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李文兵[1]2003年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国内旅游业由过去的入境旅游发展到现在的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叁大板块共存的形式;行政区经济的存在、加入WTO的现实,使区域旅游业竞争的格局愈益激烈,这是本文的写作背景。 论文在分析了写作背景之后,从叁个层次展开对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即: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层次、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层次与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实践层次。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层次主要由波特产业竞争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系统理论等叁个方面构成。波特产业竞争理论是基础层次中的核心内容,正是由于这一核心理论基础的支持,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才能由理论研究深入到实证研究,并形成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两个组成部分。 在理论层次部分,论文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竞争是在产业驱动、区域驱动双重结构模式作用下形成,竞争优势是区域旅游业竞争的核心;竞争优势又是建立在区域旅游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业竞争力要素结构的分解即是对区域旅游业竞争优势的解析;旅游业生产要素和旅游市场需求状态两因素作为旅游业的供求双方,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是提高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 最后,论文以甘肃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甘肃省旅游业正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在西北地区的旅游形象阶梯中,位置极为不利;其旅游业竞争力远低于陕西,又略低于新疆,并和新疆同处西北五省区旅游业竞争力的第二层次。甘肃省旅游业竞争力培育的方向是:优化旅游业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对旅游市场行为的研究、旅游企业经营实施战略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的地方化、特色化及区域联合开发。

李国柱, 梁雨华[2]2005年在《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与阐释,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研究———系统分析———目标策略———深化研究”的研究框架,最后利用该研究框架对甘肃省进行了实证研究。

陈培培[3]2013年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甘肃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并且由于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促使国内外旅游需求不断扩大,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多数省份已经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甘肃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其资源优势并没有很好的转变为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所以甘肃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从而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随机发放且收回的280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通过对不适合指标的删除和修正,最终形成了由6个二级指标20个叁级指标组成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其次,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本文运用AMOS7.0分析了甘肃旅游产业竞争力核心目标与旅游资源、旅游需求、区位条件、旅游环境、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管理六个因素存在着关系,并根据其对核心目标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进行排序,找出影响甘肃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根据甘肃的发展现状和特色,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甘肃旅游产业竞争力和旅游形象。

南宇[4]2013年在《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着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着,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叁、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叁,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雷俊[5]2017年在《重庆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重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2014-2016年重庆GDP增速连续12个季度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重庆旅游总收入达2645.21亿元,同比增长17.5%,2014年与2015年重庆旅游总收入增速连续保持在12%以上,可见重庆市旅游业增速强劲。但在全国,重庆市旅游业经济总量却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保持重庆市旅游业强劲的增速并使重庆市旅游业总量持续提升,探讨“重庆旅游业竞争力提升”问题便十分必要。本文从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旅游经济理论入手,在借鉴国内外旅游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和总结我国产业发展独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是由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业绩竞争力叁者共同作用而成的,最终表现为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23个旅游指标数据为样本,利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结合逼近最优解综合排序的TOPSIS法,借助R·Studio分析工具,定量分析了全国的旅游业发展情况,并从多个角度对重庆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对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影响较大的指标依次是接待国际旅游人数(0.2164)、旅游外汇收入(0.0864)、旅游资源密度(0.0612)、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0.0541)、第叁产业占GDP比重(0.0467)。通过对中国大陆31个省份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来看,重庆市旅游潜在竞争力排名第17,旅游支持竞争力排名第8,旅游业绩竞争力排名第18,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3。总体而言,重庆市只有旅游支持竞争力处于上游水平,潜在竞争力和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皆处于中下游的水平。在西部十二个省中,重庆市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在长江经济带的十一个省中,重庆市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7;与北京、上海和天津叁个直辖市相比,重庆市旅游业各方面都排在最后。最后,通过对重庆市旅游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比结果,分析出重庆市旅游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影响重庆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挖掘出提升重庆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着力点,提出培育和提升重庆市旅游业竞争力的方法和建议,为重庆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国柱, 石培基, 郭小东[6]2005年在《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理念或方式,是对现有旅游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提出“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然后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的方法,最后进行了甘肃省旅游发展规则的实证研究。

杨晓峰[7]2007年在《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旅游非优区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区域经济背景、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区域文化与旅游认识、客源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业发展比较落后,而导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低,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地区。在中国,旅游非优区是广泛存在的,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旅游开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1章-第3章属理论探讨,从旅游优越区和旅游非优区形成的影响因素出发,以甘肃省与中国其他30个省(市、区)作参照对比,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定位为旅游资源禀赋较好,但区位条件差、旅游开发的经济基础薄弱、游客的认知度偏低,客源市场占有率较低的旅游非优区类型,找出了其成为旅游非优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甘肃省在旅游开发中必须选择以旅游资源为主要驱动力,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加强区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旅游形象整合设计,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人们的旅游认知度、逐步拓展客源市场。并通过判别分析方法,将我国的31个省(市、区)划分为绝对优越区,相对优越区、相对非优区和绝对非优区四种基本类型。甘肃省属于绝对非优区,这为以甘肃省为例旅游非优区实证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第4章-第5章属实证研究,进一步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通过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尝试探讨适合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模式。适合甘肃省旅游非优区特点的开发战略有:旅游精品战略、政府主导开发战略、PPT战略、旅游产品创新战略;旅游开发模式有:区域联动开发模式、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旅游圈层开发模式、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互促进的开发模式。本文以甘肃省作为进行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的典型实例,通过对甘肃省旅游非优区其基本特征的全面分析研究,总结此类地区的共性与特殊性,探索其旅游开发的一般原则和道路,以及旅游开发应该选择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模式,以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贡献,也希望能为其它旅游非优区的开发提供借鉴。

杜丽燕[8]2015年在《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旅游已成为众人休闲生活的最佳选择,旅游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旅游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力是衡量旅游业现实和潜在竞争优势的最佳要素。因此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对于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竞争力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安徽省是旅游大省,由于区域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历史原因形成了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安徽旅游业发展始终处于“南强北弱”的不平衡状态。因此,本文首先研究各市旅游业竞争力现状,其次探索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只有各地市旅游业通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够寻求安徽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才能使安徽成为“旅游强省”。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基础分析,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评价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文章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其次主要是对旅游业和旅游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文章使用的四种方法进行介绍,对有关旅游业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述。最后主要从定量和定性方面构建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atty近似法确定指标权重,包括6大要素,共39个细分指标。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主要对安徽省各地市2003、2005、2007、2009、2011、2013年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对2003-2013年十年间各地市旅游业竞争力时空演变进行探索。基于第叁章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权重,本文利用TOPSIS法对各地市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计算、排序和分析。然后利用自然断裂法对城市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再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分析各地市旅游业竞争力类别变化情况。最后运用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分析2003-2013年十年间安徽各地市旅游业竞争力空间演变情况。至此,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安徽省旅游业空间优化布局建议以及对各地市旅游业示范引领方向的建议。通过分析后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叁点:(1)通过2013年数据计算得到安徽旅游业现状:安徽旅游业呈现“南强中盛北弱”现象,黄山市是安徽省旅游业的龙头城市,淮北市是安徽旅游业最弱的城市。(2)通过2003-2013年数据计算得到:十年间皖南地区旅游业一直强盛,皖北地区一直较弱,旅游业竞争力薄弱的城市与领先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愈加显现。(3)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到:十年间安徽省整体上已出现产业集聚效应,冷点区分布在安徽东北部,次冷区主要在安徽西北部,次热区主要在安徽中部和东南部,热点区在安徽西南部。

王云龙[9]2010年在《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产业是现代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产业地位被誉为“龙头行业”、“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其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性、对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对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效应以及高就业率等特点,都已被实践证明,并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所认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省、市、区发展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省域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得到提升,在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中,全国已有24个省、市、区将旅游业确立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在发展政策的支持下,省域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因此进行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本文做了富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内容包括八个部分:进行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的导论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的理论基础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的模型设计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设计;对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估的实证研究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对策部分;最后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贡献:一、研究的视角上,本文系统分析的角度不是按照常规,把“区域旅游业”与“环境”独立分开来分析,而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彼此难以分割,强调协调作用。二、研究模型上,本文基于产业成长与发展的互动机制,结合竞争力因果关系(“竞争力的实现”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和竞争力多维度表现,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3+2”多维度评估模型。叁、实证成果上,以中国31个省域旅游业为样本,对其多维度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动态的实证测评和(安徽、西藏、海南等)个案分析。并通过统计描述、横向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进行结构分析,将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结构划分为强势区域、弱势区域和特例区域,并甄别出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差异。四、研究着落点上,根据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差异,对弱势、强势和特例叁类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分别进行“病理诊断”,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类区域的竞争力提升策略,并提出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机制创新模式——“区域竞争与合作双轮驱动: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和“企业竞争的新发展:基于旅游业产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竞争”

李时[10]2006年在《辽宁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竞争力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经济理论,由于它适应了当前经济系统化、复杂化,以及经济研究数字化、模型化的潮流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旅游业是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近几年受到了国内各地区的普遍重视,旅游投资增长迅速,地区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区域间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辽宁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在辽宁旅游研究中尚处空白。 本文运用竞争力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旅游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严格界定了国际竞争力、旅游区域等基本概念。按照一定原则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调查法、雷达图法、竞争力模拟法等对辽宁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多层面的评价,从各个层面把辽宁与国内11个沿海省市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明确了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辽宁省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参考文献:

[1].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 李文兵.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2].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李国柱, 梁雨华. 软科学. 2005

[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甘肃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陈培培. 兰州商学院. 2013

[4].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南宇. 兰州大学. 2013

[5]. 重庆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雷俊. 重庆师范大学. 2017

[6]. 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李国柱, 石培基, 郭小东. 旅游科学. 2005

[7]. 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D]. 杨晓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8]. 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竞争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 杜丽燕. 合肥工业大学. 2015

[9].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 王云龙. 复旦大学. 2010

[10]. 辽宁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李时. 辽宁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