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校成立胶东文化研究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朱震[1](2021)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交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史作为中国历史地理以及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历史时期的中国交通发展情况,包括交通路线(陆路、内河、海路)、交通设施(驿站、关卡)、交通工具(车马、船只等)、交通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在春秋战国时期,“王纲解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这场大变革背后,逐渐完善的交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时,各个诸侯国的会盟、征伐,先进文化与生产力技术的传播,人口的交流,都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路线、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以及高效的交通制度。可以说,交通将正在将经历变革的不同国家与地区相互勾连,并让最后国家的统一成为了可能。交通的重要意义在当时的齐鲁地区同样明显,不管是齐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还是儒家思想从鲁国向周边辐射最后传遍中国,乃至陶地成为当时的经济都会、“天下之中”,都离不开当时齐鲁地区日益发展的交通。鉴于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将传世文献、出土材料以及地形地势结合,对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即今之山东省地区内部及与周边地区的交通情况,以临淄、曲阜、莒、陶、琅琊五个地方为中心进行交通路线的勾勒,并对涉及的交通设施、交通制度进行研究,从而对当时的山东地区交通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李宁[2](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指出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毛阿琪[3](2020)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以《红色大别山》为例》文中提出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开始。这一版课程标准尤其突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学科素养,是现在一线教师教研重点。信阳又处于大别山脚下,这里是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课题便是以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和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为学习任务,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丰富当地语文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当地先进革命文化,增强信阳学生的地区认同感、地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地区优秀革命传统文化。信阳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便是“大别山精神”,这坚守信念、顾全大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是本校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本文将从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本课题中校本课程建构的现实条件,从建构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说明建构的意义及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校本建构的具体步骤,分析关于校本内容的需求调查表,做好校本编写准备,确定了校本课程目标,确立了教材编写原则,整合了各种资源,选取了教材所需内容,展示了校本纲目;第三部分,从校本实施入手,介绍了校本实施的过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将不同形式的教学课堂进行案例展示;第四部分,记录了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反思,笔者收集了学生、教师同伴、教育部门和社会的课程评价表,整合评价内容,记录评价内容;教学反思从取得成功、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三方面入手,深入思考,认真反思,以期今后能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建构更有水准的校本课程。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笔者希望学生通过以《红色大别山》为例的地方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增强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面对苦难时不畏缩,面对诱惑时能坚守自我,从而体现语文的立德树人功能。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为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苗淑丽[4](2020)在《红色基因映初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仁小学始建于1948年,为纪念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辽吉功臣"吕明仁烈士,学校于1951年更名为明仁小学。吕明仁(1916—1947),原名吕其惠,1916年出生于奉天省庄河县(今辽宁省庄河市)大王家岛一个渔民家庭,先后就读烟台和北平,1943年随组织到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先读书后任教,后到太行山区抗日。他曾任胶东区委书记、解放战
姜强[5](2019)在《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政教育——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红色基因传承经验介绍》文中认为传承红色基因意义重大,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结合实际,依托具有区域特色的胶东红色文化资源,认真高效的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工程,通过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进校园、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等工作,推进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培养模式,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尹航[6](2019)在《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其范围主要涵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东、北、南三面环海。胶东半岛历来为道教发展的前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云集求仙的方士,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方仙道、黄老道的形成,半岛地区的低山丘陵如崂山、昆嵛山、罗山、大泽山、艾山、伟德山、铁槎山、马山、成山等历来为道教活动集中之处。自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全真道为主流,以崂山、昆嵛山为两大核心的道教山群。胶东半岛道教的形成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道派以内丹派全真道为主,故本研究对于发掘滨海山地道教景观特色,发掘内丹派全真道宫观园林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图形论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背景探查、基础梳理部分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各尺度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研究主要以田野调查法、学科交叉法、图形论证法为主。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即本文的绪论及研究背景。第二,概括胶东半岛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特征,梳理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明确胶东半岛道教的派系特征及其在道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从宏观至微观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发现,宫观总体布局呈现出“双核散点、倾向海洋”的特征,并具有“风水聚炁”“海上仙境”“海上仙山”三种模式。宫观园林择址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分规律”“偏于支流”“倾向有光”“巧避刚风”的特征,基址周围的山水组合具有7种“环境单元”、6种“道家文化特征”。中观研究发现,宫观群环境的景观序列具有“戒、定、慧”三境,与内丹经典《内经图》所绘景象与空间具有较大相似性。微观研究发现,宫观园林庭院构成与空间具有“先尊后卑”“四象格局”“渐次聚焦”“阴阳分明”的特点。第四,以史为鉴,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原则与对策。总体论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结合道教文化、义理,基于古籍资料,从名山缘起、资源梳理、历史沿革、总体布局特征、择址特征、景观序列、庭院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宫观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空间特征及其内涵。研究发现,半岛低山丘陵宫观园林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道教义理关系紧密,且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宫观园林的环境与空间,自宏观至微观视角,依风水理论可分为风水大聚局、中聚局、小聚局、微聚局。在这四重尺度下,宫观园林倾向分布之地,多为风水术在相应尺度下所崇尚的理想环境。不同风水“聚局”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性道教理论、文化的微妙关系。在风水“大、中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布局、择址与齐地古代神仙文化关系紧密。在风水“小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的分布、景观序列表现出与全真道文化、内丹理论的相关性。在风水“微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则主要与全真道组织文化联系密切。除此之外,各尺度下宫观园林选址与环境空间的营造,均表现出倾向海洋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综合历史、宗教、地理、地貌、气象等学科内容,建立胶东半岛山岳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发掘半岛滨海山岳道教文化景观的“海洋”特征,填补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创新——以地域整体地貌区划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内群山宫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将风水理论拆分为大、中、小、微“聚局”四重尺度,分别对宫观园林环境空间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创新——风景园林学与风水学理论交叉,生成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的4级分层——4重“聚局”;通过“概念拆分,量化分析”的方法,多指标、多角度对宫观布局与择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张家豪[7](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范欣怡[8](2019)在《实与虚: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高等教育的眼光纷纷落在本科教学质量上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组织机构也在紧锣密鼓的运转中。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关系着高校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以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还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水平,甚至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人才培养。在西方发达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已经常态化。将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资源整合,扩大区域影响力,这是世界上教师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来说,由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在我国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我国学者在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领域研究就更薄弱,因此,本研究试图在教育体制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合理且科学的改革措施。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介绍了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概述。本部分主要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耗散结构理论和体制理论进行了阐述,从实体制度和虚体组织两方面对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分析框架进行了解析。第三部分,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现状。本部分对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目前来说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大多为联盟形式,旨在整合区域内部资源,提升区域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水平。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地方资源,教育观念及教师心理需求等因素导致组织内部制度规范大多不完善,且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也较为模糊,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发达地区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及启示。本部分在教育体制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世界上发达地区的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做出详细阐释,并总结出可以为我国所借鉴的启示。美国地区的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多以实体机构为主,有稳定的资金支持,保障组织顺利运行。台湾地区的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则是依托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成立,主管部门发力引导强势院校帮带作用,促进共同发展。第五部分,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改革建议。本部分确定其性质是虚体组织并且点明了实体制度在该组织中的重要性后,从实虚结合两方面提出建议,实体制度应该引导虚体组织的规范运行,组织内部应该有合理化的机构设置和稳定经费保障,并通过项目激励和知识共享,提高教师参与兴趣和资源整合程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
李萌[9](2018)在《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为资源型城市提供发展的新路径,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从论文的选题不难看出,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是论文的独特之处。从该视角出发,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学、矿床学、城市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成矿系统指导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然后对中加典型矿业城市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的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学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矿业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的扩展和补充,勘查系统通过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后续的矿业开发系统产生影响。资源型城市是建立在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开发的基础上的,属于矿业开发系统的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时要注意在矿业开发系统内进行系统性考虑并结合其前缘三个系统的研究。2、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较低程度的自然资源依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赖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是正向刺激作用,若科技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超过了由资源依赖产生的负面约束作用,则经济仍然可以获得持续增长。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外生动力。3、对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三个黑龙江省主要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表明资源枯竭性城市存在经济—人口收缩现象:对经济—人口收缩现象有带动作用的分别是收入差距、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集聚经济,可采用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集聚经济的建设力度等方法加以缓解。加大集聚经济建设方面,科技创新支撑下的石墨产业集群和“物数云智”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型煤炭资源产业集群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分析萨德伯里以科技创新支撑的深部找矿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为借鉴,表明我国需要重视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对深部和隐伏矿体的勘探和开采,从而延长矿山和资源型城市的寿命。加拿大萨德伯里一系列科技制度协同创新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5、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四大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王越[10](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我校成立胶东文化研究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成立胶东文化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交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交通史的研究 |
(二)古齐鲁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交通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对象、思路以及方法 |
第一章: 古齐鲁地区的自然环境 |
(一)齐鲁地区的地形地势 |
(二)古齐鲁地区的气候 |
(三)古齐鲁地区的河流 |
(四)古齐鲁地区的海岸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古齐鲁地区的交通线路 |
一 齐地史地以及交通述略 |
(一)齐国疆域变化 |
(二)齐地产业 |
(三)齐国的交通路线——以临淄为中心 |
二 鲁地史地及交通述略 |
(一)鲁国疆域变化 |
(二)鲁国交通——以曲阜为中心 |
三 莒地史地及交通述略 |
(一)莒地的历史 |
(二)莒地的交通 |
四 陶地的史地与交通 |
(一)陶地的历史 |
(二)陶地的交通 |
五 琅琊地区的史地与交通以及古齐鲁地区的海运 |
(一)琅琊地区的历史 |
(二)琅琊为中心的交通与古齐鲁地区的海上交通 |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制度 |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工具 |
(一)陆上交通工具 |
(二)水上交通工具 |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设施以及交通制度 |
(一)陆上的道路 |
(二)陆上交通的制度 |
(三)水上交通的设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以《红色大别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红色大别山》校本课程建构的现实条件 |
第一节 校本课程建构实施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校本课程建构实施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校本课程建构实施的意义 |
第二章 《红色大别山》校本课程的建构 |
第一节 调查对象需求分析 |
第二节 校本教材编写准备 |
第三节 教材编写的具体方案 |
第四节 校本课程建构资源整合原则与内容 |
第五节 校本课程教材纲目 |
第三章 《红色大别山》校本课程的实践 |
第一节 校本课程实践过程 |
第二节 校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
第三节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
第四章 《红色大别山》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红色大别山》校本课程实施评价 |
第二节 《红色大别山》校本课程实施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5)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政教育——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红色基因传承经验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作背景 |
二、传承红色基因的经验做法 |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
(二)建设红色场馆,打造育人基地 |
(三)红色文化进校园,带动红色新输出 |
(1)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英雄胶东》 |
(2)“声韵悠长”朗诵音乐会 |
(3)成立胶东红色文化大讲堂 |
(四)坚定“四个自信”,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 |
(1)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 |
(2)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主题”思政课实践教学 |
(3)发挥思政类学生社团在红色文化宣传中的带动作用 |
(五)做好社科宣传普及,推进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
(1)社会科学宣传普及 |
(2)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积极进行相关研究,形成一定的建设性成果 |
三、结语 |
(6)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胶东半岛“仙境”之源 |
1.1.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的特殊性 |
1.1.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发展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胶东半岛 |
1.3.2 低山丘陵 |
1.3.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 |
1.3.4 宫观风景与园林环境 |
1.3.5 时间范畴 |
1.4 研究现状 |
1.4.1 山岳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
1.4.2 道教及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
1.4.3 道教宫观建筑相关研究 |
1.4.4 道教园林环境相关研究 |
1.4.5 园林美学及理法相关研究 |
1.4.6 滨海山岳景观、滨海道教相关研究 |
1.4.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中国道教与宫观园林发展概述 |
2.1 道教的发展、道派及主要思想 |
2.1.1 “道”的由来 |
2.1.2 道教始祖与老子 |
2.1.3 道教的主要流派 |
2.1.4 内丹道派的发展及其理论思想 |
2.2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发展及特点概述 |
2.2.1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的发展 |
2.2.2 道教宫观的筑建思想 |
2.2.3 道教宫观的文化 |
2.3 道教思想与宫观园林艺术 |
2.3.1 宫观的筑建与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 |
2.3.2 宫观的筑建与符号景观——天人合一 |
2.3.3 宫观的筑建与神仙信仰——人间仙境 |
2.4 小结 |
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自然、人文景观概述 |
3.1 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特征 |
3.1.1 气候与气象 |
3.1.2 水文条件 |
3.1.3 地质地貌 |
3.1.4 植被状况 |
3.2 胶东半岛山脉的山、水条件 |
3.2.1 半岛总体山、水形势 |
3.2.2 昆嵛山低山丘陵区 |
3.2.3 朱雀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 |
3.2.4 崂山中低山丘陵区 |
3.2.5 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 |
3.2.6 大泽山低山丘陵区 |
3.3 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发展的人文因素 |
3.3.1 道教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3.3.2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催生道教 |
3.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分化、发展 |
3.3.4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迅速发展 |
3.3.5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 |
3.3.6 金朝——全真道创立 |
3.3.7 蒙元——全真道鼎盛 |
3.3.8 明代——全真龙门支派兴起 |
3.3.9 清代——龙门中兴 |
3.4 小结 |
4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总体布局 |
4.1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调查情况概述 |
4.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时空演变和总体布局 |
4.2.1 至秦、汉时期 |
4.2.2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
4.2.3 至金、元时期 |
4.2.4 至明、清时期 |
4.2.5 建造年代不详的宫观分布 |
4.2.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特点 |
4.3 影响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的地理环境因子 |
4.3.1 山川大势与风水形势 |
4.3.2 “海上仙境”模式 |
4.3.3 “海上仙山”模式 |
4.4 小结 |
5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
5.1 宫观择址与自然环境因子 |
5.1.1 地形相关性分析 |
5.1.2 水系相关性分析 |
5.1.3 光照相关性分析 |
5.1.4 风环境分析 |
5.2 宫观择址与山水组合关系 |
5.2.1 “环境单元”的基本类型 |
5.2.2 诸山脉宫观群的山水组合关系 |
5.3 宫观择址与道教文化 |
5.3.1 道家堪舆文化——纳真炁,藏“风”又得“水” |
5.3.2 道家仙境文化——仿仙居,一“山”一“仙境” |
5.3.3 道家组织文化——分层级,上“宫”而下“院” |
5.3.4 道家洞天文化——坐环堵,前“宫”而后“洞” |
5.3.5 道家农耕文化——打尘劳,上“圃”而下“田” |
5.3.6 道家美学文化——勾山水,“画”中觅“福地” |
5.4 小结 |
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环境的景观序列与空间分析 |
6.1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内涵 |
6.1.1 景观序列之“意”——“仙、人”对话 |
6.1.2 景观序列之“规律”——“三关三境界” |
6.1.3 景观序列之“组成”——“一关一境一意象” |
6.1.4 景观序列之宏观、微观模式 |
6.2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空间特征分析 |
6.2.1 “三境”与“六远” |
6.2.2 景观序列之空间转换 |
6.2.3 景观序列节点之布局规律 |
6.3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实例分析 |
6.3.1 “三谷”谷前之“戒境” |
6.3.2 “三谷”谷中之“定境” |
6.3.3 “三谷”谷末之“慧境” |
6.3.4 “三谷”景观序列之空间分析 |
6.4 小结 |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
7.1 宫观园林的规模与类型 |
7.1.1 “溪谷”之内 |
7.1.2 “溪谷”之外 |
7.1.3 宫观之规模分类 |
7.2 宫观园林与风景环境的组合规律 |
7.2.1 轴线与山体之关系 |
7.2.2 风水“微聚局”之环境模式 |
7.3 宫观园林的构成与规制 |
7.3.1 宫观园林的总体构成 |
7.3.2 宫观园林之建筑组成 |
7.3.3 宫观园林的建筑规制 |
7.4 宫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
7.4.1 院落组合特征 |
7.4.2 院落空间尺度特征 |
7.4.3 院落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
7.5 宫观庭院的风水文化解读 |
7.5.1 寻龙、观水与察砂 |
7.5.2 穴地与立向 |
7.5.3 阴阳、四象与五行 |
7.5.4 宫观风水聚局模式总结 |
7.6 小结 |
8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 |
8.1 保护对策 |
8.1.1 注重地域风景地脉与历史文脉 |
8.1.2 重新划分道教宫观保护单元 |
8.1.3 确保宫观庭院的原真性 |
8.1.4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
8.2 发展原则及对策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对策 |
9 结论 |
9.1 研究总结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二) 具体建校工作 |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
小结 |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
(一) 办学方针 |
(二) 营建方面 |
(三) 设备方面 |
(四) 院系建制 |
(五) 师资延聘 |
(六) 校务行政 |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
(四) 经济问题 |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
(四) 社会服务工作 |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
(四) 护校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
(二) 成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8)实与虚: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图 |
第一章 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区域 |
(二)区域性高校 |
(三)教师教学发展 |
(四)体制 |
二、理论基础 |
(一)耗散结构理论 |
(二)教育体制理论 |
三、分析框架:定位与功能;实体制度与虚体机构 |
(一)定位与功能 |
(二)实体制度与虚体机构 |
第二章 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现状 |
二、问题分析:实体制度缺失和虚体组织模糊 |
(一)组织性质“模糊化” |
(二)组织功能“单一化” |
(三)组织结构“松散化” |
(四)组织合作“形式化” |
(五)教学资源“碎片化” |
(六)评价监督“空壳化” |
三、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客观因素:政策与资源 |
(二)主观因素:价值观念与心理需求 |
第三章 发达地区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美国:五大湖学院联盟(GLCA)的教学与学习联盟(CTL) |
(一)GLCA的组织机构 |
(二)CTL的组织机构 |
(三)CTL的制度规范 |
(四)启示:重视制度,实化组织 |
二、台湾地区:北二区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
(一)北二区区域教学资源中心组织机构 |
(二)北二区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制度规范 |
(三)启示:政府推动,虚实结合 |
第四章 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改革建议及实施对策 |
一、实体性制度: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功能依托 |
二、虚体性组织: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性质定位 |
三、实与虚结合:我国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改革对策 |
(一)以制度规范保障虚体组织运行 |
(二)以知识共享推动资源整合力度 |
(三)以多元管理促进组织稳定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托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框架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成矿系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3.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与数量 |
3.2 系统理论 |
3.2.1 一般系统理论 |
3.2.2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 |
3.2.2.1 地球系统 |
3.2.2.2 成矿系统 |
3.2.2.3 勘查系统 |
3.2.3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矿业开发系统 |
3.3 资源诅咒假说 |
3.4 生命周期理论 |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2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3 强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
3.6 循环经济理论 |
3.6.1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 |
3.6.2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
3.6.3 循环经济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3.7 技术创新理论 |
3.8 小结 |
第4章 科技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
4.1 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再思考和拓展 |
4.2 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4.3 科技创新是内部动力 |
4.3.1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2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
4.4 组织制度创新是外部助力 |
4.5 资源型城市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的路径 |
4.5.1 资源型城市的周期特征和创新驱动机制 |
4.5.2 科技创新挤出阶段 |
4.5.3 技术研发阶段 |
4.5.4 技术扩散阶段 |
4.5.5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
5.1 基本概况 |
5.2 存在的突出矛盾 |
5.2.1 经济方面 |
5.2.1.1 经济现状概述 |
5.2.1.2 产业结构不平衡 |
5.2.1.3 产业空间分布不集中 |
5.2.2 人口方面 |
5.2.2.1 人口现状概述 |
5.2.2.2 人口外迁 |
5.2.2.3 人力资本低 |
5.2.2.4 工资收入低 |
5.2.3 资源利用方面 |
5.2.3.1 矿山企业小而分散 |
5.2.3.2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
5.2.3.3 产品附加值低 |
5.2.4 科技生产方面 |
5.2.4.1 科技投入水平低,创新驱动不足 |
5.2.4.2 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 |
5.2.4.3 科技转化率低 |
5.2.4.4 专业人才匮乏 |
5.2.4.5 安全隐患突出 |
5.2.5 环境方面 |
5.2.5.1 环境污染 |
5.2.5.2 水土流失 |
5.3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 |
5.3.1 概况介绍 |
5.3.2 资源型城市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5.3.3 资源型城市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
5.3.4 机制总结 |
5.4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的计量分析 |
5.4.1 识别经济——人口收缩 |
5.4.2 经济——人口收缩分析 |
5.4.3 数据与变量 |
5.4.3.1 构造经济——人口变量 |
5.4.3.2 选取地区收入差距指标 |
5.4.3.3 选取集聚经济指标 |
5.4.3.4 选取产业结构指标 |
5.4.3.5 选取人力资本指标 |
5.4.4 模型选择与估计 |
5.4.4.1 选取模型 |
5.4.4.2 模型介绍 |
5.4.4.3 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
5.4.4.4 模型的估计分析 |
5.5 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
5.6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影响机理研究 |
5.6.1 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
5.6.2 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
5.7 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途径研究 |
5.7.1 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资源产业集群系统发展 |
5.7.2 互联网+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物数云智” |
5.7.2.1 物联网 |
5.7.2.2 大数据 |
5.7.2.3 云计算 |
5.7.2.4 智慧矿山 |
5.7.3 黑龙江省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 |
5.7.3.1 创新优势集群发挥核心作用 |
5.7.3.2 建设煤炭产业公共平台 |
5.8 小结 |
第6章 科技创新对加拿大萨德伯里转型发展经验借鉴 |
6.1 萨德伯里城市概况 |
6.2 萨德伯里城市发展概况 |
6.3 萨德伯里矿床的资源潜力 |
6.3.1 成矿潜力 |
6.3.2 资源潜力 |
6.4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深部找矿 |
6.4.1 国外深部找矿对我国的启示 |
6.4.2 科学理论创新支撑 |
6.4.3 技术创新支撑 |
6.5 科技制度协同创新视角下萨德伯里发展路径研究 |
6.5.1 理念创新 |
6.5.2 科技创新 |
6.5.3 机制体制创新 |
6.5.3.1 法律制度更新完善 |
6.5.3.2 政府资金大力支持 |
6.5.3.3 行业协会提供援助 |
6.5.3.4 人才制度有力保障 |
6.5.3.5 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
6.5.3.6 重视配套基础设施 |
6.6 现状 |
6.7 小结 |
第7章 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
7.1 发展理念创新 |
7.2 矿业全产业链创新 |
7.2.1 延长矿业产品价值链条,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
7.2.2 周密论证矿产资源潜力,保障链条源头供应 |
7.2.2.1 开展深部探测,挖掘资源潜力 |
7.2.2.2 改进选冶工艺,降低边界品位 |
7.2.2.3 拓展思维模式,扩大资源范围 |
7.2.3 重视发展矿业绿色经济,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
7.2.3.1 控制强度合理开发 |
7.2.3.2 利用已有矿山设备 |
7.2.3.3 挖掘现存地质资料 |
7.2.3.4 拓展现有地下空间 |
7.2.4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特色旅游产业 |
7.3 城市经济创新 |
7.3.1 培育城市新兴接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7.3.2 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
7.3.3 纳入区域统筹考虑安排,实现经济协同发展 |
7.3.4 提前研判新兴城市定位,做好多元产业规划 |
7.4 体制机制创新 |
7.5 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发展路径建议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10)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时期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地域文化景观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条件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质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2.5. 水系条件 |
2.3 政治经济环境 |
2.4 社会文化环境 |
2.5 小结 |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
3.1. 自然本底 |
3.1.1. 山体 |
3.1.2. 水文 |
3.1.3. 植被 |
3.1.4. 土壤 |
3.2. 水利建设 |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
3.3. 农业生产 |
3.3.1. 农业发展 |
3.3.2. 灌区分布 |
3.3.3. 农田类型 |
3.3.4. 田制制度 |
3.3.5. 作物种植 |
3.3.6.耕作技术 |
3.4. 城乡营建 |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
3.5. 小结 |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
4.1. 临淄 |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
4.2. 青州 |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
4.3. 济南 |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
4.4. 淄川 |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
4.6. 小结 |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
5.2.1. 城池规模 |
5.2.2. 空间结构 |
5.2.3. 城防体系 |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
5.3.1. 内外贯通 |
5.3.2. 护卫城池 |
5.3.3. 泄水防洪 |
5.3.4. 便利民生 |
5.3.5. 营造景观 |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
5.4.1. 造园活动 |
5.4.2. 园林 |
5.4.3. 风景名胜区 |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
5.4.5. 景观构筑物 |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
5.6. 小结 |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2.1. 区域整体保护 |
6.2.2. 城市景观延续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 |
7.2.2. 研究方法 |
7.3. 展望 |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我校成立胶东文化研究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交通研究[D]. 朱震. 山东大学, 2021(02)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以《红色大别山》为例[D]. 毛阿琪.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4]红色基因映初心[A]. 苗淑丽. 2020年首届全国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校长论坛暨红色教育媒体传播研讨会论文集, 2020
- [5]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政教育——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红色基因传承经验介绍[J]. 姜强. 青年与社会, 2019(30)
- [6]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D]. 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实与虚:区域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制研究[D]. 范欣怡.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D]. 李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6)
- [10]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