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考生的亲密朋友(论文文献综述)
程豫[1](2021)在《法语DELF考试与新HSK考试中级笔试部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显着增强,世界各国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留学、工作和生活,汉语在世界各国语言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在此背景下,汉语语言水平测试越来越受到教学者和研究者的重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新HSK考试代替旧HSK考试于2009年推出,标志着中国对外汉语测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新HSK考试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各国的发展比较完善的知名语言测试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进行优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于欧洲各国的语言测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编写的法语DELF考试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多年来成为全世界考生验证法语水平的重要考试,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以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笔试部分为例,将二者的听力、阅读、写作三个部分从题型、选材、结构和考点四个方向进行系统的比较,并通过比较的结果,吸收DELF考试的优点部分,更好地促进新HSK考试的发展,为汉语语言水平测试提出新的建议。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选题依据,总结了语言测试的相关理论成果,并对新HSK考试、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述评,发现了汉法语言测试中具有研究价值的方面,并介绍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新HSK考试和DELF考试进行宏观上的情况简介和总体比较。本章着手于两个考试的考试情况和考试内容与用途两大方面,从考试报名、考试形式、考试结构、考试结果四个方面对两个考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总结。第三章“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比较”把两个考试从题型、选材、结构和考点四大方面入手,根据两个考试的大纲要求摘取了两个考试的听力题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两门考试的选材部分都集中在个人和公共领域上;两门考试都需要考生抓住题目中复现的关键词;DELF考试的题型比新HSK考试更加丰富,语速也更贴近日常生活,语料真实性较高;新HSK考试题量更大,题材较DELF考试更贴近生活。新HSK考试可以借鉴DELF考试中长语段、多题型、快语速的命题方式。第四章“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比较”仍旧从题型、选材、结构和考点四大方面入手,将阅读题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新HSK考试阅读部分题量多、考查主题多,题型也多样化;DELF考试阅读部分语段长、专业性强,主观题和客观题共存。新HSK考试可以借鉴DELF考试中有长语段、有主观题的题型。第五章“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比较”与第三、四章采用相同的比较角度,将写作题目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新HSK考试题型多,但相对简单,缺少应用文写作部分;DELF写作考试相对完整,但题型灵活度低。新HSK考试可以借鉴DELF考试中短文写作的题型,并提升试题难度。第六章“结语”总结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新HSK考试出现的共性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为之提出建议,总结了本文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姜秀娟[2](2021)在《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中的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是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正在研发的“英语教师证书考试”的一部分,拟测量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用于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的文学素养。本研究旨在验证该测试任务的效度,以确保其开发质量。基于论证的模式是当今语言测试效度验证的前沿模式,能够较好地保证效度验证结论的说服力。但现有效度论证框架均用以指导整项测试效度验证,不适合直接用于开发阶段测试任务效度验证。因此,本研究以Bachman&Palmer(2010)的AUA框架为理论指导,立足测试任务开发阶段构念界定、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三大核心环节,聚焦分数解释有意义性、概括性和评分一致性,构建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根据该框架中测试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推理证据收集的需要,确定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探究性次序式混合研究设计,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效度证据。质性研究方面,分析6名专家参与的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探究测试内容的相关性、取样的充分性以及任务特征的恰当性;分析59名试测对象的作答文本,判断测试任务充分考查拟测文学素养以及试测对象的作答反映评分标准各等级关键特征的程度;分析5名评分员的反馈信息,考察评分标准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量化研究方面,对5名评分员评阅出的30份答卷的分数进行多面Rasch模型分析,判断测试任务的区分性、评分标准等级划分的恰当性以及评分一致性;就上述分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检验评分员间的一致性;将5名评分员对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打出的分数进行K多个独立样本检验,验证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测试任务具有代表性和区分性,说明测试任务设计恰当;评分标准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各等级难度设置恰当、区分性较好,评分员自身以及评分员之间的一致性达到理想水平,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其分数之间存在显着高度正相关关系,说明评分标准制定得当。上述证据均用于支撑效度论证框架内的相应主张及其理由,形成自上而下从“测试任务构念界定”到“分数”、自下而上从“分数”到“分数解释有意义性”的双向闭合推理链,测试任务效度得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效度验证框架的不足,为开发阶段的语言测试任务效度论证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采用读、写、说相结合的综合型测试任务形式,全面考查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应具备的文学素养,对我国现行英语教师资格考试设计的完善以及职前英语教师教育中相关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郑春凤[3](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A高中学生选科意愿与教学资源配置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味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展开。新高考改革采用选科模式,在全国分批次展开,河北作为第三批试点城市于2018年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1+2”的选科方式。即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修之外,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科,再从地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中选择2科。这种选科方式弥补了文理分科的局限性,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更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探索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科情况,本研究以河北省A中学为样本,采用个案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A中学教学资源配置、选科制度的展开进行深入了解,探究河北省普通高中师生对于新高考制度的认知、学生选科意愿及影响因素、选科开展现存问题,结合校情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基础、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部分是调查过程。这一部分又分为五部分调查准备、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选科影响因素、访谈结果,其中选科因素为政策影响、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家长因素、高校因素五个维度,访谈结果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分析对选科的认识及个人感受。第三部分为A校选科现状原因分析。该部分从学生自我认知需明确、学校缺乏职业生涯指导、学生招生选科信息了解不足、学校管理待完善、学生选科中的博弈倾向、家长意见多方向、教学资源配置不充足七个方面分析A校学生的选科现状原因。第四部分为A校选科对策分析。从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学校优化资源配置、高校加强信息公开、学生和家长明确职业规划四角度分析如何促进选科制度的优化落实,完善教学资源配置,推动普通高中新高考制度顺利推行。
孙冬晓[4](2021)在《兰州青沐培训学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培训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体量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亿。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地加大,法律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大量的资金涌入教育培训行业,各种教育机构纷纷成立,导致教育培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对教育培训机构而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教育培训机构若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就需要不断地增强市场营销能力,明确市场定位。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和内部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管理类联考考前辅导市场调研结果,对兰州青沐培训学校进行了内外部环境分析,判别出其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分析得出四大问题:产品定位差异化不足、价格忽略成本因素、营销渠道相对单一、促销方式影响范围有限。青沐培训学校应结合自身优势,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进行营销策略转变,并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营销节拍,促进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融合发展,并全面做好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为青沐培训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同行业的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了借鉴。
王文超[5](2020)在《大连市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缓解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由2015年的165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341万人。大学生作为考研主力军面临着学习、情感、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关于考研焦虑的分析研究比较少,所以本文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大学生考研焦虑问题的分析研究上。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以及访谈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大连市D大学139名考研学生,同时结合访谈发现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现状的表现主要有焦虑烦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坐立不安;自我怀疑,意志消沉;思维混乱,效率低下。考研学生焦虑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以及生活压力四个方面。通过发放《考研焦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得出D大学考研学生的焦虑得分数值,并通过电话招募、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8名同学组成“冲顶考研”焦虑缓解小组同时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在小组开展的七次活动中,初期阶段两次活动,中期阶段三次活动,后期阶段两次活动,通过组员与组员、组员与小组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分享来探讨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存在哪些焦虑问题、如何应对焦虑问题,怎样正确有效的进行沟通,提高社会支持能力,学会通过经验分享、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考研焦虑问题。通过对《考研焦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运用小组工作介入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缓解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缓解的程度比较小,组员依然存在明显的焦虑状况。同时在本次研究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本次调查研究只是选取了大连市D大学的考研学生进行研究,D大学作为综合性高等院校有代表性也有特殊性,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与其他地区、其他学校有待进一步验证,参加小组活动的8名成员均为应届考研学生,没有将往届考研学生包括在其中;其次在小组工作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衔接的不紧密;再次笔者自身的实务经验匮乏,小组活动设计也应进一步优化;最后针对小组工作长期介入考研学生的焦虑缓解问题是否有效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王勇皓[6](2020)在《重点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D市A重点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优质高中资源的有限,导致了中考竞争激烈,给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同时,家长望子成龙、学生渴望成功、学校追求升学率、社会希望多出人才等诸多外部环境因素,加剧了中考生的这种心理压力,导致一些学生出现担忧、恐惧、紧张、不安等焦虑反应。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这种无力、无助、紧张等焦虑情绪愈发强烈,个别学生甚至出现抑郁倾向,恐惧学校、厌学甚至辍学。中考生的考试焦虑若得不到及时干预,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而且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社会工作秉承尊重、同理、接纳、差别化、非评判等职业伦理,以关注服务对象自身优势和潜能为独特视角,以“助人自助”为服务宗旨,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专业方法和手段,在缓解中考生考试焦虑中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可行性。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个案访谈,了解和全面分析D市A重点中学中考生的考试表现,发现该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测度指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进而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结合调查数据从中考生的外部生态系统全面分析其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社会工作认知行为理论、抗逆力理论,开展个案辅导,改变考生对考试的不当认知,缓解考生的考试焦虑。同时,借助小组动力理论,招募并建立压力释放小组,为学生及时宣泄考试紧张情绪、开展生命教育及生涯规划辅导,输入多元化希望、培植抗逆力,使他们乐观面对中考。
许芳玲[7](2020)在《《Slate》杂志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秋研究生入学伊始,笔者翻译了《Slate》杂志中的数篇文章。2020年春,结束所有笔译课程的学习后,笔者再次翻译了相同篇目,通过比较前后两次译文来检验两年的学习成果,并撰写本实践报告。报告根据李长栓和施晓菁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归纳分析了大量译例,总结了如何解决理解、表达和变通三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理解方面讲了如何了解背景知识、分析文章语境和理解语言细节;表达方面包括如何避免欧式中文、如何调整句子结构、如何确保文章前后逻辑连贯;变通方面主要讲了如何灵活调整译文以实现文化沟通或者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背景、主要内容与大体结构;第二章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模拟翻译实践的背景、翻译材料和选材原因;第三章介绍“理解、表达、变通”分析框架,详细说明理解、表达、变通各自的含义和要求;第四章是报告的主体——案例分析;第五章回顾整个翻译实践,总结收获和体会。
李莉[8](2020)在《宋季科举社会视角下的姚勉研究》文中认为宋季科举社会下,状元姚勉拥有贫士、举子、官员、里居士人与科举士大夫五个不同层面的身份类型,它们各自展现了宋季科举社会与文学创作的不同内容。贫士是姚勉的基础身份,科举对其谋生取径、婚姻影响重大,是其摆脱贫士身份的途径。举子身份与其科场经历对应。姚勉经历了漫长的及第过程,此间对与科举相关的信仰或迷信活动,赴考旅费的取得,中举后的及第恩荣都有记录。二者是后三种身份及其创作形成的基础。官员身份经由科举及第取得。这种身份形态的姚勉留下了朝堂应制的公共写作与官场交际的私人写作。朝堂应制重在政治表达,科举出身、怀抱经国之志的官员姚勉自殿试《癸丑廷对》始,一直贯彻“立中道”、“奖直言”即用人听言的政治主张,并努力抓住各种机会向理宗传达,在日后的封事与轮对奏劄中,限于文体、基于时况场合,展现出不同的写作特点与立说策略。官场社交的私人写作包括官场交游的书信启劄与词作两类。书信启劄适用的交际场合与对象各有不同,写作形态也各有差异。其中奉上的启文、劄子、书信写作中,均包含不同程度的劝谏色彩,也体现了姚勉试图通过官场交际实现政治理想的诉求。词作受官场生活影响也呈现出强烈的社交特征,虽有阿谀之嫌、程式化创作之弊,但词境也因寄送对象为官员而阔大不少。里居士人是姚勉在里居乡邦期间的身份呈现。姚勉因科举、朝堂经历在乡邦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地方官保持亲密交往,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创作契机。其一方面可借为乡邦或乡邦士人所作公共建筑题记、组织题序、佛庙疏语、祭祀祝文等具有强烈公共宣传性质的作品,参与地方文化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可凭私家建筑题文、墓志铭等私人请托之作引导乡邦士风。同时,科举、官场经历也极大地影响了姚勉里居期间的个人心态。一方面令其退避,另一方面又因边患背景下家国之思熔铸一炉而不得不面对朝堂。其中的出处矛盾在其随心自适的仕隐观中得到统一。科举士大夫身份在姚勉凭借科举从贫士到举子、官员转化的过程中生成。此间,由于备考必要的游学、坎坷的取解与仕途造成的屡次往返,其与广大的江湖士人群体多有接触,诗文创作也呈现出特殊的风貌与价值。
程春雪[9](2020)在《考研失利经验的诠释现象学心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一项诠释现象学心理学研究,目的在于发现考研失利者的置身处境,探究考研失利的经验结构,并指出该结构背后可能具有的普遍意义。研究采用目的性随机抽样抽取六位研究参与者,对其中的五位参与者(命名为小C,小D,小E,小F,小G)进行为时1.5小时左右的深度访谈,经参与者同意,研究者使用录音笔进行录音,并将录音资料转录成文本资料,最终获得四份(小C,小E,小F,小G)有效访谈资料。让一位参与者(小B)按照经验展开的顺序书写失利经验,最终获得一份有效的文本资料。获得的资料依据李维伦和赖忆娴(2009)提出的诠释现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呈现为四个主题:主题1,考研过程中个体自身问题显露,失利者脱离考研时间规划,从考研者转变为问题解决者。主题2,考研失利垂直降临,打破生命视框,失利者不得不面对熟悉的视框被打破后失去置身所在的困境,意识到自身问题无法解决给未来带来的严重影响。这个主题又分为三个亚主题:考研失利作为“事件”垂直降临,失利者生活中心回到考研;生命视框被打破后,失利者的未来和过去被颠覆,失利者被迫困在当下,试图通过无意义的活动来抵御进一步陷入过去的否定和未来的断裂中;视框断裂后失利者与周遭的环境产生冲突。主题3,失利者直面问题,主动调整自身生命视框,事件创生性的一面向失利者展开,失利者重新找到置身之所。这个主题又分为两个亚主题:失利者经历失利事件,寻到使其直面自身问题并调整视框的动力——事件创生性的一面向失利者展开;新的视框建立,失利者修正了自身问题,重新找到置身之处,更贴近的看见自己,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主题4,失利者希望通过仪式告别失利并延续重建视框时的力量。从研究结果可知,一方面,失利事件使失利者面临困境,表现为过去和未来都被颠覆且难以在当下停留;置身空间的不接纳,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但是另一方面,失利事件的创生性的一面也会打开,它使失利者从投身外界到回返自身,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重新统合自身。最后,研究者提出,对于考研失利经验的探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主题为失利事件的未完结性以及缓解失利者受苦的可能方法。
田安,卞东波,郑潇潇[10](2020)在《建构网络:中唐时期的友谊、恩主与名望》文中提出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对一个在德宗、顺宗、代宗当政数十年间新抵长安的年轻人来説,京城那些异域奇珍、豪奢光景,以及让国人与异邦人士都流连忘返的市坊所带来的感官冲撃可谓夺人心目。然而更令人晕头转向的是如何应对仕途之上社会与政治迷宫中的挑战,这也意味着与数千拥有同样目标的士子竞争,在大唐官场上谋取一官半职。如果一个士子出身於名门望族,那麽他的前途将会在财富和
二、《考试》—考生的亲密朋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试》—考生的亲密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1)法语DELF考试与新HSK考试中级笔试部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选题依据 |
1.选题缘由 |
2.比较依据 |
3.研究综述 |
(四)语言测试相关理论 |
1.语言测试的基本问题 |
2.语言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指导下的语言测试理论 |
3.不同阶段的语言能力认识与语言测试的发展 |
4.语言测试的真实性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统计研究法 |
3.对比分析法 |
二、新HSK考试与DELF/DALF考试总体比较 |
(一)新HSK考试与DELF/DALF的考试情况说明与比较 |
1.考试报名 |
2.考试形式 |
3.考试结构 |
4.考试结果 |
(二)新HSK考试与DELF/DALF的考试内容与用途说明与比较 |
1.考试内容比较 |
2.考试用途比较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比较 |
(一)听力测试总体情况 |
1.听力测试设定意义 |
2.听力测试设定目标 |
3.听力测试命题原则 |
(二)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题型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题型 |
2.DELF考试听力题型 |
3.二者题型比较分析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选材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选材 |
2.DELF考试听力选材 |
3.二者选材比较分析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结构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结构 |
2.DELF考试听力结构 |
3.二者结构比较分析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听力部分考点比较 |
1.新HSK考试听力考点 |
2.DELF考试听力考点 |
3.二者考点比较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1.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的优势 |
2.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的局限 |
3.新HSK考试的可借鉴之处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比较 |
(一)阅读测试总体情况 |
1.阅读测试设定意义 |
2.阅读测试设定目标 |
3.阅读测试命题原则 |
(二)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题型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题型 |
2.DELF考试阅读题型 |
3.二者题型比较分析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选材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选材 |
2.DELF考试阅读选材 |
3.二者选材比较分析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结构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结构 |
2.DELF考试阅读结构 |
3.二者结构比较分析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阅读部分考点比较 |
1.新HSK考试阅读考点 |
2.DELF考试阅读考点 |
3.二者考点比较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1.新HSK和 DELF考试的优势 |
2.新HSK和 DELF考试的局限 |
3.DELF考试在阅读部分的可借鉴性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比较 |
(一)写作测试总体情况 |
1.写作测试设定意义 |
2.写作测试设定目标 |
(二)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题型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题型 |
2.DELF考试写作题型 |
3.二者题型比较分析 |
(三)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选材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选材 |
2.DELF考试写作选材 |
3.二者选材比较分析 |
(四)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结构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结构 |
2.DELF考试写作结构 |
3.二者结构比较分析 |
(五)新HSK考试与DELF考试写作部分考点比较 |
1.新HSK考试写作考点 |
2.DELF考试写作考点 |
3.二者考点比较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1.新HSK和 DELF考试的优势 |
2.新HSK和 DELF考试的局限 |
3.DELF考试在写作部分的可借鉴性 |
六、结语 |
(一)两个语言考试的考试风格 |
(二)新 HSK 考试对比与 DELF 考试的不足 |
(三)新HSK不足的产生原因 |
(四)针对新HSK不足的建议 |
(五)本文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提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学英语教师的典型文学素养 |
2.1.1 文学素养 |
2.1.2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界定及其内涵 |
2.1.3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
2.2 文学素养测试 |
2.2.1 文学科目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
2.2.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
2.3 综合型测试任务研究 |
2.4 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 |
2.5 效度及效度验证框架 |
2.5.1 效度及其内涵的演变 |
2.5.2 效度验证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 |
3.1.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评分标准 |
3.2 研究设计 |
3.2.1 混合研究法 |
3.2.2 探究性次序式设计 |
3.3 研究参与者 |
3.3.1 受访专家 |
3.3.2 试测对象 |
3.3.3 评分员 |
3.4 研究工具 |
3.4.1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3.4.2 评分记录表 |
3.4.3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专家意见和建议 |
3.5.2 试测对象测试表现 |
3.5.3 评分结果和评分员反馈信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质性分析 |
4.1.1 测试任务的代表性 |
4.1.2 试测对象对拟测文学素养的运用 |
4.1.3 评分标准的可靠性 |
4.2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量化分析 |
4.2.1 多面Rasch模型分析 |
4.2.2 评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
4.2.3 评分结果与试测对象测试表现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测试任务效度论证 |
5.1.1 测试任务测量拟测能力的充分性 |
5.1.2 测试任务的区分性 |
5.2 评分标准效度论证 |
5.2.1 评分标准对测量目标的体现 |
5.2.2 评分标准的区分性 |
5.2.3 评分结果的可靠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 |
6.2 研究贡献 |
6.3 研究启示 |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外文学素养测试样题及评分标准 |
附录2 测试样题 |
附录3 各等级试测对象作答文本示例 |
附录4 样题(初稿)试测调查问卷 |
附录5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附录6 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示例 |
附录7 评分标准 |
附录8 评分员培训材料 |
附录9 评分记录表 |
附录10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
附录11 FACETS软件数据分析指令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新高考背景下A高中学生选科意愿与教学资源配置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调查过程 |
2.1 样本选择 |
2.2 调查目的 |
2.3 调查问卷 |
2.3.1 问卷调查准备 |
2.3.2 问卷调查结果 |
2.3.3 结果分析 |
2.5 A校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
2.5.1 教师对选科的认识 |
2.5.2 学生访谈情况分析 |
第三章 A校选科现状原因分析 |
3.1 学生自我认知需明确 |
3.2 学校缺乏职业生涯指导 |
3.3 学生选科和招生信息了解不足 |
3.4 学校管理待完善 |
3.5 学生选科中的博弈倾向 |
3.6 家长意见多方向 |
3.7 教学资源配置不充足 |
第四章 A校选科对策分析 |
4.1 政府:加强统筹规划 |
4.1.1 加强顶层设计 |
4.1.2 加强选科管理 |
4.1.3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4.2 学校:优化资源配置 |
4.2.1 宣传解读新高考政策 |
4.2.2 设立选科指导及生涯规划课 |
4.2.3 优化教学资源分配 |
4.2.4 将新高考理念融入课堂 |
4.3 高校:加强信息公开 |
4.4 学生和家长:明确职业规划 |
4.4.1 学生加强自我认知 |
4.4.2 主动获取信息 |
4.4.3 家长:转变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高考背景下河北省自主选科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致谢 |
(4)兰州青沐培训学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工具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市场营销理论 |
2.2.1 4P营销理论 |
2.2.2 4C营销理论 |
2.2.3 4D营销理论 |
2.2.4 PCD模型 |
2.3 文献综述 |
第3章 青沐培训学校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公司简介 |
3.2 营销现状 |
3.2.1 产品现状 |
3.2.2 价格现状 |
3.2.3 渠道现状 |
3.2.4 促销现状 |
3.3 营销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存在的问题 |
3.3.2 价格存在的问题 |
3.3.3 渠道存在的问题 |
3.3.4 促销存在的问题 |
3.4 问题根源分析 |
3.4.1 产品问题根源分析 |
3.4.2 价格问题根源分析 |
3.4.3 渠道问题根源分析 |
3.4.4 促销问题根源分析 |
第4章 青沐培训学校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科技环境分析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4.2.2 区域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分析 |
4.2.3 客户的议价能力 |
4.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5 替代品的威胁 |
4.2.6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7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4.3 青沐培训学校SWOT分析 |
4.3.1 营销的优势 |
4.3.2 营销的劣势 |
4.3.3 营销的机遇 |
4.3.4 营销的挑战 |
4.3.5 SWOT分析结论 |
第5章 青沐培训学校的STP分析 |
5.1 教育培训市场的细分 |
5.1.1 按消费者地理因素细分 |
5.1.2 按消费者行为因素细分 |
5.1.3 按消费者人口统计因素细分 |
5.2 区域市场的目标选择 |
5.3 青沐培训学校的市场定位 |
5.3.1 本地在职周末面授市场的定位 |
5.3.2 本地在校集训面授市场的定位 |
5.3.3 外地在职周末面授市场的定位 |
5.3.4 外地网络市场的定位 |
第6章 青沐培训学校的营销策略优化 |
6.1 “产品+消费者+需求”策略 |
6.2 “价格+成本+数据”策略 |
6.3 “渠道+便利+传递”策略 |
6.4 “促销+沟通+动态”策略 |
第7章 兰州青沐培训学校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7.1 组织保障 |
7.2 制度保障 |
7.3 资金保障 |
7.4 师资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调查问卷 |
附件B 访谈问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大连市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缓解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焦虑 |
2.1.2 焦虑缓解 |
2.1.3 考研学生焦虑缓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支持理论 |
2.2.2 自我效能感理论 |
2.2.3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2.2.4 优势视角理论 |
3 大连市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现状 |
3.1 D大学考研学生情况简介 |
3.1.1 D大学基本情况 |
3.1.2 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基本情况 |
3.2 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现状的表现 |
3.2.1 焦虑烦躁,情绪低落 |
3.2.2 食欲不振,坐立不安 |
3.2.3 自我怀疑,意志消沉 |
3.2.4 思维混乱,效率低下 |
3.3 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现状的原因 |
3.3.1 学习压力 |
3.3.2 就业压力 |
3.3.3 情感压力 |
3.3.4 生活压力 |
4 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
4.1 必要性分析 |
4.1.1 缓解服务对象焦虑情绪 |
4.1.2 提高服务对象心理健康水平 |
4.1.3 提升服务对象社会参与水平 |
4.1.4 营造积极轻松良好学习氛围 |
4.2 可行性分析 |
4.2.1 自身资源 |
4.2.2 学校资源 |
4.3 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
4.3.1 小组成员的选取 |
4.3.2 小组基本情况 |
4.3.3 小组活动内容 |
4.3.4 小组活动目的与目标 |
4.3.5 预计风险与解决方案 |
5 小组活动介入过程及评估分析 |
5.1 小组前期活动介入过程 |
5.1.1 第一次小组活动—你我初相聚 |
5.1.2 第二次小组活动—直面考研焦虑 |
5.2 小组中期活动介入过程 |
5.2.1 第三次小组活动—考研的乐与忧 |
5.2.2 第四次小组活动—调整认知,减压前行 |
5.2.3 第五次小组活动—信念的力量 |
5.3 小组后期活动介入过程 |
5.3.1 第六次小组活动—建立自信,展望未来 |
5.3.2 第七次小组活动—向未来奔跑 |
5.4 小组活动评估分析 |
5.4.1 过程评估 |
5.4.2 结果评估 |
6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学生自身方面 |
6.2.2 家庭方面 |
6.2.3 学校方面 |
6.3 反思 |
6.3.1 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有待验证 |
6.3.2 小组工作者自身实务能力有待提升 |
6.3.3 小组活动设计应进一步完善 |
6.3.4 实践与理论的差异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考研焦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组活动反馈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重点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D市A重点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关于社会工作介入中考生考试焦虑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介入中考生考试焦虑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
1.4.1 中考生 |
1.4.2 考试焦虑 |
1.4.3 社会工作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访谈法 |
1.6.3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重点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问题表现及需求评估 |
2.1 研究工具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1.1 研究工具 |
2.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1.3 样本概况及分析 |
2.2 D市A重点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问题表现 |
2.2.1 紧张、烦躁、抑郁、不安等心理方面的问题 |
2.2.2 失眠、头疼、胃肠功能紊乱等生理方面的问题 |
2.2.3 手抖出汗、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受控制等行为方面的问题 |
2.3 中考生考试焦虑舒缓需求评估 |
2.3.1 升学心理压力的疏导、释放需求 |
2.3.2 老师接纳、理解的需求 |
2.3.3 父母关爱、情感支持的需求 |
2.3.4 朋辈群体友情互助的需求 |
2.3.5 丰富学习生活内容的需求 |
第3章 中考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影响及干预的必要性分析 |
3.1 系统视角下重点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 |
3.1.1 个体微观系统层面中考生考试焦虑的致因分析 |
3.1.2 家庭、学校等中观系统层面中考生考试焦虑的致因分析 |
3.1.3 社会环境等宏观系统层面中考生考试焦虑的致因分析 |
3.1.4 中考生社会支持网络的缺乏使得压力无处释放 |
3.2 重点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分析 |
3.2.1 学习更加困难 |
3.2.2 师生关系紧张 |
3.2.3 亲子关系对立 |
3.2.4 生活失去信心 |
3.3 社会工作介入缓解中考生考试焦虑的必要性分析 |
3.3.1 保障中考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
3.3.2 应对素质教育的需要 |
3.3.3 减少极端事件发生的需要 |
第4章 中考生考试焦虑的社会工作介入计划 |
4.1 中考生考试焦虑的个案工作介入计划 |
4.1.1 个案背景资料介绍及问题、需求评估 |
4.1.2 个案服务目标的确定 |
4.1.3 抗逆力理论在个案工作介入中的应用 |
4.1.4 个案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案 |
4.2 中考生考试焦虑的小组工作介入计划 |
4.2.1 小组背景 |
4.2.2 小组的性质 |
4.2.3 小组目标 |
4.2.4 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
第5章 中考生考试焦虑的社会工作介入过程 |
5.1 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
5.1.1 第一阶段:建立专业信任关系,澄清案主期待及问题 |
5.1.2 第二阶段:通过认知行为模式干预,矫正学生考试态度 |
5.1.3 第三阶段:社会心理治疗模式下,建立学生人际支持网络 |
5.1.4 第四阶段:抗逆力理论视角指导下,构建学生抗逆力体系 |
5.1.5 评估及结案 |
5.2 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5.2.1 小组的筹备阶段 |
5.2.2 小组初期阶段 |
5.2.3 小组中期阶段 |
5.2.4 小组后期阶段 |
5.2.5 小组活动评估 |
第6章 反思及建议 |
6.1 反思 |
6.1.1 对理论的反思 |
6.1.2 对社会工作方法的反思 |
6.1.3 对“中考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反思 |
6.2 建议 |
6.2.1 通过多种渠道降低中考生考试焦虑水平 |
6.2.2 追溯焦虑源头,释放中考生考试焦虑情绪 |
6.2.3 针对学习难点内容训练中考生考试应对能力 |
6.2.4 提升中考生情绪管理能力 |
6.2.5 中考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关于中考生考试焦虑的调查 |
附录 B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E 受访人员信息表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Slate》杂志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Translation Task |
2.1 Introduction |
2.1.1 Translation Background |
2.1.2 Translation Material |
2.1.3 Reasons for Material Selec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First Attempt |
2.2.2 Second Attempt |
Chapter 3 Analysis Framework |
3.1 The "Comprehension, Expression and Adaption" (CEA) Framework |
3.1.1 Comprehension |
3.1.2 Expression |
3.1.3 Adaption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Comprehension |
4.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4.1.2 Context |
4.1.3 Language Details |
4.2 Expression |
4.2.1 Avoiding Euro-Chinese |
4.2.2 Adjusting Sentence Structures |
4.2.3 Ensuring Coherence |
4.3 Adaption |
4.3.1 Audience Awareness |
4.3.2 Cultural Difference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1.1 Language Competence |
5.1.2 Domain Knowledge |
5.1.3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5.1.4 Critical Thinking |
5.1.5 Professionalism |
5.2 Summary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1 Fingerprint Words:ST, TT-1,and TT-2 |
Appendix 2 The Internet Doesn't Love Anything: ST, TT-1,and TT-2 |
Appendix 3 We Are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Write Terribly: ST, TT-1,and TT-2 |
Appendix 4 What the...:ST, TT-1,and TT-2 |
(8)宋季科举社会视角下的姚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篇章安排 |
第一章 贫士与举业 |
第一节 贫士与举业选择 |
第二节 举业与生计问题 |
第三节 科举与婚姻 |
第二章 举子姚勉的科场之路 |
第一节 漫长的举第过程 |
一、艰难的取解 |
二、省试与殿试 |
第二节 科举信仰或迷信活动 |
第三节 赴考的旅费问题 |
第四节 及第之恩荣 |
第三章 作为朝官的姚勉(上):政治表达与公共写作 |
第一节 初抒政见的《癸丑廷对》 |
第二节 应事直达的《丙辰封事》与《拟上封事》 |
第三节 教职之便下的《庚申轮对》 |
第四章 作为朝官的姚勉(下):日常交际与私人写作 |
第一节 官场交际与启劄书信 |
一、作为官场交际惯例的启文 |
二、生活日用类四六劄子与礼书性多段式提头劄子 |
三、言事陈情的书信 |
第二节 官场社交与词作创作 |
一、寿词 |
二、送别词 |
第五章 里居士人姚勉的乡邦写作与心态呈露 |
第一节 官员交往中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 乡邦写作与地方文化建构 |
一、公共建筑题文 |
二、民间组织的题序 |
三、佛庙疏语 |
四、祭祀祝文 |
第三节 私人请托中的士风引导 |
一、私家建筑题文 |
二、墓志铭 |
第四节 里居乡邦的心态呈露 |
一、三入朝堂后的退避心态 |
二、边患背景下的家国之思 |
三、仕隐调和下的乡园之恋 |
第六章 作为科举士大夫的姚勉:宋季江湖社会视域下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江湖游士与科举士大夫的商用宣传诗文 |
第二节 科举士大夫的题诗、序跋与江湖风气 |
第三节 科举士大夫诗人与江湖诗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姚勉生平及行作系年表 |
致谢 |
(9)考研失利经验的诠释现象学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考研失利的研究 |
2.2.1 量化方面 |
2.2.2 质性方面 |
2.3 生活事件的研究 |
2.3.1 量化方面 |
2.3.2 质性方面 |
2.4 “事件”理论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过程 |
3.4.1 研究准备 |
3.4.2 抽样 |
3.4.3 研究者身份反思 |
3.4.4 建立研究关系 |
3.5 资料收集 |
3.5.1 进入现场 |
3.5.2 访谈过程 |
3.5.3 资料转录 |
3.6 资料分析 |
3.7 资料分析的严谨度 |
3.8 研究的伦理 |
4 研究结果 |
4.1 五位参与者的置身结构 |
4.1.1 参与者小B的置身结构,经验结构和经验图示 |
4.1.2 参与者小C的置身结构,经验结构和经验图示 |
4.1.3 参与者小E的置身结构,经验结构和经验图示 |
4.1.4 参与者小F的置身结构,经验结构和经验图示 |
4.1.5 参与者小G的置身结构,经验结构和经验图示 |
4.2 受访者的普遍结构及图示 |
4.2.1 受访者的普遍结构 |
4.2.2 受访者的普遍结构图示 |
5 讨论 |
5.1 遭颠覆的过去和未来 |
5.2 无法被接应的失利者 |
5.3 失利使个体得以回返并统合自身 |
5.4 失利事件的未完结性 |
5.5 如何缓解失利者受苦:人文疗愈及他人的接应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例)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参与者信息表 |
致谢 |
四、《考试》—考生的亲密朋友(论文参考文献)
- [1]法语DELF考试与新HSK考试中级笔试部分比较研究[D]. 程豫.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D]. 姜秀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新高考背景下A高中学生选科意愿与教学资源配置的调查研究[D]. 郑春凤. 河北大学, 2021(02)
- [4]兰州青沐培训学校营销策略研究[D]. 孙冬晓. 兰州大学, 2021(02)
- [5]大连市D大学考研学生焦虑缓解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 王文超. 大连海事大学, 2020(11)
- [6]重点中学中考生考试焦虑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D市A重点中学为例[D]. 王勇皓.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7]《Slate》杂志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分析[D]. 许芳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8]宋季科举社会视角下的姚勉研究[D]. 李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考研失利经验的诠释现象学心理学研究[D]. 程春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建构网络:中唐时期的友谊、恩主与名望[J]. 田安,卞东波,郑潇潇. 古典文献研究,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