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细菌论文_李雪艳,党文芳,杨红梅,楚敏,高雁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际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多样性,塔克拉玛干,胡萝卜,土壤,黄萎病,蛴螬。

根际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艳,党文芳,杨红梅,楚敏,高雁[1](2019)在《内生和根际细菌对棉花防御酶活性诱导和黄萎病防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细菌Bacillus vanillea SMT-24、B. velezensis BHZ-29、B. subtilis SHT-15、B. atrophaeus SHZ-24在土壤中的定植、促生、对棉花诱导抗性及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更好地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观察抑菌圈,判断各菌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拮抗效果;以4株菌在根际土壤定植数量,反映拮抗菌定植能力;调查棉花株高、根长、根毛数、叶片数,分析4株菌的促生作用;测定棉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并通过盆栽试验调查拮抗菌发酵液灌根后棉花的病情指数,探讨拮抗菌株对棉花诱导抗性的作用。【结果】SMT-24、BHZ-29、SHT-15、SHZ-24能明显抑制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形成清晰的抑菌圈,第3次接种后2~22 d,在根系土壤中能大量存活,提高棉花株高、叶片数和根毛数,以及棉叶CAT、SOD、PAL、POD活性,并降低病情指数。【结论】拮抗菌SMT-24、BHZ-29、SHT-15、SHZ-24能促进棉花生长,提高部分防御酶活性,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宫超,李涛,黎振兴,衡周,李植良[2](2019)在《健康的与感染青枯病的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青枯菌可从植物根部或茎基部侵入植株导管系统,通过增殖和一系列生化活动堵塞或损坏寄主维管束输导组织,造成植物维管束萎蔫、坏死、甚至整株死亡。目前,随着北方温室大棚面积和复种指数的增加,青枯病已成为中国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抗青枯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是当今世界上植物抗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表明植物免疫系统和根际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根际微生物参与了植物的抗病过程,抗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中的益生菌对植物生长和生物学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微生物多样性是抑制植物土传病害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中以自然条件下两种番茄嫁接砧木品种‘托鲁巴姆’和‘新星101’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切入点,采集果实形成期根际土壤样品,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发现,两个砧木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在门的水平上Chloroflexi,Planctomycetes,Cyanobacteria,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显着高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相对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Flavisolibacter、RB41、Nitrospira等属细菌在健康植株根际富集,在差异显着的属中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最高。PCoA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品种间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两个品种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样品Chao1值和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说明健康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多样性较高。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可能与对青枯病抗性的提高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番茄青枯病抗性相关根际微生物及其诱导番茄青枯病抗性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魏帅,Wolde,Tefera,Beri,王润泽,林之,谢若瀚[3](2019)在《镉铜复合污染土壤中南方红豆杉的重金属提取效果及根际细菌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对南方红豆杉价值的影响,以高经济价值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为研究材料,在田间Cd/Cu复合污染土壤上开展大田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ICP-MS分析技术,研究了复合污染土壤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和特异细菌群落结构,测定了南方红豆杉各部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种植显着降低了根际土壤的细菌α-多样性,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南方红豆杉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明显不同,南方红豆杉根际Alphaproteobacteria纲(Sphingobium、Kaistobacter)、Betaproteobacteria纲(Oxalobacteraceae、Comamonadaceae)、Gammaproteobacteria纲(Acinetobacter)和Bacteroidetes门(Sphingobacteriaceae)尤为丰富。PICRUSt分析表明南方红豆杉根际中有着丰度更高的与转运蛋白、氨基酸代谢、磷酸盐代谢相关的预测功能基因。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南方红豆杉根际土壤的Cd、Cu含量分别显着降低18.8%和55.1%;且南方红豆杉高价值部位重金属Cd和Cu含量偏低,分别是根部的24.8%和30.7%。研究表明,南方红豆杉根际形成了特异细菌群落结构,其对于根际土壤重金属Cd、Cu有良好的萃取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吴东丽,董志,郭逍宇,高星琪,薛红喜[4](2019)在《典型再生水湿地净化系统芦苇根际细菌多样性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市奥体公园再生水补水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芦苇根际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通过传统多样性指数分析与基于多酶切综合比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异分析和单酶切T-RFs类群丰度显着变化特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芦苇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借助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再生水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各功能区细菌群落种属差异进行判别,分析人工湿地不同空间尺度的水质净化特征。结果表明,基于全模型判别分析法识别奥林匹克公园典型再生水补给湿地不同水质净化功能区具有显着差异的水质指标为pH、DO、ORP、TN和NH_4~+-N 5项。传统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未能对功能区间细菌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做出有效分析,而基于多酶切综合比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湿地和植物氧化塘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低于混合生态功能区,pH、DO、Cl~-、TN和NO_3~--N是导致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芦苇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空间变异主要因素。β-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丰度在各类群落间变化显着。再生水补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植物氧化塘。(本文来源于《上海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魏帅[5](2019)在《硫肥对水稻—东南景天轮作系统中镉有效性及根际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硫肥施用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艺措施,其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镉低积累品种水稻(H优518)、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种形态硫肥(S0、Na2SO4)对水稻-东南景天轮作体系中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探究特异细菌对硫形态转化及植物镉吸收的潜在作用,为水稻-东南景天轮作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两种水分管理模式(持续淹水和干湿交替)与硫肥协同作用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根际细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两种水分管理模式下,硫肥添加对土壤镉有效性及种植水稻籽粒镉积累的影响截然相反。持续淹水模式下,施硫可通过促进形成难溶态金属硫化物、提高土壤pH的方式降低土壤辑有效性,进而减少籽粒中镉积累。而在干湿交替模式下,由于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的剧烈变化导致硫化物难以稳定存在且易发生氧化,促使土壤pH降低,反而提高了土壤镉有效性,增加籽粒镉积累。此外,硫肥施用和水分管理共同塑造了水稻根际特异的细菌群落结构。在持续淹水模式下,施硫促使水稻根际特异募集大量硫还原菌,如Gammaproteobacteria纲的Pseudomonas、Deltaproteobacteria纲的Desulfobulbaceae、Geobater,其中Pseudomonas在根际尤为丰富,且其丰度与土壤硫化物浓度、植物生长呈显着正相关,在促进金属硫化物形成以及促进水稻生长发面发挥着潜在作用。在干湿交替模式下,施硫则促进水稻根际特异定殖 Betaproteobacteria 纲的 Thiobacillus、Alphaproteobacteria纲的Kaistobacter等硫氧化或促生菌,其中Thiobacillu在硫的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能会促进土壤镉有效性的提高。以上结果说明,在镉重度污染土壤条件下,持续淹水结合硫肥施用可以显着降低水稻根际土壤中镉有效性和水稻籽粒中镉积累量,有助于实现水稻安全生产。2.探究了施硫对于后茬轮作的东南景天镉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其相关细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硫促使更多硫化物发生氧化,提高了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硫含量,且硫氧化过程促使土壤pH降低,提高土壤有效镉浓度,进而促进了东南景天的生长及对镉的吸收。此外,施硫促使东南景天根际特异募集了与硫氧化相关、具有促生及金属活化作用的关键细菌,如Betaproteobacteria纲的Thiobacillus、Bacteroidetes 菌门的 Chitinophagaceae 和 Proteobacteria 菌门的Sphingomonadaceae。其中Thiobacillus可参与氧化金属硫化物,在促进东南景天对镉、硫的吸收中发挥潜在作用。且东南景天根际细菌中参与硫代谢和与重金属解毒、耐性相关的氨基酸代谢基因的表达丰度更高。以上结果表明在后茬轮作过程中,硫肥施用可以显着提高东南景天对重度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刘鹏远[6](2019)在《黄渤海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草床是蓝碳的重要组成,然而多种人为及自然因素导致海草床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退化,中国海草亦未能幸免。良好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构失衡则会导致植物的致病衰亡。目前,我们对海草床根际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了解较为匮乏,尤其是根际微生物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演替规律。本研究分别在2017年至2018年间的春(4月)夏(8月)秋(10月)冬(1月)四季,于东营垦利区、大连长海县和威海荣成市叁地采集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根际及无海草定植的沉积物样品。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根际细菌种群丰富,其中变形菌门(42.8%)、拟杆菌门(17.6%)、放线菌门(8.1%)、蓝细菌门(7%)是最主要类群;一方面,优势类群会随季节而演替,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在春、夏、秋、冬季达到最高值;另一方面,群落组成还会受到区域和样品类型(有无海草定植)的影响,例如Patescibacteria菌门在东营的相对丰度最高,绿弯菌门和变形菌门分别是根际和非根际的主要类群之一。α多样性分析显示样品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受时空影响较强烈,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1指数、OTU richness指数都在春季最低,而冬季最大;比较区域间的α多样性指数发现:东营>威海>大连。通过α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进一步发现,TOC、TOC/TON、SO_4~(2-)、钒(V)、锰(Mn)是影响海草根际细菌α多样性的关键因素,说明海草随季节的生长或凋亡或许能影响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进而间接影响细菌群落的演替。β多样性分析显示,相对于季节的变化,区域和根际效应对海草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更大。首先,空间尺度上,不论有无海草定植,叁个区域之间全部差异显着(P=0.001)。东营海草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另外两地差异尤为明显,其原因可能与沉积物质地密切相关,威海和大连为砂质而东营是泥质。其次,样品类型上,根际和非根际之间也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01)。时间尺度上,发现只有部分季节间的差异不明显,例如夏秋(P=0.141)、秋冬(P=0.055)。样品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有机物、重金属、NO_3~-及NO_2~-在夏季普遍较高;地域上东营粒径较小、重金属含量最高;相比于非根际,根际沉积物中的有机物、NH_4~+、NO_2~-、重金属(Mn、As金属除外)都呈现出较高含量,且中值粒径更小。细菌群落结合环境因子作RDA分析,发现驱动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是粉砂、TOC、铵盐(NH_4~+)及重金属(As、V)浓度;我们推测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对于群落结构的影响发挥着关键作用,原因在其决定营养物和重金属的吸附,这也解释了为何东营地区的群落结构更为独特。PICRUSt功能预测了海草根际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功能,结果显示,硝酸盐还原基因(narG、narH、narL)、同化硫酸盐还原基因(cysJ、cysI、cysN)均在春季最低;异化硝酸盐还原基因(nirB、nirD、nrfA、nirK、norZ)、反硝化还原基因(norC、norB、anfG)、固氮基因(nifD、nifH、nifK)在东营相对丰度最高;根际中异化硫酸盐基因(aprA、aprB、dsrA、dsrB)、固氮相关基因(nifD、nifH、nifK、hao)丰度显着高于非根际,这证实了硫酸盐呼吸及生物固氮在海草根际的关键作用。本研究描述了中国黄渤海日本鳗草生态系统中根际细菌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特征,发现生长季节、定植区域、根际效应对根际细菌的群落结构的塑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杨妍,龙云川,蒋娟,景兆鹏,周少奇[7](2019)在《西双版纳保护区植物根际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西双版纳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该区域植物根际细菌特别是放线菌及其促生能力相关报道较少。【目的】从西双版纳保护区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植物根际促生菌,并检测其促生能力。【方法】采用5种不同培养基筛选出植物根际促生菌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学鉴定,运用Salkowski法测定菌株产IAA的能力,CAS法测定菌株产铁载体能力,钼锑抗显色法测定菌株的解磷能力,CMC-Na法测定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和改良的Young法测定产淀粉酶能力,综合评价所得菌株的促生能力。【结果】从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14株典型促生菌,经鉴定分别归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菌属(Nocardi)、杆菌属(Bacillus)、中华根瘤菌属(Ensifer)、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和狭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其中菌株B433产吲哚乙酸的能力在培养12 d时达到最大值9.23 mg/L;菌株B351、B453、B546这3株菌株产铁载体的能力较强,其Su>80%,最高可达86.67%,强度为+++++;菌株B541的解磷能力最强,磷酸根的浓度达到9.79 mg/L;菌株B442综合产纤维素酶能力最强为31.86 U/mL;菌株B412淀粉酶活力为16.07 U/mL。【结论】西双版纳保护区植物根际土壤促生细菌种类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广谱促生能力,有潜在的开发价值,本研究可为此地的微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菌株资源依据。(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胡彦婷,王雅娜,崔丽婷,孙文,程辉彩[8](2019)在《轮作和连作对胡萝卜根际和非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是土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对土壤的健康至关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胡萝卜的长年连作导致其产量低、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连作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通过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了玉米胡萝卜轮作种植和胡萝卜连作种植中胡萝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组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胡萝卜连作,玉米胡萝卜轮作种植改变了胡萝卜根际土壤细菌的组成和群落多样性。RM.M (玉米胡萝卜轮作根际土壤样品)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RM.R (胡萝卜连作根际土壤样品)的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有益菌如芽孢杆菌属和根瘤菌属在玉米胡萝卜轮作种植中的胡萝卜根际富集。RM.M与RM.R的细菌类群差异显着,群落多样性较低;NRM.M(玉米胡萝卜轮作非根际土壤样品)和NRM.R (胡萝卜连作非根际土壤样)的细菌类群差异不明显,群落多样性较高。与连作根际土壤相比,轮作根际土壤中有益菌的相对丰度较大,细菌相对丰度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对通过调节根际土壤细菌组成来保证胡萝卜产量和质量的稳定,解决连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5期)

孙晓晓[9](2019)在《暗黑鳃金龟幼虫危害对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害虫蛴螬因其地下栖息、危害隐蔽,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难以防治的重大害虫。但用于蛴螬微生物防治中的制剂种类数量有限,亟需进一步挖掘新的杀虫菌株和基因资源。近期的研究表明,植物在受到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时,富集有益微生物应对胁迫,植物受蛴螬危害后如何响应,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有何影响?这些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明晰“害虫-植物-根际微生物”叁者互作关系,为突破现有杀虫菌株筛选模式、建立新型高效杀虫菌株筛选体系奠定理论基础。以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花生和根际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培养组学方法,分析田间条件下,蛴螬危害对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发现田间蛴螬取食导致花生根际细菌群落发生显着变化,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等的丰度增加;在根际分离到7株对鞘翅目害虫有杀虫活性的肠杆菌属的菌株,且这些菌株对鳞翅目小菜蛾没有杀虫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便于田间大规模取样的根际土壤样品保存方法,即在样品中加入GTC缓冲液,室温条件下保存1天,对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无显着影响。田间条件下,蛴螬危害引起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现:蛴螬处理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p.)、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的丰度增加;蛴螬取食1 d和7 d,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蛴螬处理导致花生根际细菌的功能的显着变化。利用培养组学及叁代测序技术,对蛴螬危害后花生根际可培养细菌进行了分离及初步鉴定。通过TSB等六种培养基培养,共分离到43板(96孔板)混合菌株,共计4128孔混合菌株。利用Barcode标记的方法,通过PacBio测序平台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了16S rRNA全长基因测序,共获得29823条序列,注释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4个门、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等147个属。蛴螬危害后花生根际可培养细菌中筛选到具有杀虫活性的菌株。通过杀虫生物活性测定,共筛选到7株对鞘翅目大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有活性的菌株,初步鉴定为肠杆菌属的菌株。未筛选到对鳞翅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有杀虫活性的菌株。利用非靶向代谢组技术对花生根际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蛴螬处理后花生根部代谢物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共确定了1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菜油甾醇、豆甾醇、棕榈酸等11个代谢物浓度上升,肌醇、苹果酸等8个代谢物浓度降低。本研究明确了在田间条件下,蛴螬危害对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阐明“地下害虫蛴螬-花生-根际细菌”叁者互作机制、挖掘植物根际杀虫微生物资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高欢欢,曾凡江,赵秀芳,朱心宁,郭自春[10](2019)在《基于高通量测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2种多年生植物根际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法(Miseq测序平台)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2种多年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6门、33纲、67目、129科、320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4门、30纲、66目、125科、335属;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6目、58科、104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4目、59科、92属。2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种间存在差异,真菌差异大于细菌且丰度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根际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Bacterial wilt)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青枯菌可从植物根部或茎基部侵入植株导管系统,通过增殖和一系列生化活动堵塞或损坏寄主维管束输导组织,造成植物维管束萎蔫、坏死、甚至整株死亡。目前,随着北方温室大棚面积和复种指数的增加,青枯病已成为中国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抗青枯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是当今世界上植物抗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表明植物免疫系统和根际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根际微生物参与了植物的抗病过程,抗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中的益生菌对植物生长和生物学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微生态平衡和微生物多样性是抑制植物土传病害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中以自然条件下两种番茄嫁接砧木品种‘托鲁巴姆’和‘新星101’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切入点,采集果实形成期根际土壤样品,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发现,两个砧木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在门的水平上Chloroflexi,Planctomycetes,Cyanobacteria,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显着高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相对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Flavisolibacter、RB41、Nitrospira等属细菌在健康植株根际富集,在差异显着的属中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最高。PCoA分析表明同一个品种健康与感染青枯病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品种间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两个品种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样品Chao1值和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发病植株根际土壤样品,说明健康植株根际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多样性较高。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可能与对青枯病抗性的提高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番茄青枯病抗性相关根际微生物及其诱导番茄青枯病抗性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际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艳,党文芳,杨红梅,楚敏,高雁.内生和根际细菌对棉花防御酶活性诱导和黄萎病防治作用[J].棉花学报.2019

[2].宫超,李涛,黎振兴,衡周,李植良.健康的与感染青枯病的番茄砧木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魏帅,Wolde,Tefera,Beri,王润泽,林之,谢若瀚.镉铜复合污染土壤中南方红豆杉的重金属提取效果及根际细菌群落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4].吴东丽,董志,郭逍宇,高星琪,薛红喜.典型再生水湿地净化系统芦苇根际细菌多样性变化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2019

[5].魏帅.硫肥对水稻—东南景天轮作系统中镉有效性及根际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9

[6].刘鹏远.黄渤海日本鳗草(Zosterajaponica)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

[7].杨妍,龙云川,蒋娟,景兆鹏,周少奇.西双版纳保护区植物根际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能力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9

[8].胡彦婷,王雅娜,崔丽婷,孙文,程辉彩.轮作和连作对胡萝卜根际和非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9].孙晓晓.暗黑鳃金龟幼虫危害对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10].高欢欢,曾凡江,赵秀芳,朱心宁,郭自春.基于高通量测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2种多年生植物根际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地表裂缝对杨树菌根侵染率的影响在2011年盐碱化土壤样品中不同覆盖处...菌株Fy11与辣椒互作中25个差异表达T...3-3部分海南凤仙花根际细菌...一22种衣剂处理大豆后第60天根际细菌第3次取样根际细菌群落结构16S...

标签:;  ;  ;  ;  ;  ;  ;  

根际细菌论文_李雪艳,党文芳,杨红梅,楚敏,高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