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东地区构造演化研究

陆东地区构造演化研究

谭开俊[1]2003年在《陆东地区构造演化研究》文中指出以现代构造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和石油地质学为指导,全面利用各种地质、物探、测井资料,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工作站),采用多种方法(平衡剖面技术、构造活动速率计算、剥蚀厚度恢复、古厚度恢复、埋藏史曲线制作、宝塔图制作等),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陆东地区断裂和褶皱的特征、构造运动的期次以及构造运动的方式,提出了陆东地区经历了叁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恢复古厚度的新方法,并首次在陆东地区采用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和邻层厚度比值法进行剥蚀厚度恢复,以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出了有利的勘探目标。

李涤[2]2016年在《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及邻区隶属古亚洲洋构造域,记录了中亚增生造山带的俯冲、增生、碰撞以及后期陆内改造过程。石炭纪是古亚洲洋由俯冲到闭合的关键转折期,该时期复杂的洋-陆演变过程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油气成藏实例。然而,石炭纪原型盆地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抑制了对石炭系生储条件和有利区带的评价。因此,开展准噶尔地区石炭纪构造格架和充填演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中亚增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的认识,同时也对推进深层含火山岩盆地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系统应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地震和重磁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地质结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以及多期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盆地钻井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显示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发育5期火山活动,包括早石炭世3期(359-347Ma,347-331Ma和331-324Ma),晚石炭世2期(323-307Ma和307-300Ma)。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将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石炭统两个构造地层层序。下石炭统以挤压构造变形为主,发育大量的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而上石炭统多受伸展断裂控制,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基于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及构造变形研究,并结合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带的划分方案,厘定了萨乌尔-福海-杜拉特、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中拐-莫索湾-白家海-奇台等4个石炭纪弧盆带,并识别了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弧内断陷盆地、前陆盆地、被动边缘盆地等多种类型盆地。在构造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解剖,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作用相关挤压挠曲阶段、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俯冲相关的伸展裂陷阶段和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准噶尔盆地下伏年轻陆壳基底,而且表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乃至整个中亚增生造山带是在多列南向增生的弧盆系统依次向北碰撞拼贴过程中形成的。

李涤[3]2011年在《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是中亚含油气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盆地腹部广泛发育石炭系火山岩,它记录着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信息。本文着重建立盆内石炭系地层年代学格架,试图从岩石大地构造学的角度剖析准噶尔盆地石炭纪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其构造环境,分析盆地火山岩喷发期次和沉积充填特征,旨在为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本文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不同构造单元中选取典型钻井的石炭系巴塔马依内山组火山岩进行系统的岩心观察、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立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的年代学格架和期次,揭示火山岩的源区特征、成因机制以及壳幔物质在火山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演化。测得的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介于397.9~289.5Ma,早石炭世火山岩微量元素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Th、Ba、Rb等)相对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等)的特征,尤其是Nb、Ta、Ti的亏损。而晚石炭世火山岩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显示亏损地幔的源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演化。论文取得了如下的成果和认识:(1)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可分为五期,其中包括早石炭世叁期;晚石炭世两期。5个喷发期的地质年限依次为:①为早石炭世的杜内期;②为早石炭的维宪期;③为早石炭世的谢尔普霍夫期;④为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期和莫斯科期;⑤为晚石炭世的卡西莫夫期和格舍尔期。(2)准噶尔盆地巴塔马依内山组在盆地腹部分为上火山岩段、沉积岩段和下火山岩段,下火山岩段主要以中酸性火山岩为特征,而上火山岩段主要以中基性火山岩为特征,二者之间存在较长一段时间的间歇期,目前利用SHRIMP U-Pb锆石年代学方法测得下火山岩年龄为334Ma,属于早石炭世。(3)巴山组上下两套火山岩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下火山岩段火山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火山岩的特征,而上火山岩段为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的产物。(4)陆东地区晚石炭世已经进入到了陆内演化阶段,而陆西地区晚石炭世仍存在岛弧环境,这造成了巴塔马依内山组火山岩具有穿时特征。(5)陆梁隆起南北边缘石炭系火山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的特征,随后经过陆-陆碰撞形成。从而说明克拉美丽-叁个泉-达尔布特可能是一个连续的缝合带,至少该带在盆地腹部存在洋壳的俯冲消减。(6)莫深1井石炭系深部安山质凝灰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从而推断早石炭世期间在准噶尔盆地南部仍存在俯冲作用,为南准噶尔洋消减闭合时间提供下限。另外,从获得的一颗前寒武系锆石(1243.2±18.1Ma)来看,准噶尔盆地可能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至少存在元古代微陆块。(7)通过火山岩单井火山旋回的划分和连井剖面的对比,建立了准噶尔盆地沉积充填序列。下石炭统的火山岩和沉积岩分布范围广泛,除莫索湾凸起、石英滩凸起、滴北凸起东部和克拉美丽山南部以外,几乎布满整个盆地;上石炭统火山岩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仅在玛湖凹陷、夏盐凸起、滴水泉凹陷、索索泉凹陷、五彩湾凹陷、石树沟凹陷、石浅滩凹陷、北叁台凹陷、吉木萨尔凹陷和梧桐沟子凹陷有分布。

吴青鹏, 谭开俊, 牟中海, 王洪峰, 浦世照[4]2004年在《陆东地区构造几何学和构造运动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东地区构造几何学分析认为 :多期次、多类型、同生、早期右行、晚期左行是该区断裂的主要特征 ;构造运动学分析认为 :中海西期以来的各期构造运动直接控制了该区的沉积与构造演化特征 ,各期构造运动各具特色。通过研究还发现 ,该区挤压强度东部大西部小

张峤[5]2011年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及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具有一定密度二维地震测线控制的石炭系主要分布区,以及滴南凸起滴西10井叁维地震测线工区为研究对象,本文研究了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及其分布规律。结合地震地质层位标定方法建立了石炭系井下各岩性段与井旁地震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连井区域格架二维地震测线,通过露头、钻井、地震互动的层序划分与对比方法和层序边界标志的地震识别与对比方法,建立了盆地内部的井震统一的石炭系地震地质层序格架和地震地质解释方案。本文主要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内重点井的测井曲线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陆东地区火山岩地震相特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与认识:从石炭系叁套岩层角度去分析:(1)上火山岩段内部岩性变化较频繁,在地震剖面上常常可见上火山岩段内部具有较强反射波。(2)下火山岩段内部岩性相对稳定,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以弱振幅断续杂乱反射为主,局部有较强振幅、较连续反射特征出现,内部反射波能量较弱。盆地内多数地区下火山岩段底界面反射波与下伏反射同相轴多呈削蚀不整合接触关系,通常在地震剖面上把该界面定为石炭系下火山岩段的底。(3)沉积岩段地震剖面上常可看见连续的较强振幅反射同相轴,表现为较连续、亚平行等反射特征。从石炭系火山岩岩性角度分析:(1)玄武岩、安山岩溢流相表现为振幅较强,连续性较好,频率低,层状平行反射。玄武岩、安山岩一般出现在石炭系上火山岩段。(2)凝灰岩爆发相表现为振幅强,连续性较差,频率较低,亚层状反射。沉凝灰岩火山沉积相表现为振幅强,连续性差,中低频率,杂乱反射。(3)流纹岩溢流相表现为强振幅,连续性强,具成层性。(4)砂泥岩互层过渡相表现为强振幅,强连续,低频率,成层性很好,层状平行反射。从火山岩相角度去分析:(1)火山通道相外形呈近直立的不规则柱状体、蘑菇形,强振幅、低频、空白、杂乱、断续反射。(2)爆发相外形呈波形、蚯蚓状、似层状中强振幅、断续反射、较杂乱、延伸较近。(3)溢流相外形呈丘形、楔形、帚状、强振幅、中低频、连续反射、延伸较长。井震结合通过分析上火山岩地震相特征以及对重点井石炭系地层划分剖面图岩性的分析做出上火山岩段残余厚度图表现为:(1)上火山岩段在地形上普遍缺失,盆地内分布呈块状。(2)上下火山岩段之间的沉积岩段在陆东地区内分布较广泛,一般在凸起部位见少量缺失。(3)下火山岩段则是石炭系分布最广的一套地层。同样也是在滴北凸起北端,滴南凸起东翼,五彩湾凹陷北部见缺失,但与沉积岩段相比被剥蚀的部分明显减少。

吴小奇[6]2010年在《新疆北部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对火山岩油气成藏的制约》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选取位于新疆北部卡拉麦里缝合带南侧陆东—五彩湾地区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对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岩石类型、岩相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孔渗性能等的分析,来确定该区早石炭世的构造背景和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而探讨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期火山活动的机制和时限,以及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对火山岩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通过岩芯观察及岩石薄片鉴定,将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分为四大类型: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熔结碎屑岩类和火山沉积岩类;并从岩相角度将区内火山岩划分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火山爆发—溢流过渡相和火山沉积相。在喷发间断中,相应发育了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泥质岩等。火山岩系列早期主要为基性,后期向酸性演化。火山活动以溢流式喷发为主,间以爆发式喷发,爆发相火山碎屑岩多沿断裂分布,即火山爆发中心沿主要断裂带分布。在主量元素特征上,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全碱含量较高,主要为钙碱性系列,另有少量样品为低钾拉斑系列,酸性火山岩主要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从总体上看,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熔岩以中基性为主,另有少量酸性熔岩。在Harker图解上,MgO与其他主量元素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反映出结晶分异的特征。Mg#介于38~57,表现出演化岩浆的特征。在稀土元素特征上,陆东—五彩湾地区中基性火山岩样品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含量,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上轻稀土相对富集,略有重稀土分馏。在不相容元素特征方面,这些火山岩样品在不相容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上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的特征,但HFSE的含量相对较高。在同位素特征上,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样品的87Sr/86Sr初始比值介于0.70278-0.70365,143Nd/144Nd初始比值介于0.512517~0.512648,εNd(t)值为+5.69~+8.24,表明火山岩源于亏损的源区。尽管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表现出板内岩浆和岛弧岩浆的部分特征,但这些火山岩不是形成于板内或岛弧环境,而是后碰撞期的产物,其具有与典型后碰撞期火山岩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如较高的TiO2、Zr、Nb含量和Zr/Y、Nb/Y比值等。卡拉麦里缝合带早石炭世中期~早二迭世发育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从西向东依次在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中部、陆东—五彩湾地区和叁塘湖盆地发育较厚的火山岩,前人对其分别进行了研究,但对其构造背景的认识较为混乱,本论文中综合了前人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总体看来,卡拉麦里缝合带两侧火山岩均形成于后碰撞期伸展背景,在火山喷发时没有同期的洋壳消减作用。卡拉麦里洋盆关闭并发生两侧陆块碰撞时,表现出明显的软碰撞的特征,两侧陆块处于未紧密拼合的状态。岩石圈增厚有限,但由于重力失衡和强烈的地幔对流作用,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导致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期发育强烈的火山活动。火山岩的源区主要为亏损的地幔物质和新生大陆下地壳。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地幔对流作用很可能是卡拉麦里缝合带两侧后碰撞期火山活动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但也不排除在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其他机制如残余洋壳的部分熔融、加厚岩石圈深熔等也会导致火山活动。卡拉麦里缝合带两侧的陆块在发生软碰撞后,先后经历了早石炭世中晚期(C12-3)伸展(裂陷)—晚石炭世早中期(C21-2)挤压(隆升)、晚石炭世晚期(C23)至早二迭世(P1)伸展(裂陷)—中晚二迭世(P2-P3)挤压(隆升)这两个伸展—挤压旋回,表现出明显的软碰撞后陆—陆迭覆造山多旋回的特征,在每个旋回的伸展阶段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山活动的主体有从西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这指示卡拉麦里缝合带很可能是从西向东逐渐发展进入后碰撞期的,也表明卡拉麦里洋盆可能是从西向东逐渐关闭的。因此,卡拉麦里缝合带与整个北疆地区一致,同样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旋回性、阶段性和方向性。火山岩油气藏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之一。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较低,主要原生孔隙类型有气孔和气管、晶内孔、晶间孔、粒间孔、冷凝收缩缝;次生孔隙的形成往往迭加复合于原生孔隙,从而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次生孔隙比原生孔隙发育,对油气的储集意义较大,其主要类型为溶蚀孔缝和构造裂缝;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的发育以及储集空间的组合类型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储集物性受埋藏压实作用影响较小,与岩性岩相紧密相关,后期的风化淋滤、热液流体、构造活动、火山喷发环境均明显影响火山岩的储集性能。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原生孔隙发育、断裂构造改造、抬升风化淋滤、深埋热液作用、油气充注等几个发展阶段,且后期过程对前期过程形成的储集空间有明显的改造作用。整体上看,构造作用和风化及次生溶蚀作用都比较强烈的地区其火山岩的孔渗性能最佳。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储集物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储集物性较好的火山岩多分布于石炭系顶面风化壳。从总体上看,研究区火山岩油气成藏的有利因素有:紧邻石炭系和二迭系烃源岩的生烃凹陷;火岩储层物性较好;上覆致密的泥岩和粉砂质泥岩、风化壳顶部黏土层、异常高压岩层均具有很好的封盖性能;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的有利通道;继承性的古隆起和正反转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除少部分为火山岩内幕油气藏外,主要表现出与不整合面相关的特性。其成藏模式主要有:新生古储型和自生自储型两大类。近年来的油气勘探表明,卡拉麦里缝合带两侧后碰撞火山岩中赋存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已发现了石西油田、克拉美丽气田和叁塘湖油田等规模较大的油气田,而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后碰撞期幔源岩浆底垫作用和火山活动促进了有机质的热演化;岩浆活动和岩浆岩可以直接参与烃类的形成,研究区石炭系烃源岩的分布明显受到后碰撞地质背景和火山活动的控制;致密火山岩和火山岩风化壳顶部黏土层在油气聚集成藏过程中会起到良好的封盖作用。火成岩油气藏的成藏机理、勘探开发等方面与常规油气藏的特点不同,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和工作投入。深化火山岩油气藏乃至基岩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研究和勘探开发,以开拓火山岩油气藏新的领域,是油气勘探的迫切需求,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搞清楚火山岩中油气赋存和成藏的规律,而且也有利于油气产量的稳步提高。尽管本论文以卡拉麦里缝合带为例就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对火山岩油气藏的控制进行了分析,然而论构造岩浆作用对火成岩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而言,目前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十分必要在后续的工作加以强化。

裴家学[7]2013年在《路东凹陷九上段沉积体系及储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陆东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赤峰市境内,是开鲁盆地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凹陷。凹陷受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控制,构造走向由近东西向转北东向,具有东南陡西北缓、东南断西北超单断箕状凹陷。通过建立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格架下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分析断裂展布特征、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特征,并在构造背景下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通过地震相、单井相、连井相对沉积相进行研究,陆东凹陷南部陡岸带发育近岸水下扇、东部陡岸带发育扇叁角洲、西北缓坡带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洼陷带内发育浊积扇。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地震分频、测井反演等技术应用,预测发现陆东凹陷储层的储集性能相对较差,但也不乏一些有利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叁角洲前缘中部水道发育带,近岸水下扇扇中部位,纵向上一般位于次生孔隙发育的1600m~1800m深度段。因此扇叁角洲和辫状河叁角洲前缘、近岸水下扇扇中部位、浊积扇等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也是下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

张生银, 任本兵, 姜懿洋, 刘新龙, 康莉[8]2015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具有多凹陷多套烃源岩晚期成藏特征,通过对准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组成、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石炭系天然气成因特征,追溯其源岩有机质类型和同位素范围,并结合石炭系烃源岩特征进行气源对比。准东地区石炭系所有天然气样品均为煤型气,陆东地区大部分表现为干气;而五彩湾地区天然气所有样品为湿气,部分样品表现为凝析油伴生气。陆东与五彩湾地区烷烃气碳同位素大多呈正序列分布,且乙烷碳同位素组成普遍偏重,但五彩湾地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均轻于陆东地区。滴水泉组和巴山组2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和时空分布差异性造成了陆东与五彩湾地区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早石炭世仅在五彩湾地区发育局限海相环境的滴水泉组烃源岩,而巴山组烃源岩则发育于中晚石炭世火山活动间歇期,其广泛分布于准东地区各个陆内裂陷,陆东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滴水泉凹陷的巴山组烃源岩,而五彩湾地区天然气则为五彩湾凹陷内滴水泉组和巴山组2套烃源岩混合来源。

王娅辉[9]2009年在《精细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陆东地区的应用》文中认为辽河外围陆东凹陷断裂系统复杂,构造破碎,加之该区部分区域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常规地震解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勘探的需要。经过一系列新技术地震解释和对精细构造描述工作的研究,如:利用合成记录标定技术进行精细的层位标定,利用相干体、水平切片、瞬时剖面等资料进行断层综合解释,利用平衡剖面进行构造演化研究,利用变速成图方法编制构造图等。在实际应用中对这些技术参数进行调整优选,寻找出了适合本区构造精细解释的方法。

康静[10]2012年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陆东地区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陆梁隆起的东部。目前已在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多个井中获得高产气流,充分体现了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中天然气的巨大勘探潜力。但火山岩储层由于其岩性的复杂多变和储层控制因素的多样性,加之目前国内外火山岩储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对火山岩储层进一步的勘探与开发产生了制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大量勘探资料,通过大量野外岩心观察描述和室内铸体薄片、普通薄片的镜下鉴定结合化学全岩分析等实验首先对研究区火山岩的岩性、岩相和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描述、鉴定、统计;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观察(SEM)、物性分析等实验对火山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对储层物性的有利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沉积碎屑岩类、次火山岩类与浅成侵入岩类等6大类21种岩石类型。火山岩岩相以溢流相为主,其次爆发相、火山沉积相。火储集空间类型以各种次生溶孔与裂缝为主,最佳储集空间为爆发相岩石中发育的溶蚀孔-裂缝组合。成岩作用以风化淋滤作用、溶蚀作用、蚀变作用、构造作用、冷凝固结作用等为主。研究区储集性能改善的主要因素为风化淋滤作用和溶蚀作用,以及岩性、岩相带的影响。将火山岩储层分为五类,以Ⅰ、Ⅱ、Ⅲ、Ⅳ类为工业储层,V类为非工业储层。

参考文献:

[1]. 陆东地区构造演化研究[D]. 谭开俊. 西南石油学院. 2003

[2].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D]. 李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D]. 李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4]. 陆东地区构造几何学和构造运动学分析[J]. 吴青鹏, 谭开俊, 牟中海, 王洪峰, 浦世照.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4

[5].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及分布规律[D]. 张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6].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缝合带后碰撞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对火山岩油气成藏的制约[D]. 吴小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7]. 路东凹陷九上段沉积体系及储层研究[D]. 裴家学. 东北石油大学. 2013

[8].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张生银, 任本兵, 姜懿洋, 刘新龙, 康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9]. 精细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陆东地区的应用[J]. 王娅辉.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9

[10].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D]. 康静. 西北大学. 2012

标签:;  ;  ;  ;  ;  ;  

陆东地区构造演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