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咪唑啉硫酮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咪唑,衍生物,活性,亚胺,苯基,烷基化,噻吩。
咪唑啉硫酮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吴亚闯,韩潇琪,张国刚,赵燕芳[1](2017)在《2-苯氨基咪唑啉-5-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并合成新型具有抗肿瘤活性的2-苯氨基咪唑啉-5-酮类化合物。方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合、Knoevenagel缩合、N-烷基化、S-烷基化、取代5步反应合成2-苯氨基咪唑啉-5-酮类衍生物,并初步考察目标物对H460(人肺癌细胞)、HT29(人结肠癌细胞)以及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氨基咪唑啉-5-酮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c、1e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其对试验的3种肿瘤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0.41、0.38(H460),0.41、0.66(HT29),1.44、0.75(A549)μmol·L~(-1),阳性对照药物顺铂(cisplatin)对3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22、0.62、0.35μmol·L~(-1)。初步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段永锋,王宁,赵小燕,于凤昌[2](2017)在《一种咪唑烷硫酮衍生物的缓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脲、二乙烯叁胺和有机羧酸为原料制备一种咪唑烷硫酮衍生物缓蚀剂(CI-R缓蚀剂),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SE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CI-R在85℃、500μg/g HCl+1%NH4Cl(质量分数,下同)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其吸附模型。结果表明:缓蚀剂CI-R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对试验溶液中的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加入量为20μg/g时,缓蚀率可达90.9%;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通过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阻碍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的接触,抑制了金属的腐蚀。(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7年07期)
陈聪地[3](2015)在《富勒烯环丙烷和富勒烯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Bingel反应是典型的富勒烯环加成反应,常被用来合成一系列富勒烯环丙烷衍生物。传统的Bingel反应一般用强碱(如Na H,DBU等)作为条件,但是强碱条件限制了Bingel反应的使用,如:要求实验条件无水,控制DBU用量,含有酸性基团的溴取代物都不可以参与此反应等等。本文对传统Bingel反应进行了有效的优化,用DMSO/Na2CO3代替强碱,高效合成出3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富勒烯环丙烷衍生物。与传统Bingel反应相比,改进的反应具有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同时,成功将该方法拓展到石墨烯和单壁碳纳米管的研究中,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另外,本文利用Ph I(OAc)2/I2催化体系成功合成了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富勒烯咪唑啉酮衍生物,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最后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质谱(MS)等表征手段对所得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2)
Shipra,Baluja,Asif,Solanki,Nikunj,Kachhadia[4](2010)在《308.15 K时N,N-二甲基甲酰胺中咪唑啉酮衍生物们的热动力学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Density,ultrasonic velocity and viscosity of imidazolinone derivatives are studied in dimethyl formamide(DMF) at 308.15 K.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various acoustical parameters,such as specific impedance Z,isentropic compressibilityκs,Rao's molar sound function Rm,van der Waals constant b,relaxation strength r,intermolecular free length Lf,internal pressureπ,solvation number Sn,relative association RA,etc.are evaluated,which helps in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ccurring in these solutions.(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0年02期)
王勇,冯菊红,巨修练[5](2010)在《新型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芳醛经Staudinger反应制备得到的膦亚胺,与芳杂环伯胺通过串联的Aza-wittig反应,得到八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咪唑啉酮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HRMS、1H NMR确证;并发现碳二亚胺与芳杂环伯胺加成后再关环得到咪唑啉酮环时有一定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李红霞[6](2007)在《聚乙二醇支撑的氮杂Wittig反应与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咪唑啉酮类杂环具有杀菌、除草、杀虫及医药活性,已成为农用化学品和医药制品近10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寻找更有效的合成咪唑啉酮类衍生物的方法,本文分别采用了聚乙二醇(PEG)支撑的氮杂Wittig反应和传统的氮杂Wittig反应合成方法,进行了合成咪唑啉酮类衍生物的方法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2个系列27个未见报道的新型咪唑啉酮类衍生物,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并通过~1H NMR、EI-MS、IR、元素分析及部分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首次研究了聚乙二醇支撑的膦亚胺上的氮杂Wittig反应合成咪唑啉酮类衍生物,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方法方便快捷,对中间体的处理简单。扩大了氮杂Wittig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3.进一步研究了碳二亚胺4与伯胺的反应,发现当碳二亚胺4与位阻大的伯胺(如叔丁胺)反应时,得到的是2-烷氨基-1-芳基-1H-咪唑啉-5(4H)-酮,当与位阻较小的伯胺反应时得到的是3-烷基2-(芳亚胺)一咪唑啉-4-酮。与位阻较大的伯胺(如异丙胺、环己胺)反应时上述两种产物可以同时得到。4.首次研究了碳二亚胺14与手性氨基酸酯的成环反应,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碳二亚胺14与手性氨基酸酯能快速成环生成一个五员环。加醇钠,反应不能继续关环。进一步运用了氮杂Wittig反应,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3-乙氧羰基亚甲基-2-芳亚胺基咪唑啉-4-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孙勇,丁明武[7](2005)在《双咪唑啉酮衍生物的有效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烯基膦亚胺与二硫化碳、苄胺的串联aza-W ittig反应制取2-硫代-3-苄基-5-芳基亚甲基-4-咪唑啉二酮(5),5经S-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双2-烷硫基-3-苄基-5-芳基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6a~6d)。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探讨了5和6a~6d的反应条件和波谱性质。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6a~6d均为新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05年06期)
程云锋,胡永洲,何俏军[8](2005)在《咪唑啉-2-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五元环为咪唑啉2酮的CA4的构象限制类似物,以期得到在体内外具有更好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取代苯胺与固体光气反应得取代苯异氰酸酯,不经后处理直接与相应的α氨基苯乙酮盐酸盐在甲苯存在下回流反应得到3,4-二取代苯基咪唑啉2酮1甲酰苯胺和3,4-二取代苯基咪唑啉2酮。经MTT法筛选其对PC3,A549,HO8910,Hela,HL60,K562和HL60R瘤株的抗肿瘤活性,并对化合物4y进行了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按上法制得3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结论体外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4y对人白血病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诱导凋亡。(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5年08期)
胡扬根[9](2005)在《新型咪唑啉酮及稠合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倍受重视,已开发出许多含氮杂环类的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及医用药物,且己成为农用化学和医药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aza-Wittig反应研究合成新型咪唑啉酮及稠合嘧啶酮衍生物,并探索所合成化合物的波谱性质与部分杀菌活性。共合成了4个系列42个未见报道的咪唑啉酮和稠合嘧啶酮衍生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亚结构对接的方法合成了2-苯并噻唑硫基-5-芳亚甲基-4H-咪唑啉-4-酮和2-(1H-1,2,4-叁唑-1-基)-5,5二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在前期课题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的碳二亚胺与2-巯基苯并噻唑及1,2,4-叁唑的成环反应规律。 2、应用aza-Wittig反应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新型的2—取代(烷氨基,芳氧基)噻酚并嘧啶酮和噻吩并[2,3-d]-1,2,4-叁唑并[1,5-a]嘧啶-8(3H)-酮衍生物,并探讨了成环反应的规律。 3、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波谱性质及部分杀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特别对黄瓜灰霉菌有很好的选择性,在50mg/L浓度时,所测化合物中有4个对黄瓜灰霉菌表现出100%的抑制活性。大部分测试结果都为A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孙勇,丁明武[10](2004)在《2-(4-甲硫苯氧基)-3-(4-甲苯基)-4 H-咪唑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Ⅱ)》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烯基膦亚胺与 4 甲苯基异氰酸酯、对甲硫苯酚的串联aza Wittig反应合成了 2 ( 4 甲硫基苯氧基 ) 3 ( 4 甲苯基 ) 4H 咪唑啉 4 酮衍生物。探讨了反应进行的条件和产物的波谱性质 ,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生成的环化产物均为新的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并探讨了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 ,其中 3f的活性最好 ,在质量分数为 5× 1 0 -5浓度时 ,对稻瘟菌和苹果轮纹菌的抑制率均达到 1 0 0 %。(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04年01期)
咪唑啉硫酮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硫脲、二乙烯叁胺和有机羧酸为原料制备一种咪唑烷硫酮衍生物缓蚀剂(CI-R缓蚀剂),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扫描电镜(SE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CI-R在85℃、500μg/g HCl+1%NH4Cl(质量分数,下同)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其吸附模型。结果表明:缓蚀剂CI-R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对试验溶液中的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加入量为20μg/g时,缓蚀率可达90.9%;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通过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阻碍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的接触,抑制了金属的腐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咪唑啉硫酮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雪,吴亚闯,韩潇琪,张国刚,赵燕芳.2-苯氨基咪唑啉-5-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7
[2].段永锋,王宁,赵小燕,于凤昌.一种咪唑烷硫酮衍生物的缓蚀性能[J].腐蚀与防护.2017
[3].陈聪地.富勒烯环丙烷和富勒烯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西南科技大学.2015
[4].Shipra,Baluja,Asif,Solanki,Nikunj,Kachhadia.308.15K时N,N-二甲基甲酰胺中咪唑啉酮衍生物们的热动力学性质(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0
[5].王勇,冯菊红,巨修练.新型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
[6].李红霞.聚乙二醇支撑的氮杂Wittig反应与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孙勇,丁明武.双咪唑啉酮衍生物的有效合成[J].合成化学.2005
[8].程云锋,胡永洲,何俏军.咪唑啉-2-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药学学报.2005
[9].胡扬根.新型咪唑啉酮及稠合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孙勇,丁明武.2-(4-甲硫苯氧基)-3-(4-甲苯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Ⅱ)[J].合成化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