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层学,地理,地层,盆地,海相,辽东湾,高分辨率。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霞,胡宗全[1](2009)在《再现前中生代层系的奥秘》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的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项目中国前中生代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经过3年攻关,日前通过专家鉴定,并荣获2008年度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编图基础工作扎实、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先进,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09-04-07)
戴朝成,郑荣才,文华国,张小兵[2](2008)在《辽东湾盆地旅大地区古近系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量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部分地震资料,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辽东湾盆地古近系划分为2个超长期、6个长期、18个中期和数10个短期旋回层序。在综合长期层序界面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长期旋回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得出了长期旋回的古地理演化规律为:在LSC2和LSC3时期,以发育浅湖和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LSC4时期以发育叁角洲和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到LSC5和LSC6时期以发育叁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为主,自下而上形成浅湖→湖底扇→叁角洲沉积演化过程和砂体展布规律。从而为有利储集砂体的预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08年01期)
张翔,田景春,刘家铎,聂永生,赵强[3](2005)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岩相古地理编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为基础,对塔巴庙地区山西组单井剖面进行了精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对比,同时建立该区等时地层格架,选择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作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山西组各中周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就其平面展布特点进行了描述。以此方法所编制的岩相古地理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更具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在统一地质作用场中的各种地质信息和综合效应,对于覆盖区相带展布及变化具更合理的预测性,对油气勘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徐强,刘宝珺,何汉漪,朱同兴[4](2004)在《四川晚二迭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 ,对四川盆地晚二迭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编图试验 ,以四川盆地晚二迭世生物礁各层序地层的海退低点及海侵高点作为相对等时面编制了 8幅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图。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图不仅能极大地减少由传统的压缩法和优势相编图法所造成的模糊失真现象 ,而且提高了对沉积和构造演化规律的预测水平(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侯中健,陈洪德,田景春,覃建雄,彭军[5](2001)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相古地理图既是记录和说明地质作用过程中构造演化和沉积历史的重要图件 ,又是反映沉积学研究现状的标志之一。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中 ,经典的年代地层单元编图为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为单元的优势相编图是第二代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标志 ,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为岩相古地理编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以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为例 ,在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泥盆系海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 ,选择了层序、体系域、层序界面或相关界面为编图单元 ,进行了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的尝试。实践表明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能够用更客观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盆地的充填和演化历史 ,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陈洪德,田景春[6](2001)在《中国南方海震旦系—中叁迭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沉积理论、层序地层学理论、石油地质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以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烃源岩演化为主线,以烃源岩评价为目的,对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列—中叁迭统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及编图,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成果: 1.依据层序界面特征,体系域结构、区域板块和沉积盆地演化特点,将中国南方海相震旦—中叁迭统旬分为13个超层序(二级)和99个叁级层序,总体上各二级、叁级层序在不同地区均可对比,但不同构造单元和不同盆地区叁级层序发育的完整程度不同,反映了区(本文来源于《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期刊2001-10-01)
徐强,朱同兴,牟传龙[7](2001)在《川西晚叁迭世—晚侏罗世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就是将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编图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紧密结合 ,利用层序界面和其它关键界面 ,以体系域、层序或等时界面为编图单元编制等时或瞬时岩相古地理图。这种新的编图方法不仅能极大地减少由传统的压缩法和优势相编图法所造成的模糊失真现象 ,而且能提高对沉积、构造演化规律的认识和油气圈闭的预测水平。研究重点选择上叁迭统须家河组二段和上侏罗统蓬莱镇组 ,按体系域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陈代钊[8](1993)在《就“层序地层学与岩相古地理编图——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一文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就本刊1992年第4期刊出的“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编图——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一文与原作者商讨以下几个问题: 1.泥盆系的顶界据最近几年对南方浅水型泥盆纪地层的研究表明:无论从微体化石(牙形石、有孔虫、孢子)还是大化石的演化来看,泥盆系顶界应从孟公坳组上部(或顶部)以(本文来源于《岩相古地理》期刊1993年02期)
牟传龙,许效松,林明[9](1992)在《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编图——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相古地理及古地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有着十分丰硕的成果。各家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采取不同的编图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编制了中国的岩相古地理图。刘鸿允(1955)以古生物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古地理学的专着《中国古地理图》,从此,正式揭开了中国古地理学研究的序幕;卢衍豪等(1965)以期为单位,编制了中国寒武纪各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关士聪等(1984),以大地构造学和沉积学的理论为指导,编制了《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专着,建立中国各地质时代的(本文来源于《岩相古地理》期刊1992年04期)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大量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部分地震资料,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辽东湾盆地古近系划分为2个超长期、6个长期、18个中期和数10个短期旋回层序。在综合长期层序界面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长期旋回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得出了长期旋回的古地理演化规律为:在LSC2和LSC3时期,以发育浅湖和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LSC4时期以发育叁角洲和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到LSC5和LSC6时期以发育叁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为主,自下而上形成浅湖→湖底扇→叁角洲沉积演化过程和砂体展布规律。从而为有利储集砂体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霞,胡宗全.再现前中生代层系的奥秘[N].中国石化报.2009
[2].戴朝成,郑荣才,文华国,张小兵.辽东湾盆地旅大地区古近系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J].岩性油气藏.2008
[3].张翔,田景春,刘家铎,聂永生,赵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岩相古地理编图中的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
[4].徐强,刘宝珺,何汉漪,朱同兴.四川晚二迭世生物礁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编图[J].石油学报.2004
[5].侯中健,陈洪德,田景春,覃建雄,彭军.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
[6].陈洪德,田景春.中国南方海震旦系—中叁迭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C].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2001
[7].徐强,朱同兴,牟传龙.川西晚叁迭世—晚侏罗世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
[8].陈代钊.就“层序地层学与岩相古地理编图——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一文的讨论[J].岩相古地理.1993
[9].牟传龙,许效松,林明.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编图——以中国南方泥盆纪地层为例[J].岩相古地理.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