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人道主义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道主义,国际,包络,气旋,马拉维,莫桑比克,救援队。
国际人道主义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华,张丹,孙琦,张静[1](2019)在《在异乡聆听“中国,你好”》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想从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跨年”说起:2005年1月1日凌晨4点多,我被一阵细雨淋醒。几个小时前,我与队友们刚刚在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机场和衣睡下。在那之前几天的2004年12月26日,印尼西部亚齐省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受灾民众安危(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9-09-29)
狄英娜[2](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解决国际人道主义危机的中国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人道主义危机频发,其中经济落后贫困、战乱冲突动荡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干涉是重要的原因所在。面对以人道主义危机为重要代表的全球治理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彰显了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人权的价值追求,在人权主体上强调人类整体性,在人权内容上强调共同安全与共同发展,在人权本质上强调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在人权实现上强调共同义务与共建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道主义危机的解决构筑了坚实的路径,其中,主权平等的伙伴关系是改善全球人权治理、应对人道主义危机的基础;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改善全球人道主义危机提供了前提;维护共同安全是保障人权、避免发生人道主义灾难的大环境;实现公平和共同发展是避免人道主义危机发生的根本;基于联合国权威性的治理是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以外交手段替代暴力手段是人道主义危机解决的主体路径,用综合思维进行源头治理是应对人道主义问题的可行方案;以规范、制度和理念为支撑的共同体建构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方向。(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索香林,张涛,谢鹏,李立,张天罡[3](2019)在《莫桑比克热带气旋灾害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保障工作纪实》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北京时间2019年3月15日凌晨,非洲东南部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和马拉维叁国遭受热带气旋"伊代"袭击,暴风、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和河水决堤,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高度关切,3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应急管理部派出由65名队员组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救援》期刊2019年03期)
王飞,冷晴,魏玖长[4](2019)在《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人道主义组织(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IHO)是灾难救援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近年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组织间应急协作机制缺失、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某一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效率评价,对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则较少.选取了2001~2016年期间以IHO为参与救援主体的86起自然灾害事件为样本,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提出IHO参与救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对其救援效率进行评价,并以受灾国灾害救援的外部环境为视角,从受灾国政治、文化、地理位置叁个维度对IHO参与下灾难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物资储备体系、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选择和人道主义信息网络平台叁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5](2019)在《中国救援队圆满完成赴莫桑比克救援任务 “中国红”在莫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受到广泛赞誉》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地时间2019年3月14日晚,强热带气旋"伊代"登陆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带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暴风、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和河水决堤,造成几百人溺亡,近60万人流离失所。灾难后发生后,中国政府对此高度关切,并在第一时间就对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随后,中国应急管理部在组建后首次派出救援队,赴境外开展国际救援行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证实,当地时间25日上午,中国救援队已携带(本文来源于《防灾博览》期刊2019年02期)
本报记者[6](2019)在《“中国红”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广受赞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4月4日下午,应莫桑比克政府请求、赴莫桑比克开展国际救援的中国救援队65名队员,乘中国南航包机回国。受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委托,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外交部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等有关司局负责人到北京首都机场迎接。“中国救援(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管理报》期刊2019-04-06)
宋微[7](2019)在《国际人道主义被西方绑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马拉维等叁国遭遇强热带气旋“伊代”袭击,损失惨重。遭重创的莫桑比克港口城市贝拉又确诊5例霍乱病例,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第二场灾难”。联合国不断呼吁国际社会迅速采取行动,为受灾国提供人道主义资助。此次灾难进一步凸显出一些(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04-02)
冷晴[8](2018)在《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估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是灾难救援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近年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组织间应急协作机制缺失、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毁灭性决定了提高灾难救援效率的必要性。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某一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效率评价,对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则较少。因此,为构建灾难救援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灾难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建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体系,开展救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已迫在眉睫。本文以自然灾害下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为研究对象,基于现阶段人道主义组织救援领域研究成果以及事件系统理论,构建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评价体系。其次,本文选取2001年至2017年间以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为参与救援主体的86起自然灾害,161个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捐赠信息,15684次捐赠次数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包含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86起自然灾害下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和群组分析。然后,从受灾国视角出发,研究受灾国对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的影响,采用Tobit回归模型从受灾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贸易开放程度叁个方面对救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每起灾难的救援效率在时间、空间及不同灾害类型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受灾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对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的影响是显着的,受灾国政府越清廉、对外交流越频繁,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越高。因此,为改善当前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环境,提高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救援效率,本文提出拓展灾难救援资金渠道,促进救援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救灾资源整合,推进全球协同治理;构建自然灾害救援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灾难高效救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1)
任彦妍,房乐宪[9](2018)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演变:源流、内涵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道主义援助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自然灾害、人为冲突造成的人道危机导致人道需求不断增加,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抬头,以及经济下行等都对国际人道援助的发展前景构成挑战。本文从历史视角,结合关键历史事件、援助范围、援助行为体变化及相关规则制度的出现,系统分析国际人道援助发展的源流及其内涵特征,并认为国际人道援助体系及内涵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扩展又重新收窄的过程。现阶段人道援助内涵因民粹主义泛起又呈现回归狭义援助的回缩趋势。因此,对国际人道援助发展演变的回顾反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阶段其所面临的挑战及困境。(本文来源于《和平与发展》期刊2018年02期)
梁明[10](2017)在《寒风巨浪中的生死营救》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4日,由鲅鱼圈驶往新加坡途中的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所属青岛远洋宇中海轮船员充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不顾隆冬时节的刺骨寒风,在海涛翻腾、水流湍急、素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的成山头水域成功地救起了多哥籍遇险船舶胜海轮上的一名缅甸船员,挽救了一条宝(本文来源于《中国远洋海运报》期刊2017-12-08)
国际人道主义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世界范围内人道主义危机频发,其中经济落后贫困、战乱冲突动荡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干涉是重要的原因所在。面对以人道主义危机为重要代表的全球治理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彰显了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人权的价值追求,在人权主体上强调人类整体性,在人权内容上强调共同安全与共同发展,在人权本质上强调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在人权实现上强调共同义务与共建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道主义危机的解决构筑了坚实的路径,其中,主权平等的伙伴关系是改善全球人权治理、应对人道主义危机的基础;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改善全球人道主义危机提供了前提;维护共同安全是保障人权、避免发生人道主义灾难的大环境;实现公平和共同发展是避免人道主义危机发生的根本;基于联合国权威性的治理是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以外交手段替代暴力手段是人道主义危机解决的主体路径,用综合思维进行源头治理是应对人道主义问题的可行方案;以规范、制度和理念为支撑的共同体建构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人道主义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华,张丹,孙琦,张静.在异乡聆听“中国,你好”[N].解放军报.2019
[2].狄英娜.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解决国际人道主义危机的中国方案[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索香林,张涛,谢鹏,李立,张天罡.莫桑比克热带气旋灾害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保障工作纪实[J].中国应急救援.2019
[4].王飞,冷晴,魏玖长.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9
[5]..中国救援队圆满完成赴莫桑比克救援任务“中国红”在莫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受到广泛赞誉[J].防灾博览.2019
[6].本报记者.“中国红”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广受赞誉[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
[7].宋微.国际人道主义被西方绑架[N].环球时报.2019
[8].冷晴.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估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9].任彦妍,房乐宪.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演变:源流、内涵与挑战[J].和平与发展.2018
[10].梁明.寒风巨浪中的生死营救[N].中国远洋海运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