叙事造就的神话破灭,而且为我们提供一种以多样、异质和差异为核心的后现代“多元”言辞,即世间万物均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认识到生活的多面性。(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30)

秦婷婷[2](2017)在《历史性与虚构性:《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历史元小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美籍爱尔兰裔作家科伦·麦凯恩(1965-)是当今美国文坛的新起之星,其代表作《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结构精巧,主题深刻,获得200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无名艺人在世贸双塔间的走钢丝表演和主人公柯里根的车祸为两条主线,串联起来自纽约社会各阶层的十一个形形色色的主要人物,揭示出只有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治愈创伤。本论文以琳达·哈琴的历史元小说为理论依据。历史元小说既强调了小说的自我指涉性,又注重书写被传统文本忽视的多元化声音。《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典型的历史元小说,麦凯恩运用戏仿、互文、多元叙事等写作技巧,挑战客观历史和线性叙事,重构纽约市边缘化人物的别样多元的历史。本论文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科伦·麦凯恩及其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简要梳理和概括该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琳达·哈琴的历史元小说理论,以及本论文的框架。第二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探讨了麦凯恩如何运用戏仿和互文的写作手法挑战客观历史。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戏仿了《圣经》和菲利普·珀蒂的自传《登上云端》,并与《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达洛维夫人》互文,通过对该小说的戏仿和互文性分析,揭示出麦凯恩的历史观,即历史具有文本性和虚构性。第二章研究麦凯恩如何采用万花筒般的叙事视角,并置过去与现在的叙事手法,颠覆线性叙事,并从不同视角分析小说两个主要人物——柯里根和无名走钢丝艺人,揭露出叙事的不可靠性。此外,本章还探讨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与小说中涉及的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9 · 11”事件造成的创伤具有不可言说性,因此,麦凯恩利用其他历史事件指涉“9 · 11”事件。第叁章着重分析了小说如何重构别样多元的历史。本章讨论了纽约的边缘化人物,如地铁涂鸦摄影师,布朗克斯区的黑人妓女和越战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如何用个人的小历史挑战统一的大历史,还探讨了小说希望和救赎的主题。第叁部分为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麦凯恩运用后现AI写作作手法,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虚构的小说人物,营造出小说的历史性和虚构性。作为典型的历史元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模糊了历史和小说之间的界限,揭露出被官方历史排除的多元化历史。此外,该小说还为“9·11”事件后困惑的美国人提供了洞见,即只有通过爱和交流,人们才能走出创伤。(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6-01)

何一芾[3](2016)在《诘问历史、探寻真实—《囚鸟》的历史元小说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荒诞幽默的笔调描绘了无秩序无意义的世界,同时又充满了对人道主义的渴望与诉求。《囚鸟》是冯内古特的代表作品,被称赞为冯内古特七一十年代最好的作品。该小说以嘲讽的笔触针砭时弊,将幽默和痛苦融为一体,把幻想和历史熔为一炉,为读者们描绘了一幅冷峻的讽刺漫画。《囚鸟》是冯内古特个人思想和写作技艺逐渐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其丰富的内容、复杂的主题仍留有巨大的阐释空间和深入研究的可能。论文拟从叁个方面分析《囚鸟》的历史元小说特征,结合文中描绘的历史事件,剖析文本形式背后所体现的真实,体现作者对难以逃离的荒诞现状的嘲讽、历史真实的关注和对人文关怀的呼唤。本论文第一部分介绍库尔特·冯内古特及其作品《囚鸟》,影响冯内古特一生的德莱斯顿大屠杀以及他作品中的历史情结,此外对《囚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概括。第二部分包括叁章。第一章着重分析《囚鸟》中的非线性叙事。小说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情节的叙事手法,频繁地让主角斯坦布克追忆过去的事件,试图证明悲哀的现实一直存在,无论何时人们都身处泥潭,难以脱身,从而解构了历史进步论。第二章通过探讨小说中的多视角、多声糅杂和不同叙事话语的拼贴,塑造了一系列徘徊在边缘地带的小人物,他们憎恶等级秩序,要求平等,对一切权威正统的东西给与了无情的嘲讽。同时作者笔下别样的历史事件,展现出历史的破碎性和历史真相的多面性。第叁章分析了《囚鸟》中历史与文学的互文性。互文在构建与深化小说主旨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小说中历史性因素与虚构性因素融为一体。小说反映了历史和故事都是人类建构的,用于抵抗虚无、混乱的现实。第叁部分为结论,本文通过上述叁个方而的分析,表现作者在小说中以“杂乱”的叙事形式嘲讽荒诞社会中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揭露了工业文明与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作者豁达从容的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磨难的生活态度和对人文精神永恒不懈的呼唤。(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黄宁[4](2016)在《从历史元小说的角度解读《十卷半世界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利安·巴恩斯是一位杰出的英国作家。其作品极具异质性,实验性以及原创性。巴恩斯擅长使用诸如戏仿、拼贴或文本杂糅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打破了不同文类之间的界限,因而,他的每部作品都拒绝归类。《十卷半世界史》正是他最富盛誉的杰作之一。该小说通过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展现了巴恩斯的后现代历史观。本文以琳达·哈琴的“历史元小说”为理论依据,探讨巴恩斯作品《十卷半世界史》中的后现代历史观:历史是人为构建之物,是非线性的,带有文本性、断裂性以及碎片化特征;在大写的历史被解构之后,我们需要关注边缘人物的声音,重构他们的历史。本文正文分为叁章。第一章分析《十卷半世界史》中的两个后现代叙述策略:戏仿和互文性。巴恩斯通过戏仿和互文性的写作手法,凸显了历史的虚构性以及文本性。第二章分析拼贴手法以及文本中的元叙述(如启蒙运动),从而颠覆了线性历史,凸显了历史的断裂性以及碎片化的特征。第叁章着重分析巴恩斯对边缘人物的关注以及对边缘人物历史的重构。在《十卷半世界史》中,基于巴恩斯对历史叙述的颠覆性改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巴恩斯是一位极具创新及批判精神的后现代作家,他的后现代历史书写极具解构色彩,颠覆了传统的历史叙事观。(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4-01)

王慧[5](2015)在《从历史元小说视角解读《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具有明显的历史元小说特征,作者特意聚焦被传统历史小说忽视的边缘历史人物和事件,运用带有高度自涉性的叙事策略传递了卡特一贯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她对历史开放性解读的追求。(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陈希[6](2015)在《《十卷半世界史》历史元小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应用多种文类,并打破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从全新角度解读人类历史,不断对其进行质疑,阐述。他解构其创作过程,对文学,艺术创作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评。本文从历史元小说的角度对巴恩斯的《十卷半世界史》进行解读。(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5年03期)

颜研[7](2014)在《历史元小说《已知的世界》中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元小说《已知的世界》采用非线性和随意性、互文性和真实性、虚构性和荒诞性等叙事策略,进一步深化了黑人小说的主题。(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4年12期)

杨亭[8](2012)在《政治无意识与《上帝知道》的后现代历史元小说叙事性时空飞散》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瑟夫·海勒的长篇小说《上帝知道》把《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下》中有关大卫膏立为王的叙事置于后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下,以话语、权力和身体为叙事策略,以个体叙述与群体叙述为叙事声音,以时空飞散为叙事结构,以拼贴为叙事时序,戏仿了《圣经》作为历史元文本的宏大叙事,解构了君王们,尤其是大卫王的伦理学意义上的存在主义政治无意识。(本文来源于《外语教育》期刊2012年00期)

滕学明[9](2013)在《安妮塔·布鲁克纳作品的历史元小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妮塔·布鲁克纳是英国当代犹太裔女作家,迄今已发表近叁十部小说。她的语言清新、流畅,具有简·奥斯汀式的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然而在这表象下,其作品极为深厚的后现代内容被掩盖了。本文重点分析其作品的历史元小说性,借以管窥作家卓越的创作艺术。(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3年30期)

罗虹,刘紫丰[10](2013)在《透视“未知”与重塑“已知”——论《已知的世界》的历史元小说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黑人作家爱德华·琼斯的代表作《已知的世界》探究了黑人奴隶主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将小说中人物的个人命运融入整个民族历史,运用高超的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再造了一个世人自以为"已知的"世界。作者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多维视角的叙述手法进行话语的建构,由此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历史的文本性与虚构性,而且重新确立了黑人对于其自身历史的话语权,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指涉和社会指涉,彰显了"历史元小说"的叙事特征。(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历史元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籍爱尔兰裔作家科伦·麦凯恩(1965-)是当今美国文坛的新起之星,其代表作《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结构精巧,主题深刻,获得200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无名艺人在世贸双塔间的走钢丝表演和主人公柯里根的车祸为两条主线,串联起来自纽约社会各阶层的十一个形形色色的主要人物,揭示出只有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治愈创伤。本论文以琳达·哈琴的历史元小说为理论依据。历史元小说既强调了小说的自我指涉性,又注重书写被传统文本忽视的多元化声音。《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典型的历史元小说,麦凯恩运用戏仿、互文、多元叙事等写作技巧,挑战客观历史和线性叙事,重构纽约市边缘化人物的别样多元的历史。本论文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科伦·麦凯恩及其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简要梳理和概括该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琳达·哈琴的历史元小说理论,以及本论文的框架。第二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探讨了麦凯恩如何运用戏仿和互文的写作手法挑战客观历史。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戏仿了《圣经》和菲利普·珀蒂的自传《登上云端》,并与《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达洛维夫人》互文,通过对该小说的戏仿和互文性分析,揭示出麦凯恩的历史观,即历史具有文本性和虚构性。第二章研究麦凯恩如何采用万花筒般的叙事视角,并置过去与现在的叙事手法,颠覆线性叙事,并从不同视角分析小说两个主要人物——柯里根和无名走钢丝艺人,揭露出叙事的不可靠性。此外,本章还探讨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与小说中涉及的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9 · 11”事件造成的创伤具有不可言说性,因此,麦凯恩利用其他历史事件指涉“9 · 11”事件。第叁章着重分析了小说如何重构别样多元的历史。本章讨论了纽约的边缘化人物,如地铁涂鸦摄影师,布朗克斯区的黑人妓女和越战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如何用个人的小历史挑战统一的大历史,还探讨了小说希望和救赎的主题。第叁部分为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麦凯恩运用后现AI写作作手法,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虚构的小说人物,营造出小说的历史性和虚构性。作为典型的历史元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模糊了历史和小说之间的界限,揭露出被官方历史排除的多元化历史。此外,该小说还为“9·11”事件后困惑的美国人提供了洞见,即只有通过爱和交流,人们才能走出创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元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贾宏涛.虚构亦真实:从历史元小说角度解读《午夜之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2].秦婷婷.历史性与虚构性:《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历史元小说解读[D].扬州大学.2017

[3].何一芾.诘问历史、探寻真实—《囚鸟》的历史元小说书写[D].扬州大学.2016

[4].黄宁.从历史元小说的角度解读《十卷半世界史》[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

[5].王慧.从历史元小说视角解读《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J].中国西部科技.2015

[6].陈希.《十卷半世界史》历史元小说解读[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

[7].颜研.历史元小说《已知的世界》中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

[8].杨亭.政治无意识与《上帝知道》的后现代历史元小说叙事性时空飞散[J].外语教育.2012

[9].滕学明.安妮塔·布鲁克纳作品的历史元小说性[J].名作欣赏.2013

[10].罗虹,刘紫丰.透视“未知”与重塑“已知”——论《已知的世界》的历史元小说叙事策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标签:;  ;  ;  ;  ;  

历史元小说论文-贾宏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