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特性毒素论文_胡玥,梁昊宇,周富昌,李颖茵,董思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学特性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生物学,大肠杆菌,特性,酵母菌,免疫,类毒素。

生物学特性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胡玥,梁昊宇,周富昌,李颖茵,董思国[1](2019)在《以霍乱毒素B亚单位为载体的甲型副伤寒多糖结合疫苗理化及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SPA)O特异多糖(O-specific polysaccharide,OSP)-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结合疫苗,并初步探讨其理化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SPA OSP多糖原液(简称OSP多糖)经溴化氰活化,己二酰肼(ADH)衍化,在碳二亚胺(EDAC)作用下与CTB偶联,结合物经Sepharose4FF柱纯化,获得多糖-蛋白结合物,对其理化指标、血清特异性、免疫原性及血清体外杀菌力进行检测。结果制备的SPA OSP-CTB结合物(简称OSP-CTB结合物)衍化度为(2. 63±0. 13)%、多糖回收率为(74±0. 2)%;鉴别试验显示OSP-CTB结合物与SPA O诊断血清、CTB抗体均有阳性沉淀线产生;免疫小鼠血清中OSP-CTB结合物抗体滴度显着增长,阳转率达100%,血清体外杀菌抗体滴度为1∶64。结论用溴化氰活化多糖制备的SPA OSP-CTB结合物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可进一步进行疫苗研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董令赢[2](2019)在《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是人气性坏疽和动物恶性水肿的主要病原,也是羊快疫的病原,其产生的α毒素(Clostridium septicum alpha toxin,CSA)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和免疫原。由该菌引起的羊快疫发病急,往往来不及治疗发病动物即行死亡,因此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有效措施。预防该病的疫苗均由腐败梭菌强毒培养物经甲醛灭活脱毒制成菌体-类毒素疫苗,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强毒菌液,存在着一定生物安全隐患。因而,无毒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疫苗已成为新型疫苗的研制热点。本研究依据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优化合成包含信号肽的腐败梭菌α毒素全基因并连接至pEZ-clone质粒,以该质粒为模板采用OEPR(Overlap Extension PCR and Recombination)法构建了表达CSA的重组质粒pET28a-csa,以pET28a-csa为模板,利用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7个不同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表达载体(pET28a-csa_(C86L)、pET28a-csa_(Y118T)、pET28a-csa_(TMD)△_(212-222)、pET28a-csa_(C86L/TMD)△_(212-222)、pET28a-csa_(Y118T/TMD)△_(212-222)、pET28a-csa_(C86L/Y118T)和pET28a-csa_(C86L/Y118T/TMD△212-222))并将其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得到表达CSA和7个不同CSA突变体的重组菌。诱导表达及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8个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与预期大小一致,均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获得表达。8个重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rCSA_(C86L)86L 5.86%、rCSA_(Y118T)118T 6.56%、rCSA_(TMD)△_(212-222)12-222 15.4%、rCSA_(C86L/TMD)△_(212-222)12-222 12.7%、rCSA_(Y118T/TMD)△_(212-222)12-222 12.9%、rCSA_(C86L/Y118T)4.26%、rCSA_(C86L/Y118T/TMD)△_(212-222)12-222 11.9%、rCSA 7.11%,结果表明跨膜区的缺失可增加蛋白表达量。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所有的重组蛋白均可被腐败梭菌α毒素高免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小鼠毒性试验表明,rCSA对小鼠的致死量为0.1μg/只,rCSA_(Y118T)为1μg/只,两者相比rCSA_(Y118T)对小鼠致死性下降10倍,表明CSA的Y118T突变,虽然降低了对小鼠的致死性,但并未完全消除其毒性,而rCSA_(C86L)和rCSA_(C86L/Y118T) 18μg/只、rCSA_(Y118T/TMD)△_(212-222) 80μg/只、rCSA_(TMD)△_(212-222)、rCSA_(C86L/TMD)△_(212-222)、rCSA_(C86L/Y118T/TMD)△_(212-222) 120μg/只均未致死小鼠,与rCSA相比,对小鼠的致死性分别至少下降了180、800和1200倍,表明这6个CSA突变体均已丧失了对小鼠的致死性。细胞试验表明,以rCSA 0.001μg/mL、rCSA_(Y118T) 0.5μg/mL的浓度接种Vero细胞即可引起细胞病变,而rCSA_(C86L/Y118T)86L/Y118T 1μg/mL、rCSA_(C86L)和rCSA_(Y118T/TMD)△_(212-222)12-222 10μg/mL、rCSA_(C86L/TMD)△_(212-222)12-222 30μg/mL、rCSA_(TMD)△_(212-222)和rCSA_(C86L/Y118T/TMD)△_(212-222)12-222 50μg/mL的浓度接种Vero细胞,均不引起细胞病变,与rCSA相比,rCSA突变体对细胞的毒性至少分别下降了500、1000、10000、30000和50000倍,结果表明除rCSA_(Y118T)仍具有一定细胞毒性外,其余rCSA突变体均已丧失了细胞毒性,且细胞毒性试验与小鼠毒性试验结果一致。溶血试验表明,rCSA具有溶血活性,而7个rCSA突变体均丧失了溶血活性。将rCSA及7个不同的rCSA突变体可溶性表达产物制备成氢氧化铝胶疫苗,以200μg/只的剂量皮下注射家兔,间隔21天进行二免,在免疫前(D0)、一免后21天(D21)、一免后35天(D35)分别进行采血,并于D35以1MLD的腐败梭菌毒素进行攻毒。攻毒结果表明,除rCSA_(C86L/TMD)△_(212-222)免疫组(4/5)和rCSA_(Y118T/TMD)△_(212-222)免疫组(2/4)外,其余各组均5/5保护。血清中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一免后,rCSA_(C86L)、rCSA_(Y118T)、rCSA_(TMD)△_(212-222)、rCSA_(C86L/TMD)△_(212-222)、rCSA_(Y118T/TMD)△_(212-222)、rCSA_(C86L/Y118T)、rCSA_(C86L/Y118T/TMD)△_(212-222)、rCSA免疫组的血清中和效价(每0.1 mL的混合免疫血清可中和的腐败梭菌毒素小鼠MLD数)分别为3、7、2、2、1、2、4、10;二免血清的中和效价分别为20、36、34、20、2、60、24、60。该结果也表明CSA的第118位的Y及跨膜区不仅与毒素的毒力相关,也与毒素的免疫原性相关。综合7个rCSA突变体蛋白的表达量、对小鼠的毒性、细胞毒性、血清中和效价及免疫攻毒保护结果,选取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csa_(TMD)△_(212-222))进行了rCSA_(TMD)△_(212-222)表达条件的优化以提高其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并对纯化的rCSA_(TMD△212-222)的免疫原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结果表明,rCSA_(TMD△212-222)的最佳表达条件为在菌液OD_(600)为0.8时,加入0.5 mM的IPTG,于15℃诱导16 h,可使可溶部分表达量最大,蛋白表达量可达24.7%。纯化的rCSA_(TMD△212-222)纯度可达85%,以140μg/只的剂量静脉注射,小鼠仍健活,以80μg/mL接种Vero细胞不引起细胞病变,表明rCSA_(TMD△212-222)已经丧失了小鼠致死毒性和细胞毒性。将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制备成氢氧化铝胶疫苗,按25μg/只、50μg/只和100μg/只的剂量皮下免疫家兔,间隔21天二免,在免疫前(D0)、一免后21天(D21)、一免后35天(D35)分别进行采血,并于D35以1 MLD的腐败梭菌毒素进行攻毒。一免后,25μg、50μg、100μg免疫组的血清中和效价为1、4和6;二免血清中和效价分别为68、72和58,二免后攻毒各组均5/5保护。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E.coli BL21(pET28a-csa_(TMD)△_(212-222))菌株具有目的蛋白表达量高、表达产物无毒性、免疫原性好等特点,可作为重组腐败梭菌疫苗研制的候选菌株。(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期刊2019-05-01)

彭国瑞,彭小兵,李旭妮,董令赢,蒋玉文[3](2018)在《大肠杆菌表达腐败梭菌α毒素及其产物的生物学特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大肠杆菌源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并对其生物学特性鉴定。利用PCR扩增α毒素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sa,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产物的反应原性、溶血活性、细胞毒性、小鼠致死毒性、毒力和毒性中和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重组α毒素主要表达形式为包涵体,产物能够与腐败梭菌抗毒素血清反应,不能使绵羊红细胞发生溶血,具有细胞毒性和小鼠致死毒性,毒力超过300 MLD/mL,而且这种毒性可以被抗毒素中和。结果表明,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可以制备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田秀,王婧,张宏海,王玉华,李惠琳[4](2018)在《产赭曲霉毒素A黑曲霉的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分析葡萄黑腐病的主要病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与营养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产OTA的黑曲霉A.niger为试验菌株,察氏培养基为基础,观察和测定不同碳源、氮源、温度15~40℃和pH 3~9条件对该菌菌落直径及菌丝体干质量的影响;以2%水琼脂培养基为基础,测定不同碳源、无机和有机氮源、温度、pH条件下8h和10h的分生孢子萌发规律.【结果】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谷氨酸和蛋白胨,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为3~5;在分生孢子萌发阶段,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氯化铵和蛋白胨,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0~35℃;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10min.【结论】A.niger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要减少葡萄黑腐病病害发病率,控制OTA污染就必须对葡萄生长的环境条件或贮藏条件进行严格监控,并辅以适当措施减少昆虫和鸟类造成的葡萄表面的创伤.(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杨志强[5](2018)在《改良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培养基和制备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破伤风梭菌能够分泌破伤风外毒素,该外毒素经过甲醛灭毒,再经精制纯化之后即制成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该疫苗可接种人和动物,用以预防破伤风。但目前国内企业采用常规制备方法制备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存在纯化程度低、免疫原性弱和副作用高等缺点,严重限制了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应用,优化培养基和制备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本研究着力于对破伤风精制类毒素的培养基和制备方法进行优化,希望能够改善疫苗目前存在的缺点。我们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了调整,将普通庖肉培养基换成以蛋白胨酵母粉为主要成分的改良型培养基,并且对制备方法在脱毒、盐析和脱盐等步骤上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之上,就细菌的增殖能力、类毒素效价、类毒素的纯度和产量、免疫原性等指标进行了全面比较,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比浊法检测细菌生长曲线和破伤风类毒素效价检测实验发现,改良型培养基能够明显提高细菌的增殖能力(P=0.033)和类毒素效价(P=0.032),并且通过两种工艺生产的类毒素毒力无明显差别(P=0.792)。2.BCA蛋白浓度检测结果发现,改良制备方法提取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总蛋白浓度高于常规制备方法,但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60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改良的制备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破伤风类毒素的纯度(P=0.001)和产量(P=0.001)。3.动物急性特异性毒性和动物长期特异性毒性研究发现,通过改良工艺制备的疫苗没有外源性毒性物质,能明显提高动物的存活率(P=0.027)并维持体重稳定(P=0.016);免疫原性评价结果发现,与常规方法提取的类毒素疫苗相比,改良方法提取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具有更高的免疫原性(P=0.001)。综上,与常规培养基和制备方法相比,我们改良的培养基和制备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纯化程度和免疫原性,降低疫苗的外源性毒性物质和副作用,并且可适应规模化生产破伤风精制类毒素的工艺条件,对于国内企业生产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陈义宝,孙二超,杨斓,童贻刚,宋娇阳[6](2018)在《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M_PHB05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又称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是一种可引起水样腹泻、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出血性结肠炎等的人兽共患肠道致病菌。以一株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为宿主菌,从湖北某规模化养猪场的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烈性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噬菌体,命名为v B_Eco M_PHB05。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并纯化得到一株噬菌体,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颗粒;使用Ion Torrent测序平台进行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同时对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裂解谱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v B_Eco M_PHB05在电镜下可见有一正多面体立体对称头部(直径约72 nm),含收缩性尾部(尾长约45 nm,尾宽20 nm),为肌尾科噬菌体;提取基因组,酶切鉴定该噬菌体核酸类型为双链DNA;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1;一步生长曲线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v B_Eco M_PHB05潜伏期约为20 min,平均裂解量约58 PFU/cell;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全基因组全长147 659 bp,G+C含量37.5%。噬菌体v B_Eco M_PHB05除对本身宿主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34)产生裂解外,还裂解其它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噬菌体v B_Eco M_PHB05为一株广谱烈性噬菌体,其基因组中不含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具有开发为抗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制剂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诗语[7](2017)在《大肠杆菌肠毒素在酵母菌表面的展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腹泻病是指由细菌、病毒感染或其他各种因素引起的以急性或慢性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幼龄动物中,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il,ETEC)又是动物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ETEC可产生一种或几种肠毒素,包括热敏肠毒素(Heat-liable 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toxin,ST),通过影响肠细胞壁的透过性,使水和电解质流向肠腔,从而导致类似人霍乱的水样腹泻的发生。ST为小分子蛋白,因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常被用于疫苗研发。LT则凭借分子量大、免疫原性强等优势,常被用作黏膜免疫佐剂。微生态制剂(Probioties),是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将益生菌及其代谢所产生的促生长物质进行特殊加工而制成的活菌制剂。畜禽微生态制剂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研究焦点,因为其有别于化学物质具有无毒副作用(非化学物质)、药残检测无残留、对抗生素等药物无耐受能力等优点。目前,抗生素的使用已受到严格控制,使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且应用效果显着。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种将外源靶蛋白通过信号肽引导,进而锚定在酵母细胞表面的真核表达系统。酿酒酵母菌是常用的展示载体。此项技术具有表达偏差小、展示蛋白种类多、分子数量大、筛选、纯化、活性测定方便等特点。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也给动物体和周围环境造成较高浓度的兽药残留,破坏了水及土壤等生态环境。耐药菌株的出现成为传统抗生素使用的一大障碍。因而针对特异性靶点设计安全性好、免疫原性高的新型微生态制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课题成功建立了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蛋白在酵母表面的展示技术,实验研究表明,构建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不仅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黏膜免疫功能,对强毒ETEC的攻击具有保护作用。1、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建立。首先,进行ETEC所产生的叁种肠毒素est A、estB及eltAB基因的克隆。采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对estA及eltAB基因进行改造,然后以7个氨基酸的linker序列将叁种肠毒素基因串联。通过双酶切、连接、转化等手段成功构建pYD1-estA-eltAB-estB重组质粒,再经电击转化的方式成功构建了EBY100/pYD1-estA-elt AB-estB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免疫荧光检测及扫描电镜检测结果显示,estA-elt AB-estB融合蛋白成功展示在酿酒酵母菌表面。2、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选取4-6周龄的SPF级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基因工程菌组及EBY100酵母菌组,每组30只。EBY100酵母菌组及基因工程菌组的灌胃浓度为107CFU/mL,每天灌胃1次,每次2m L/只,空白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持续21d。此后连续3 d灌胃108 CFU/mL大肠杆菌H10407菌液,每日一次,每次4m L/只。分别于灌胃试验第7d、14d、21d及灌胃大肠杆菌菌液3d后取所需组织样本。(1)基因工程菌对小肠绒毛影响。酵母及其基因工程菌的十二指肠宽度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两实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酵母基因工程菌组的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宽度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的V/C值明显高于EBY100酵母菌组,呈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回肠及空肠的隐窝深度则显着低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绒毛长度及宽度变大,隐窝深度减小是小肠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增强的表现,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小肠绒毛的生长促进作用。从灌胃大肠杆菌后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EBY100酿酒酵母组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长度及V/C值呈极显着下降趋势(P<0.01),隐窝深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空肠的隐窝深度数值较灌胃前变化最大,呈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EBY100酵母菌组绒毛长度、V/C值及较灌胃大肠杆菌之前极显着下降(P<0.01),空肠的隐窝深度极显着上升(P<0.01)。酵母基因工程菌组中空肠及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则无明显变化(P>0.05);在绒毛宽度及隐窝深度方面各长度均表现出无显着变化(P>0.05);十二指肠的V/C值较灌胃ETEC前无显着差异(P>0.05)。ETEC攻毒后结果说明,与EBY100酵母菌相比较,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小肠绒毛的保护作用更强。(2)粪便pH值检测。实验的0-21d期间,空白组pH值均高于实验组,并从灌胃的第14d开始,酵母及其基因工程菌组的pH值极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灌胃21d时差异最显着(P<0.01)。灌胃ETEC后,空白对照组肠道内pH值显着升高(P<0.05);EBY100酵母菌组的pH值与灌胃21d相比并无显着变化(P>0.05);酵母基因工程菌组的pH值与灌胃21d相比基本无变化(P>0.05)。以上结果表明,酵母基因工程菌在维持肠道内酸碱平衡方面发挥了作用。(3)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从灌胃的第14d开始,各实验组肠道菌群的数量开始显着增长,21d天时呈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其中,EBY100酵母菌组除肠球菌外肠道内的乳酸菌、双歧杆菌、梭菌及类杆菌的增长倍数均最大。当灌胃了ETEC后,酵母基因工程菌组大鼠肠道菌群数量的增长倍数极显着高于EBY100酵母菌组(P<0.01),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3、酵母菌及其基因工程菌的实验动物免疫研究。(1)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肠黏膜中SIgA含量的影响。灌胃第14d,酵母工程菌组SIgA分泌量最高,与EBY100酵母菌组及空白对照组之间均呈现极显着差异(P<0.01);灌胃第21d,酵母工程菌组与EBY100酵母菌组均极显着高于空白组且两实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ETEC攻毒后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的SIgA的分泌量均极显着低于攻毒前(P<0.01),但酵母基因工程菌组减少的幅度最小,这说明酵母基因工程菌提高了小肠黏膜的免疫功能。(2)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肠黏膜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在实验初期,各实验组肠黏膜IL-2、IL-4及IFN-γ三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从灌胃第14d开始,EBY100酵母菌组及基因工程菌组各细胞因子含量显着上升(P<0.05);第21d时,呈现极显着上升趋势(P<0.01)。灌胃ETEC后,EBY100酵母菌组及基因工程菌组叁种因子的分泌量均极显着高于21d空白对照组,其中,基因工程菌组IL-2、IL-4分泌量最高,而IFN-γ的分泌量最低,以上结果表明酵母基因工程菌有效的提高肠黏膜中IL-2、IL-4及IFN-γ的分泌量,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3)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灌胃14d开始空白对照组及两组实验组的胸腺及脾脏系数均有所增加,其中酵母菌组增长幅度最小且明显低于基因工程菌组。灌胃ETEC后,空白组与酵母菌组数值均有所下降,而酵母基因工程菌组的数值并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微小上升,与空白对照组形成显着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明,酵母基因工程菌具有促进胸腺及脾脏发育的功能。(4)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血清学指标的影响。通过对血清中ALT、AST、TG、TBILI、DBILI、GLU、CHO、ALB及TP含量的检测可以发现,在实验的前21d,各实验组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无显着变化,但灌胃ETEC后,各组的ALB、TP及GLU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其中,酵母基因工程菌组上升幅度最小,这一结果表明,酵母基因工程菌没有引起肝组织的损伤及血液其他指标的改变。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1、成功建立了大肠杆菌肠毒素在酿酒酵母表面的展示技术,动物实验证明,所构建的工程菌对大鼠安全、无毒副作用。2、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能有效降低攻毒ETEC后的大鼠肠道pH值,可以维持肠道内酸碱平衡。3、工程菌能够调节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使肠道菌群数量呈极显着上升趋势;ETEC攻毒后工程菌发挥酵母菌的益生作用,使肠道菌群数量依然实现稳定增长。4、工程菌可以提高肠道黏膜免疫力,增加SIgA、IL-2、IL-4及IFN-γ的分泌量;当强毒ETEC侵入时,可有效保护小肠黏膜不受侵害。(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7-05-23)

肖同同[8](2017)在《肉牛屠宰过程中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流行特点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水样腹泻、出血性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等病死率高的疾病。牛等反刍动物是STEC的主要储存宿主。作为世界牛肉大国的中国未见有关于肉牛屠宰过程中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污染特点的研究报道,这不但增大了国民食用牛肉的安全风险,也制约了我国肉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研究肉牛屠宰过程中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的流行分布情况,评估屠宰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易感环节;通过对调查环节分离出的STEC菌株进行分离纯化检测,确定牛源STEC的血清型、主要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本实验对样品的预处理、PCR初筛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离心除杂条件为:5000rcf,6min;确定最终PCR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2min,变性94℃30S,退火56℃30s,延伸72℃1min,35个循环,终延伸72℃10min。采用STEC显色培养基对PCR初筛后的阳性样品进行二次筛选。通过对2个肉牛屠宰厂6个取样点(粪便、去皮前、去皮后、喷淋后、排酸后、分割后)600个样品的检测,从26(4.33%)份样品中分离到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对于STEC,6个取样点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0%,4.0%,1.0%,2.0%,1.0%,和0.0%。从600份样品中分离出26株STEC,以STX为目的基因进行双重PCR,其中仅含stx1基因的9株,占总分离菌株的34.62%;仅含stx2基因的6株,占23.08%;含stx1和stx2的11株,占42.31%。采用大肠杆菌O抗原诊断血清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玻片凝集实验:26株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中确定了16种血清型,共24株,占92.31%,其中血清型为O39的菌株6株,O76的菌株4株,为优势血清型,共占所鉴定出菌株的38.46%,还有2株血清型未确定。采用Kirby-Bauer法分析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特性,26株STEC菌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头孢咗啉、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性分别为30.77%、26.92%、23.08%、23.08%、19.23%和19.23%,且26.92%的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对磷霉素的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96.15%,对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比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0.77%、76.92%、73.08%。(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4)

冯二凯,刘晓颖,佟盼盼,任飞,尹茉莉[9](2016)在《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部分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将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部分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PIC9K-bsbse-gas-sh)转化毕赤酵母KM71H细胞,1%甲醇诱导其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甲醇诱导3 d后,重组BSBSE-GAS-SH蛋白以分泌形式表达于培养物上清液中,分子量约为117.9 ku;western blot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抗BSBSE抗血清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细胞毒性试验表明重组蛋白对小鼠肝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重组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更强。本研究为揭示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致病机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李小娟,张若晖,苗承辉,苏娟,何星[10](2016)在《A型肉毒神经毒素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A型肉毒神经毒素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为A型肉毒神经毒素制品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HPLC测定A型肉毒神经毒素的纯度;采用毛细管凝胶电泳分析其在非还原条件及还原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定其等电点;对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NCBI blast数据库中A型肉毒梭菌Hall株的氨基酸序列作比对,确证其各组分的成分;对A型肉毒毒素复合物及A型肉毒神经毒素进行口服毒性分析,并对3批A型肉毒神经毒素原液和其半成品进行生物学稳定性研究。结果 A型肉毒神经毒素纯度>99.00%;非还原条件下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2 000,N-末端氨基酸序列ALNDLQINVN,为完整的A型肉毒神经毒素;还原条件下,由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1 000、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ALNDLQINVN的重链和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1 000、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PFVNKQFNYK的轻链组成;等电点为4.91;口服A型肉毒神经毒素的小鼠LD50为1.50×107U/kg,是其复合物的7.9倍;3批A型肉毒神经毒素原液在2~8℃放置28 d生物学活性无下降,平均比活性为2.13×108U/mg,是其复合物的7.1倍;3批半成品在18~26℃放置28 d生物学活性无下降。结论 A型肉毒神经毒素纯度较高,非还原条件下为单链,还原条件下裂解为轻链和重链,其原液及其半成品的生物学稳定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16年04期)

生物学特性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是人气性坏疽和动物恶性水肿的主要病原,也是羊快疫的病原,其产生的α毒素(Clostridium septicum alpha toxin,CSA)是其主要的致病因子和免疫原。由该菌引起的羊快疫发病急,往往来不及治疗发病动物即行死亡,因此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有效措施。预防该病的疫苗均由腐败梭菌强毒培养物经甲醛灭活脱毒制成菌体-类毒素疫苗,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强毒菌液,存在着一定生物安全隐患。因而,无毒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疫苗已成为新型疫苗的研制热点。本研究依据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优化合成包含信号肽的腐败梭菌α毒素全基因并连接至pEZ-clone质粒,以该质粒为模板采用OEPR(Overlap Extension PCR and Recombination)法构建了表达CSA的重组质粒pET28a-csa,以pET28a-csa为模板,利用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7个不同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表达载体(pET28a-csa_(C86L)、pET28a-csa_(Y118T)、pET28a-csa_(TMD)△_(212-222)、pET28a-csa_(C86L/TMD)△_(212-222)、pET28a-csa_(Y118T/TMD)△_(212-222)、pET28a-csa_(C86L/Y118T)和pET28a-csa_(C86L/Y118T/TMD△212-222))并将其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得到表达CSA和7个不同CSA突变体的重组菌。诱导表达及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8个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与预期大小一致,均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获得表达。8个重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rCSA_(C86L)86L 5.86%、rCSA_(Y118T)118T 6.56%、rCSA_(TMD)△_(212-222)12-222 15.4%、rCSA_(C86L/TMD)△_(212-222)12-222 12.7%、rCSA_(Y118T/TMD)△_(212-222)12-222 12.9%、rCSA_(C86L/Y118T)4.26%、rCSA_(C86L/Y118T/TMD)△_(212-222)12-222 11.9%、rCSA 7.11%,结果表明跨膜区的缺失可增加蛋白表达量。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所有的重组蛋白均可被腐败梭菌α毒素高免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小鼠毒性试验表明,rCSA对小鼠的致死量为0.1μg/只,rCSA_(Y118T)为1μg/只,两者相比rCSA_(Y118T)对小鼠致死性下降10倍,表明CSA的Y118T突变,虽然降低了对小鼠的致死性,但并未完全消除其毒性,而rCSA_(C86L)和rCSA_(C86L/Y118T) 18μg/只、rCSA_(Y118T/TMD)△_(212-222) 80μg/只、rCSA_(TMD)△_(212-222)、rCSA_(C86L/TMD)△_(212-222)、rCSA_(C86L/Y118T/TMD)△_(212-222) 120μg/只均未致死小鼠,与rCSA相比,对小鼠的致死性分别至少下降了180、800和1200倍,表明这6个CSA突变体均已丧失了对小鼠的致死性。细胞试验表明,以rCSA 0.001μg/mL、rCSA_(Y118T) 0.5μg/mL的浓度接种Vero细胞即可引起细胞病变,而rCSA_(C86L/Y118T)86L/Y118T 1μg/mL、rCSA_(C86L)和rCSA_(Y118T/TMD)△_(212-222)12-222 10μg/mL、rCSA_(C86L/TMD)△_(212-222)12-222 30μg/mL、rCSA_(TMD)△_(212-222)和rCSA_(C86L/Y118T/TMD)△_(212-222)12-222 50μg/mL的浓度接种Vero细胞,均不引起细胞病变,与rCSA相比,rCSA突变体对细胞的毒性至少分别下降了500、1000、10000、30000和50000倍,结果表明除rCSA_(Y118T)仍具有一定细胞毒性外,其余rCSA突变体均已丧失了细胞毒性,且细胞毒性试验与小鼠毒性试验结果一致。溶血试验表明,rCSA具有溶血活性,而7个rCSA突变体均丧失了溶血活性。将rCSA及7个不同的rCSA突变体可溶性表达产物制备成氢氧化铝胶疫苗,以200μg/只的剂量皮下注射家兔,间隔21天进行二免,在免疫前(D0)、一免后21天(D21)、一免后35天(D35)分别进行采血,并于D35以1MLD的腐败梭菌毒素进行攻毒。攻毒结果表明,除rCSA_(C86L/TMD)△_(212-222)免疫组(4/5)和rCSA_(Y118T/TMD)△_(212-222)免疫组(2/4)外,其余各组均5/5保护。血清中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一免后,rCSA_(C86L)、rCSA_(Y118T)、rCSA_(TMD)△_(212-222)、rCSA_(C86L/TMD)△_(212-222)、rCSA_(Y118T/TMD)△_(212-222)、rCSA_(C86L/Y118T)、rCSA_(C86L/Y118T/TMD)△_(212-222)、rCSA免疫组的血清中和效价(每0.1 mL的混合免疫血清可中和的腐败梭菌毒素小鼠MLD数)分别为3、7、2、2、1、2、4、10;二免血清的中和效价分别为20、36、34、20、2、60、24、60。该结果也表明CSA的第118位的Y及跨膜区不仅与毒素的毒力相关,也与毒素的免疫原性相关。综合7个rCSA突变体蛋白的表达量、对小鼠的毒性、细胞毒性、血清中和效价及免疫攻毒保护结果,选取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csa_(TMD)△_(212-222))进行了rCSA_(TMD)△_(212-222)表达条件的优化以提高其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并对纯化的rCSA_(TMD△212-222)的免疫原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结果表明,rCSA_(TMD△212-222)的最佳表达条件为在菌液OD_(600)为0.8时,加入0.5 mM的IPTG,于15℃诱导16 h,可使可溶部分表达量最大,蛋白表达量可达24.7%。纯化的rCSA_(TMD△212-222)纯度可达85%,以140μg/只的剂量静脉注射,小鼠仍健活,以80μg/mL接种Vero细胞不引起细胞病变,表明rCSA_(TMD△212-222)已经丧失了小鼠致死毒性和细胞毒性。将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制备成氢氧化铝胶疫苗,按25μg/只、50μg/只和100μg/只的剂量皮下免疫家兔,间隔21天二免,在免疫前(D0)、一免后21天(D21)、一免后35天(D35)分别进行采血,并于D35以1 MLD的腐败梭菌毒素进行攻毒。一免后,25μg、50μg、100μg免疫组的血清中和效价为1、4和6;二免血清中和效价分别为68、72和58,二免后攻毒各组均5/5保护。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E.coli BL21(pET28a-csa_(TMD)△_(212-222))菌株具有目的蛋白表达量高、表达产物无毒性、免疫原性好等特点,可作为重组腐败梭菌疫苗研制的候选菌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学特性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胡玥,梁昊宇,周富昌,李颖茵,董思国.以霍乱毒素B亚单位为载体的甲型副伤寒多糖结合疫苗理化及生物学特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董令赢.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研究[D].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19

[3].彭国瑞,彭小兵,李旭妮,董令赢,蒋玉文.大肠杆菌表达腐败梭菌α毒素及其产物的生物学特性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8

[4].田秀,王婧,张宏海,王玉华,李惠琳.产赭曲霉毒素A黑曲霉的生物学特性[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

[5].杨志强.改良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培养基和制备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D].云南大学.2018

[6].陈义宝,孙二超,杨斓,童贻刚,宋娇阳.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M_PHB05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8

[7].李诗语.大肠杆菌肠毒素在酵母菌表面的展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

[8].肖同同.肉牛屠宰过程中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流行特点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9].冯二凯,刘晓颖,佟盼盼,任飞,尹茉莉.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部分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

[10].李小娟,张若晖,苗承辉,苏娟,何星.A型肉毒神经毒素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6

论文知识图

病毒FaBV1对寄主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的...杂交瘤单克隆细胞株Stx2B-1H9、Stx2B...腐败梭菌α毒素结构图(引自Ballardetal...直组SEC蛋白的超抗原活性测定质粒毒素携带情况重组SEC蛋白的免疫活性测定

标签:;  ;  ;  ;  ;  ;  ;  

生物学特性毒素论文_胡玥,梁昊宇,周富昌,李颖茵,董思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