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育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学,中国科学院,教学改革,积温,幼体,研究所,植物。
发育生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徐启江,周波,闫海芳,郑宝江[1](2019)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植物发育生物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考试是诊断学生学习状态、衡量学习目标达成度及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应试教育视域下终结性考试已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针对植物发育生物学传统期末考试存在的弊端,建立了"能力中心、关注过程、线上线下结合、成果导向、形式多元、持续改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新考试体系包含6个环节,即由课前线上预习和课内签到、课堂提问或抢答、线上阶段性考试、文献阅读、小组专题讨论和期末考试构成.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学、考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为高校专业课建立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内容综合化、教学反馈持续动态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王方海[2](2019)在《基于通识课理念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努力将中山大学核心通识课《发育生物学》打造成高水平、创新型的移动云教学新型课程和课程资源,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基于我们团队编写的《发育生物学》教材和PPT课件及长期教学经验,基于通识课的理念,拟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按照移动云教学平台(云班课)和教学资源(云教材)的规则和特点,对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果和结论:编写出适合云班课的作为全校通识课使用的发育生物学新课程大纲;建成发育生物学云班课平台资源库和具有各种先进特征的发育生物学云教材。从而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5期)
张珍珠,徐兴军,刘丽杰,王岩,李珊珊[3](2019)在《STEAM教育理念下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STEAM教育的内涵,分析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发育生物学教学的意义、方法和设计策略.STEAM教育理念在整合多学科和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杨维才[4](2019)在《筑梦科学,砥砺前行——庆祝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1838~1839年,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分别提出动植物的细胞学说。1865年,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序幕被揭开。20世纪70年代,古老又年轻的发育生物学学科正式形成。在过去几十年中,生命科学各个学科不断交叉融合、互相促进,各项前沿技术不断创新,科学发现不断涌现,生命科学的发展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局面~([1])。(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9年09期)
刘佳[5](2019)在《君驾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记湖南师范大学 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家简介:刘少军,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及"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任湖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原"973"计划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6(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9年18期)
王璞,马旭洲,温旭[6](2019)在《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有效积温》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历期的重要影响因子。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体现了温度和发育历期的内在关系。本实验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地区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幼体为实验对象,设计室内单因素叁处理叁重复恒温实验(3个处理组分别设置恒温为20、22、24℃),定期监测发育温度和历期。通过有效积温公式计算和验证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实验数据和当地5年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实验数据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均无显着差异(P>0.05),可以确定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为6.91℃,有效积温为274.18℃·d。2)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本实验结果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胚后发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徐启江,周波,闫海芳[7](2019)在《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思政"是将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隐性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全方位发展理念。"植物发育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其对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自然科学课程特点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中的楔入点和实施路径,并构建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将"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成合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生物学人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于"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师德、专业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8](2019)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诚聘海内外杰出人才》一文中研究指出(网址:http://www.sjziam.cas.cn)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国科学院科研单元之一,面向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重点开展水资源与节水农业、生态过程与管理、植物遗传与育种叁大领域研究;拥有4个野外试验台站、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在创新农业科学研究,服(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7期)
[9](2019)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等: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研究获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表示,该中心吕东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志富副研究员合作,对BRI1蛋白中所有半胱氨酸位点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系统解析。该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BR的受体BRI1是一个含有8对二硫键和7个独立(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林浴霜[10](2019)在《“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发育生物学"是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针对本科叁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强、交叉学科多,前沿进展快。授课过程中,教师尝试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异综合运用叁种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注重网络平台建设,为学生课下自学提供更多资源,开阔学生眼界;改变原有的单一学业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发育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努力将中山大学核心通识课《发育生物学》打造成高水平、创新型的移动云教学新型课程和课程资源,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基于我们团队编写的《发育生物学》教材和PPT课件及长期教学经验,基于通识课的理念,拟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按照移动云教学平台(云班课)和教学资源(云教材)的规则和特点,对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果和结论:编写出适合云班课的作为全校通识课使用的发育生物学新课程大纲;建成发育生物学云班课平台资源库和具有各种先进特征的发育生物学云教材。从而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育生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1].徐启江,周波,闫海芳,郑宝江.核心素养视域下植物发育生物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9
[2].王方海.基于通识课理念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J].教育现代化.2019
[3].张珍珠,徐兴军,刘丽杰,王岩,李珊珊.STEAM教育理念下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19
[4].杨维才.筑梦科学,砥砺前行——庆祝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J].遗传.2019
[5].刘佳.君驾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记湖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J].科学中国人.2019
[6].王璞,马旭洲,温旭.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有效积温[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7].徐启江,周波,闫海芳.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植物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9
[8]..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诚聘海内外杰出人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9]..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等: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研究获进展[J].食品工业.2019
[10].林浴霜.“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