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变喷嘴增压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喷嘴,柴油机,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试验台,涡轮。
可变喷嘴增压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峰[1](2016)在《基于试验台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电控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涡轮增压技术的普及,涡轮增压器被广泛应用到汽车发动机当中。配备传统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的车型,虽然有低排量、高动力的强大优势,但也存在着低速扭矩不足、瞬时加速迟滞等严重缺陷。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可变截面,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能够实现增压器与发动机在全工况领域内的良好匹配,从而提高低速转矩储备和瞬态响应性。电控系统作为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关键技术,其性能好坏对增压器与发动机之间匹配的实现及两者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的试验条件,基于涡轮增压器性能试验台,设计了跟燃烧器全工况相匹配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电控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选择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器、贴近增压器放置、用齿轮组作为传动装置的执行机构方案,克服了以往远距离布置执行器方案传动距离过长、精度差、响应速度慢的缺点。2.以Altium Designer为电路设计平台,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电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将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和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分离,有效地避免了信号干扰,并完成了对PCB板的设计。3.通过开环系统控制、串口软件调节的方法制取压气机效率MAP,避免了通过更换气动执行器制取控制MAP的繁琐工序,同时保证了控制MAP的精度。4.以Keil软件为开发平台,以C语言设计主程序和各子程序。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燃烧器的经济性,制定了以压气机效率为控制目标的闭环反馈控制策略,同时为了消除控制目标的波动带来的系统震荡,采用了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5.在涡轮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上对VNT的五个关键性能参数(增压比、压气机绝热效率、膨胀比、涡轮效率和增压器总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了更直观的分析增压器以及所设计电控系统的性能,制取了这些参数在两组不同喷油压力下随进气流量变化的开、闭环曲线,并用每个参数试验值的平均值来分别衡量增压器压气机端、涡轮端以及整体性能的高低。试验结果分析表明,VNT在高工况状态下的总体性能好于低工况,而所设计的电控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研发目标。(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6-06-01)
石伟[2](2016)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发动机和增压器工作工况的不同,设计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电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以目标增压压力为目标的闭环数字PI加基于比例阀的位置驱动PWM信号的开环前馈控制,在稳态和瞬态工况均能很好地实现增压压力的控制。(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6年04期)
邓永宏[3](2015)在《VNT可变喷嘴增压器与4JB1国Ⅳ柴油机的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保法规对于汽车排放控制的越来越严格,以及对发动机对于低速动力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WGT增压器的放气阀满足不了这种要求。本文主要介绍VNT增压器和4JB1国Ⅳ柴油机的匹配研究来达到同时满足车厂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内燃机科技(企业篇)——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2)
周军,张继果,龙峻,杨传雷[4](2015)在《柴油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是改善高增压柴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其控制系统是VNT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根据信号类型特点设计外围电路,以步进电机为执行机构,编制了控制程序,实现了数据采集、步进电机驱动等功能。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采集信号稳定、可靠,可以根据控制算法对VNT扩压器喷嘴叶片位置进行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5年08期)
詹志胜[5](2015)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设计及非定常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由于其流通截面可调的特点能够与处于变工况的车用发动机形成良好匹配,从而比其它涡轮增压器更有效地提升发动机的加速性、动力性等性能,因而它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车用发动机上。但是转子叶片前缘的高周疲劳失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可变喷嘴涡轮的进一步推广,而涡轮流场中激波、叶尖间隙泄漏流等被认为是造成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涡轮叶片槽道中的流动,明确各非定常流动现象的具体特征及变化规律变得势在必行。本文做的主要工作有:本文对JK90S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喷嘴环进行了改型优化设计,共做出两种改型方案。第一方案是通过增加喷嘴叶片数目来增加叶片稠度,增大相邻叶片的重合度,从而加长气流的加速距离,使气流在喷嘴槽道中得到更多的加速后再推动涡轮转子做功。第二方案是将喷嘴叶片的叶型更改为厚前缘的喷嘴叶片,这种叶型能更好适应脉冲增压造成的变化的进口气流角。对两种方案建立数值模型,并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定常计算完成了对两种方案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特性计算,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特性曲线。分析非定常计算的流场,探究各非定常流动特征的特点及对涡轮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种方案的转静面处的流场,发现第二方案的叶型对气流的加速效果更好,但同时也形成了激波。激波受叶型、喷嘴开度的影响,强度及位置都会发生变化,并会对下游转子叶片附近的流场造成影响。两种方案中的叶片尾迹会随叶型的不同而发生强度变化,叶片尾迹向下游输运时主要沿周向,不会对转子叶片造成气动影响。叶尖间隙泄漏流在两种方案中的强度也是不同的,并且在向下游传播过程中会影响到下游转子前缘处的流场,随着涡轮转子的转动,其影响的区域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相比于叶片尾迹,激波与间隙泄漏流对下游转子的影响是主要的,会对转子叶片前缘流场产生强烈的扰动。由于方案二的整体性能较好,本文对该方案的喷嘴环进行了加工,并对其做了涡轮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型后的涡轮增压器的流量范围较宽,能够更好地匹配各发动机工况,并且喷嘴对流量的调节能力较强。(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1)
张莉莉,付翀,王彦龙[6](2014)在《基于GT-POWER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匹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T-POWER软件仿真软件,建立某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的仿真模型,通过比较两款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与发动机的联合运行曲线,选择最优的涡轮增压器。通过研究增压器的增压压力、压气机效率,柴油机扭矩、有效燃油消耗率与VNT开度变化的趋势,分析了VNT开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动力性,经济性的影响,以便为增压系统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4年22期)
路海波,方存光[7](2014)在《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发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目前内燃机行业快速发展的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从其控制系统方面阐述了国外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及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特点,以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方面做了尝试,指出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内燃机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比传统废气涡轮增压器更为广阔的空间,是目前增压技术的发展方向,其研发对促进我国增压器行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4年35期)
邢世凯,马朝臣,高建兵[8](2016)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T-Power一维仿真软件,建立了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WD615.50的仿真计算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原机的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改为JK90S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建立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的仿真计算模型,对JK90S与WD615.50柴油机的匹配规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相比,在柴油机低速工况下,通过关小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的开度,柴油机进气更加充足,功率及转矩稍有增加,经济性有所改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佳喷嘴环叶片开度随柴油机转速及负荷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顾骏[9](2014)在《可变喷嘴环增压器在低速柴油机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可变喷嘴增压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并根据柴油机试验参数,获得了运行经验,然后分析了由于可变喷嘴环增压器的采用,给船舶动力行业带来的有关NO_x排放文件、性能评估方面的新问题。(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4年15期)
夏晓屹[10](2014)在《某型液压驱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滚柱磨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液压驱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在研发过程中出现机械运动机构滚柱磨损导致机械结构卡死的现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硬件测量,并结合理论分析,找出承力滚柱分布位置是影响磨损的主要原因。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找到滚柱的合理的分布位置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并且通过发动机实验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4年12期)
可变喷嘴增压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根据发动机和增压器工作工况的不同,设计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电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以目标增压压力为目标的闭环数字PI加基于比例阀的位置驱动PWM信号的开环前馈控制,在稳态和瞬态工况均能很好地实现增压压力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变喷嘴增压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峰.基于试验台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电控系统设计[D].福州大学.2016
[2].石伟.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算法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
[3].邓永宏.VNT可变喷嘴增压器与4JB1国Ⅳ柴油机的匹配研究[C].内燃机科技(企业篇)——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4].周军,张继果,龙峻,杨传雷.柴油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的开发[J].内燃机与配件.2015
[5].詹志胜.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设计及非定常流场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
[6].张莉莉,付翀,王彦龙.基于GT-POWER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匹配分析[J].电子测试.2014
[7].路海波,方存光.可变喷嘴废气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发展概述[J].科技资讯.2014
[8].邢世凯,马朝臣,高建兵.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的数值模拟[J].内燃机工程.2016
[9].顾骏.可变喷嘴环增压器在低速柴油机上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4
[10].夏晓屹.某型液压驱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滚柱磨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