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DM协同设计中本地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黄晖[1](2020)在《基于产品协同设计的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电子产品普遍具有专业面广、系统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其研制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协同设计已成为电子产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其中信息共享是协同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电子元器件品种众多、参数复杂,在当前设计模式中元器件信息往往缺乏系统性规划,分散于各个设计和质量部门、信息孤岛较为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对协同设计环境中的元器件数据资源进行重构,以便于电子系统设计仿真各环节中实现元器件参数的应用。本论文主要针对协同设计环境下对元器件数据资源规范化、结构化以及快速调用等需求,开展产品设计与可靠性设计工作项目、工具软件对元器件数据的需求分析,解析各类数据的内容、格式与内涵,研究各工作项目之间的数据流向与关系,获得各工作输入元器件数据类型的最大集合,进而提出了工作项目与元器件数据直接关联的元器件数据模板概念,并以数据模板为基准明确了一种元器件支撑数据库建设方式。为解决已有元器件基础数据如何移植至协同设计平台、如何能够被设计软件工具直接调用、关联设计项目之间数据如何信息化传递等问题,针对基于数据模板理念的元器件数据提取、数据传输、数据同步、数据检索和数据提交,提出了一套以数据平台为中心总线的数据管理与集成应用模式,并对各应用模式在企业中的实施思路与实现场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设计了一款元器件数据平台的功能框架,该框架包括本文提出的支撑数据库建设方式,嵌入了本文提出的覆盖14个工作项目、10个软件工具约200个数据模板,在功能上以模型生成器、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资源发布系统为核心实现对协同设计环境下的元器件的管理与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后在某单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据资源方案可有效改进传统模式下数据逐一查询、数据遗漏、错误等不足,节约了15%设计时间,对加强企业数据集中管理,提高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数据调用效率、促进数据共享应用方面可提供有效支撑。
丁文义[2](2020)在《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之数据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阀门作为工业管路系统的常用控制装置,我国设计长久以来采用以二维工程图设计为主、三维模型设计为辅的设计生产模式,阀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相对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阀门行业正由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转变。本项目组应浙江温州某阀门制造企业需求,研究编写了“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并交付企业使用。本文主要针对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之数据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在阀门设计过程中,设计参数多且杂,阀门设计手册及设计时用到的相关标准数据很多,设计人员查询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快速准确查询到设计中所用到的参数及标准,合理地管理查询数据和设计结果数据,实现高效的产品设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阀门制造企业的需求,研究了阀门设计过程中的数据管理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的总体结构和实现功能进行研究,分析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所需求的设计数据及产生的设计结果数据的特点,建立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2)研究了阀门设计中所需数据的快速查询技术。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设计阀门时需要不同的设计数据,如表格、图片等,将这些数据组织成一定的数据结构存储于SQL Server数据库中,选用ADO数据访问技术,为参数化设计提供计算、校核等环节需要的数据查询功能。使工程设计人员在本平台的阀门参数化设计界面,点选相应的按钮,可在设计环境直接进入查询状态,查询数据库中内容,无需频繁切换设计界面,对某些参数可实现程序自动查询,无需人工干预,避免人工查询可能出现的失误。(3)为了扩展本系统的查询功能,满足企业更广泛的设计需求,建立了通用阀门设计数据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作为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的一个模块(子系统),也可以独立于集成设计平台,自成系统,供阀门设计者快速查询设计数据之用。(4)研究了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设计结果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这些数据主要包括:三维模型、二维工程图、设计计算文档和有限元分析优化文档及数据等。对企业要求用数据库直接存储的产品设计资料,本文采用二进制方式存储相关设计结果数据,数据移植性好。一般工业阀门的三维模型、二维工程图、设计文档、工程分析产生的分析结果数据,选用SolidWorks PDM对数据存储和管理。通过对SolidWorks PDM二次开发,结合企业需求和产品特点,简化数据管理中的操作。(5)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利用SQL Server建立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采用C++语言与VB语言开发实现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设计的运行实例,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曹畅[3](2019)在《G公司基于Windchill的产品数据管理流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业务也不断的加速扩张,与此同时对产品数据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企业引入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G公司是国内大型的风电企业,随着行业和企业自身的飞速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公司也引入了美国PTC公司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Windchill)。公司的产品数据基于Windchill系统进行管理,主要包含零部件的分类管理、技术资料和EBOM的审批归档下发、及产品数据的变更进行管理。但产品数据管理流程中仍存在一些手工编辑的环节、产品的工艺数据仍然是非结构化的数据、变更流程缺乏少闭环管理,导致数据在流转过程中的存在不一致且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产品的交期和客户满意度。本研究根据对G公司目前产品数据管理流程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从产品数据管理主流程、工艺数据管理流程、变更数据管理流程三个关键流程进行问题分析。依托于产品数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集成管理、仿真等理论基础,对G公司的产品数据管理核心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对三条关键的产品数据管理流程进行优化,然后对流程中涉及的EBOM管理、MBOM及结构化工艺管理、变更管理、集成管理等方案进行设计。前端与设计工具的集成实现设计协同,后端与下游系统ERP、MES的集成实现业务协同,同时通过工艺数据的结构化及闭环的变更管理来保证从设计到制造业务环节的数据一致性。通过Arena仿真验证优化后流程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按照设计的方案对G公司产品数据管理项目进行落地实施,并对方案的效果进行实施前后的比对,验证了此研究对G公司带来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G公司的产品数据管理流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搭建了以BOM为核心的产品数据管理框架,构建了上下游的协同机制。通过本研究可以给G公司的产品数据管理带来一定的提升,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其他企业在优化产品数据管理流程时,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选用适合的方案,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本文包含图36幅,表20个,参考文献54篇。
胡迪宇[4](2019)在《基于B/S架构的PDC钻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制造企业正面临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压力。传统制造企业在竞争压力、信息技术与政府号召的一致推动下,开始了向信息化现代制造企业的转变,其中以车辆工业、航天工业信息化程度最高。在企业信息化中,与产品研发结合最紧密的两个发展方向,分别是设计制造数字化与管理信息化。对于PDC钻头领域,国内钻头制造企业已经广泛地将各类CAX系统应用到企业产品研发当中,在产品设计数字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还没有建立与之匹配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当前PDC钻头个性化设计所带来的数据管理需求。因此将其他机械制造领域成熟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到PDC钻头行业具有充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期更加全面地推进石油钻头工业的信息化发展,而信息技术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属于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产品相关数据的一体化、协同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钻头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建立符合PDC钻头产品特点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钻头设计与制造所需要的全生命周期技术资料,为解决PDC钻头制造企业信息孤岛问题做出努力。据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结合其他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历程与建设成果,对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与PDC钻头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在PDC钻头企业建立一套适合自身使用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解决企业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在对PDC钻头产品特点及其数据管理范畴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技术与方法,建立了基于PDM的钻头数据管理模型,并对系统开发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3)建立数据管理模型后,依照软件工程中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给出了一套确实可行的系统方案。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的建立、功能结构的划分与数据结构的设计。(4)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前最新的系统开发技术,给出了系统各个关键功能模块的功能模型与实现方法,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对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与验证。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将车辆工业、航天工业等领域成熟且有效的PDM系统及其信息化管理技术与思想引入到PDC钻头制造企业,解决PDC钻头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在将通用的PDM系统进行“专用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 PDC钻头的产品特点,形成了一套适用于PDC钻头的数据管理系统,致力于推动其信息化管理进程。
吴以华[5](2017)在《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开展了分析,介绍了 PDM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对HD公司PDM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 HD公司PDM系统的总体架构。详细设计了 HD公司PDM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并对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进行了研究,包括项目组织和保障、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进行了分析和实施了控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HD公司来说建立了企业的数字化产品协同研发PDM系统平台,满足企业的集团化发展需求和实现集团统一的研发管理,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上全面集成应用CAD/CAM/CAE/PLM/ERP/MES等技术,实现产品从研发流程、数字化产品的设计、分析验证、工艺到实物加工制造一体化的产品研制和全过程管理,规范企业研发业务流程、协同应用、信息共享,在整体上提升企业集团化的产品研发管理能力,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
裴志新[6](2017)在《PDM系统在BQ研究所产品研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品数据管理的概念与技术由来已久。通过重新整合企业的各类相关数据,优化企业的信息配置和信息应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成为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协同和并行集成环境。随着管理思想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产品数据管理思想与技术正在成为了下一代精益研发的驱动力。作为国有军工的研究所,BQ研究所面临着来自成本、周期、多学科协同、技术状态管理等方面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了提高产品研发水平,BQ决定借助PDM系统改善目前的研发管理模式。本文正是在科研项目管理的角度,借助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梳理项目需求、明确建设目标,并通过实施进行了系统验证与项目总结。首先,本文研究了PDM思想的演化,以及目前在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其次,结合BQ研究所发展现状和产品研制特点,本文采用调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业务、系统、数据、实施与运维四个角度对其项目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PDM系统的实施目标;针对项目需求,基于Teamcenter软件,重点对组织管理模型构建、产品数据模型构建、产品配置管理、工作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BQ研究所的实际工作情况构建了相应的模块或流程。最后,结合运行实例论述了系统的运行情况,并通过调研、数据分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系统实施后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了成功实施PDM系统的几点经验。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一方面有效解决了BQ研究所产品数据管理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基于IT技术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以及构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需求、目标、内容等的一套项目管理方法。
唐志强[7](2016)在《基于Teamcenter平台的多站点协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家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地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国内,随着企业制度的重组、客户的多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企业纷纷通过引入创新机制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协同工作的研究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传统的串行设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中选择合适的软件和合适的模块从而建立适合企业具体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通过计算机协同设计集成平台使设计人员打破时间、空间和设计方法等的约束,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整合设计资源,实现协同设计,对于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某家电企业利用信息化建设热潮的良好契机来加速其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为背景,提出了建立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对该企业业务能力提升的益处,并根据该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开展了大量的技术总结调研与研究,确定了PDM系统的实施内容,制定了一个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Teamcenter软件为平台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并针对选定的Teamcenter系统,按照业务需求进行了大量的客户化定制和二次开发,实施出了符合该企业用户需求的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本课题中研究实施的PDM系统主要用于实现某家电企业产品数据和业务过程的有效管理,着重于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多站点协同设计和用户组织管理方面的需求分析,该方案实施完成并经过几个月的上线运行后的统计数据表明,方案对该家电企业是非常适合的,使企业的研发管理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迟振华[8](2016)在《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管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船舶设计研究的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较低的成本设计出质量优越的船舶。在这种研究背景下,基于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技术理念,建立一种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对该平台下船舶数字化文档审签流程管理、动态权限管理以及并行协同设计数据库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研究现状分析,提出一种基于B/S架构模式的并行协同设计五层框架结构,给出船舶并行协同设计各阶段对应设计文档的分类方式;基于传统船舶设计纸质文档审签流程,按照船舶实际设计需要,提出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文档两类数字化审签流程方法。针对船舶设计阶段产生的文档,设计相应文档流程类型,建立文档审签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流程明显提高了船舶设计效率。2、根据船舶设计人员的角色属性,定义船舶设计人员相关访问规则,给出相关项目管理对象的权限管理策略。利用特性标识符技术,实现基于RBAC模式的船舶并行协同设计动态权限解决方案,建立符合船舶设计的协同访问控制模型。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案可以有效管理参与船舶设计人员的权限,达到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权责分离的目的,保证船舶设计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3、根据船舶并行协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需求,设计并建立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数据库模型。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船舶设计技术、并行协同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开发了船舶设计文档管理数据库、人员管理数据库以及计划管理数据库,有效管理了船舶设计开发活动,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达到设计人员和资源合理分配使用的目的。4、搭建基于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管理原型系统,建立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计划管理、进度管理、监控管理、实时协作管理等应用层子系统。将该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某船的设计过程中,提高了船舶设计效率,缩短了船舶设计周期。
杨贤海[9](2015)在《面向企业集团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以及现代产品在结构、功能和技术上的日益复杂,单一企业由于受到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已不能完成产品开发的全部过程,跨企业的协同产品开发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工作方式。但是在进行协同产品开发时,由于企业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管理等非开发性工作环节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此外,在产品协同开发过程中的交流往往不是实时的、充分的,不能及时给出反馈意见,造成了企业间协作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产品开发周期。本文从提高企业间协作效率出发,所做的工作包括:(1)以国内某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协同产品开发业务流程,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平台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协同产品开发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2)对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建立了协作任务模型,提出了基于协作任务、交付项从宏观到微观的状态控制来对协作过程进行管控,以及对协作任务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版本管理和基于三种策略的安全控制。同时,提出了通过问题管理来对协作任务过程中企业双方沟通的内容和解决方案进行记录和跟踪,最后建立了协作任务管理的数据模型。(3)提出了采用星型共享体系结构,并以文档作为共享数据的载体以及通过文件夹目录方式对共享数据进行组织。提出了数据库数据采用“两级推”、电子文件采用“一推一拉”的方法来对共享数据进行同步,通过共享数据的动态更新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最后,研究了企业间数据共享的实现方法。(4)基于该集团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发了基于Inte PLM系统的面向集团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该平台在企业已经成功实施并应用。
李晓娟[10](2013)在《协同设计环境下的产品数据管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设计理论方法研究的不断加深,传统的制造技术和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竞争对现代制造企业提出的对于时间T(Time market)、成本C(Cost)、质量Q(Quality)和服务S(Service)的新需求。制造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谁能灵敏的洞悉市场发展动向、快速的掌握用户需求、迅速的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谁就能在制造行业中屹立不倒。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尽最大努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协同设计技术和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协同设计(CSCD)是在计算机支持的跨时空网络环境下,有两个或以上的设计主体针对某一设计目标,以设计对象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需求为基础,通过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和相互协作完成整个产品设计目标的过程。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是一种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与产品相关的所有数据、资源及其过程的技术,也是企业实现信息集成的一项关键技术。将CSCD技术和PDM技术结合起来研究是近年来现代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热点,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首先,从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为出发点,以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环境为基础环境,进行协同设计环境下的产品数据管理的研究;其次,根据制造业的实际业务需求确定PDM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分析方法建立PDM系统中基础数据管理、工作流/过程管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和系统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块的框架模型;最后,采用Jav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所有模块的功能,最终建立协同设计环境下的PDM系统。通过对协同设计环境下产品数据管理的研究及其应用原型系统的开发,增强了团队设计人员之间在协同设计环境下的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缩短了产品的开发设计周期,提高了产品数据的安全性、实效性和稳定性。
二、PDM协同设计中本地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DM协同设计中本地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品协同设计的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各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面向协同设计环境的数据模板研究 |
2.1 设计工作项目、软件工具及数据资源分析 |
2.2 设计项目的关联性分析 |
2.3 设计工作项目数据输入定义研究 |
2.3.1 原理图设计 |
2.3.2 PCB设计 |
2.3.3 结构设计 |
2.3.4 信号完整性仿真 |
2.3.5 电路性能仿真 |
2.3.6 电源完整性仿真 |
2.3.7 热仿真分析 |
2.3.8 振动分析 |
2.3.9 可制造性分析 |
2.3.10 可靠性建模 |
2.3.11 可靠性预计 |
2.3.12 降额设计 |
2.3.13 故障树分析 |
2.3.14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
2.4 数据模板制定 |
2.5 支撑数据库设计 |
2.4.1 元器件数据 |
2.4.2 协同项目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元器件数据管理与集成应用模式研究 |
3.1 协同设计平台下元器件数据应用模式 |
3.2 数据提取 |
3.3 数据传输 |
3.4 数据同步 |
3.4.1 平台与平台外部的数据同步 |
3.4.2 平台内部的数据同步 |
3.5 数据检索 |
3.6 数据提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产品协同的元器件数据平台设计与验证 |
4.1 软件架构设计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4.3 数据平台验证 |
4.3.1 原理图设计 |
4.3.2 PCB设计 |
4.3.3 结构设计 |
4.3.4 信号完整性仿真 |
4.3.5 电源完整性仿真 |
4.3.6 热仿真分析 |
4.3.7 振动分析 |
4.3.8 可制造性分析 |
4.3.9 可靠性预计 |
4.4 验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论文工作总结 |
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数据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之数据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2.2 课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阀门数字化设计 |
1.3.2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1.3.3 产品数据管理PDM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
2.1 引言 |
2.2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总体结构 |
2.2.1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概述 |
2.2.2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开发目标、总体框架 |
2.3 数据管理 |
2.3.1 数据管理概念 |
2.3.2 数据管理的发展 |
2.4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2.4.1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内容 |
2.4.2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流程 |
2.4.3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查询模块研究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数据库访问技术 |
3.2.1 Windows平台下的数据访问接口 |
3.2.2 数据访问接口对比 |
3.2.3 ADO数据访问模型及连接数据库步骤分析 |
3.2.4 ADO数据访问技术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实现 |
3.3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用设计数据查询实现 |
3.3.1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用设计数据查询局部E-R图 |
3.3.2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用设计数据查询逻辑结构设计 |
3.3.3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用设计数据查询程序实现 |
3.3.4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设计数据自动查询 |
3.4 阀门通用设计数据查询系统 |
3.4.1 总体结构设计 |
3.4.2 图片数据存储及查询 |
3.5 实例验证 |
3.5.1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用数据查询 |
3.5.2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通用设计数据查询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研究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设计结果数据存储实现 |
4.2.1 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模块数据存储局部E-R图 |
4.2.2 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模块数据存储逻辑结构设计 |
4.2.3 存储模块程序实现 |
4.3 设计结果数据二进制存储实现 |
4.4 SolidWorks PDM Professional2016 二次开发及存储实现 |
4.4.1 PDM库中快速添加文件 |
4.4.2 PDM库中文件信息查询 |
4.4.3 PDM库中用户添加 |
4.4.4 PDM库中用户添加至用户组 |
4.5 实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实现 |
5.1 原型系统概述 |
5.1.1 系统结构与流程 |
5.1.2 开发与运行环境 |
5.2 系统实现 |
5.2.1 阀门通用设计数据查询系统 |
5.2.2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数据管理模块 |
5.2.3 SolidWorks PDM二次开发子系统 |
5.3 系统运行实例 |
5.3.1 阀门通用设计数据查询系统运行实例 |
5.3.2 SolidWorks PDM二次开发子系统运行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G公司基于Windchill的产品数据管理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4.1 论文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品数据管理 |
2.1.1 产品数据管理概述 |
2.1.2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特点 |
2.2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概述 |
2.2.1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
2.2.2 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 |
2.3 集成管理理论 |
2.3.1 集成管理概述 |
2.3.2 集成管理的特征 |
2.4 仿真 |
2.4.1 仿真概述 |
2.4.2 Arena仿真工具 |
2.4.3 Arena仿真流程 |
3 G公司产品数据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1.1 G公司背景 |
3.1.2 G公司产品特点 |
3.1.3 G公司业务特点 |
3.2 G公司产品数据管理现状 |
3.2.1 产品数据管理主流程现状 |
3.2.2 工艺数据管理现状 |
3.2.3 变更管理现状 |
3.3 G公司产品数据管理问题分析 |
3.3.1 产品数据管理主流程问题分析 |
3.3.2 工艺数据管理流程问题分析 |
3.3.3 变更管理问题分析 |
4 G公司产品数据管理方案设计 |
4.1 产品数据管理业务流程优化 |
4.1.1 产品数据管理主流程优化 |
4.1.2 MBOM及工艺数据管理流程优化 |
4.1.3 变更管理流程优化 |
4.2 EBOM管理方案优化 |
4.2.1 PLM与Solidworks集成 |
4.2.2 PLM与Eplan集成 |
4.3 MBOM及结构化工艺的方案优化 |
4.3.1 MBOM方案设计 |
4.3.2 结构化工艺方案设计 |
4.4 变更管理方案优化设计 |
4.4.1 变更过程管理设计 |
4.4.2 变更场景设计 |
4.5 集成方案设计 |
4.5.1 PLM与ERP集成方案设计 |
4.5.2 PLM与MES集成方案设计 |
5 基于Windchill的产品数据管理仿真研究 |
5.1 基于Windchill的业务流程仿真模型 |
5.1.1 仿真建模原则 |
5.1.2 仿真模型构建 |
5.1.3 仿真建模数据采集 |
5.2 业务流程仿真 |
5.2.1 原始业务流程仿真 |
5.2.2 优化后业务流程仿真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6 G公司基于Windchill的产品数据管理项目实施 |
6.1 项目实施分析 |
6.1.1 G公司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 |
6.1.2 系统实施思路 |
6.2 基于WINCHILL的产品数据管理实现 |
6.2.1 EBOM管理实现 |
6.2.2 MBOM及结构化工艺管理 |
6.2.3 变更管理实现 |
6.2.4 PLM与ERP集成实施 |
6.2.5 PLM与MES集成实施 |
6.3 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B/S架构的PDC钻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产品数据管理(PDM)概述 |
1.2.2 PDC钻头信息化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PDC钻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2.1 PDC钻头产品数据管理模型 |
2.1.1 PDC钻头结构及零部件 |
2.1.2 PDC钻头的设计过程 |
2.1.3 基于PDM的PDC钻头数据管理模型 |
2.2 系统开发技术 |
2.2.1 B/S架构及其开发技术 |
2.2.2 数据库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PDC钻头数据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平台体系结构 |
3.3 平台功能设计 |
3.3.1 平台功能模块划分 |
3.3.2 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 |
3.4 平台数据结构设计 |
3.4.1 权限管理数据表设计 |
3.4.2 PDC钻头结构设计参数管理数据表设计 |
3.4.3 零部件管理数据表设计 |
3.4.4 物料管理数据表设计 |
3.4.5 钻头应用信息管理数据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DC钻头数据管理平台关键功能的实现 |
4.1 PDC钻头结构设计参数管理 |
4.1.1 Web三维模型 |
4.1.2 Excel技术单页 |
4.2 零部件管理 |
4.2.1 类别与信息管理 |
4.2.2 版本管理 |
4.2.3 产品结构管理 |
4.3 物料管理 |
4.3.1 物料基础信息管理 |
4.3.2 物料出入库管理与查询统计 |
4.4 钻头应用信息管理 |
4.4.1 Echarts数据可视化对比分析 |
4.4.2 基于集对分析的钻头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DC钻头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实例 |
5.1 系统管理 |
5.2 PDC钻头结构设计参数管理 |
5.3 零部件管理 |
5.3.1 零部件库 |
5.3.2 产品结构管理 |
5.4 物料信息管理 |
5.4.1 物料基础信息管理 |
5.4.2 物料出入库管理 |
5.4.3 物料查询统计 |
5.5 钻头应用信息管理 |
5.5.1 地层信息与应用数据管理 |
5.5.2 钻头应用数据可视化与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PDM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1.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2.1.3 项目管理的特性 |
2.2 PDM系统介绍 |
2.2.1 PDM概念 |
2.2.2 PDM发展历程及现状 |
2.3 项目管理对PDM系统建设的适用性分析 |
3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需求分析 |
3.1 HD公司业务现状 |
3.1.1 HD公司业务现状 |
3.1.2 产品研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 业务需求分析 |
3.3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目标及相关功能要求 |
3.3.1 PDM系统管理功能要求 |
3.3.2 技术功能要求 |
3.4 HD公司PDM系统建设目标 |
4 HD公司PDM系统总体规划 |
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1.1 项目总体规划思路 |
4.1.2 PDM系统总体框架 |
4.1.3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 |
4.2 PDM系统的选型 |
4.3 系统关键技术方案 |
4.3.1 系统体系架构 |
4.3.2 系统功能结构图 |
4.3.3 系统功能设计 |
4.4 项目建设周期级阶段策划 |
5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实施策略 |
5.1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实施原则 |
5.2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
5.3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控制 |
5.3.1 项目进度管理 |
5.3.2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成本管理 |
5.3.3 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质量管理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6)PDM系统在BQ研究所产品研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企业背景 |
1.1.2 企业研发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PDM系统应用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PDM理论概述 |
2.1 PDM基本概念 |
2.2 PDM发展演化 |
2.2.1 早期基于图档管理的PDM |
2.2.2 面向过程的PDM |
2.2.3 面向商务协同的PDM |
2.2.4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PDM |
2.3 PDM功能框架 |
2.3.1 用户界面 |
2.3.2 集成接口 |
2.3.3 应用功能 |
2.3.4 电子仓库 |
2.4 PDM主要应用功能分析 |
2.4.1 文档管理 |
2.4.2 产品管理 |
2.4.3 产品配置管理 |
2.4.4 过程管理 |
2.4.5 项目管理 |
2.4.6 组织管理 |
2.4.7 集成接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Q研究所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 |
3.1 BQ研究所单位介绍 |
3.2 军工型号项目特点分析 |
3.2.1 组织模式 |
3.2.2 产品特点 |
3.2.3 研制流程 |
3.3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
3.3.1 需求分析的方法 |
3.3.2 BQ研究所产品研发现状分析 |
3.3.3 项目需求分析 |
3.4 PDM系统实施目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EAMCENTER的 PDM系统方案构建及实施 |
4.1 Teamcenter软件简介 |
4.1.1 基于标准的开放式体系结构 |
4.1.2 Teamcenter的关键技术 |
4.2 基于Teamcenter的企业信息数据模型研究和创建 |
4.2.1 组织管理模型的研究 |
4.2.2 产品数据模型的研究 |
4.2.3 产品配置管理的研究 |
4.2.4 工作流管理的研究 |
4.3 PDM系统的实施 |
4.3.1 Teamcenter的实施策略 |
4.3.2 Teamcenter的实施方法 |
4.3.3 BQ研究所PDM系统的实施 |
4.3.4 BQ研究所PDM实施的保障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Q研究所PDM系统应用实例和效果分析 |
5.1 PDM运行实例 |
5.1.1 项目管理 |
5.1.2 图文档管理 |
5.1.3 工程更改管理 |
5.1.4 产品结构管理 |
5.1.5 应用软件集成 |
5.2 PDM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
5.3 PDM成功实施的经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Teamcenter平台的多站点协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家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和对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
1.1.2 国内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
1.1.3 本论文在家电企业中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PDM技术理论和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协同设计概述 |
2.2 协同设计的方法与特点 |
2.3 产品数据管理PDM的相关技术 |
2.3.1 产品数据管理PDM产生的背景 |
2.3.2 PDM系统的功能组成 |
第三章 家电行业的产品数据管理问题分析 |
3.1 家电行业产品数据管理现状与特点分析 |
3.2 家电行业产品数据管理在PDM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基于TEAMCENTER的数据管理系统在家电行业的实施对策与系统实现 |
4.1 实施TEAMCENTER系统对家电企业的益处 |
4.2 商用PDM软件TEAMCENTER介绍及在家电行业的多站点协同功能特点 |
4.2.1 TEAMCENTER系统介绍 |
4.2.2 TEAMCENTER多站点协同功能特点 |
4.3 TEAMCENTER系统的实施对策 |
4.3.1 TEAMCENTER系统的实施策略 |
4.3.2 TEAMCENTER系统的实施方法 |
第五章 TEAMCENTER平台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S企业的应用实例 |
5.1 TEAMCENTER在S企业的实施背景 |
5.2 TEAMCENTER多站点协同在S企业的应用过程 |
5.2.1 TEAMCENTER的软件架构部署 |
5.2.2 S企业用户组织权限在TEAMCENTER中的配置 |
5.2.3 TEAMCENTER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建模 |
5.3 TEAMCENTER多站点协同功能在S企业的搭建 |
5.3.1 TEAMCENTER多站点协同功能应用说明 |
5.3.2 用户TEAMCENTER客户端的多站点协同功能使用 |
5.4 TEAMCENTER多站点协同在S企业的应用效果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必要性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外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造船企业应用现状 |
1.3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并行协同设计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造船企业应用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架构研究 |
2.1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PDM技术 |
2.2 Windchill的功能架构 |
2.2.1 核心功能 |
2.2.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2.2.3 企业信息搜索引擎 |
2.2.4 对象浏览功能 |
2.2.5 工作组产品数据管理 |
2.3 Windchill的体系结构 |
2.4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文档管理 |
3.1 船舶设计文档的产生 |
3.2 船舶设计文档的类型 |
3.3 船舶设计文档的属性 |
3.4 船舶设计文档的访问规则及策略 |
3.5 船舶设计文档流程管理 |
3.5.1 船舶设计文档流程定义 |
3.5.2 船舶设计文档流程分类 |
3.5.3 船舶设计文档流程客户化 |
3.6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文档模块权限管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BAC的船舶船舶并行协同设计动态权限管理 |
4.1 动态访问权限技术 |
4.2 协同设计访问控制模型 |
4.3 特性标识符技术 |
4.3.1 标识符定义 |
4.3.2 授权处理过程 |
4.3.3 角色变更处理 |
4.4 特性标识符应用在船舶并行协同设计 |
4.5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过程动态权限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数据库 |
5.1 并行协同数据库 |
5.1.1 船舶并行协同数据库定义 |
5.1.2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数据库的特点 |
5.1.3 船舶并行协同数据库模型建立 |
5.2 船舶并行协同数据库的设计 |
5.2.1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数据库内容 |
5.2.2 模型单位的设置 |
5.2.3 设计对象生命周期 |
5.2.4 设置检索条件 |
5.2.5 实践与应用 |
5.3 文档数据库开发 |
5.4 人员数据库开发 |
5.4.1 人员分配 |
5.4.2 团队管理 |
5.4.3 项目创建 |
5.5 计划数据库开发 |
5.5.1 计划单位设置 |
5.5.2 创建船舶产品的项目组 |
5.5.3 项目进度安排 |
5.5.4 计划监控与任务变更 |
5.5.5 实时协作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管理系统 |
6.1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项目管理 |
6.2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人员管理 |
6.3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计划管理 |
6.4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进度管理 |
6.5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监控管理 |
6.6 船舶并行协同设计实时协作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面向企业集团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企业间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分析 |
2.3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体系结构 |
2.4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企业间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 |
3.1 引言 |
3.2 企业间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 |
3.3 协作任务生命周期管理 |
3.4 协作任务中的数据管理 |
3.5 基于协作任务的问题管理 |
3.6 协作任务管理的数据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4 企业间数据交换与共享 |
4.1 引言 |
4.2 数据共享原理 |
4.3 共享数据的传递 |
4.4 数据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
4.5 企业间数据共享的实现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功能框架 |
5.3 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的开发运行环境 |
5.4 平台的网络拓扑结构 |
5.5 相关功能介绍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协同设计环境下的产品数据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协同设计 |
1.2.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1.2.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1.2.3 协同设计的环境及协作工具 |
1.2.4 协同设计的特点 |
1.3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
1.3.1 PDM 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其概念 |
1.3.2 PDM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发展过程 |
1.3.3 PDM 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 |
1.3.4 PDM 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的提出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设计环境下 PDM 系统的需求分析与结构设计 |
2.1 PDM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1 PDM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2.1.2 PDM 基础数据管理需求分析 |
2.1.3 PDM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需求分析 |
2.1.4 PDM 工作流/过程管理需求分析 |
2.1.5 PDM 系统资源管理需求分析 |
2.2 PDM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2.2.1 PDM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分析 |
2.2.2 PDM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业务流程分析 |
2.2.3 PDM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模块业务流程分析 |
2.2.4 PDM 工作流/过程管理模块业务流程分析 |
2.2.5 PDM 系统资源管理模型业务流程分析 |
2.3 PDM 系统体系结构 |
2.3.1 PDM 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 |
2.3.2 PDM 系统业务顶层活动结构 |
2.3.3 PDM 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DM 系统的功能设计和业务逻辑建模 |
3.1 PDM 系统的建模方法和建模语言 |
3.1.1 PDM 系统的建模方法 |
3.1.2 PDM 系统的建模语言 |
3.2 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分析与设计 |
3.2.1 图文档管理(Blueprint Document Management) |
3.2.2 扫描和图像处理(ScanningAnd Blueprint Handle) |
3.2.3 浏览查询审核圈阅(Browse Inquiry Verify Comment) |
3.2.4 版本管理(Version Management) |
3.3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功能分析与设计 |
3.3.1 产品结构管理(Product Structure Management) |
3.3.2 产品配置管理(Produc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3.3.3 BOM 视图管理(Bom View Management) |
3.3.4 产品零部件分类与检索(Product Parts Classification Retrieval) |
3.4 工作流/过程功能分析与设计 |
3.4.1 工作流程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 |
3.4.2 过程控制管理(Process Control Management) |
3.4.3 消息传递机制管理(News Transit Management) |
3.5 系统资源管理功能分析与设计 |
3.5.1 群组管理(Group Management) |
3.5.2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
3.5.3 合同管理(Contract Management) |
3.5.4 访问控制管理(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 |
3.6 PDM 系统主要业务静态逻辑模型构建 |
3.6.1 图文档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3.6.2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3.6.3 工作流程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3.6.4 项目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3.6.5 BOM 视图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3.6.6 群组管理静态模型设计 |
3.7 PDM 系统主要业务动态逻辑模型构建 |
3.7.1 图文档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3.7.2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3.7.3 工作流程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3.7.4 项目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3.7.5 BOM 视图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3.7.6 群组管理动态模型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DM 原型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
4.1 PDM 系统软件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
4.1.1 系统软件平台简介 |
4.1.2 开发环境简介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2.2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 |
4.3 PDM 系统运行实例及其主要功能模块实现界面 |
4.3.1 系统登录界面 |
4.3.2 图文档管理界面 |
4.3.3 工作流程管理界面 |
4.3.4 BOM 视图管理界面 |
4.3.5 群组管理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四、PDM协同设计中本地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品协同设计的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D]. 黄晖.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之数据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D]. 丁文义.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3]G公司基于Windchill的产品数据管理流程研究[D]. 曹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基于B/S架构的PDC钻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D]. 胡迪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HD公司PDM系统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研究[D]. 吴以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6]PDM系统在BQ研究所产品研发中的应用研究[D]. 裴志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7]基于Teamcenter平台的多站点协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家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唐志强. 东南大学, 2016(03)
- [8]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管理技术研究[D]. 迟振华.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9]面向企业集团的协同产品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D]. 杨贤海.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10]协同设计环境下的产品数据管理及应用研究[D]. 李晓娟. 太原科技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