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合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锰矿,流体力学,参考系,刚柔,特性,时间。
组合桨论文文献综述
仝源,靳兆文,上官震,王家成[1](2019)在《新型组合桨混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聚苯乙烯反应的工艺特点,开发了一种新型组合搅拌桨,研究了其混合性能。与传统的框式桨进行了对比,并对内外桨转速最佳匹比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组合桨的混合时间较传统框式桨在1.5%WTCMC溶液中缩短了约75%,在4.0%WTCMC溶液中缩短了约82%,且物料混合均匀,内外桨在不同介质中存在一个最佳的转速匹比。(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周勇军,袁名岳,徐昊鹏,何华,孙建平[2](2019)在《叁叶后掠-HEDT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的模拟及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应用于聚乙烯聚合反应中的叁叶后掠-HEDT组合桨的搅拌釜内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组合桨的离底距C_1、桨间距C_2以及转速N的变化对搅拌釜内流场的影响,利用PIV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将该组合桨与叁叶后掠-六直叶圆盘涡轮组合桨进行了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桨间距与釜内径的比为0.35时,釜内桨叶间的流体流动效果最好,该条件下能够改善搅拌釜上层流体的速度分布;当离底距与釜内径的比值为0.29时,组合桨下方出现了整体的环流,有利于釜底流体的混合;桨叶转速N=90 r/min时釜内流体速度分布均匀,同时上层HEDT桨叶产生的射流方向趋于水平。两种组合桨的对比研究表明:二者流型相近,但前者搅拌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叁叶后掠-HEDT组合桨在聚乙烯聚合反应釜中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周勇军,袁名岳,孙存旭[3](2019)在《改进型框式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m3树脂反应釜及釜内改进型框式-二斜叶双层组合桨等比例缩小建立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中的多重参考系法对该双层组合桨搅拌釜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桨叶离底间距、桨间距及组合桨安装角度的变化对流场产生的影响。随着离底间距的增大,搅拌釜下层框式桨横梁处产生往槽底的轴向流强度会逐渐减弱,不利于底部物料的混合;桨间距的增加导致两桨间对流减弱,不利于两桨间流体的混合,当桨间距与釜内径的比值为0.77时,搅拌釜内的整体流动情况较好。对上下层桨叶安装角度分别为0°、45°和90°这3种工况下的釜内流场特性研究表明,安装角度为90°时,斜叶桨产生的轴向流强度最大,此时搅拌釜内流体的混合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改进型框式桨与二斜叶桨双层组合桨应用于树脂聚合反应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2期)
熊黠,刘作华,谷德银,邱发成,王靓[4](2019)在《刚柔组合桨强化粉煤灰酸浸搅拌槽内固液混沌混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粉煤灰提铝工艺中酸浸搅拌槽均采用刚性搅拌桨。因刚性桨卷吸能力有限,导致固体颗粒易沉槽、流体混沌混合效率低。提出刚柔组合桨强化酸浸搅拌槽中固液混沌混合行为。实验基于固含率为30%的粉煤灰-自来水体系,研究了刚柔组合酸浸搅拌槽内混沌混合特性及能量耗散规律。采用扭矩传感器采集扭矩时间序列信号,借助Matlab软件编译计算混合过程中最大Lyapunov指数和多尺度熵等混沌特性参数,以单位体积功耗表征搅拌反应器的功率特性。实验考察了搅拌桨安装离底高度、柔性片长度、柔性片宽度等因素对酸浸槽内粉煤灰混沌混合的影响,对比了刚性桨与刚柔组合桨体系的能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刚柔组合桨通过柔性片的作用,能增大搅拌桨的卷吸力,进而减少固体颗粒沉槽现象,促进全槽混沌混合;在最优化条件(120 r/min,搅拌桨安装离底高度为T/4,柔性片长度为1.2H1、柔性片宽度为D/8)下,体系最大Lyapunov指数达到最大值0.0645,各尺度下的MSE均比其他条件更大,表明刚柔组合桨能够通过柔性片的多体运动,强化体系混沌混合,均化体系能量分布;刚性桨与刚柔组合桨的单位体积功耗随着转速的增加呈现指数规律增长。(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猛,赖智乐,邢海军,郭勇,刘焱[5](2019)在《不同组合桨煤浆搅拌槽混合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15.0软件的多重参考坐标系、标准k-!湍流模型及多相流模型,针对单层平直桨、双层45°折叶涡轮桨、平直桨叶-45°折叶涡轮桨叶组合桨这叁种型式,分别研究了煤浆搅拌槽内的流体混合特性。结果表明,平直桨叶-45°折叶涡轮桨叶组合桨煤浆搅拌槽内流体湍动剧烈,其出口截面上示踪剂体积分数的最大波动幅度为1.24%,表明搅拌槽内的煤浆和石灰石添加剂已混合均匀。(本文来源于《化肥设计》期刊2019年02期)
杨娟,张庆华,杨超,毛在砂[6](2019)在《不同组合桨搅拌槽内非牛顿流体的微观混合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直径0.282m的搅拌槽内,以羟乙基纤维素(HEC)水溶液为工作体系,以磷酸盐-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为模型反应,比较了非牛顿流体体系中向心桨、Rushton桨、叁斜叶桨的功率准数,考察了加料时间、桨型及双层桨组合对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功率增大,功率准数基本不变,Rushton桨功率准数最大,是向心桨的两倍、斜叶桨的四倍。随加料时间增大,离集指数先减小后不变。在实验考察范围内,单位体积功耗相等的情况下,单层桨微观混合效果的顺序为Rushton桨>向心桨>斜叶桨,双层桨中高剪切的Rushton桨与强循环的斜叶桨组合的微观混合效率最高。(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董敏,夏晨亮,李想[7](2019)在《组合桨搅拌槽内部流场及混合时间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组合形式的搅拌桨在搅拌领域广泛应用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方式,将双螺带搅拌桨和六斜叶圆盘涡轮搅拌桨在搅拌槽内部流场进行研究,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方法建立基础模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搅拌槽内部流体产生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搅拌桨在180,240,300 r/min的搅拌转速下产生的流场数据,并在槽内加入示踪剂,研究槽内搅拌过程中混合时间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槽内液相在双层浆区出现了典型的回旋涡流型,设定监测点,分析示踪剂在不同监测点的浓度变化曲线,得出混合时间为9.6 s,并对比得出240 r/min转速的搅拌效果和混合时间以及搅拌功率对于工业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结论,通过工业放大的试验形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非牛顿流体湍流层搅拌槽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玉,金光远,崔政伟,宋春芳,陈海英[8](2018)在《组合桨微波反应釜内流动混合特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波反应釜搅拌混合均匀性问题,设计具有不同桨型组合的双层搅拌结构微波反应釜,其组合方式上下桨为推进式搅拌桨A100(A1)、上桨A200下桨A100(A2)和上桨A100下桨A200(A3)。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采用层流模型、组分扩散模型和多重参考系方法对微波反应釜内醇油混合液的流动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具有3种不同组合桨反应釜内混合液的流动特性和不同加料位置下的混合时间特征。结果表明:组合桨A1釜内上下桨间存在一个轴向速度趋近于零的环流面,该面影响了釜内混合液的轴向流动混合;而组合桨A2、A3,改善了该环流面上的轴向速度分布,其最大轴向速度分别是组合桨A1的1.22,2.28倍,增强了上下桨间混合液的轴向迁移能力;加料点的位置会影响反应釜内混合液的混合时间,在理想加料点B加料时,组合桨A3的混合时间最短。(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8年11期)
董敏,夏晨亮,李想[9](2018)在《组合桨搅拌槽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组合桨组合形式在不同应用场合的匹配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分析方法,基于Fluent仿真软件,分析双螺带及六斜叶涡轮桨基于不同组合位置的内部流场情况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方法建立基础模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搅拌槽内部流体产生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搅拌桨在240 r/min的搅拌转速下产生的流场数据.分析搅拌器在特定界面处轴向、周向、径向的速度矢量图以及其综合速度云图,并对位置互换的流场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上双螺带桨下涡轮桨为最佳的桨叶组合形式,某桨叶的组合形式产生的流场混合效果更充分,轴向流动效果明显,显着提升了混合不同介质的搅拌效率,对于提升搅拌器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等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黄敏峰,陈南雄,谷德银,杨勇,刘作华[10](2018)在《刚柔组合桨搅拌反应器强化锰矿浸出的中试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锰矿浸出搅拌反应器大多为刚性搅拌桨,其卷吸力较小,轴向输送能力较弱,容易形成对称性流场,固液两相悬浮程度较低,浸出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提出了一种刚柔组合强化锰矿浸出的新方法,对比研究了刚性桨和刚柔组合对浸出时间及搅拌电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刚性桨相比,刚柔组合桨能够缩短浸出时间近1h,增强了设备的生产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8年05期)
组合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应用于聚乙烯聚合反应中的叁叶后掠-HEDT组合桨的搅拌釜内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组合桨的离底距C_1、桨间距C_2以及转速N的变化对搅拌釜内流场的影响,利用PIV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将该组合桨与叁叶后掠-六直叶圆盘涡轮组合桨进行了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桨间距与釜内径的比为0.35时,釜内桨叶间的流体流动效果最好,该条件下能够改善搅拌釜上层流体的速度分布;当离底距与釜内径的比值为0.29时,组合桨下方出现了整体的环流,有利于釜底流体的混合;桨叶转速N=90 r/min时釜内流体速度分布均匀,同时上层HEDT桨叶产生的射流方向趋于水平。两种组合桨的对比研究表明:二者流型相近,但前者搅拌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叁叶后掠-HEDT组合桨在聚乙烯聚合反应釜中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合桨论文参考文献
[1].仝源,靳兆文,上官震,王家成.新型组合桨混合特性研究[J].云南化工.2019
[2].周勇军,袁名岳,徐昊鹏,何华,孙建平.叁叶后掠-HEDT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的模拟及实验[J].化工学报.2019
[3].周勇军,袁名岳,孙存旭.改进型框式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特性[J].化工进展.2019
[4].熊黠,刘作华,谷德银,邱发成,王靓.刚柔组合桨强化粉煤灰酸浸搅拌槽内固液混沌混合[J].化工学报.2019
[5].陈猛,赖智乐,邢海军,郭勇,刘焱.不同组合桨煤浆搅拌槽混合特性的数值研究[J].化肥设计.2019
[6].杨娟,张庆华,杨超,毛在砂.不同组合桨搅拌槽内非牛顿流体的微观混合特性[J].过程工程学报.2019
[7].董敏,夏晨亮,李想.组合桨搅拌槽内部流场及混合时间数值模拟[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9
[8].张玉,金光远,崔政伟,宋春芳,陈海英.组合桨微波反应釜内流动混合特性数值模拟[J].食品与机械.2018
[9].董敏,夏晨亮,李想.组合桨搅拌槽内部流场数值模拟[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8
[10].黄敏峰,陈南雄,谷德银,杨勇,刘作华.刚柔组合桨搅拌反应器强化锰矿浸出的中试试验研究[J].中国锰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